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算法
Ⅰ 24节气的准确时间(精确到0.001秒)如何计算要数学计算方法,
24节气的准确计算时间公式:
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的后2位、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采用“定气法”划分。“定气法”与上古“斗柄指向法”在确定方法上不同。虽确定方法不同,但两者所标示的天象是吻合的。“定气法”以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时也同样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它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
“定气法”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古人称节气为“气”,二十四节气就是24个“气”,有“节气”和“中气”之分:每月第一个即月首的“气”,称为“节气”;第二个即月中的“气”称为“中气”。这样,全年共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合起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
Ⅱ 24节气是按照阳历计算的
中国农历是采用干支纪年法,根据月亮的变化制定的历法,农历一年最长是385天,最短是353天。而且闰月多,很多季节都错乱了,所以用农历去指导农业生产可能错过了春耕秋收的季节。于是古人根据每年的季节特点,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与现在的公历几乎是一致的,如2月4日立春,4月5日清明,12月22日冬至, 其中冬至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夏至是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春分秋分是白天夜晚一样长。我们知道,地球是绕太阳旋转的,有近日点与远日点,但是季节却不是根据近日远日点来确定的,也就是说,夏天不是因为地球离太阳近就成夏天了,地球上是一年四季同时存在的,季节和太阳直射角度有关,南半球夏天的时候,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夏天的时候,南半球是冬天。
中国地域广阔,从南到北,季节也是不同的,如三月,南方已经春暖花开了,北方可能还是冰天雪地,那么这个节气是按什么来分的呢?根据日长来计算,既然冬至是12月22日,夏至是6月22日,冬至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是直射北回归线,既北纬23°26′28〃44,所以,二十四节气是按北回归线来划分的。如果二十四节气拿到南半球去使用,就是节气错乱了。
Ⅲ 24节气怎么计算的
一、划分方法: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日期计算:
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的后2位、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21世纪立春的C值=3.87
例如:2017年的立春日期
[17×0.2422+3.87]-[(17-1)/4]=7.9874-4=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
(注: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
三、节与气: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每两节气相距,平均约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阴历每月之日数.则为二十九天半,故约每三十四个月,必遇有两月仅有节而无气、及有气而无节者。
有节无气之月,即农历之闰月,有气无节之月不为闰月。
(3)24节气算法扩展阅读:
一、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二、二十四节气 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二十四节气较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诸如立春、冬至、清明等一些重要节气还有“咬春”、“踏青”等趣味盎然的民俗。
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的生活、文化等仍有实用价值。比如,从十分流行的中医养生来看,秋季起于立秋节气,紧邻大暑,又热又湿;秋季结束于霜降,已近立冬,气候又干又冷。
秋初和秋末虽然同在一个季节,但气候却完全相反,医生遇到的季节病和中医养生需要预防的病也截然不同。所以,治病和养生简单地跟着四季走还不够,更要跟着节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