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存储分析
⑴ 怎么看曙光存储有没有全部掉
怎么看曙光存储有没有全部掉的步骤如下:
1、开机在自检界面,按ctrl和H健,进入RAID卡管理界面。
2、点击Start进入设置界面。
3、点击PhysicalView物理驱动,这样可以查看硬盘状态。显示黑色字体的就是有存储掉的。
⑵ 2021中科曙光为什么不涨
2021中科曙光不涨是因为没到涨的时候。根据经验,凡是去年大涨过的今年都不会再大涨,所以应该选择轻仓等待,只有一成仓位做种子。
中科曙光股票不涨的原因
中科曙光公司升不上去的真正原因是芯片不集中在机构手里。股票不错,但越好的股票越难上涨。只能继续下跌了你让行情随波逐流了。中科曙光公司全国人民都很看好,不愿放手买,机构拿不到筹码,所以股价被机构打压,股价比卖保护用品还低,比种农作物还低。最后卫生纸可能会涨。
中科曙光是国有企业
中科曙光的实际控制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该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所的学术机构。因此,中科曙光是国有企业,股东有北京中科计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思科智控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中科曙光股份能否长期持有,可以从该公司这几年的财务报告、公司的行业地位、公司对产品市场的认知度、未来发展层的削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投资者可以通过综合分析了解该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判断是否长期持有。
中科曙光股价2021年3月5日收盘价29.70元,总时价430.9亿美元,市盈率99.76。该公司是全称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1月6日在止海证券交易所主板a股上市,每股发行价5.29元,上市后任何投资者均可买卖。曙光产业株式会社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高性能计算机、通用服务器和存储产品,以高端计算机为中心提供软件开发,熬炼集成和技术服务,光的硬件产品、解决方案、云计算
⑶ 浪潮 曙光 联想 这三家公司的服务器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哪家的好些哪家的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谢谢
三家均为国产服务器,浪潮和联想主推intel平台服务器,曙光主推AMD平台的服务器。其实国产服务器都相差不大,各有各的优势和技术。曙光的五年服务,其实只有三大部件为5年保修,CPU、内存和主板,这三大件一般5年出现故障概率很小,真正的硬盘、RAID卡容易坏的部件才需要真正的售后服务。联想今年刚推出了ThinkServer服务器,集成了Think的基因,并且性价格比也比较高,建议可以考虑联想。当前联想重心业务已经向企业级产品转移,PC市场再做也就那样了。其实这跟您买服务器关系也不大。
⑷ 曙光存储应届生有年终奖吗
曙光存储应届生有年终奖。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曙光存储公司有年终奖制度,应届毕业生在曙光存储工作年终奖的发放,会按照入职时长和绩效分配,因此有年终奖。曙光存储公司自研存储力量,跻身世界一流阵营。
⑸ 曙光4000A的应用性能
曙光4000A已成功运行证券指数计算、电力安全评估、建筑工程抗震性评估、天气预报、石油地震资料处理、核能开发利用、汽车碰撞、电磁辐射、计算流体力学、基因匹配与拼接、蛋白质结构分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20多项应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在曙光4000A上运行了6个重要的商用应用软件,获得了很好的应用性能,能大大提高上海地区的汽车、飞机、船舶等制造行业的设计能力。
曙光4000A可以在20秒钟内是实时完成10000个5000万瓦以上的并网发电机组,和22万伏变电站构成的全国电网的电力安全评估,为避免类似美加大停电的电力故障提供决策支持,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
曙光4000A可以在10分钟内完成上海证交所10年的1000多支股票交易信息的200种证券指数的计算,能够实时提供金融衍生产品。
曙光4000A可以在1小时内,可以同时完成4次36小时的中国周边、北方大部、北京周边、北京市的2008年奥运会需要的气象预报计算,包括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精度1公里,即精确到每个奥运会场馆。
曙光4000A可以在2小时内,可以同时完成20次上海黄浦江过江隧道三维结构的地震数值分析的计算,能够精细评估隧道的抗震性能。
作为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的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A适用于各种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商务计算。在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方面,可以担纲电力电网安全评估、汽车碰撞、电磁辐射、石油勘探开发、气象预报、核能与水电开发利用、各类航天器及飞机汽车舰船设计模拟、各类大型建筑工程安全性评估、生物信息处理等重任,在大规模商务计算方面,它可以为证券、税务、银行、邮政、社会保险等行业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提供服务。在大规模信息服务方面,它可以在各类游戏网站、门户网站、信息中心、数据中心、流媒体中心、电信交换中心和大型企业信息中心中发挥作用。对基于海量存储的数据大集中应用,完全兼容32位计算的具有64位地址空间的曙光4000A超级服务器更可大显身手。
⑹ 寻找宇宙第一缕曙光,华为HPC存储为地球擦亮眼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人们尚不足以理解宇宙,但人们却一直以来都尝试观测宇宙。也许每个人都曾仰望星空,好奇宇宙到底有多大,引力波、暗物质、黑洞都是怎么回事儿。天文让我们意识到人类的渺小,好奇心又让人类不断 探索 宇宙。可以说天文望远镜是地球的眼睛,关于它,你是否也有很多问号?
一问: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是?
答:不是哈勃望远镜
在绝大多数人们的印象中,能叫出名字的天文望远镜一定是哈勃望远镜了。哈勃望远镜的全称是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是以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为名,于199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上的光学望远镜。
而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则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quare kilometer Array, SKA)。于2011年由全球超过10个国家共同出资建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的一部国际大科学装置,将是人类有史计划建造的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将开启人类认识宇宙的新纪元。
作为全球最大科学合作计划,SKA始终致力于回答宇宙的一些最基本问题,如宇宙的第一缕曙光、宇宙的结构形成、宇宙中的生命起源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必将开辟人类认识宇宙的新纪元。中国作为SKA成员国之一,致力于寻找“宇宙第一缕曙光”,揭开宇宙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壮观的 历史 画卷。
二问:SKA牛在哪?
答:不但能打,还不单打独斗
SKA横跨三大洲,台址位于澳大利亚、南非及南部非洲8个国家的无线电宁静区域,由分布在3000km范围内的约2500面15m口径碟形天线(高频)、250km范围内的250个直径约60m的致密孔径阵列(中频)以及130万个对数周期天线组成的稀疏孔径阵列(低频)组成,其等效接收面积达平方公里级,频率覆盖范围为50MHz 20GHz,核心处的半径在5km左右。与现有地面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EVLA相比,SKA的灵敏度提高了50倍,巡天速度提高了10000~200000倍
以往的天文望远镜往往是单打独斗或仅形成局部网络,受地域限制都只能观测星空的很小一部分,许多重要天文事件可能因此未被发现。而将世界各地的天文望远镜连成网络后,可以更加全面地观测整个星空,减少“鱼儿漏网”的几率。此外,在某一重大天文事件发生时,也可通过宽广的观测网络来抵消地球自转的影响,利用各地望远镜持续不断地观测。
三问:SKA还有什么超出想象?
答:将产生天文学有史以来最大的数据流
SKA将产生天文学有史以来最大的数据流。一旦投入运行,仅在SKA的第一阶段,生成的数据将达到约760PB!(1PB约105万GB)
SKA能否取得里程碑式的重大科研成果,取决于SKA 科学数据处理能力和科学分析研究水平。承担SKA最终的科学处理、面对科学家用户、直接产生科学成果的工作将由 SKA 区域中心完成。中国SKA区域中心将作为国际上几个大型区域数据中心之一,一方面承担一定份额的SKA数据处理和存储的国际义务,另一方面重点为中国乃至亚洲区域科学用户提供必要的计算和数据存储资源以及技术支持。
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机研制任务,由上海天文台负责完成。其中存储系统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SKA巨大的数据量,高性能计算集群,分布在全球的SKA科学用户,对区域中心的存储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包括极致(I/O)高带宽低时延;动态扩容、模块化设计,保护投资;极致可靠,对数据缺失零容忍。
满足SKA的存储需要具备四种能力
首先,SKA需要处理多任务高度并发的应用 。以SKA第一阶段全规模工作流实验为例,整个实验仿真宇宙再电离6小时观测,多任务高度并发,数据峰值速度达到400Gb/s。需要构建高性能存储系统,提升最大并发用户数。
其次,需要大幅提升IO性能, 支撑SKA的天文大数据处理。以SKA的特征星体检索任务为例,天文学家人工分析模式下需要169天,超强算力升腾集群服务将时间缩短为10秒。为了匹配高性能计算集群,缩短数据访问时间,需要构建低时延、高带宽的存储系统。
第三,海量天文数据的深度分析、存档发布、科学研究、技术研发,面临可扩展性、经济成本可承受、稳定性和灵活适应性等多方面的挑战 ,需要可以平滑扩容的存储系统,降低TCO和提升存储系统利用率。
第四,SKA区域中心,将吸引SKA国际伙伴和其他成员围绕SKA进行科学研究和交流。 其数据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天文数据的缺失都会对最后的科研结果产生影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需要高可靠性的存储系统,来保障SKA区域中心的全天候可访问的能力。
四问:地球之眼谁来擦亮?
答:华为HPC存储舍我其谁
为解决当前SKA天文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问题,上海天文台携手 华为OceanStor海量存储 ,打造了高性能、高可靠、平滑扩容的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基于华为OceanStor海量存储,上海天文台建成“ 世界上首台SKA区域中心原型机 ”,入选2019年中国天文十大 科技 进展,满足SKA数据中心未来10~30年数据发展需求,在即将筹建的SKA区域中心全球网络中发挥引领性作用。
华为OceanStor海量存储,采用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算法结合对高性能硬件(全NVMe SSD配置时)快速兼容,最大并发用户数由400增加至1000,成功支撑迄今最大规模的SKA工作流程测试。
创新分层读缓存机制,缩短数据访问时间,对于常见的4K数据读写,平均时延保持在1ms左右;对于内部组网,采用大吞吐、低时延的InfiniBand交换机,内部数据交换带宽由10Gb/s扩展至128Gb/s,缩短数据访问时间,大幅提升IO性能,支撑天文大数据处理。
采用Scale-out架构设计,可以进行动态灵活扩容。增加存储节点和存储设备,在不影响原有业务的情况下,容量和性能两个维度进行扩展。降低TCO和提升存储系统利用率,应对SKA区域中心未来10~30年数据发展需求。
采用创新EC算法,为SKA提供数据可靠保障。重构能力也能提升到传统存储的10倍,1小时重构2TB。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射电天文科学与技术室副主任&SKA课题组组长安涛表示:
我们需要重点解决海量数据的高效能的汇集海量数据的处理以及协同功能。华为OceanStor系统具有 高效能,高稳定性和大规模扩展能力 ,非常适合SKA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能够支持SKA项目的数据处理需求。我们期待在未来与华为公司能够有更深入的合作,进一步的验证和拓展华为OceanStor分布式存储的能力,共同 探索 一条面向未来SKA EB量级海量存储的解决方案。
⑺ 信息化建设促智慧银行转型 中科曙光成功入围农行NAS存储集采
成立于1951年的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央管理资产总规模逾20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型国有银行,拥有2万余家分支机构及近50万员工,为数以亿计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成立于2006年的中科曙光一家在 科技 部、中科院等部门大力推动下,以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成果为基础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
农行相关负责人说,在智慧银行的转型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已广泛融入银行业的业务系统,而这些系统的弹性与IT架构的灵活性息息相关,IT系统的运行效率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业务系统的效率。
“用户正面临着业务模型不断增加带来的数据量急速增长和业务越发复杂的压力,这对存储系统的性能、容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更为严格。”该负责人说,为应对上述困境,高性能的FC、高性价比的IP存储成为银行数据业务存储重要解决方案。
中科曙光公司副总裁惠润海表示,得益于在存储领域多年的研发与技术积累,广泛的系统部署经验与应用服务能力,本地化的技术支持团队,以及拥有为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的能力,中科曙光DS600—G20此次入围农行NAS存储集采。
他介绍说,中科曙光DS600—G20是FC、IP一体化的存储产品,采用高可靠热插拔双控制器架构,高效的多核处理器、先进的Flash缓存保护技术,有效保证了系统的高可靠性、高性能和强大的扩展能力。
惠润海透露,该存储产品已应用于气象环保、通信、生物基因、科研教育、能源、视频监控等多个行业领域。“未来,曙光存储将继续发扬深耕技术创新的传统,以先进的存储技术为各行业用户提供数字化转型存储和处理方案。”他说。(完)
⑻ 曙光ParaStor T系列存储产品怎么样
ParaStor T系列是ParaStor云存储系统的双机产品形态。
采用对称架构,每一节点内嵌管理控制器、索引控制器、数据控制器组件,具有2U12、4U36两种硬件规格,可提供POSIX、CIFS、NFS、FTP、HDFS、Object存储访问协议。
ParaStor T系列云存储广泛应用于传统HPC、视频监控、金融票据影像、科研教育、广电媒体等行业领域中小规模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应用场景
优势主要有下列几点
1 丰富接口
支持POSIX、NFS、CIFS、FTP,HDFS、对象等多种协议,满足应用多样性访问需求。
2 安全可靠
全冗余架构设计,无单点故障,支持目录级副本和N+M:b数据保护,存储设备故障后数据自动重建。
3 统一监控
提供web图形化监控管理界面,实现多套存储系统统一管理,支持短信、邮件、SNMP告警功能。
⑼ 中科曙光遭遇芯片“断供危机”市场各方什么反应
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6月21日将中科曙光等5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禁止它们从美国供应商采购零部件。相关决定已于6月24日生效。
中科曙光被美国商务部纳入“实体清单”一事“实锤”后。中科曙光申请6月24日停牌,并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核实相关内容,全面评估此事件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好应对工作,并与各方面积极沟通。”
消息甫出,42家基金公司陆续下调中科曙光估值,其中38家下调幅度相当于3个跌停。中科曙光的市值或将缩水近百亿元左右。
营收超90亿元 跻身超级计算机制造商前三强
中科曙光是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明星企业,以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和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中心为技术依托,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连续9年蝉联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市场份额第一,曾首度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带入全球前三名之列。
6月中旬,全球超级计算机评估组织TOP500.org公布了全球超算500强的最新榜单。其中,在全球浮点运算能力最强的500台超级计算机中,中国制造商联想、浪潮和中科曙光包揽制造商前三位,美国公司惠普、克雷、Bull等位列之后。
随后,中科曙光等5家中国公司出现在美国商务部发布的美国贸易管制清单中,中科曙光也是今年首家被列入“实体清单”的A股上市公司。
来自TMT的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美国商务部将中科曙光纳入实体管制清单,主要还是要遏制中国企业的芯片和超算技术,这从侧面也说明,公司核心技术的全球稀缺性得以验证。”
6月26日晚间,中科曙光公告称,如持续被列入到《出口管理条例》实体名单中,公司后续使用大量含有美国技术的元器件、软件和服务的产品将会受到一定限制,预计会对公司2019年度经营收入及后续公司业务布局产生一定影响,具体影响程度需根据实际限制情况方能确定。
数据显示,2018年,中科曙光实现营收90.5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31亿元。报告期内,高端计算机产品贡献营收72.01亿元,收入占比接近80%;存储产品和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技术服务合计营收为18.55亿元,高端计算机产品为中科曙光主要创收来源。
核心技术的全球稀缺性被坐实
6月23日晚,经中科曙光申请,其股票、可转债曙光转债(债券代码:113517)及曙光转股(转股代码:191517)自6月24日开市起停牌,最迟于7月1日复牌。
中科曙光被美国商务部纳入“实体清单”一事“实锤”后,多家基金公司陆续下调中科曙光估值。截至6月26日,包括诺德基金、万家基金、泰达宏利在内42家基金公司齐齐发布调整旗下持有中科曙光部分基金估值公告,从估值调整区间看,多集中在29.56元。
参照中科曙光停牌前(6月21日)收盘价40.55元/股,对比停盘前的价格,有38家基金公司下调后的估值对应在3个跌停板;按9亿股本折算,中科曙光的市值或将缩水近百亿元左右。
另外,停牌前曙光转债(代码:113517)报收118.52元/张,部分基金公司同时对其进行估值调整,其中银河基金估值最低为97.49元/张,其他几家基金给出的估值都在100元/张左右。
中科曙光复牌后一字跌停,拖累可转债大跌。6月27日收盘后,曙光转债(代码:113517)下跌9.74%,盘中价格一度跌至103.3元/张,报收106.98元/张。
尽管被纳入“实体清单”一事乌云笼罩,但6月23日,国盛证券对中科曙光维持“买入”评级,并在研报中表示:“中科曙光被列为‘实体清单’,将影响核心芯片采购,导致短期业务压力。但长期来看,海光流片转移及国产CPU替代有望逐步抵消影响。”
国盛证券认为,被列入“实体清单”,实际上也验证了中科曙光公司芯片和超算技术的全球稀缺性。而根据产业调研,2018年CPU领域安可推进开始提速,预计海光芯片后续入围安可目录概率较大,芯片领域安可核心地位更加确立。
编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