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的敬词
㈠ 拜访用在什么场合
拜访用在访问他人的时候,拜访是访问他人的敬词。
拜访:
访问他人的敬词。
基本解释
1、指短时间看望。
2、指敬词,看望并谈话。
引证解释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偶然这一日,朱源的座师船到,过船去拜访。”
白话文:“碰巧这一天,朱源的座师船到,朱源经过船去拜访。”
近义词
拜会:
意思为进行社交性看望。
基本解释
(1)、拜访会见——今多用于外交上的正式访问。
(2)、进行社交性看望。
(3)、访晤他人的敬词。
(4)、为社交或友谊而进行的通常比社交拜访时间长的逗留。
引证解释
《人民日报》1987.11.27:“﹝韩菁清﹞昨天下午和今天下午分别拜会了 梁先生 的好友 冰心 和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拜访、网络-拜会
㈡ 敬辞,访问的词语
敬辞词语,高名上姓,高足弟子,久闻大名,屈尊驾临,贵手高台,不吝赐教,洗耳恭听,鼎力相助,蓬荜生辉,顿首再拜, 登门造访,三顾茅庐,不速之客,
㈢ 敬词和谦词各20个
谦词
1、敝人:谦称自己;
2、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3、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4、敝处: 谦称自己的家乡、住处或办公场所;
5、敝国: 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6、鄙人;谦称自己;
7、鄙见:自己的见解;
8、鄙意:自己的意见;
9、鄙老: 犹老朽。老人自称的谦词。
10、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
11、卑寒:谓位卑家贫;
12、卑陋:低矮简陋;
13、卑人:地位低下的人;
14、卑职:对上级的自称。
15、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注意:小人又指人格卑鄙的人,但不当谦词用);
16、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17、小可: 自称谦词,宋元时民间口语。(也作平常;轻微讲。如非同小可);
18、小弟: 兄弟或男性与朋友相互之间的自称谦词。
19、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20、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敬词
1、拜读:阅读结方的文章
2、拜访:访问对方
3、拜见:求见对方
4、拜识:结识对方
5、拜托:托对方办事
6、拜会:会见对方
7、拜谢:感谢对方
8、拜望:探望对方
9、拜辞:告辞对方
10、拜贺:祝贺对方
11、拜服:佩服对方
12、垂爱:在书信中说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13、垂青:说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14、垂问:说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又说“垂询
15、垂念:说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16、芳龄:称对方的年龄,对方应是年轻女子
17、芳邻:称对方的邻居
18、芳名:称对方的名字,对方应是年轻的女子
19、奉达:告诉、表达
20、奉复:回复
㈣ 拜访和拜见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意思不同、用法不同、引证解释不同,具体如下:
一、意思不同
1、拜访
意思是一指短时间看望,二指敬词。
2、拜见
释义是拜访会见。
二、用法不同
1、拜访
访问他人的敬词。
2、拜见
谒见尊长。亦用为一般访晤中对被访者的敬词。
三、引证解释不同
1、拜访
周恩来《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我们虽然来了二十多天,但因为忙,未及分头拜访和请教,很感不安。”
2、拜见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晚生久闻大名,如雷贯耳,要想拜见拜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拜访、网络-拜见
㈤ 访问的近义词
访问的近义词 :拜望、看望、探访、探问、拜访。
一、拜望 [ bài wàng ]
敬辞,探望:~师母。
文学作品示例:张洁 《谁生活得更美好》:“他让我给您捎个信,过些日子想来拜望您。”
二、看望 [ kàn wàng ]
到长辈或亲友等处问候:~父母。~老战友。
文学作品示例:冰心 《去国·两个家庭》:“我更是担心,勉强他在医院住下,慢慢的治疗,我也天天去看望他。”
三、探访 [ tàn fǎng ]
1、访求;搜寻:~新闻。~善本书。
2、探望:~亲友。
文学作品示例:巴金 《海的梦》前篇四:“同时外面传说高国兵士已经知道我回来,正在探访我的踪迹,我不得不小心防范着。”
四、探问 [ tàn wèn ]
1、试探着询问(消息、情况、意图等):~失散多年的亲人的下落。到处~,毫无结果。
2、探望,问候:~灾民。
文学作品示例:茅盾 《秋收》一:“ 老通宝病时,这 黄道士就是常来探问的一个。”
五、拜访 [ bài fǎng ]
访问(带有敬意):专程~。
文学作品示例:周恩来 《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我们虽然来了二十多天,但因为忙,未及分头拜访和请教,很感不安。”
㈥ 通过查字典,我知道“拜访”是敬辞,什么的意思
访问他人的敬词.
例句:拜访亲友.
同义词:拜会、拜望、访问、拜见
反义词:召见
看望并谈话.
天刚交黑时去拜访了几位朋友.
㈦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敬词和谦辞有哪些
㈧ 访问近义词是什么
词目:访问
拼音: [fǎng wèn]
基本释义:
1.拜访,有目的地探望
2.观光;游历
近义词:
拜候 拜望 拜访 拜谒 探访 探问 看望 考察 访谒 走访 探望
㈨ 敬辞与谦辞有哪些
敬辞举例:
令
“令”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
令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兄、令弟、令侄等。
拜
“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访:指访问对方;
拜服:指佩服对方;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
奉告:告诉;
奉还:归还;
奉陪:陪伴;
奉劝:劝告;
奉送、奉赠:赠送。
惠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
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赠:指对方赠送(财物等)。
恭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喜等。
最常见的如“恭喜发财”、“恭贺新禧”。
垂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
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
“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贵干:问人要做什么;
贵庚:问人年龄;
贵姓:问人姓;
贵恙:称对方的病;
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贵国:称对方国家;
贵校:称对方学校。
高
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高明的见解;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
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大
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
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
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
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
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
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
大驾:称对方;大师傅:尊称和尚;
大名:称对方的名字;
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
大作:称对方的着作;
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敬
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
敬告:告诉;
敬贺:祝贺;
敬候:等候;
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
敬请:请;
敬佩:敬重佩服;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请
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
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
请坐:请求对方坐下;
请进:请对方进来。
谦辞举例:
“小”字一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
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另外,“后”与“晚”与“小”类似,如后进、后学、晚生、晚辈:对长辈称呼自己。
“薄”字一族
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常用来谦称自己的技艺;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在作待客时的谦辞;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于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另外“绵”与“薄”类似,如:绵薄:谦辞,指自己薄弱的能力。绵力:微薄的力量。
“不”字一族
谦称自己或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不才:没有才能,常用做“我”的谦称。
不佞:没有才能;
不敢当:谦辞,表示承当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
不敏(敬谢不敏):没有才能,多用作谦辞;
不足挂齿:不值得说出来的意思。谦称自己所作的事不值得别人称颂可用此语;
不情之请:谦称自己对人提出的要求不尽合乎情理。
另外“过”与“不”类似,如过奖、过誉:过分的表扬或夸奖。
“敢”字一族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
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另外“冒”与“敢”类似,如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辞)。
㈩ 访问是否是 敬词
访问不是敬词
【词语】: 访问
【拼音】: fǎngwèn
【解释】: 有目的地去看人并跟他谈话:记者~了这位劳动英雄◇我怀着尊敬的心情,~了这座英雄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