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算法
Ⅰ 基本工资怎么算
【法律分析】:基本工资的算法:1、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劳动者的出勤、绩效考核得分以及加班情况计算;2、月计薪日为21.75天;3.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Ⅱ 底薪工资怎么算
底薪工资是按工资薪减月薪加21.75*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工资底薪是指从业人员的基本工资,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
底薪是保底的。就说无论这个月做的业绩怎么样,都会有这些基本工资。如果这个月有奖金或者提成或者绩效的话,月薪就等于底薪加奖金加其他的,这个就是工资了。基本工资是包括了津贴加班费等的工资,底薪是正班时间的工资,即一天八小时,每星期五天,每个月二十一点七五天的最低工资。
基本工资内容介绍: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
基本工资,即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来说,在企业中,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价值核定的薪资,这是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基础,是员工安全感的保证。同一职位,可以根据其能力进行工资分不同等级。
底薪即基本工资,劳动法规定的当地最低保障工资基数。而基本工资是工资构成的一部分,各单位规定比一样。但一般是工资由基本工资、职务工资、津贴、各种补助、奖金等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Ⅲ 工资底薪怎么算
工资底薪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2、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3、月计薪天数=(365 天104 天)/12 月-21.75 天;
4、节假口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5、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底薪指每月除去奖金或绩效外拿到的最基本的工资。
底薪和基本工资的主要具体为,底薪不包括加班、保险和津贴。
底薪即劳动法规定的当地最低保障工资基数。即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底薪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企业通过贴补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等。
基本工资是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来说,在企业中,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价值核定的薪资,这是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基础,是员工安全感的保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Ⅳ 底薪工资怎么算
首先,底薪指的是每月除去奖金或绩效外拿到的最基本的工资。底薪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的,但我国有规定最低的工资保障制度,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各地制定了不同标准的最低工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