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溢价战输在哪里
❶ 安卓系统和苹果系统哪个好哪个好用
其实这个问题从市场的占有程度上来讲就可以得出答案了,安卓系统占有现在手机操作市场70~80%的市场份额,苹果手机占有10%~20%之间的市场份额。因为苹果选择的是一个闭环的生态体系,所以说没有别的厂商可以用苹果的操作系统,所以苹果的操作系统完全是靠他内生性的成长,也就是说苹果公司每次系统的更新升级所带来的改变,才会使苹果系统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如果苹果自己不发生改变的话,整个系统好听点,说是趋于稳定,不好听点说的话就是墨守成规。当然了,苹果的缺点也很多,由于系统的封闭,全线控制严格用户数限制多不适合,喜欢去钻研手机的这种发烧友,这样也就限制了很多人玩机的欲望。而安卓系统的优点就是最大的是它的系统开源,是不是原来原代码都可以自我创造,二次加工。资源比苹果要多很多,在他的基础上,二次开发的开发者有很多,是否不断的去尝试创新的用户。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和完善,界面由于是开源的系统,所以可以做到千人千面,操作体验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自我调整和修正。如果你面对的是未来的趋势,我觉得开源比闭环要好,因为整个社会的体系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对应于科技来说的话,无所谓,融合的科技越容易得到发展!
❷ 基金溢价率在在哪里可以看到
基金的溢价率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的官网查询,也可以通过其他基金交易平台查询,比如天天基金网、新浪基金网、金融界网站等。
证券交易软件也能查询:输入基金代码,调出K线图,右侧盘口卖五下方、每一笔成交栏上方的右侧,就是基金的动态溢价率。
溢价率:
溢价率,就是在权证到期前,正股价格需要变动多少百分比才可让权证投资者在到期日实现打和。溢价率是度量权证风险高低的其中一个数据,溢价率愈高,打和愈不容易。
拓展资料:
基金,英文是fund,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
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我们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这要看情况),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
(2)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资基金公司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基金契约设立,通常称为契约型基金。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均为契约型基金。
(3)根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等。
❸ 为什么很多用户觉得苹果机比安卓机好
我认为很多人觉得苹果手机比安卓手机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苹果手机价格贵由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制造成本几乎是透明的,所以我们买手机时讲的就是“一分钱一分货”,通常价格越高的手机越好。而苹果手机的上市价格都在5000元以上,贵的甚至接近万元。
与之相比大部分安卓手机都在三、四千元甚至一千元以内。所以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苹果手机买那么贵肯定就是好东西。但是需要考虑的是:苹果手机的品牌溢价很高,如果只考虑产品本身的成本,iPhone是不应该卖那么贵的。
总的来说,由于安卓手机的发展历程是逐渐由弱变强的,并不像苹果那样从一开始就引领智能手机市场。早期的安卓手机确实和苹果手机又巨大的差距,再加上现有的安卓手机也因为价格等因素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仍有相当一部分用户认为苹果手机一定比安卓手机更好。
❹ 安卓手机像素差怎么办
现在的智能手机屏幕已经进入2K时代,无论是国际大牌三星的年度旗舰S6,还是国产手机旗舰中的佼佼者小米Note顶配版,都已经用上了分辨率2560×1440的超高清屏幕。不过最近又传出消息,未来一段时间将要发布的中兴星星3号和三星Note 5都可能配备逆天的4K屏幕。
【惊艳世界的视网膜屏幕】
在IPhone4发布之前的2010年上半年,手机行业还远远没有形成今日的格局。诺基亚的塞班系列虽然已经现出颓势,但在2010年第一季度的销量中依然占据了全世界移动终端35%的市场份额。苹果手机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的iPhone3GS,虽然大受欢迎,但其市场份额也不过是2.7%,而安卓手机当时的销量甚至还不如iPhone。
再看看当时手机市场普遍的屏幕配置,诺基亚已经推出的可触摸的塞班S6v5操作系统被普遍采用,当时销售最为火爆的X6,5320,N97mini以及5800 XM等机型采用的都是像素数为640×360的3.2英寸触摸屏幕,屏幕的PPi(Pixels per inch的简称,表示每英寸长度能排列的像素数目,其数值越高,表示显示效果越好)数达到了223;这样的屏幕在当时已经是顶级的配置,画面显示效果也已经非常细腻了。而当时的最新款苹果手机iPhone 3GS采用的是480×320的3.5英寸触摸屏,PPi才不过是165左右,还不如当时的诺基亚。
坦白地说,在当书目时的整个手机行业里,诺基亚的屏幕水准已经是业内最高水平了,223 PPI的像素密度已经可以使手机屏幕的显示非常细腻出色了;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对产品之美的追求如此严苛的乔布斯竟然石破天惊地在下一代手机产品iPhone4上祭出了惊艳世界的视网膜屏幕。
所谓的视网膜屏幕是乔布斯在iPhone4发布会上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乔布斯的原话说:“当你所拿的东西距离你10-12英寸(约25-30厘米)时,它的分辨率只要达到300ppi这个‘神奇数字’以上,你的视网膜就无法分辨出像素点了。”也就是说,如果如果手机屏幕的分辨率超过300PPI,人眼就无法在屏幕上识别出像素点,从而在感觉上达到极为清晰、锐利、细腻的屏幕识别效果。正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iPhone 4配备了一块960×640分辨率的3.5英寸屏幕,像素密度达到了329ppi。
iPhone4甫一亮相,就惊艳了全世界;尤其是它那所谓的视网膜屏幕,让当时包括诺基亚在内的整个手机圈的屏幕显得黯淡无光。从此,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开始在屏幕上倾注心力,急速提升;因此可以说,在整个智能手机屏幕发展的进程中,iPhone4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安卓阵营的屏幕竞赛
2010到2011这两年应该是整个手机行业最为激烈震荡的两年。在这两年里,手机行业的老大诺基亚在操作系统的固步自封和老态龙钟中逐渐倒塌,而新生的安卓却由于其开放性受到众多厂商的追捧却急速成长。据Canalys在2011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时安卓的份额已经超过48%,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然而相对于iPhone在软硬件结合上的一枝独秀,众多安卓厂商却面临着操作系统同质化的问题,所以为了体现自己产品的优势,就不得不在硬件的配置上下功夫;尤其是体现在手机的屏幕上,众多厂商的手机不仅早已突破iPhone4的3.5英寸达到4英寸以上,而且在5.3英寸的三星Galaxy Note于2011年9月发布之后,众厂商也纷纷向5英寸的屏幕跟进。
当然,由于iPhone4在横空出世之后受到了空前的欢迎,而且它高达329PPI的视网膜屏幕所产生惊艳效果,安卓厂商在为手机配置大尺寸屏幕的同时在屏幕的分辨率上也毫不含糊。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800×480,960×540分辨率的4.X尺寸的触摸屏开始在安卓手机中普及开来,PPI值普遍在200到300之间,还是没能比得上iPhone4。
然而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安卓阵营在手机屏幕上的配置开始急速飙升,安卓各家也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屏幕大赛。
2011年09月14日,LG凭借其在触摸屏上的生产和研发优势,发布了全球首款搭配1280×720分辨率(后文简称720P)屏幕的LG Optimus LTE,屏幕尺寸为4.5英寸,像素密度为326,终于达到了所谓的视网膜屏水准。同月发布的三星Galaxy Note也搭载了一块1280x800P的同水准屏幕。此后到2012年前三季度有不少旗舰机型如三星Galaxy S3,HTC one X,华为D1等也纷纷搭载了1280x720P的4.5英寸上下不等的屏幕,像素密度也纷纷超过300PPi;连2012年8月发布的小米也不例外。
正当720P屏幕慢慢普及、大家都沉浸在高清屏幕的兴奋中的时候,1920X1080分辨率(后文简称1080P)全高清屏幕却开始登场了。2012年12月,HTC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分辨率为1920x1080P的5英寸大屏智能手机HTC Butterfly,其像素密度达到了惊人的441PPI;这远远超出了视网膜屏幕300PPI的标准。于是,安卓阵营在接下来的2013年内又开始新一轮的屏幕跟进大潮,三星S4、HTC M7、小米3等机型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1080P。
手机屏幕分辨全面进入1080P,其像素密度也已经普遍达到了400PPI以上了;这个数值对于人的眼睛来说,已经足以满足甚至大大超过人们对于手机屏幕在清晰度、细腻程度的需求了。而且由于高分辨率的屏幕成本更好,功耗也比较大,为了考虑整个手机在价格和续航等方面的平衡,1080P似乎是手机屏幕的最佳选择了。
然而习惯了用硬件配置为产品背书的安卓厂商并不这么认为,2013年12月18日,国产手机厂商Vivo发布了Vivo Xplay 3S,它成了全球首款搭配2560x1440P(简称2K屏幕)屏幕的智能手机,像素密度高达515PPI。
然而这次,并不是所有的安卓旗舰都像720P和1080P那样急速跟进。整个2014到现在,安卓阵营中的旗舰机出现了1080P和2K屏幕共存的局面。1080P仍为三星Galaxy S5、华为P7、Moto X、小米4等各家2014年旗舰机的标配。至于2K屏幕,整个2014年只有少数几款机型跟上,更多的是把它作为旗舰机的升级版如MX4 Pro,Moto X Pro、小米Note顶配版等。从整个手机屏幕的当前发展态势上来看,有一部分安卓厂商更倾向于把1080P屏幕作为旗舰机的标准配置,而将2K屏幕作为产品溢价的一个重要标签。换句话说,但1080P也够用了,但是如果想提高产品的价格品味,2K屏幕也是可以有的。
【极限和平衡】
刚才我们一直在谈安卓,回过头来看看开启这场屏幕竞赛的iPhone,我们却有些惊愕地发现,从iPhone4一直到今天的iPhone6,时间已经过去整整5年了,尽管有尺寸的增大,但是iPhone屏幕的像素密度一直保持在330PPi左右;当然作为iPhone 6的高配版,iPhone6 Plus也搭载了一款1080P的屏幕,但其5.5英寸的大尺寸使得它的PPI值不过是400上下,仍然低于多数安卓旗舰的屏幕配置。但是iPhone的销量并没有因为屏幕的问题而受到丝毫的影响。
这似乎在说明一件事儿,即使没有那么好的屏幕,凭借着独特的软硬件结合的完美平衡,也依然可以做出好手机。当然这是独一无二的iPhone,而对于群雄逐鹿的安卓阵营来说,基于同一平台的ROM使得它们不得不在硬件的配置中想方设法体现出自己的优势。而屏幕就成了它们硬件争夺战的一个重要项目。
今年已经有部分旗舰手机如三星S6已经用上2K屏幕,可以想见的是,今年下半年使用2K屏幕的旗舰手机也会逐步增多。不出意外的话,未来的众多安卓旗舰也会将2K屏幕作为标配。
只是如今,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手机屏幕的尺寸从刚开始的3.5英寸到4英寸,再到6英寸甚至7英寸,最终多数安卓旗舰机最终把安卓旗舰定位在5英寸上下;因为这个尺寸达到了一个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下,手机即可以实现单手操作,又能够呈现更多内容。正如屏幕尺寸需要一个平衡点一样,屏幕的分辨率同样需要一个平衡点。更高的分辨率固然可以提升人们的观感,但同时也会带来更高的成本、更大的功耗。当2K屏幕的500多PPi早已超越人们对于像素点的分辨极限的时候,在一块5到6英寸的屏幕上放置高达4096X2304的像素量,除了能够提高这块屏幕的成本、加大这块屏幕的功耗,在其他能够提升其观感方面似乎都显得有些多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极限,安卓手机屏幕的发展似乎也已经接近了它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盲目地追求更高的突破,不如冷静下来想想如何在屏幕分辨率的维度之外寻求一个更为有效的突破点和平衡点。
【总结】
安卓手机像素差已成事实,遇到的瓶颈还在努力攻克中,单看屏幕目前还是足够用了,至于自带镜头的分辨率,则可以调节具体参数以达到该手机的最高拍摄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