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与分区
❶ linux下为什么要进行磁盘的分区
一、先从整体上说说说分区的好处:
1.数据安全:
主要方面:只用一个分区,若遇到系统需要重装或者分区需要进行格式化等,原有的重要文件无法在本硬盘保留,而若提前进行了合理分区,则用户数据不会收到影响
次要方面,我们知道,同等外部条件下,读取越频繁,磁盘越容易受损,我们把读写频繁的目录挂载到一个单独的分区,可以把磁盘的损伤控制在一个集中的区域。
2.效率(针对目前常用的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方面还不太了解):
主要方面:分区将数据集中在某个磁柱的区段,当有数据要读取自该分区时, 硬盘只会搜寻相应区段,有助于数据读取的速度与效能的提升!
一、先从整体上说说说分区的好处:
1.数据安全:
主要方面:只用一个分区,若遇到系统需要重装或者分区需要进行格式化等,原有的重要文件无法在本硬盘保留,而若提前进行了合理分区,则用户数据不会收到影响
次要方面,我们知道,同等外部条件下,读取越频繁,磁盘越容易受损,我们把读写频繁的目录挂载到一个单独的分区,可以把磁盘的损伤控制在一个集中的区域。
2.效率(针对目前常用的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方面还不太了解):
主要方面:分区将数据集中在某个磁柱的区段,当有数据要读取自该分区时, 硬盘只会搜寻相应区段,有助于数据读取的速度与效能的提升!
另一方面,磁盘不同区域(内圈与外圈,)的读取速度是不同的,磁盘越大,差别越明显,通常将读写频繁的目录挂载到读取速度更快的区域(总体来说,是推荐外圈),不常使用和变更的数据放在稍慢的区域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关于外圈与内圈,个人觉得比较简单清晰的解释:
外圈有更强的数据吞吐配升能力,即单个大文件读写速度更快。
内圈有更短的寻道时间,即多个小文件读写速度更快。
但就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用的硬盘而言,在系统启动方面,速度提升一倍带来的收益比寻道速度提升一倍带来的收益更大。橘桥(毕竟不能像固态硬盘一样将寻道速度提升几百倍而引起质变)
二、哪些是必要的:
关于Linux分区,根据系统的应用环境不同,必要的分区是有不同的,下面把一些比较赞成单独分区的列出来(按优先级排列):
1.根目录(/),必须挂载到分区!
2.家目录(/home):非常建议挂载的单独分区!
3./SWAP(交换分区/虚拟内存):根据本机内存决定
若本机实体内存较大,而且系统应用环境对内存需求不高(如本机内存有4G,而只是用于日常练习),可以不需要该分区。若本机内存不能满足需求,建议设置SWAP分区
用户文件所在目录
4./var和/tmp:对于负载较重的服务器,应该挂载到单独分区
/var主要存放变更频繁的数据,如日志文件等
/tmp主培伍老要存放临时文件,
5./usr或者/usr/local:需要编译大量软件,希望重装系统后不再重新编译时,建议挂载到单独分区
6./boot:现在一般不需要挂载到单独分区
7.其他···
❷ linux 分区
linux中默认有三悔迹个分区:1、boot分区,该分区是存储内碧粗并核及在引导过程中使用文件的分区,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2、swap分区凳尘,该分区是linux下的虚拟内存分区,作用是在物理内存使用完之后,将磁盘空间虚拟成内存来使用;3、根分区,也即系统分区,系统内所有的东西都存放在根分区中,也被称为root分区。
❸ Linux系统分区是什么格式的
主分区是Ext4格式,另一个SWAP分区格式。
1、linux最少需要两个分区,主分区是Ext4格式,另一个SWAP分区格式。
2、新版的linux在安装时一般会需要3个分区:
第一个是引导分区,用来安装UEFI等引导信息,通常用Ext2、Ext4的格式;
第二个就是安装系统和储存文件的Ext4格式分区;
第三个就是专用于与内存交换数据和作为缓存使用的SWAP分区。
3、Linux管理文件的模式与windows不一样,是采用文件夹模式,在linux系统当中,新的硬盘加入也是以文件夹的方式挂载到主分区,而不是采用windows的分区模式,通常只能看到Ext4分区,看不到linux的引导分区和交换分区的。
(3)linux文件与分区扩展阅读:
安装Linux时,默认分为三个区,分别是/boot分区、根分区和swap分区.这三个分区分别对应的盘符是hda1、hda2、hda3。
1、boot分区
该分区对应于/boot目录,约100MB,该分区存放Linux的Grub(bootloader)和内核源码。用户可通过访问/boot目录来访问该分区,换句话说,用户对/boot目录的操作就是操作该分区。
2、swap分区
该分区没有对应的目录,故用户无法访问。
Linux下的swap分区即为虚拟内存,虚拟内存用于当系统内存空间不足时,先将临时数据存放在swap分区,等待一段时间后,然后再将数据调入到内存中执行,所以说,虚拟内存只是暂时存放数据,在该空间内并没有执行。
❹ 安装linux至少需要哪两个分区作用分别是什么
一个为根分区,一个为交换分区。
1,/,根分区,一般所有文件都放在根目录下。
2,swap,虚拟内存,交换分区,一般大小为机器内存的1-2倍。
起码有如上两个分区才可以安装linux系统。建议再增加一个/boot分区,200M左右即可。
作用:
Swap分区在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把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自一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空间被临时保存到Swap分区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行时,再从Swap分区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
Swap分区,即交换区,系统在物理内存不够时,与Swap进行交换。其实,Swap的调整对Linux服务器,特别是Web服务器的性能至关重要。通过调整Swap,有时可以越过系统性能瓶颈,节省系统升级费用。
根分区在Linux操作系统中,除/boot目录外的其它所有目录都对应于该分区.因此,用户可通过访问除/boot目录外的其它所有目录来访问该分区。
(4)linux文件与分区扩展阅读:
linux其他分区作用:
/home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
/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dev分区,存放设备文件。
/opt分区,存放可选的安装的软件。
/s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管理文件。
/usr分区,是redhat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
/boot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
❺ linux分区是为了干嘛,linux下分几个区,就只能新建几个文件夹吗还是什么
如果非要和windows类比的话,我的理解是给linux分区就相当于给windows的c盘分区,比方说linux中的/home相当于c盘中的“我的文档”要是单独给/home分区,就相当于把我的文档放到d盘或者其他盘。linux分区可以很好的保护数据,比方说我单独给/home分了一个区,这样蠢嫌没的话,要是我别的分区的文件损坏了,系统启动不了,或者我重装系统,单独分区的/home里面的文件再重装系统以后还是存在的没有损坏。linux中还有一些分区是为了带纳和系他系统或者其他用户,计算机,网络共享文件用的。一般做服务器或者是对数据保者中护和分享又要求就会比较在意分区的问题。自己电脑上用,我都是只分两个分区,一个是根目录/,一个是swap交换分区。而且现在计算机内存容量这么大,都4G,8G还有16G的,有时候swap分区都不用分,一个根目录就够了。
毕竟这是两种操作系统,不能用windows系统的思维来比较linux系统,
❻ linux系统的磁盘分区有哪几种
1、/分区。用于存储系统文件。
2、swap,即交换分区,也是一种文件系统,它的作用是作为Linux的虚拟内存。在Windows下,虚拟内存是一个文件:pagefile.sys;而Linux下,虚拟内存需要使用独立分区,这样做的目的据说是为了提高虚拟内存的性能。
3、/home:是用户文件夹所在的地方。如果独立划分/home,即使Ubuntu不能启动,也可以用Live CD启动来取得自己的文件资料。
4、/boot: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
❼ linux 分区与文件系统是什么关系
Linux分区个人认为要要注意三个方面吧:
分区、挂载点、文件系统
1.分区,Linux下的分区和Windows类似,在传统的MBR分区格式下,是可以划分最多四个主分区的,然后可以拿出一个主分区来创建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里面创建若干个逻辑分区(这些可以自行设置或者系统自动分配),Linux下的第一块硬盘用sda表示,以此类推,第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就是sda1,同样依次类推。
2.挂载点,和Windows下不同,Linux文件目录结构是一个倒树状结构,最上面是root目录,然后在root(/)目录下面有很多其他的目录,比如/home、/dev、/etc……,在安装系统的时候必须是有/目录的,也就是说有一个分区的挂载点必须是/,其他/以下的目录可以不单独挂载分区或者单独挂载到其他分区!
3.文件系统,linux文件系统的概念应该是和挂载点相辅相成的,linux常用的文件系统格式是ext4和ext3,在分配了分区和添加了挂载点之后就是需要设置文件系统的。
……………………
然后再来谈谈日常使用linux日常环境的分区例子吧:
创建分区和选择挂载点、文件系统是同步进行的!
1.swap分区,这是必须安装的,这个没有挂载点,类似于Windows下的虚拟内存,在分配的时候可以在文件系统那个下拉菜单找到!大小一般和物理内存大小相等或者稍微大一点小一点就行了!
2./分区,前面说了,这个也是必须挂载的,这是整个linux目录结构的起点!文件系统用ext4!
3./boot分区,推荐单独挂载,inux内核所在的分区,也是系统启动的关键分区,大小200MB就行,文件系统用ext4!
4./home分区,推荐单独挂载,用户家目录,这样在重装系统的时候可以保证用户数据不容易丢失,大小根据自己的需要,文件系统用ext4!
…………………………
在日常环境下这样就足够了,生产环境就另外说!
…………………………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追问,如果有Linux问题也欢迎向我直接提问!
❽ linux怎么分区
Linux并不是你想的那样分成一个盘一个盘的。Linux是树形目录,最上层是根目录。根目录下挂载各个子目录。子目录又可以挂载下级子目录。每一个目录可以分成一个区。一般情况下最简单的分区,我是下面这样弄的。
交换分区,当内存为2G及以下情况时,分4G,如果你内存为4G,分4G也没有问题。
根目录一个分区即可。
这样分区比较简单,问题也比较明显,比如说根目录分区需要格式化,那么所有的文件都没有了。类似于windows下所有东西都装在了C盘。
还有就是,你要理解Linux装程序的时候,除非你配置好,一般用默认的路径,也就是说你的可执行文件,库文件都放在了系统默认的路径下,这样你用起来比较方便,新手一般都是这样做的。有QQ for Linux的,你不用担心。
❾ 安装linux系统对硬盘分区时必须有两种分区类型
你好,安装Linux系统时通常需要创建至少两个分区:根分区和交换分区。
第一个分区类型是根分区(/),包含Linux操作系统及其支持文件的所有文件。根分区比Windows的C盘类似,通常设置为适当的大小以容纳操作系统型亮、软件和用户文件。
而第二种分区类型是交换分区,也被孙租悔称为虚拟内存或交换空间。则正它允许系统在物理内存不足时将数据写入硬盘,并且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创建其他类型的分区,例如/boot 分区和/home 分区等等,这取决于具体的安装需求。
总之,在Linux系统安装过程中,至少应该要有根分区和交换分区这两种分区类型。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❿ linux的分区类型,和文件系统类型有什么区别
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文件系统也不同。而Linux的文件系统可分为ext2、ext3、swap和vfat。庆竖ext2支持最多为誉空大255 个字符的文件名;ext3 是基于 ext2之上,主要优点是减少系统崩溃后恢复文件系统所花费的时间。Windows文件系统为FAT16、FAT32和NTFS。
linux文件系统一般采用ext3,现在ext4也稳定了,很多版本默认也开始采用ext4,而windows以前是亏搜fat或者fat32,现在都是ntfs,至于区别,直观上,采用的文件系统不同,数据的安全性不同,系统运行速度也有区别,比如ext4比ext3就快了很多,但有些时候可能造成数据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