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分区主分区逻辑分区
⑴ linux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区别
LINUX
没有主分区和逻辑分区
LINUX
只有
挂载点的区别,有
根目录;交换分区;home
分区。
硬盘到有分区的区别
sd
是硬盘简称;
sda
指
a
的硬盘;
sda1
是
a硬盘下,第一个主分区。最多4个主分区
sda5
是
a硬盘下,第一个逻辑分区。可以分很多
⑵ linux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区别
LINUX 没有主分区和逻辑分区
LINUX 只雀绝有顷蠢姿 挂载点的区别,有 根目录;交换分区;home 分区。
硬盘到有分区的区别
sd 是硬盘简称;
sda 指 a 的硬盘;
sda1 是 a硬盘下,第一个主分区。最多档简4个主分区
sda5 是 a硬盘下,第一个逻辑分区。可以分很多
⑶ linux逻辑分区和主分区的区别
linux
没有主分区和逻辑分区
linux
只有
挂载点的区别,有
根目录;交换分区;home
分区。
硬盘到有分区的区别
sd
是硬盘简称;
sda
指
a
的硬盘;
sda1
是
a硬盘下,第一个主分区。最多4个主分区
sda5
是
a硬盘下,第一个逻辑分区。可以分很多
⑷ Linux系统分区
Linux默认可分为3个分区,分别是boot分区、swap分区和根分区。
boot分区
在linux中,boot是存储内核及在引导过程中使用文件的分区,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在boot中包括了系统Kernel的配置文件、启动管理程序GRUB的目录、启动时的模块供应的主要来源Initrd文件和vmlinuz文件。
/boot分区就是操作系统的内核及在引导过程中使用的文件,一般是几年前的版本要求划分的一个区,大小为100MB左右,但现在的新版本都不需要对这个分区进行单独划分,也就是说你完全可以不分/boot。
安装Linux只要求两个基本分区,即根分区及交换分区,如果你的磁盘空间足够大,可以多划分空间给根分区,你也可以把常用的目录新建到桌面,如下载的软件包,放到桌面不影响你进入Linux系统的速度,当然这要求你有足够大的根分区。
swap分区
SWAP就是LINUX下的虚拟内存分区,它的作用是在物理内存使用完之后,将磁盘空间(也就是SWAP分区)虚拟成内存来使用
它和Windows系统的交换文件作用类似,但是它是一段连续的磁盘空间,并且对用户不可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SWAP分区能够作为"虚拟"的内存,但它的速度比物理内存可是慢多了,因此如果需要更快的速度的话,并不能寄厚望于SWAP,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加大物理内存。SWAP分区只是临时的解决办法.
根分区
linux根分区是系统分区的意思,系统内所有的东西都存放在根分区中,也被称为root分区;Linux是一个树形文件系统,根分区就是它的root节点,任何的目录文件都会挂在根节点以下,并且linux只有一个根,不管对硬盘分多少个区,都要将这些分区挂载到根目录底下才可以使用。
所谓根分区,说白了就是系统分区,是root分区,所有的东西都放在这里面。
Linux是一个树形文件系统,根分区就是它的root节点,任何的目录文件都会挂在根节点以下。Linux只有一个根。你可以给你的硬盘进行分区,但是,分区设备一定挂载到linux根目录下的指定位置,如/usr,/var,/home等。如果要对分区进行操作的话,只能到分区所挂载的目录中进行操作。所以,不管对硬盘分多少个区,都要将这些分区挂载到根目录底下才可以使用。
⑸ 主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有什么区别
磁盘分区区别信息如下:
1、定义和作用方面:
主分区:在windows下激活的主分区是硬盘的启动分区,他是独立的,也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正常分的话就是C区。 在linux下主分区和逻辑分区都可以用来放系统,引导os开机,grub会兼容windows系统开机启动。
扩展分区:除了主分区外,剩余的磁盘空间就是扩展分区了,扩展分区是一个概念,实际上是看不到的。当整个硬盘分为一个主分区的时候,就没有了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在扩展分区上面,可以创建多个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相当于一块存储截止,和操作系统还有别的逻辑分区、主分区没有什么关系,是“独立的”。
2、数量方面:
一个硬盘主分区至少有1个,最多4个,扩展分区可以没有,最多1个。且主分区+扩展分区总共不能超过4个。逻辑分区可以有若干个。
3、格式化方面:
主分区与逻辑分区能够被格式化后作为数据访问的分区。
扩展分区无法格式化。
4、创建分区的顺序:
建立主分区→建立扩展分区→建立逻辑分区→激活主分区→格式化所有分区。
(5)linux分区主分区逻辑分区扩展阅读:
磁盘分区和逻辑卷管理:
磁盘分区可做看作是逻辑卷管理前身的一项简单技术。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BIOS系统下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Boot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
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之后的高级格式化,即Format命令来实现。
其实完全可以只创建一个分区使用全部或部分的硬盘空间。但不论划分了多少个分区,也不论使用的是SCSI硬盘还是IDE硬盘,必须把硬盘的主分区设定为活动分区,才能够通过硬盘启动系统。
⑹ Linux 主分区和逻辑分区问题
一个硬盘最多建立4各分区
,这是
mbr的限制,与操作系统无关。这4个分区颧蕖班干直妨绊施豹渐可以都是主分区,也可以建立1个扩展分区,但是扩展分区要么没有,要么只有1个。但是扩展分区不能够直接使用,必须在扩展分区上再建立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的分区表不保存在mbr上,因此不受4个分区的限制。所以你没有必要分配完了主分区再分配扩展分区,完全可以全部建立为主分区,或者建立一个主分区,接着建立一个扩展分区,然后在扩展分区上建立多个逻辑分区。
⑺ linux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区别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区别在于主分区位于硬盘的最开始,MBR 扇区的位置,这个位置的数据在计算机启动时,会自动被 BIOS 读取并且执行,也就是说这个位置的斗衫分区表会自动被 BIOS 读取到内存里,这样 MBR 启动程序不需要执行什么操作就能直接获得主分区表信息。但因为 MBR 只有 512 字节,分区表还要占用 4x16 字节,外加还有个 55AA 标志占用2字节,实际 MBR 可以放置可以运行的程序代码空间就只有 446 字节了。这 446 字节限制写出来的程序体积太小而不足以实现某些功能,所以这个时候系统需要使用一些 BIOS 提供的系统操作实现简单的启动工作,这个简单的代价就是 446 字节的程序不能直接读取扩展分区里面的逻辑分区的数据并且启动系统,因为扩展分区的逻辑分区表在硬盘的后部,也就是数据区里面,位置不固定需要多次查找才能找到对应的分区位置。446 字节的程序根本没办法进行操作。
而且因为还没有能进入完整的系统,所以 BIOS 提供的功能虽然很多,但仍然不够进行某些特殊操作的功能要求。
这就是为什么 Windows 就算你安装到扩展分区,他也会在 C 盘上放上很多东西的原因。因为 Windows 要求 C 盘必须是主分区才能启动系统。
Linux 的 GRUB 可以安装到扩展分区是因为他用了 MBR 的 446 字节后,MBR 之后的几个闲置扇区,大概有 8k 的容量继续放他的程序,这样的设计使得体积限制得到了缓解。这样他可以继续调用硬盘特定位置的程序代码继续启动而不一定非要主分区。
综上说的基础,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主要的区别就是启动系统的问题。BIOS 这个古老的硬件设计害死了不少程序员的脑细空尘腔胞。
至于 U 盘,我的所有 Linux 对于 U 盘的工作全都正常。不知道你用的是那个版本?
操作易用性已经很好了,对于 Windows 来说,主要还是习惯的问题,现在主流桌面系统一般不需要在打什么命令了。当然除非某些高级操作,或者方便简兄胡洁的操作(Windows 下面装个 powershell 就知道为什么 Linux 的命令操作好了)
不过对于 Linux 的易用性,那还要看具体你用的那个发行版。非要找一个高级用户专用的操作系统,那确实很难用,就像 Windows 非要进带命令行方式的安全模式里面用鼠标四处乱点一样……
⑻ linux中怎么手动分区
在Linux下,硬盘是一个设备,实际上Linux下什么都是设备。对于IDE硬盘而
言,Linux认为存在四个设备,对应于IDE的四个位置接的设备。如果装过机器
我们知道主板上有两个槽,IDE0和IDE1,每个槽上能挂两个设备,主盘和从
盘,这些盘可以是硬盘可以是光驱。那么Linux是怎么认羡腊为这些设备的呢?在
Linux下,这些设备用/dev/hdx来标示。IDE0上的主盘就是/dev/hda,从盘就是
hdb,依此类推,如果可以有多个IDE槽就可以延续到hdehdf等。总之每条硬盘
线上接的设备都被Linux认为是一个/dev/hdx设备。如果你的机器是IDE0槽上的
主盘是硬盘,那它就是hda,如果IDE1的槽上主盘是一个光驱,那它就是hdc。
在windows下fdisk是对兄棚滑”硬盘1“,”硬盘2“进行操作,而linux下的fdisk就
是对/dev/hda,/dev/hdb等进行操作。这样做很灵活,很直观,不是么?
我也用虚拟机玩linux的,最开时在装的时候我对linux分区一点都不了解,甚至对windows分区都不了解,不过也胡乱的把linux装好了,因为对于虚拟机,我用VC,不知道你用什么,在这里面有一个他帮你提供的方案,挺好的,这样我们就不用去手动分区,或者只要你随便设置每个分区的值,只要能装行了!因为如果你设得过小的话,他会提示你无法安装,最小值是多少的,你说的从硬盘分出5个G来我觉得不妥,讲讲我的办法吧,我是把虚拟机装好后,然后指定虚拟硬盘在一个我不经常用的盘里面(如F盘20G),在当然,linux不会占用这么多的,这是由虚拟机分配给他的,如果你再在linux系统里面加入软件的时候,它会自动增大,这样的话,你可以不用去手动给它分配多大,这样一来,你仍然可以在这个盘里放入其它windos系统里面的东西,也不会浪费太多的空间,比如你分给它5个G的空间,当linux用不到这么多的时候,那不是就浪费了吗?等你装好了,能进linux系统了再对分区了解这样来得快多了!再说了,虚拟机格式化(我的没有格式化,可以不用格式化),只是我的理解,格式化肯定是把虚拟机分配给linux的硬盘空间给格式化了但是不会对你的主系统windows造成任何影响的!再_嗦的讲一下我理解的虚拟机吧:其实虚拟机就是在你的主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再虚拟出一台完全的计算机,这个跟你买一台裸机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格式化肯定是格式化了,不过格式化的与你的主操作系统完全没有关系的!它就像一台与你主系统完全无关的独立的计算机一样!只是建立虚拟机是建立在你的主系统之上的!相关分区知识了解一下!有助于你真正的去了解各个分区作用,也就是基础中的基础!各分区的作用在Linux中规定,每一个硬盘设备最多能有4个主分区(其中包含扩展分区)构成,任何一个扩展分区都要占用一个主分区号码,也就是在一个硬盘中,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共最多是4个。对于早期的DOS和Windows(Windows2000以前的版本),系统只承认一个主分区,可以通过在扩展分区上增加逻辑盘符(逻辑分区)的方法,进一步地细化分区。主分区的作用就是计算机用来进行启动操作系统的,因此每一个操作系统的启动,或者称作是引导程序,和者都应该存放在主分区上。这就是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的最大区别。我们在指定安装引导Linux的bootloader的时候,都要指定在主分区上,就是最好的例证。Linux规定了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1至16号码中的前4个号码。以第一个IDE硬盘为例说明,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了hda1、hda2、hda3、hda4,而逻辑分区占用了hda5到hda16等12个号码。因此,Linux下面每一个硬盘总共最多有16个分区。对于逻辑分区,Linux规定它们必须建立在扩展分区上(在DOS和Windows系统上也是如此规定),而不是主分区上。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扩展分区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分区模式,但不能用来作为操作系统的引导。除去上面这些各种分区的差别,我们就可以简单地把它们一视同仁了。在Linux下,硬盘是一个设备,实际上Linux下什么都是设备。对于IDE硬盘而言,Linux认为存在四个设备,对应于IDE的四个位置接的设备。如果装过机器我们知道主板上有两个槽,IDE0和IDE1,每个槽上能挂两个设备,主盘和从盘,这些盘可以是硬盘可以是光驱。那么Linux是怎么认为这些设备的呢?在Linux下,这些设备用/dev/hdx来标示。IDE0上的主盘就是/dev/hda,从盘就是hdb,依此类推,如果可以有多个IDE槽就可以延续到hdehdf等。总之每条硬盘线上接的设备都被Linux认为是一个/dev/hdx设备。如果你的机器是IDE0槽上的主盘是硬盘,那它就是hda,如果IDE1的槽上主盘是一个光驱,那它就是hdc。在windows下fdisk是对”硬盘1“,”硬盘2“进行操作,而linux下的fdisk就是对/dev/hda,/dev/hdb等进行操作。这样做很灵活,很直观,不是么?那么Linux下怎么看分区呢?Linux下的分区概念是,硬盘上的每个分区也是一个设备(又来了)。他们的标志是/dev/hdxy,其中hdx根前面一样表示哪个硬盘,y表示第几个分区。以hda为例。hda1就是第一个分区,hda4就是第四个分区位置。逻辑分区从hda5开始。所以刚才那个例子中,Linux看来就是hda有10G。hda1是主分区,格式是windows。hda2是扩展分区,在它上划出了hda5和hda6,格式是windows。hda还有2G剩余空间可以继续建立hda3和hda4。注意因为hda2空间已经被划分完,所以无法再建立逻辑分区。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还是你要的只是给你一个具体数值呢!
我看了很多教程,都按照那样分区了,还是说不是有效分区,为什么?怎么分区才对?
⑼ 求教linux下 主分区和逻辑分区之间如何转换
linux下 主分区和逻辑分区之间转换的方法
将制作好的u盘插到电脑usb接口上,开机后看到logo图标按启动快捷键进入洞历bios选择u盘启动项进入快启动主菜单页面,接着用键盘上的上下键将光标移至“【02】运行快启动Win8PE防蓝屏版(新机器)”并回车确定,
进入win8pe系统后,双击运行桌面上“更多工具”中的“分区工具DiskGenius”,在工具窗口中,可以看到当前只有一个主闹颤凯分区,
我们选中用于转液唤换的逻辑分区,即D盘,然后依次点击菜单栏中的“分区—转换为主分区(M)”,
完成转换操作后,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磁盘中已经拥有两个主分区,最后点击“保存更改”即可,
以上就是的所有内容,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将逻辑分区转换主分区。
⑽ Linux一块硬盘最多能分为几个分区
分区完全取决于磁盘类型格式。
一、MBR磁盘类型
如果我们在Linux中使用MBR磁盘类型,使用MBR分区表的硬盘最多只能划分4个主分区磁盘,并且MBR最大仅支持2TB的硬盘,但拥有很好的兼容性,如果需要分区的硬盘容量超过2TB了,则需要使用GPT分区表类型,此分区表类型不受分区个数,硬盘大小的限制,最大支持18EB,且是一种新的硬盘分区标准。如下所示:
1)所有四个分区仅为主分区。
2)三个分区是主分区,其余一个分区是扩展的。
如果我们考虑以上两个步骤,那么在扩展分区下,我们可以创建将近65536个新的逻辑分区并使用它们,但是这个逻辑分区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取决于OS到OS。
二、GPT分区类型
如果我们在Linux中使用GPT分区类型,则在Linux系统中最多可以创建128个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