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二级模式数据库

二级模式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5-05-08 04:39:53

数据库二级映像的定义是什么

\n \n \n
答:数据库的二级映像技术是指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像,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通过这二级印象技术,不仅在系统内部实现了三级模式的联系和转换,同时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
    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所以模式/内模式映像是唯一的。当数据库的内模式发生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修改映像保持模式不变,从而外模式也不变,应用程序就不需要修改,这就保证了数据和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同一个模式可以有多个外模式,而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之间的映像定义并保证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模式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修改各个映像作相应修改,保持外模式不变。由于应用程序是根据外模式进行设计的,只要外模式不改变,应用程序就不需要修改,这就保证了数据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n \n \n

Ⅱ 什么是生物信息学中的二级数据库

一、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的种类

分子生物信息数据库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4个大类:

基因组数据库

核酸和蛋白质一级结构数据库

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数据库

由上述3类数据库和文献资料为基础构建的二级数据库

一级数据库(一次数据库) :基因组数据库来自基因组作图,序列数据库来自序列测定,结构数据库来自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等结构测定。这些数据库是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数据资源,通常称为基本数据库、初始数据库,也称一次数据库。

二级数据库(二次数据库) :是在一级数据库、实验数据、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衍生整理而得。它是根据生命科学不同研究领域的实际需要,对基因组图谱、核酸和蛋白质序列、蛋白质结构以及文献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注释,构建具有特殊生物学意义和专门用途的数据库。
一般说来,一级数据库的数据量大,更新速度快,用户面广,通常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服务器、大容量的磁盘空间和专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撑。

二级数据库的容量则小得多,更新速度也不像一次数据库那样快,也可以不用大型商业数据库软件支持,这类针对不同问题开发的二次数据库的最大特点是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计算机使用经验不太丰富的生物学家。

序列数据库是分子生物信息数据库中最基本的数据库,包括核酸和蛋白质两类,以核苷酸碱基顺序或氨基酸残基顺序为基本内容,并附有注释信息。

GenBank:由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建立(1979-1982)。该中心隶属于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位于美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内。

EMBL:由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其下有European Bioinformatics Centre)建立(1982),主要位于英国剑桥Cambridge和德国汉堡Hamburg。

DDBJ:日本DNA数据库(DNA Data Bank of Japan)。由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Genetics建立(1984-1987), NIG主管。

二级数据库的形式:大多以web界面为基础,具有文字信息、表格、图形、图表等方式显示数据库内容。

一级数据库与二级数据库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例如:GDB、AceDB、SCOP、CATH等都已经具有二级数据库的特色)。

Ⅲ 计算机二级数据库所包涵的内容是什么

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
基本要求
1、
具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
2、
基本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
3、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4、
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
5、
能使用Access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考试内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
1、
基本概念:
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类和对象,事件。
2、
关系模型(实体的完整性,参照的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字段,域,值,主关键字等。
3、
关系运算基本概念:
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4、
SQL基本命令:查询命令,操作命令。
5、
Access系统简介:
(1)Access系统的基本特点。
(2)基本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
二、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
1、
创建数据库:
(1)创建空数据库。
(2)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2、
表的建立:
(1)
建立表结构:使用向导,使用表设计器,使用数据表。
(2)
设置字段属性。
(3)
输入数据:直接输入数据,获取外部数据。
3、
表间关系的建立与修改:
(1)
表间关系的概念:一对一,一对多。
(2)
设置参照完整性。
(3)
建立表间关系。
4、
表的维护:
(1)
修改表结构:添加字段,修改安段,删除字段,重新设置主关键字。
(2)
编辑表内容:添加记录,个性记录,删除记录,复制记录。
(3)
调整表外观。
5、
表的其他操作:
(1)
查找数据。
(2)
替换数据。
(3)
排序记录。
(4)
筛选记录。
三、查询的基本操作
1、查询分类
(1)
选择查询。
(2)
参数查询。
(3)
交叉表查询。
(4)
操作查询。
(5)
SQL查询。
2、查询准则
(1)
运算符。
(2)
函数。
(3)
表达式。

Ⅳ 什么是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它有什么优点

三级模式-两级映射属于层次型架构设计,保证数据库中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1、内模式:

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对应于物理级,它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内部表示或底层描述,它描述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及物理结构(顺序存储、按照B树结构存储还是按hash方法存储),对应着实际存储在外存储介质上的数据库。

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② 一个表可能由多个文件组成,如:数据文件、索引文件。

2、概念模式:

模式又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对应于概念级。它是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所有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全局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全局视图)。

它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模式描述语言(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DDL)来描述、定义的,体现、反映了数据库系统的整体观。

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② 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

③ 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

④ 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如数据记录由哪些数据项构成,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而且要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义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

3、外模式:

外模式又称子模式,对应于用户级。它是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是从模式导出的一个子集,包含模式中允许特定用户使用的那部分数据。

用户可以通过外模式描述语言来描述、定义对应于用户的数据记录(外模式),也可以利用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对这些数据记录进行处理。外模式反映了数据库的用户观(视图、查出数据的表)。

①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② 外模式就是用户视图;

③ 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4、外模式一模式映射:

定义和建立某个外模式与概念模式间的对应关系,将外模式与模式联系起来,当模式发生改变时,只要改变其映射,就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对应的应用程序也可保持不变

5、概念模式一内模式映射:

定义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概念模式)与存储结构(内模式)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只需改变概念模式一内模式映射,就能保持概念模式不变,因此应用程序也可以保持不变。

优点:

通过外模式-模式映射和模式-内模式映射这两个映射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4)二级模式数据库扩展阅读:

基本知识

数据库(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系统(DBS)从广义上讲是由数据库、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管理的对象是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和数据库。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数据库操作、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及其他功能。

DBMS通常分为三类:关系DBS,对象关系DBS,面向对象的DBS

数据库的结构与模式:

数据库结构的基础是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

Ⅳ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

一、数据库的三级模式:

1、模式

模式是由数据库设计者总和所有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全局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2、外模式

外模式对应于用户级,它是某个或某几个用户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逻辑的表示。外模式是从模式导出的一个子集,包含模式中允许特定用户使用的那部分数据。

3、内模式

内模式对应于物理级,它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内部表示或底层描述,是数据库最低一级的逻辑描述,它描述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存储方式的物理结构,对应着实际存储在外存储介质上的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二级映像: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3个抽象,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着3个抽象层次的练习和转换,DBMS在这3个级别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1、外模式/模式映像使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它定义了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映像定义通常包含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

2、模式/内模式映像使数据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它定义了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映像定义通常包含在模式描述中。

(5)二级模式数据库扩展阅读: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的特性:

1、中间模式(概念模式)相对稳定的反映数据的结构和属性关系,是DB的关键和中心,全局的逻辑结构,独立于其他层次,故设计DB模式结构时应先确定DB逻辑模式。

2、模式的实例是动态反映数据的时效性。定义模式时要考虑逻辑结构,还要考虑数据的联系,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

3、内模式独立于用户视图(外模式),依赖全局逻辑结构(模式),组织存储数据实现存储时提高空间和时间效率。

4、外模式特定应用程序是在外模式数据结构上编制的,依赖于外模式,独立于模式和内模式,不同的应用可以公用一个外模式。

5、二级映像保证DB外模式稳定性,是在底层保证应用程序稳定性,除非应用自身变化,否则不会修改。

热点内容
pythonfor多个参数 发布:2025-05-11 01:12:32 浏览:72
plcsfc编程 发布:2025-05-11 01:11:56 浏览:164
安卓手机能删除什么东西 发布:2025-05-11 01:03:55 浏览:413
怎么更改fox存储路径 发布:2025-05-11 01:02:30 浏览:612
忘记账户密码如何恢复出厂设置 发布:2025-05-11 00:51:15 浏览:391
汽车空调压缩机哪种好 发布:2025-05-11 00:51:10 浏览:897
功夫特牛脚本 发布:2025-05-11 00:32:37 浏览:341
autojs脚本代码 发布:2025-05-11 00:32:35 浏览:938
spl编程 发布:2025-05-11 00:25:14 浏览:65
linux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 发布:2025-05-11 00:18:45 浏览: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