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数据库操作
Android为数据存储提供了多种方式,分别有如下几种:
文件
SharedPreferences
sqlite数据库
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
网络
使用文件进行数据存储
首先给大家介绍使用文件如何对数据进行存储,Activity提供了openFileOutput()方法可以用于把数据输出到文件中,具体的实现过程与在J2SE环境中保存数据到文件中是一样的。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File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
FileOutputStream outStream = this.openFileOutput("csdnt.txt", Context.MODE_PRIVATE);
outStream.write("CSDN".getBytes());
outStream.close();
}
}
openFileOutput()方法的第一参数用于指定文件名称,不能包含路径分隔符“/” ,如果文件不存在,Android 会自动创建它。创建的文件保存在/data/data/<package name>/files目录,如: /data/data/cn.csdn.action/files/csdn.txt ,通过点击Eclipse菜单“Window”-“Show View”-“Other”,在对话窗口中展开android文件夹,选择下面的File Explorer视图,然后在File Explorer视图中展开/data/data/<package name>/files目录就可以看到该文件。
openFileOutput()方法的第二参数用于指定操作模式,有四种模式,分别为: Context.MODE_PRIVATE = 0
Context.MODE_APPEND = 32768
Context.MODE_WORLD_READABLE = 1
Context.MODE_WORLD_WRITEABLE = 2
Context.MODE_PRIVATE:为默认操作模式,代表该文件是私有数据,只能被应用本身访问,在该模式下,写入的内容会覆盖原文件的内容,如果想把新写入的内容追加到原文件中。可以使用Context.MODE_APPEND
Context.MODE_APPEND:模式会检查文件是否存在,存在就往文件追加内容,否则就创建新文件。
Context.MODE_WORLD_READABLE和Context.MODE_WORLD_WRITEABLE用来控制其他应用是否有权限读写该文件。
MODE_WORLD_READABLE:表示当前文件可以被其他应用读取;MODE_WORLD_WRITEABLE:表示当前文件可以被其他应用写入。
如果希望文件被其他应用读和写,可以传入:
openFileOutput("csdn.txt", Context.MODE_WORLD_READABLE + Context.MODE_WORLD_WRITEABLE);
android有一套自己的安全模型,当应用程序(.apk)在安装时系统就会分配给他一个userid,当该应用要去访问其他资源比如文件的时候,就需要userid匹配。默认情况下,任何应用创建的文件,sharedpreferences,数据库都应该是私有的(位于/data/data/<package name>/files),其他程序无法访问。除非在创建时指定了Context.MODE_WORLD_READABLE或者Context.MODE_WORLD_WRITEABLE ,只有这样其他程序才能正确访问。
读取文件内容
如果要打开存放在/data/data/<package name>/files目录应用私有的文件,可以使用Activity提供openFileInput()方法。
FileInputStream inStream = this.getContext().openFileInput("csdn.txt");
Log.i("FileTest", readInStream(inStream));
readInStream()的方法请看本页下面备注。
或者直接使用文件的绝对路径:
File file = new File("/data/data/cn.csdn.action/files/csdn.txt");
FileInputStream inStream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
Log.i("FileTest", readInStream(inStream));
注意:上面文件路径中的“cn.csdn.action”为应用所在包,当你在编写代码时应替换为你自己应用使用的包。
对于私有文件只能被创建该文件的应用访问,如果希望文件能被其他应用读和写,可以在创建文件时,指定Context.MODE_WORLD_READABLE和Context.MODE_WORLD_WRITEABLE权限。
Activity还提供了getCacheDir()和getFilesDir()方法:
getCacheDir()方法用于获取/data/data/<package name>/cache目录
getFilesDir()方法用于获取/data/data/<package name>/files目录
⑵ android怎么操作sqlite数据库
SQLite 一个非常流行的嵌入式数据库,它支持 SQL 语言,并且只利用很少的内存就有很好的性能。此外它还是开源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许多开源项目((Mozilla, PHP, Python)都使用了 SQLite.
Android 开发中使用 SQLite 数据库
Activites 可以通过 Content Provider 或者 Service 访问一个数据库。下面会详细讲解如果创建数据库,添加数据和查询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
Android 不自动提供数据库。在 Android 应用程序中使用 SQLite,必须自己创建数据库,然后创建表、索引,填充数据。Android 提供了 SQLiteOpenHelper 帮助你创建一个数据库,你只要继承 SQLiteOpenHelper 类,就可以轻松的创建数据库。SQLiteOpenHelper 类根据开发应用程序的需要,封装了创建和更新数据库使用的逻辑。SQLiteOpenHelper 的子类,至少需要实现三个方法:
构造函数,调用父类 SQLiteOpenHelper 的构造函数。这个方法需要四个参数:上下文环境(例如,一个 Activity),数据库名字,一个可选的游标工厂(通常是 Null),一个代表你正在使用的数据库模型版本的整数。
onCreate()方法,它需要一个 SQLiteDatabase 对象作为参数,根据需要对这个对象填充表和初始化数据。
onUpgrage() 方法,它需要三个参数,一个 SQLiteDatabase 对象,一个旧的版本号和一个新的版本号,这样你就可以清楚如何把一个数据库从旧的模型转变到新的模型。
⑶ android程序中如何直接操作远程服务器上的数据库
直接操作是办不到的,而且这样很不安全。
有方法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具体如下。
建议: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写一个自己的通信协议。
比如:客户端要更改、删除服务端的数据,就给服务端发送一个报文:“删除”+表名+条件。
服务端这么接到后,就调用服务端的程序,将接到的报文转化为sql语句执行即可。
简单的一个流程就是上面那样子啦,有点像QQ和QQ服务器的一个交互过程。
补充:如果楼主对TCP/IP协议比较了解的话,上面的过程可以轻松实现。现实中的应用例子也是这样,谁也不会让Client直接操作数据库的,那无异于自杀。
⑷ android开发 数据库的使用
SQLite是轻量级嵌入式数据库引擎,它支持 SQL 语言,并且只利用很少的内存就有很好的性能。此外它还是开源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许多开源项目((Mozilla, PHP, Python)都使用了 SQLite,SQLite 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SQL 编译器、内核、后端以及附件。SQLite 通过利用虚拟机和虚拟数据库引擎(VDBE),使调试、修改和扩展 SQLite 的内核变得更加方便。
特点:
面向资源有限的设备, 没有服务器进程, 所有数据存放在同一文件中跨平台,可自由复制。
SQLite 基本上符合 SQL-92 标准,和其他的主要 SQL 数据库没什么区别。它的优点就是高效,Android 运行时环境包含了完整的 SQLite。
SQLite 和其他数据库最大的不同就是对数据类型的支持,创建一个表时,可以在 CREATE TABLE 语句中指定某列的数据类型,但是你可以把任何数据类型放入任何列中。当某个值插入数据库时,SQLite 将检查它的类型。如果该类型与关联的列不匹配,则 SQLite 会尝试将该值转换成该列的类型。如果不能转换,则该值将作为其本身具有的类型存储。比如可以把一个字符串(String)放入 INTEGER 列。SQLite 称这为“弱类型”(manifest typing.)。 此外,SQLite 不支持一些标准的 SQL 功能,特别是外键约束(FOREIGN KEY constrains),嵌套 transcaction 和 RIGHT OUTER JOIN 和 FULL OUTER JOIN, 还有一些 ALTER TABLE 功能。 除了上述功能外,SQLite 是一个完整的 SQL 系统,拥有完整的触发器,交易等等。
Android 集成了 SQLite 数据库 Android 在运行时(run-time)集成了 SQLite,所以每个 Android 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 SQLite 数据库。
对于熟悉 SQL 的开发人员来时,在 Android 开发中使用 SQLite 相当简单。但是,由于 JDBC 会消耗太多的系统资源,所以 JDBC 对于手机这种内存受限设备来说并不合适。因此,Android 提供了一些新的 API 来使用 SQLite 数据库,Android 开发中,程序员需要学使用这些 API。
数据库存储在 data/< 项目文件夹 >/databases/ 下。 Android 开发中使用 SQLite 数据库 Activites 可以通过 Content Provider 或者 Service 访问一个数据库。
下面会详细讲解如果创建数据库,添加数据和查询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 Android 不自动提供数据库。在 Android 应用程序中使用 SQLite,必须自己创建数据库,然后创建表、索引,填充数据。
Android 提供了 SQLiteOpenHelper 帮助你创建一个数据库,你只要继承 SQLiteOpenHelper 类,就可以轻松的创建数据库。SQLiteOpenHelper 类根据开发应用程序的需要,封装了创建和更新数据库使用的逻辑。
SQLiteOpenHelper 的子类,至少需要实现三个方法:
1 构造函数,调用父类 SQLiteOpenHelper 的构造函数。这个方法需要四个参数:上下文环境(例如,一个 Activity),数据库名字,一个可选的游标工厂(通常是 Null),一个代表你正在使用的数据库模型版本的整数。
2 onCreate()方法,它需要一个 SQLiteDatabase 对象作为参数,根据需要对这个对象填充表和初始化数据。
3 onUpgrage() 方法,它需要三个参数,一个 SQLiteDatabase 对象,一个旧的版本号和一个新的版本号,这样你就可以清楚如何把一个数据库从旧的模型转变到新的模型。
⑸ 如何在android中使用sqlite数据库
android 中SQliteDatabase数据库使用SQLiteOpenHelper辅助类来创建SQLite数据库视图,如下代码:
create view 表名 as 定义
SQLiteOpenHelper类是一个辅助类,用于创建或打开数据库。
该类的使用方法一般是自定义一个子类,继承自SQLiteOpenHelper,并覆写其中最关键的两个方法:onCreate(SQLiteDatabase db)和onUpgrade(SQLiteDatabase db, int oldVersion, int newVersion)。当新建一个数据库时会调用前者,一般在里面做一些创建表或视图的操作。数据库版本升级时则会调用后者。
定义好子类后(假如叫SqlHelper),只要调用SqlHelper对象的getReadableDatabase()方法或getWritableDatabase()方法即可返回一个SQLiteDatabase对象。如果是第一次调用,则会创建数据库。随后可使用SQLiteDatabase对象的方法进行数据操作,如:execSQL(), insert(), update(), query(), rawQuery(), delete()等。
⑹ 如何进行Android数据库操作
Android数据库操作类实例
实体类:UserInfo.java
package my.db;
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
import android.graphics.drawable.Drawable;
public class UserInfo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ID = "_id";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USERID = "userId";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TOKEN = "token";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TOKENSECRET = "tokenSecret";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USERNAME = "userName";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USERICON = "userIcon";
private String id;
private String userId; // 用户id
private String token;
private String tokenSecret;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Drawable userIcon;
//getter and setter省略
}
SqliteHelper类:
package my.db;
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xt;
import 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Database;
import 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Database.CursorFactory;
import 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OpenHelper;
import android.util.Log;
public class SqliteHelper extends SQLiteOpenHelper{
//用来保存UserID、Access Token、Access Secret的表名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TB_NAME= "users";
public SqliteHelper(Context context, String name, CursorFactory factory, int version) {
super(context, name, factory, version);
}
//创建表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SQLiteDatabase db) {
db.execSQL(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
TB_NAME+ "("+
UserInfo. ID+ " integer primary key,"+
UserInfo. USERID+ " varchar,"+
UserInfo. TOKEN+ " varchar,"+
UserInfo. TOKENSECRET+ " varchar,"+
UserInfo. USERNAME+ " varchar,"+
UserInfo. USERICON+ " blob"+
")"
);
Log. e("Database" ,"onCreate" );
}
//更新表
@Override
public void onUpgrade(SQLiteDatabase db, int oldVersion, int newVersion) {
db.execSQL( "DROP TABLE IF EXISTS " + TB_NAME );
onCreate(db);
Log. e("Database" ,"onUpgrade" );
}
//更新列
public void updateColumn(SQLiteDatabase db, String oldColumn, String newColumn, String typeColumn){
try{
db.execSQL( "ALTER TABLE " +
TB_NAME + " CHANGE " +
oldColumn + " "+ newColumn +
" " + typeColumn
);
}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CRUD类DataHelper:
package my.db;
import java.io.ByteArray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ByteArrayOutputStream;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ntValues;
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xt;
import android.database.Cursor;
import 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Database;
import android.graphics.Bitmap;
import android.graphics.drawable.Drawable;
import android.util.Log;
public class DataHelper {
// 数据库名称
private static String DB_NAME = "weibo.db";
// 数据库版本
private static int DB_VERSION = 2;
private SQLiteDatabase db;
private SqliteHelper dbHelper;
public DataHelper(Context context) {
dbHelper = new SqliteHelper(context, DB_NAME, null, DB_VERSION );
db = dbHelper.getWritableDatabase();
}
public void Close() {
db.close();
dbHelper.close();
}
// 获取users表中的UserID、Access Token、Access Secret的记录
public List<UserInfo> GetUserList(Boolean isSimple) {
List<UserInfo> userList = new ArrayList<UserInfo>();
Cursor cursor = db.query(SqliteHelper. TB_NAME, null, null , null, null,
null, UserInfo. ID + " DESC");
cursor.moveToFirst();
while (!cursor.isAfterLast() && (cursor.getString(1) != null )) {
UserInfo user = new UserInfo();
user.setId(cursor.getString(0));
user.setUserId(cursor.getString(1));
user.setToken(cursor.getString(2));
user.setTokenSecret(cursor.getString(3));
if (!isSimple) {
user.setUserName(cursor.getString(4));
ByteArrayInputStream stream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cursor.getBlob(5));
Drawable icon = Drawable.createFromStream(stream, "image");
user.setUserIcon(icon);
}
userList.add(user);
cursor.moveToNext();
}
cursor.close();
return userList;
}
// 判断users表中的是否包含某个UserID的记录
public Boolean HaveUserInfo(String UserId) {
Boolean b = false;
Cursor cursor = db.query(SqliteHelper. TB_NAME, null, UserInfo.USERID
+ "=?", new String[]{UserId}, null, null, null );
b = cursor.moveToFirst();
Log. e("HaveUserInfo", b.toString());
cursor.close();
return b;
}
// 更新users表的记录,根据UserId更新用户昵称和用户图标
public int UpdateUserInfo(String userName, Bitmap userIcon, String UserId) {
ContentValues values = new ContentValues();
values.put(UserInfo. USERNAME, userName);
// BLOB类型
final ByteArrayOutputStream os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 将Bitmap压缩成PNG编码,质量为100%存储
userIcon.compress(Bitmap.CompressFormat. PNG, 100, os);
// 构造SQLite的Content对象,这里也可以使用raw
values.put(UserInfo. USERICON, os.toByteArray());
int id = db.update(SqliteHelper. TB_NAME, values, UserInfo.USERID + "=?" , new String[]{UserId});
Log. e("UpdateUserInfo2", id + "");
return id;
}
// 更新users表的记录
public int UpdateUserInfo(UserInfo user) {
ContentValues values = new ContentValues();
values.put(UserInfo. USERID, user.getUserId());
values.put(UserInfo. TOKEN, user.getToken());
values.put(UserInfo. TOKENSECRET, user.getTokenSecret());
int id = db.update(SqliteHelper. TB_NAME, values, UserInfo.USERID + "="
+ user.getUserId(), null);
Log. e("UpdateUserInfo", id + "");
return id;
}
// 添加users表的记录
public Long SaveUserInfo(UserInfo user) {
ContentValues values = new ContentValues();
values.put(UserInfo. USERID, user.getUserId());
values.put(UserInfo. TOKEN, user.getToken());
values.put(UserInfo. TOKENSECRET, user.getTokenSecret());
Long uid = db.insert(SqliteHelper. TB_NAME, UserInfo.ID, values);
Log. e("SaveUserInfo", uid + "");
return uid;
}
// 添加users表的记录
public Long SaveUserInfo(UserInfo user, byte[] icon) {
ContentValues values = new ContentValues();
values.put(UserInfo. USERID, user.getUserId());
values.put(UserInfo. USERNAME, user.getUserName());
values.put(UserInfo. TOKEN, user.getToken());
values.put(UserInfo. TOKENSECRET, user.getTokenSecret());
if(icon!= null){
values.put(UserInfo. USERICON, icon);
}
Long uid = db.insert(SqliteHelper. TB_NAME, UserInfo.ID, values);
Log. e("SaveUserInfo", uid + "");
return uid;
}
// 删除users表的记录
public int DelUserInfo(String UserId) {
int id = db.delete(SqliteHelper. TB_NAME,
UserInfo. USERID + "=?", new String[]{UserId});
Log. e("DelUserInfo", id + "");
return id;
}
public static UserInfo getUserByName(String userName,List<UserInfo> userList){
UserInfo userInfo = null;
int size = userList.size();
for( int i=0;i<size;i++){
if(userName.equals(userList.get(i).getUserName())){
userInfo = userList.get(i);
break;
}
}
return userInfo;
}
}
⑺ Android数据库操作表的两种方法,通过sql 语句法和谷歌提供的api 方法进行比较情况如何
DirverManager类:是JDBC的管理层,作用于用户和驱动之间。该类负责注册和加载JDBC驱动。
Connection接口:代表与数据库的链接,并拥有创建SQL语句的方法,以完成基本的SQL操作,同时为数据库事务提供提交和回滚方法。如:上面的例子就是链接到了TestData数据库。
Statement接口:用于执行不带参数的简单SQL语句。创建Statement实例对象后可以调用JDBC提供的3种执行SQL语句的方法:
(1)executeUpdate()方法,一般用于执行SQL的INSERT,DELETE,UPDATE语句
(2)executeQuery()方法,一般用于执行SQL的SELECT语句,因为 它的返回值是执行SQL语句后产生的一个ResultSet接口的实例(结果集)
(3)execute()方法,即一般它执行的SQL语句既有查询又有更新值,约等于executeUpdate()和executeQuery()两个方法的合辑。
PreparedStatement接口:它与Statement 的主要区别
(1)它包含的SQL语句是预编译的,所以当多次执行一条SQL语句时用它会更快
(2)在设置参数是可以用“?”代替。如:
PreparedStatement pstmt=conn.preparedStatement(insert into test values(?,?));
pstmt.setString(1,'gg');
pstmt.setString(2,'123');
ResultSet接口:包含了Statement和PreparedStatement的executeQuery方法中SELECT的结果集。相当于用它来读取数据库里每列的值。
DatabaseMetaData接口:主要是用来得到数据库的相关信息的。如:数据库版本啊
ResultSetMetaData接口:主要是用来获取数据库中表的相关信息的。如:表的行数啊。,谢谢
⑻ 在Android应用程序中使用SQLite数据库以及怎么用
其主要思路是:
1.
把数据库分解成几个asset文件。
2.
当需要打开数据库时,如果数据库不存在,就把那几个asset文件重新合并成一个数据库文件。
3.
如果数据库的版本改变了,就在onUpgrade()方法中把数据库文件删除掉。
下面是代码:
//数据库的缺省路径
private
static
finalString
DB_PATH
=
"/data/data/com.mypackage.myapp/databases/";
private
static
finalString
DB_NAME
=
"mydb.db";
private
static
finalint
DB_VERSION
=
2;
private
static
finalString
DB_SPLIT_NAME
=
"mydb.db.00";
private
static
finalint
DB_SPLIT_COUNT
=
3;
private
SQLiteDatabasem_database;
private
final
Contextm_context;
/**
*
Constructor
*保存传进来的context参数以用来访问应用的asset和资源文件。
*
@param
context
*/
public
MyDB(Contextcontext)
{
super(context,
DB_NAME,
null,
DB_VERSION);
this.m_context
=
context;
}
public
static
MyDBopenDatabaseReadOnly(Context
context)
{
MyDB
db
=
new
MyDB(context);
try
{
db.createDataBa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db.openDataBase(SQLiteDatabase.OPEN_READONLY);
return
db;
}
public
static
MyDBopenDatabaseReadWrite(Context
context)
{
MyDB
db
=
new
MyDB(context);
try
{
db.createDataBa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db.openDataBase(SQLiteDatabase.OPEN_READWRITE);
return
db;
}
/**
*创建一个空数据库,用来存储已有的数据库。
*/
public
voidcreateDataBase()
throws
IOException{
boolean
dbExist
=checkDataBase();
if
(dbExist)
{
/*
**如果自己的数据库的版本改变了,调用这个方法确保在onUpgrade()被调用时
**传进去的是可写的数据库。
*/
SQLiteDatabase
db
=this.getWritableDatabase();
if
(db
!=
null)
{
db.close();
}
}
dbExist
=
checkDataBase();
if
(!dbExist)
{
try
{
/*
**
调用这个方法以确保在缺省路径内产生一个空数据库,以便在其基础上复制咱们已有的数据库。
*/
SQLiteDatabase
db
=this.getReadableDatabase();
if
(db
!=
null)
{
db.close();
}
DataBa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Log.e("DB",
e.getMessage());
throw
new
Error("Error
ingdatabase");
}
}
}
/**
*
检查数据库是否已存在,以避免重复复制。
*
@return
true
if
it
exists,
false
if
itdoesn't
*/
private
static
booleancheckDataBase(){
SQLiteDatabase
checkDB
=
null;
try
{
String
path
=
DB_PATH
+
DB_NAME;
checkDB
=SQLiteDatabase.openDatabase(path,
null,
SQLiteDatabase.OPEN_READONLY);
}
catch
(SQLiteException
e){
//database
does't
exist
yet.
}
if
(checkDB
!=
null)
{
checkDB.close();
}
return
checkDB
!=
null
?
true
:
false;
}
/**
*
把存在asset文件中的数据库复制的刚创建的空数据库中。
*
*/
private
voidDataBase()
throws
IOException
{
//
刚创建的空数据库的路径
String
outFileName
=
DB_PATH
+
DB_NAME;
//
打开空数据库
OutputStream
output
=
new
FileOutputStream(outFileName);
byte[]
buffer
=
new
byte[1024*8];
AssetManager
assetMgr
=m_context.getAssets();
for
(int
i
=
1;
i
<=
DB_SPLIT_COUNT;
i++){
//
打开分解的asset文件
String
fn
=
DB_SPLIT_NAME
+String.valueOf(i);
InputStream
input
=
assetMgr.open(fn);
//Log.i("DB",
"opened"
+
fn);
int
length;
while
((length
=
input.read(buffer))
>0)
{
//Log.i("DB",
"read"
+
String.valueOf(length));
output.write(buffer,
0,
length);
//Log.i("DB",
"write"
+
String.valueOf(length));
}
input.close();
}
//Close
the
streams
output.flush();
output.close();
}
/**
⑼ android 怎么调用数据库方法
SQLite也支持SQL标准类型,VARCHAR、CHAR、BIGINT等。
创建数据库
Android 不自动提供数据库。在 Android 应用程序中使用 SQLite,必须自己创建数据库,然后创建表、索引,填充数据。Android 提供了 SQLiteOpenHelper 帮助你创建一个数据库,只要继承 SQLiteOpenHelper 类,就可以创建数据库。继承了SQLiteOpenHelper的子类,必须实现三个方法:
1、构造函数,调用父类 SQLiteOpenHelper 的构造函数。这个方法需要四个参数:上下文环境(例如,一个 Activity),数据库名字,一个可选的游标工厂(通常是 Null),一个代表你正在使用的数据库模型版本的整数。
2、onCreate()方法,它需要一个 SQLiteDatabase 对象作为参数,根据需要对这个对象填充表和初始化数据。
3、onUpgrage() 方法,它需要三个参数,一个 SQLiteDatabase 对象,一个旧的版本号和一个新的版本号,这样可以清楚如何把一个数据库从旧的模型转变到新的模型。
⑽ Android客户端怎么与服务器数据库连接
不能与数据库连接的
Android客户端不能直接与服务器数据库连接。数据库是需要非常大的内存,安装之后有好几G,连接数据库要有一个像SQLServer里的webservice,这样的一个桥梁来间接访问。就是在服务器运行一个服务端程序,该服务端程序通过接收来自android客户端的指令,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客户端的http请求可以通过 HttpClient类实现,在anddroid 4.0之后,客户端的网络请求已经不被允许在主线程中运行,所以还需注意另开启一个子线程进行网络请求。
(10)android数据库操作扩展阅读:
Android安全权限机制:
Android默认设置下,所有应用都没有权限对其他应用、系统或用户进行较大影响的操作。这其中包括读写用户隐私数据(联系人或电子邮件),读写其他应用文件,访问网络或阻止设备待机等。安装应用时,在检查程序签名提及的权限,且经过用户确认后,软件包安装器会给予应用权限。
下载一款Android应用通常会要求如下的权限: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彩信、修改/删除SD卡上的内容、读取联系人的信息、读取日程信的息,写入日程数据、读取电话状态或识别码、精确的(基于GPS)地理位置、模糊的(基于网络获取)地理位置、创建蓝牙连接、
还有对互联网的完全访问、查看网络状态,查看WiFi状态、避免手机待机、修改系统全局设置、读取同步设定、开机自启动、重启其他应用、终止运行中的应用、设定偏好应用、震动控制、拍摄图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