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速度式算法

速度式算法

发布时间: 2023-05-13 22:24:07

⑴ 平均速度怎么算啊

此题有人这样解答:(30+50)÷2=40(千米),这种解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这样求得的速度是速度的平均数,而不是平均速度。一般说来,求平均速度需要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总路程,二是总时间。这又偏偏是本题都没有的。怎么办呢?我们不妨假设上山用了1小时,这样求往返平均速度就不难了。假设上山用1小时,路程是30千米。可知下山用30÷50=0.6(小时),往返的时间应是1+0.6=1.6(小时),根据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就可以求出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30×2÷(1+30÷50)

=60÷1.6

=37.5(千米)

答: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37.5千米。

(1)速度式算法扩展阅读:

v=s/t

(1)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相对应。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与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时间段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对应哪段时间内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不指明对应的过程的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

(3)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Δt内发生的位移方向相同,与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大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⑵ 物理学--加速度的算法

瞬时速度公式
v=v0+at;
位移公式
x=vt+1/2at^2;
平均速度
v平=x/t=(v0+v)/2
导出公式
v^2-v0^2=2ax
a=(v^2-v0^2)/2X
经过1500米的距离,初速度180KM/h
末速度
Cos(π
x
1500/5)
都知道
,直接代入公式计算
就OK

⑶ 高中物理中的四种加速度算法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热点内容
数据库分页查询数据 发布:2025-05-15 15:45:13 浏览:519
phpmyadmin上传限制 发布:2025-05-15 15:39:52 浏览:430
如何给手机配置真正的电脑 发布:2025-05-15 15:39:52 浏览:763
抽脚本命令 发布:2025-05-15 15:39:45 浏览:659
sok编程 发布:2025-05-15 15:33:21 浏览:40
lms算法程序 发布:2025-05-15 15:31:53 浏览:569
数据库二级映射 发布:2025-05-15 15:14:09 浏览:477
3d文件加密 发布:2025-05-15 15:05:17 浏览:362
jquery拖拽上传图片 发布:2025-05-15 14:53:36 浏览:130
我的世界电脑服务器需要正版吗 发布:2025-05-15 14:38:53 浏览: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