linuxmysql备份数据
方法/步骤
1. 在根目录下新建定时备份存储文件夹mkdir /mysql_backup
2.新建备份的脚本vim /root/mysql_backup.sh
3.在mysql_backup.sh中输入内容:
backupdir=/mysqlbackup time=` date +%Y%m%d%H`mysqlmp -uroot -proot abc | gzip > $backupdir/abc$time.sql.gzfind $backupdir -name “abc*.sql.gz" -type f -mtime +5 -exec rm {} \; > /dev/null 2>&1
——————————————————————————————
说明:
backupdir = 备份文件存储文件夹time = 获取当前时间 年月日时(2014111417)2014年11月14日17点mysqlmp 备份数据库指令 abc要备份的数据库find $backupdir -name “abc*.sql.gz" -type f -mtime +5 -exec rm {} \; > /dev/null 2>&1 删除5天前的备份文件
3 :wq 文件保存成功后
先按一下键盘上的 " esc " 然后输入 ” :wq “
执行一下脚本,看根目录下的mysql_backup文件夹是否有.sql.gz后缀名的文件
./mysql_backup.sh
写入每天的定时任务 修改 /etc/crontabvi /etc/crontab
按键盘上的"i",开始输入
02 4 * * * root /root/mysql_backup.sh
表示每天4点2分执行备份任务
先按一下键盘上的 " esc " 然后输入 ” :wq “ 表示保存
8
重新启动crond
service crond restart 或 /etc/rc.d/init.d/crond restart
B. 如何将linux中mysql备份恢复
一般是即时备份。做主从。或者是每天增量备份。
本文是在linux下,mysql 4.1.14版本下测试的,经过适当修改可能适合mysql 4.0,5.0及其其他版本.
本文适合于没有启动复制功能的mysql,如果启动了复制,可能不需要采取这种备份策略或者需要修改相关参数.
每个人的备份策略都可能不同,所以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做到举一反三,不要照搬照抄,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希望你明白这个脚本要干什么工作!
脚本描述
每7天备份一次所有数据,每天备份binlog,也就是增量备份.
(如果数据少,每天备份一次完整数据即可,可能没必要做增量备份)
作者对shell脚本不太熟悉,所以很多地方写的很笨 :)
开启 bin log
在mysql 4.1版本中,默认只有错误日志,没有其他日志.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打开bin log.方法很多,其中一个是在/etc/my.cnf中的mysqld部分加入:
[mysqld]
log-bin
这个日志的主要作用是增量备份或者复制(可能还有其他用途).
如果想增量备份,必须打开这个日志.
对于数据库操作频繁的mysql,这个日志会变得很大,而且可能会有多个.
在数据库中flush-logs,或者使用mysqladmin,mysqlmp调用flush-logs后并且使用参数delete-master-logs,这些日志文件会消失,并产生新的日志文件(开始是空的).
所以如果从来不备份,开启日志可能没有必要.
完整备份的同时可以调用flush-logs,增量备份之前flush-logs,以便备份最新的数据.
完整备份脚本
如果数据库数据比较多,我们一般是几天或者一周备份一次数据,以免影响应用运行,如果数据量比较小,那么一天备份一次也无所谓了.
#!/bin/sh
BakDir=/backup/mysql
LogFile=/backup/mysql/mysqlbak.log
DATE=`date +%Y%m%d`
echo " " >> $LogFile
echo " " >> $LogFile
echo "-------------------------------------------" >> $LogFile
echo $(date +"%y-%m-%d %H:%M:%S") >> $LogFile
echo "--------------------------" >> $LogFile
cd $BakDir
DumpFile=$DATE.sql
GZDumpFile=$DATE.sql.tgz
mysqlmp --quick --all-databases --flush-logs
--delete-master-logs --lock-all-tables
> $DumpFile
echo "Dump Done" >> $LogFile
tar czvf $GZDumpFile $DumpFile >> $LogFile 2>&1
echo "[$GZDumpFile]Backup Success!" >> $LogFile
rm -f $DumpFile
#delete previous daily backup files:采用增量备份的文件,如果完整备份后,则删除增量备份的文件.
cd $BakDir/daily
rm -f *
cd $BakDir
echo "Backup Done!"
echo "please Check $BakDir Directory!"
echo " it to your local disk or ftp to somewhere !!!"
ls -al $BakDir
上面的脚本把mysql备份到本地的/backup/mysql目录,增量备份的文件放在/backup/mysql/daily目录下.
注意:上面的脚本并没有把备份后的文件传送到其他远程计算机,也没有删除几天前的备份文件:需要用户增加相关脚本,或者手动操作.
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的数据量比较小,但是要在完整备份的基础上操作,用户可以在时间和成本上权衡,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
增量备份使用bin log,脚本如下:
#!/bin/sh
#
# mysql binlog backup script
#
/usr/bin/mysqladmin flush-logs
DATADIR=/var/lib/mysql
BAKDIR=/backup/mysql/daily
###如果你做了特殊设置,请修改此处或者修改应用此变量的行:缺省取机器名,mysql缺省也是取机器名
HOSTNAME=`uname -n`
cd $DATADIR
FILELIST=`cat $HOSTNAME-bin.index`
##计算行数,也就是文件数
COUNTER=0
for file in $FILELIST
do
COUNTER=`expr $COUNTER + 1 `
done
NextNum=0
for file in $FILELIST
do
base=`basename $file`
NextNum=`expr $NextNum + 1`
if [ $NextNum -eq $COUNTER ]
then
echo "skip lastest"
else
dest=$BAKDIR/$base
if(test -e $dest)
then
echo "skip exist $base"
else
echo "ing $base"
cp $base $BAKDIR
fi
fi
done
echo "backup mysql binlog ok"
增量备份脚本是备份前flush-logs,mysql会自动把内存中的日志放到文件里,然后生成一个新的日志文件,所以我们只需要备份前面的几个即可,也就是不备份最后一个.
因为从上次备份到本次备份也可能会有多个日志文件生成,所以要检测文件,如果已经备份过,就不用备份了.
注:同样,用户也需要自己远程传送,不过不需要删除了,完整备份后程序会自动生成.
访问设置
脚本写完了,为了能让脚本运行,还需要设置对应的用户名和密码,mysqladmin和mysqlmp都是需要用户名和密码的,当然可以写在脚本中,但是修改起来不太方便,假设我们用系统的root用户来运行此脚本,那么我们需要在/root(也就是root用户的home目录)创建一个.my.cnf文件,内容如下
[mysqladmin]
password =password
user= root
[mysqlmp]
user=root
password=password
注:设置本文件只有root可读.(chmod 600 .my.cnf )
此文件说明程序使用mysql的root用户备份数据,密码是对应的设置.这样就不需要在脚本里写用户名和密码了.
自动运行
为了让备份程序自动运行,我们需要把它加入crontab.
有2种方法,一种是把脚本根据自己的选择放入到/etc/cron.daily,/etc/cron.weekly这么目录里.
一种是使用crontab -e放入到root用户的计划任务里,例如完整备份每周日凌晨3点运行,日常备份每周一-周六凌晨3点运行.
C. linux 登录mysql 后 怎么备份
连接mysql:
格式:
mysql
-h主机地址
-u用户名
-p用户密码
1、例1:连接到本机上的mysql
找到mysql的安装目录,一般可以直接键入命令mysql
-uroot
-p,回车后提示你输密码,如果刚安装好mysql,超级用户root是没有密码的
D. 在linux怎么备份数据库表
1:打开的数据库的命令
mysql> use mysql
Database changed
2:查看数据库的命令
mysql> show databases;
3:查看数据库中表的命令
mysql> show tables;
4:查看表的详细结构
mysql> desc tablename;
5:新建数据库
mysql> create database school;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
6:新建表
mysql> create table user01(
-> id varchar(20) NOT NULL,
-> userName varchar(10) NOT NULL,
-> age int(11) default'0',
-> sex char(2) NOT NULL default'm',
-> PRIMARY KEY (id)
-> )TYPE=InnoDB;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1 warning (0.02 sec)mysql>desc student;
7:插入
mysql> insert into student(id,stuName) values('1','tomcat');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
8:删除
mysql> 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id='1';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1 sec)
9:删除表中所有数据
mysql> truncate table student;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1 sec)
10:创建新用户并给予权限
mysql>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dbsync@"127.0.0.1" identified by "1234";
11:更改Mysql用户密码
c:\Mysql5.0\bin>mysqladmin -u root -p password 1234
Enter password: ****
备份数据库及表
我们用mysqlmp命令来备份数据库
c:\mysql\bin\>mysqlmp –u root –p 3306 mysql>d:\backup.sql
执行此语句将把mydb 备份到D盘的backup.sql文件中
备份多个数据库表
E. Linux下mysql数据库如何定期备份与删除
首先,创建备份文件夹mkdir /mysql/mysqldata_bakeup;创建并编辑文件在路径 /usr/sbin/bakmysql,命令:vi /usr/sbin/bakmysql。此时会在/usr/sbin/路径下创建bakmysql文件,并进入bakmysql编辑状态,接着输入;fn = ` date +%Y%m%d ` tar zcvf /mysql/mysqldata_bakeup/mysql$fn.tar.gz /mysql/data 然后修改文件bakmysql属性,使其可执行chmod +x /usr/sbin/bakmysql 修改/etc/crontab vi /etc/crontab 进入编辑状态,在最下面添加:01 3 * * * root /usr/sbin/bakmysql
01 3 是每天凌晨3:01执行 bakmysql文件;懂了吗?
F. LINUX下如何直接对MYSQL数据库进行备份
MYSQL提供了数据导入与导出的两个命令,分别是mysqlimport(导入)和
mysqlmp(导出或者转储)。详细用法请网络一下。
G. linux怎么备份数据库
一、 使用mysql相关命令进行简单的本地备份
1 mysqllmp命令
mysqlmp 是采用SQL级别的备份机制,它将数据表导成 SQL 脚本文件,在不同的 MySQL 版本之间升级时相对比较合适,这也是最常用的备份方法。
使用 mysqlmp进行备份非常简单,如果要备份数据库” db_backup ”,使用命令:
#mysqlmp –u -p phpbb_db_backup > /usr/backups/mysql/db_backup2008-1-6.sql
还可以使用gzip命令对备份文件进行压缩:
#mysqlmp db_backup | gzip > /usr/backups/mysql/ db_backup2008-1-6.sql.gz (备份后生成的sql不含建库语句!)
只备份一些频繁更新的数据库表:
## mysqlmp sample_db articles comments links > /usr/backups/mysql/sample_db.art_comm_lin.2008-1-6.sql
上面的命令会备份articles, comments, 和links 三个表。
恢复数据使用命令:
#mysql –u -p db_backup </usr/backups/mysql/ db_backup2008-1-6.sql
注意使用这个命令时必须保证数据库正在运行。
2 使用 SOURCE 语法
其实这不是标准的 SQL 语法,而是 mysql 客户端提供的功能,例如:
# SOURCE /tmp/db_name.sql;
这里需要指定文件的绝对路径,并且必须是 mysqld 运行用户(例如 nobody)有权限读取的文件。
3 mysqlhot备份
mysqlhot 只能用于备份 MyISAM,并且只能运行在 linux 和Unix 和 NetWare 系统上。mysqlhot 支持一次性拷贝多个数据库,同时还支持正则表达。以下是几个例子:
#mysqlhot -h=localhost -u=goodcjh -p=goodcjh db_name /tmp
(把数据库目录 db_name 拷贝到 /tmp 下)
注意,想要使用 mysqlhot,必须要有 SELECT、RELOAD(要执行 FLUSH TABLES) 权限,并且还必须要能够有读取 datadir/db_name 目录的权限。
还原数据库方法:
mysqlhot 备份出来的是整个数据库目录,使用时可以直接拷贝到 mysqld 指定的 目录 (在这里是 /usr/local/mysql/data/)目录下即可,同时要注意权限的问题,另外首先应当删除数据库旧副本如下例:
# /bin/rm -rf /mysql-backup/**//*old
关闭mysql 服务器、复制文件、查询启动mysql服务器的三个步骤:
# /etc/init.d/mysqld stop
Stopping MySQL: [ OK ]
# cp -af /mysql-backup/**//* /var/lib/mysql /
# /etc/init.d/mysqld start
Starting MySQL: [ OK ]
#chown -R nobody:nobody /usr/local/mysql/data/ (将 db_name 目录的属主改成 mysqld 运行用户)
二、使用网络备份
将MYSQL数据放在一台计算机上是不安全的,所以应当把数据备份到局域网中其他Linux计算机中。假设Mysql服务器IP地址是:192.168.1.3。局域网使用Linux的远程计算机IP地址是192.168.1.4;类似于windows的网络共享,UNIX(Linux)系统也有自己的网络共享,那就是NFS(网络文件系统),在linux客户端挂接(mount)NFS磁盘共享之前,必须先配置好NFS服务端。linux系统NFS服务端配置方法如下:
(1)修改 /etc/exports,增加共享目录
/export/home/sunky 192.168.1.4(rw)
/export/home/sunky1 *(rw)
/export/home/sunky2 linux-client(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