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范式理解
A. 数据库三大范式通俗理解是什么
1、第一范式(1NF):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在关系模型中,对于添加的一个规范要求,所有的域都应该是原子性的,即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而不能是集合,数组,记录等非原子数据项。
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有多个值时,必须拆分为不同的属性。在符合第一范式(1NF)表中的每个域值只能是实体的一个属性或一个属性的一部分。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域。
2、第二范式(2NF)
在1NF的基础上,非码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候选码(在1NF基础上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记录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选取一个能区分每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作为实体的唯一标识。
3、第三范式(3NF)
在2NF基础上,任何非主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在2NF基础上消除传递依赖)第三范式(3NF)是第二范式(2NF)的一个子集,即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关系中不包含已在其它关系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
关系模型结构
1、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表文件)。关系数据库的表采用二维表格来存储数据,是一种按行与列排列的具有相关信息的逻辑组,它类似于Excel工作表。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任意多个数据表。在用户看来,一个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这个二维表就叫关系,通俗地说,一个关系对应一张表。
2、元组(记录)。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或称为一条记录。
3、属性(字段)。数据表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表是由其包含的各种字段定义的,每个字段描述了它所含有的数据的意义,数据表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对字段的设计。创建数据表时,为每个字段分配一个数据类型,定义它们的数据长度和其他属性。字段可以包含各种字符、数字、甚至图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数据库范式、网络——关系数据库
B. 数据库范式是什么
范式是指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满足不同程度要求的为不同的范式。简而言之,范式是为了消除重复数据来减少冗余数据,从而让数据库内的数据更好地组织,让磁盘空间得到更有效利用的一种标准化准则。
数据库设计对数据的存储性能,以及开发人员对数据的操作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建立科学的、规范的数据库必须满足相关的规范准则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关系数据库时,应遵从不同的规范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这些不同的规范要求被称为不同的范式。各种范式呈递次规范,越高等级的范式数据库冗余越小,满足高等级范式的先决条件是先满足低等级范式。
应用数据库范式有许多优点,但是主要优点有:((1)可以减少数据冗余,这是最重要的优点。
(2)可以消除异常,如插入异常、更新异常、删除异常等。
(3)可以让数据组织得更加和谐、合理、高效。
满足数据库设计范式规范的数据库是简洁的、结构明晰的;同时,不会发生插入(Insert)、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异常。反之,不仅给数据库的编程人员带来麻烦,而且存储了大量的冗余信息。
C. 数据库三大范式通俗理解是什么
在关系数据库中,这种规则就是范式。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满足不同的范式。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
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第四范式(4NF)、第五范式(5NF)和第六范式(6NF)。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
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下面我们举例介绍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3)数据库范式理解扩展阅读:
规范化目的是使结构更合理,消除存储异常,使数据冗余尽量小。便于插入、删除和更新。
遵从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原则,即一个关系模式描述一个实体或实体间的一种联系。规范的实质就是概念的单一化。
一个关系模式接着分解可以得到不同关系模式集合,也就是说分解方法不是惟一的。最小冗余的要求必须以分解后的数据库能够表达原来数据库所有信息为前提来实现。其根本目标是节省存储空问,避免数据不一致性,提高对关系的操作效率,同时满足应用需求。
D. 数据库三大范式是什么
数据库中三大范式的定义如下:
1、第一范式:
当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都不能在分解为更基本的数据单位时,称R是满足第一范式的,简记为1NF。满足第一范式是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最低要求,否则,将有很多基本操作在这样的关系模式中实现不了。
2、第二范式:
如果关系模式R满足第一范式,并且R得所有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R的每一个候选关键属性,称R满足第二范式,简记为2NF。
3、第三范式:
设R是一个满足第一范式条件的关系模式,X是R的任意属性集,如果X非传递依赖于R的任意一个候选关键字,称R满足第三范式,简记为3NF。
范式简介:
范式来自英文Normal form,简称NF。要想设计—个好的关系,必须使关系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此约束已经形成了规范,分成几个等级,一级比一级要求得严格。
满足这些规范的数据库是简洁的、结构明晰的,同时,不会发生插入(insert)、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异常。反之则是乱七八糟,不仅给数据库的编程人员制造麻烦,而且面目可憎,可能存储了大量不需要的冗余信息。
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又称完美范式)。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规范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一般来说,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