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画面
A. 如何把android手机画面实时传递到电脑上
要将Android手机画面实时传递到电脑上,可以使用droidVNC软件和随身WiFi进行投影。具体步骤如下:
1. 下载并安装VNC Viewer 在电脑上安装VNC viewer软件,例如realVNC或TightVNC。TightVNC是免费软件,可以从官网下载并安装。
2. 打开Tight VNC Viewer 在电脑的开始栏中输入“tightvnc”进行搜索,找到并打开Tight VNC Viewer。
3. 输入连接信息 在Tight VNC Viewer界面中,输入手机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可以在手机的droidVNC设置中找到,或者如果没有做特殊设置,直接输入手机的默认IP地址和端口号。
通过以上步骤,你就可以将Android手机画面实时投影到电脑上了。此外,droidVNC还具备远程控制功能,你可以在电脑上对手机进行远程操作,这在应用开发和展示时非常有用。
注意事项: 确保手机和电脑在同一WiFi网络下,以便顺利进行连接和投影。 如果遇到连接问题,请检查手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是否正确,以及防火墙或安全软件是否阻止了连接。
B. android怎么改开机画面
在Android设备上更改开机画面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屏即开机时出现的第一个画面,通常需要进行刷机操作,且对图片尺寸要求严格,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可能导致设备无法启动,因此如果不是非常有经验的用户,不建议轻易尝试。
第二屏则为开机动画,即进入系统之前的那段动画,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更换。首先需要确保你的设备已经root,然后下载一个你心仪的开机动画文件,无需解压缩,直接将其重命名为“bootanimation.zip”。接下来,使用RE管理器将该文件复制到“system/media”文件夹下,之后长按文件,选择修改权限,将第一竖列全部选中,第二竖列仅选中最上方的选项,其他选项不选,最后重启设备。
这里还有一些关于“bootanimation.zip”的知识。你可以将该文件解压缩,通常会发现其中包含名为“part0”、“part1”的两个文件夹以及一个名为“desc.txt”的文件。这两个文件夹中存储了许多图片,你可以将里面的图片替换掉,而“desc.txt”文件则包含了动画播放的详细信息。打开“desc.txt”,你会看到类似如下的三行信息:
320 480 15
1 0 part0
0 0 part1
第一行的意思是:将图片按320*480的分辨率显示(如需更换为800*480,请相应调整),播放速度为每秒15帧(若希望实现幻灯片效果,请将速度调整为1),图片的比例要保持一致,以避免画面变形。第二行的意思是:播放“part0”文件夹中的图片。第三行则表示:循环播放“part1”文件夹中的图片,直至开机。
完成上述修改后,选中“part0”、“part1”文件夹及“desc.txt”文件,右键选择“添加到压缩文件”,压缩格式选择“ZIP”,压缩方式选择“存储”,并将其重命名为“bootanimation.zip”。至此,你自定义的开机动画就完成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的设备虽然不同,但系统版本与你的一样,因此这一方法应该适用于你。如果你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建议在网络上查找与你设备型号相关的论坛,与其他用户交流学习。
C. 怎么修改android 启动过程中的第二个开机画面
第一个开机画面是在内核启动的过程中出现的,它是一个静态的画面。第二个开机画面是在init进程启动的过程中出现的,它也是一个静态的画面。第三个开机画面是在系统服务启动的过程中出现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画面。无论是哪一个画面,它们都是在一个称为帧缓冲区(frame buffer,简称fb)的硬件设备上进行渲染的。接下来,我们就分别分析这三个画面是如何在fb上显示的。
1. 第一个开机画面的显示过程
Android系统的第一个开机画面其实是Linux内核的启动画面。在默认情况下,这个画面是不会出现的,除非我们在编译内核的时候,启用以下两个编译选项:
CONFIG_FRAMEBUFFER_CONSOLE
CONFIG_LOGO
第一个编译选项表示内核支持帧缓冲区控制台,它对应的配置菜单项为:Device Drivers ---> Graphics support ---> Console display driver support ---> Framebuffer Console support。第二个编译选项表示内核在启动的过程中,需要显示LOGO,它对应的配置菜单项为:Device Drivers ---> Graphics support ---> Bootup logo。配置Android内核编译选项可以参考在Ubuntu上下载、编译和安装Android最新内核源代码(Linux Kernel)一文。
帧缓冲区硬件设备在内核中有一个对应的驱动程序模块fbmem,它实现在文件kernel/goldfish/drivers/video/fbmem.c中,它的初始化函数如下所示:
/**
* fbmem_init - init frame buffer subsystem
*
* Initialize the frame buffer subsystem.
*
* NOTE: This function is _only_ to be called by drivers/char/mem.c.
*
*/
static int __init
fbmem_init(void)
{
proc_create("fb", 0, NULL, &fb_proc_fops);
if (register_chrdev(FB_MAJOR,"fb",&fb_fops))
printk("unable to get major %d for fb devs\n", FB_MAJOR);
fb_class = class_create(THIS_MODULE, "graphics");
if (IS_ERR(fb_class)) {
printk(KERN_WARNING "Unable to create fb class; errno = %ld\n", PTR_ERR(fb_class));
fb_class = NULL;
}
return 0;
}
这个函数首先调用函数proc_create在/proc目录下创建了一个fb文件,接着又调用函数register_chrdev来注册了一个名称为fb的字符设备,最后调用函数class_create在/sys/class目录下创建了一个graphics目录,用来描述内核的图形系统。
模块fbmem除了会执行上述初始化工作之外,还会导出一个函数register_framebuffer:
EXPORT_SYMBOL(register_framebuffer);
这个函数在内核的启动过程会被调用,以便用来执行注册帧缓冲区硬件设备的操作,它的实现如下所示:
/**
* register_framebuffer - registers a frame buffer device
* @fb_info: frame buffer info structure
*
* Registers a frame buffer device @fb_info.
*
* Returns negative errno on error, or zero for success.
*
*/
int
register_framebuffer(struct fb_info *fb_info)
{
int i;
struct fb_event event;
......
if (num_registered_fb == FB_MAX)
return -ENXIO;
......
num_registered_fb++;
for (i = 0 ; i < FB_MAX; i++)
if (!registered_fb[i])
break;
fb_info->node = i;
mutex_init(&fb_info->lock);
fb_info->dev = device_create(fb_class, fb_info->device,
MKDEV(FB_MAJOR, i), NULL, "fb%d", i);
if (IS_ERR(fb_info->dev)) {
/* Not fatal */
printk(KERN_WARNING "Unable to create device for framebuffer %d; errno = %ld\n", i, PTR_ERR(fb_info->dev));
fb_info->dev = NULL;
} else
fb_init_device(fb_info);
......
registered_fb[i] = fb_info;
event.info = fb_info;
fb_notifier_call_chain(FB_EVENT_FB_REGISTERED, &event);
return 0;
}
由于系统中可能会存在多个帧缓冲区硬件设备,因此,fbmem模块使用一个数组registered_fb保存所有已经注册了的帧缓冲区硬件设备,其中,每一个帧缓冲区硬件都是使用一个结构体fb_info来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