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珠算法
❶ 九珠珠心算口诀
枯燥的口诀变为易懂的儿歌,便于幼儿接受、记忆
学习加减拨珠,首先要记口诀,珠心算教材中原有的口诀较单一、枯燥,许多幼儿记不住,有的幼儿暂时记住了,但没过多久就忘掉。针对这一种情况,在教学中我时常组织幼儿把口诀编成儿歌,边念边表演,如在学习补数的加减时,我和幼儿一起把补数口诀编成了儿歌:
加一请拨双下九,我们都是好朋友;
加二请拨双下八,开心时候笑哈哈;
加三请拨双下七,有时也会生生气;
加四请拨双下六,快乐时候蹦又跳。
减一请拨双上九,唱歌要学百灵鸟;
减二请拨双上八,做事不要太拖拉;
减三请拨双上七,排队做操要整齐;
减四请拨双上六,早上不要睡懒觉。
由于教师积极发动幼儿与教师一起编儿歌,幼儿喜欢学,乐意表演,所以对口诀记得特别牢,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补数加减:加时,本档要满十,进一补数来加;
减时,本档不够减,退一还补数来减.
拨珠指法:进一双分,退一双合
拨珠口诀
1,加一:进一双分九 减一:退一双合九
加二:进一双分八 减二:退一双合八
加三:进一双分七 减三:退一双合七
加四:进一双分六 减四:退一双合六
加五:进一上五 减五:退一下五
2,加六:进一下四(4+6) 减六:退一上四(10-6)
加七:进一下三(3\4+7)减七:退一上三(10\11-7)
加八:进一下二(2\3\4+8) 减八:退一上二(10\11\12-8)
加九:进一下一(1\2\3\4+9) 减九:退一上一(10\11\12\13-9)
进退位直加直减:加时无补数去,减时无补数可还
拨珠指法:双手拨上,双手拨下
❷ 算盘算法
算盘是长方形的,四周是木框,里面固定着一根根小木棍,小木棍上穿着木珠,中间一根横梁和算盘分成两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两个珠子,每个珠子当五,下半部有五个珠子,每个珠子代表一。
用算盘计算称珠算,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统称珠算法则。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相对一般运算来看,熟练的珠算不逊于计算器,尤其在加减法方面。
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后称之为“档”。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珠每珠当一。
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加五: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加七: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加八: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加九: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2)什么珠算法扩展阅读
珠算发展历程
古珠算法是以手拨算珠进行运算。古珠算只用这十个码衍化各种算法,为了便于掌握而编成口诀。到了明代。在明代规范珠算法的中心思想是提高机械化程度,尽可能达到不假思索地拨珠得数的自动化目的。
明代完善珠算机械化算法的直接结果,就是使数学在大众中空前普及。运用珠算机械化算法,口诵歌诀,拨珠练习,即便不懂原理,也能掌握珠算法。不管公学、私塾和家教,以及商工店主授徒,都能够教学珠算法,即便小孩子也都能学会和掌握。
这种珠算法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有些地方甚至直到如今。也正是这个缘故,珠算得以很快传播,以致传到海外。在他的科学发现、发明和创造中,靠珠算完成了极其浩繁的计算,导致他发现了"十二平均律",这是世界顶尖的发现。
❸ 中国算盘的珠算算法发展历程
古珠算法是以手拨算珠进行运算。古珠算只用这十个码衍化各种算法,为了便于掌握而编成口诀。到了明代 ( 公元 1368 — 1644 年 ) ,吴敬、王文素、朱载堉、程大位等对古珠算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应用领域由商贸到科研有了开拓和发展。例如,程大位 (1533 — 1606 年 ) 在《算法统宗》里,主张上法诀加法、退法诀减法、留头乘法、归除法、盘上定位法等。明代规范珠算法的中心思想是提高机械化程度,尽可能达到不假思索地拨珠得数的自动化目的。
明代完善珠算机械化算法的直接结果,就是使数学在大众中空前普及。运用珠算机械化算法,口诵歌诀,拨珠练习,即便不懂原理,也能掌握珠算法。不管公学、私塾和家教,以及商工店主授徒,都能够教学珠算法,即便小孩子也都能学会和掌握。这种珠算法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有些地方甚至直到如今。也正是这个缘故,珠算得以很快传播,以致传到海外。
朱载堉(1536 — 1611 年 ) 把珠算用于科学研究,创串联 ( 或并联 ) 使用算盘的方法,设计了极其简捷的算法程序。在他的科学发现、发明和创造中,靠珠算完成了极其浩繁的计算,导致他发现了“十二平均律”,这是世界顶尖的发现。
过去,对珠算一般只停留在实用方法上,停留在手拨算珠上,未能从基础处或者说从“基因”上去认识、阐述它的深远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因而,在引入西方数学教学体系时,未用它来更换西方数学课程中相应的落后部分,竟然将它从数学课程中排斥出去。结果,学校中学的数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才不得不在数学课之外,另开一门珠算课。
中国第一个人造卫星就是靠算盘计算发射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