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访问礼仪
‘壹’ 国事访问包括哪些方面
国事访问指国家元首应他国元首邀请进行的访问。接待规格非常正式,完全按外交礼仪安排。一般有红地毯、检阅仪仗队、鸣礼炮21响等。
在美国还有“白宫会谈”与“白宫晚宴”这两项。
工作访问的规格低于国事访问。不需要繁琐的仪式,领导人为磋商重大问题举行的会晤往往采用这种形式。就内容而言,与国事访问区别不大。
正式访问指一国领导人应他国领导人正式邀请,对其进行的访问。有时称友好访问或正式友好访问。
非正式访问指访问礼仪活动一般从简。其中领导人以私人身份进行的访问称为私人访问,由于某种原因不便公开的访问称为秘密访问。
工作访问也属非正式访问。其与正式访问的区别在于,正式访问的国家礼仪象征性更强,
非正式访问则根据客人的愿望安排活动
‘贰’ 什么是国事访问什么是工作访问
国事访问指国家元首应他国元首邀请进行的访问。接待规格非常正式,完全按外交礼仪安排。一般有红地毯、检阅仪仗队、鸣礼炮21响等。
在美国还有“白宫会谈”与“白宫晚宴”这两项。
工作访问的规格低于国事访问。不需要繁琐的仪式,领导人为磋商重大问题举行的会晤往往采用这种形式。就内容而言,与国事访问区别不大。
正式访问指一国领导人应他国领导人正式邀请,对其进行的访问。有时称友好访问或正式友好访问。
非正式访问指访问礼仪活动一般从简。其中领导人以私人身份进行的访问称为私人访问,由于某种原因不便公开的访问称为秘密访问。
工作访问也属非正式访问。其与正式访问的区别在于,正式访问的国家礼仪象征性更强,
非正式访问则根据客人的愿望安排活动。
‘叁’ “国事访问”与“国是访问”有何不同
“国事访问”与“国是访问”是近义同音词,二者都是名词,都指国家的政务、政事。但二者同中有异。
一、词义解释:
1、“国是访问”指国家大事、国策,多用于书面语中,有庄重、严肃的风格色彩,在句子中一般做主语或宾语。
2、“国事访问”指国家大事、政事,也可泛指一切跟国家有关的事情,书面语和口语中都常用,在句子中可以做主语、宾语。
二、具体如下:
1、词义范围不同,“国事访问”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访问”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2、适用对象不同,“国事访问”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国是访问”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共商国是”。
3、语体色彩不同,“国事访问”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访问”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
4、语法功能不同,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而“国是”就无此用法。
(3)国事访问礼仪扩展阅读
一、国事访问的欢迎仪式:
接待规格非常正式,完全按外交礼仪安排。一般有红地毯、检阅仪仗队、鸣礼炮21响等。
通常东道主国家会派高级礼宾官到机场接机,逢特别重大的国事访问。
二、国事访问欢迎仪式新增亮点:
1、外国元首抵达变换路线,增设手持红旗仪仗兵。
2、三军仪仗队人数有所增加,首次设立女兵方阵。
3、军乐团行进队列换装,吹奏表演队形重新编排
参考资料
国事访问-网络
国是-网络
‘肆’ 国事访问和则正式访问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类型的访问
正式访问是指领导人代表国家层面对第二方或多方进行访问,就对目前双方或多方的关注问题进行沟通,一般对外透明度较高,比较公开。国事访问是指针对特定的事件或者合作,代表国家对第二方或者第三方进行拜访商酌,具体形式一样正式,所以国事访问也是正式访问的一种,只是说法不一样。具体的访问除了公事访问,即代表国家层面的,就只有领导人的私人访问。私人访问表示此次来访并不是代表国家带有公务性质的,只是个人行为或者受他人所托,访问的言谈更多地不代表国家的统一意见,只是代表来访人的个人意见,因此新闻的透明度相对较低,此次访问同样可以分为公开访问或者非公开访问。楼主的这个问题实在太大,只可以简单解释一下。希望有所帮助。
‘伍’ 国事访问要携带夫人吗
西方的文化传统,古代欧洲君王夫妻都是一起出席重要的party,参加公开的社交活动。
现代国家的领导人的出访携夫人一起出行,就源自这种传统。女王和女总理也可以携丈夫一起出访。
但这也取决于级别和访问的性质。
总统一级的正式的国事访问一般要带夫人的。
临时的工作访问和部长一级的出访,就不必了。
‘陆’ 正式访问、工作访问、国事访问等有何不同
一、程序不同
正式访问:正式访问的程序是一国领导人应另一国领导人的正式邀请,对邀请国进行访问。
工作访问:工作访问的程序是一国领导人应他国领导人正式邀请,为磋商重大问题举行会晤。
国事访问:国事访问的程序是国家元首应他国元首邀请,而进行的访问。
二、规格不同
正式访问:政府首脑正式访问的礼宾规格与国事访问大体相同,礼仪都比较隆重,主要的区别是在欢迎仪式上的礼炮鸣放为19响,其它活动安排也与国事访问基本相同。
工作访问:工作访问的规格低于国事访问,不需要繁琐的仪式。
国事访问:国事访问的规格最高,场面也最壮大,接待规格非常正式,完全按外交礼仪安排。一般有红地毯、检阅仪仗队、鸣礼炮21响等。
三、迎接不同
正式访问:正式访问一般是由与来访者身份相等的领导人到机场迎接。
工作访问:工作访问的迎接不需要繁琐的仪式,是友好访问或正式友好访问。
国事访问:国事访问通常东道主国家会派高级礼宾官到机场接机,逢特别重大的的国事访问,如江泽民访美时,美国副总统夫妇亲自去机场欢迎。
‘柒’ 外宾接待礼仪注意事项
如何接待外宾?如何融洽的处理好接待外宾的工作,使我们不失礼仪的同时并得到外宾友好的肯定?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外宾接待礼仪注意事项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外宾接待礼仪注意事项
邀请的方式
外宾来访,通常要由东道国先发出邀请,这既是礼节,也是一项必要的手续。邀请一般应以局面方式进行,被邀者在接到邀请函后,应及时给予答复,并据此办理有关的手续。邀请函除表示欢迎之意外,也表明被邀请者的身份、访问的性质以及访问的日期和时间等内容。有时,为了表示客气,也可请被邀者在他认为"方便的时候"来访,或将时间留待以后"另行商定".
有些国家对邀请外国领导人来访,做出了某些规定。例如,我国规定,应邀来访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访华天数一般以5天为限,最长不超过7天。其抵京日期,应避开中方的节假日和星期天。如因航班等原因实难避开,则抵京当日中方不安排正式活动。关于接待外宾的费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来访者的国际旅费由来访者自己负担,在抵达东道国国境后的住宿交通等,由东道主招待。告别宴会或答谢宴会的费用,由来访者自理。但费用问题也可由双方通过协商决定。例如,对某些外宾安排自费来访,东道主除付设宴招待的费用外,全部住宿交通费均由来访者自行负担。还有的国家因财力所限,对来访代表团有人数限制,或在邀请时,即言明邀请的人数,超出部分的人员,费用自理。据俄罗斯《消息报》1995年月日1月3日报道,外国总统访俄,俄方只负担12~15人的费用,俄总统出访,对方也是这么办。随领导人来访的企业家、记者等的费用一般自理;专机机组人员的费用,除双方民航有互惠协定外,一般亦应自理。
接待事前准备
为了搞好接待,在外宾抵达以前,就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搞清楚来访外宾或代表团的基本情况。例如,来访外宾的总人数,是否包括主宾和其他人员的配偶,来访人员的职务、性别、礼宾次序等情况,这些均可请对方事先提供。重要国宾来访,其随访人员中,有正式随行人员(或代表团团员)和工作人员之分,而正式随行人员中有的还是政府的高级官员。此外,有的国家领导人来访,随行的还有企业家、记者以及专机的机组人员等。这些都应在事先了解清楚,以便由有关单位做好相应的接待准备。
对于外宾的饮食爱好、宗教禁忌以及是否有其他特殊的生活习惯等也可事先向对方探询,必要时,还可向对方索要来访者的血型资料。拟订来宾访问日程前,还要向对方了解清楚抵离的日期和时间、交通工具和施行路线、对参观访问的具体愿望等。飞机起降的具体时间,可经由民航部门密切掌握。
访问日程安排注意事项
访问日程一般应由东道国道国首先提出。日程草案拟订后,可先将主要内容告知对方,以便听取对方意见,并使对方有所准备。日程安排的好坏,对访问的成功与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国家领导人的访问,既要使日程安排符合礼议规格的一般要求,又要避免使人感到所有这类访问都千篇一律。在拟订日程草案时,除了遵循通常的礼仪程序以外,还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访问的目的和性质;2.访问者的愿望;3.访问者同东道国的哪些人和事有特殊的关系;4.访问者过去是否曾经来访过,哪些项目过去已经看过,如何使本次访问更具特色;5.来访者的年龄及身体状况能适应的活动限度;6.代表团其他成员的特殊要求与安排,特别是主宾的夫人,有时可以另行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除了以上因素以外,主方领导人的时间安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事先应当同有关 的办 公室联系好。
日程安排的松紧应适当。活动安排太少,让客人有时在宾馆里无所事事,会感到受冷遇;活动安排太多,又会令客人筋疲力尽。要保持日程安排适当平衡确非易事。为了让客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看一些东西,多接触一些人,常常容易把日程排得太满,没有轻松休息的时间。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谈起英国女王紧张的访美日程时说:"她们一定希望有时间休息安静一下。……如果任何助手敢把我的日程安排得像她们的那样(紧张),我就要把他解雇。"
有些大型代表团来访,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安排他们分组活动。有的次要活动,可以安排代表团其他成员参加,以减轻主宾的劳累。接待规格的高低,体现了对来访客人的重视程度和欢迎的热烈程度,来访者对于接待规格的高低也往往比较敏感。因此,对于来访客人的接待规格要妥善掌握。
接待规格
接待规格的高低常常从各方面表现出来。例如,宴会规模的大小,出席宴会的主方人员的身份;某些礼仪活动的隆重程度等,甚至有时住房和交通工具的安排,也会被人视为接待规格高低的反映。因此,对于同一级别的国宾,应保持大体上差不多的接待规格,以免给人以厚此薄彼的感觉。而对于某些在政治上或两国关系上有特殊需要的国宾给以"破格"的接待,则可能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接待规格虽然可以从多方面反映出来,但领导人的接见尤其重要。由谁接见,谈得怎么样,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有时候,东道国的主要领导人不在首都,来宾亦愿特意去外地会见。所以,在拟订接待计划和安排活动日程时,对领导人的接见,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接待外宾的礼仪常识
各国对来访外宾,尤其是国宾的安全,都特别重视。有些国家在重要国宾来访时,采取特别的安全警戒措施。这是因为东道国政府有责任保证客人在其境内逗留期间的人身安全。按照国际上通常的做法,国宾来访,自入境之时起,其安全保卫的责任,就落在东道国肩上。东道国政府应同来访国政府配合,精心制定保护他们的计划,包括警察护送、现场控制、近身保卫、食物品尝、交通安全以及其他一切必要的技术和预防性措施。礼宾部门在考虑日程和活动现场的安排时,也应将安全因素考虑在内。
外宾来访期间的生活接待十分重要。住房、坐车、生活起居,要尽量使其舒适、方便、安全,饮食应当可口。住地应当选择在环境优美安静的地段,以便使来宾在繁忙紧张的活动之后得到适当的歇息。国事访问一般以住国宾馆、高级饭店为多,这些地方设备好,服务周到有经验。也有的国家为了讲究礼仪规格而安排来宾住在王宫、别墅等地方。元首住地应升来访国的国旗或元首旗。住房的分配,身边工作人员,如秘书、译员、近身警卫和服务人员等应住在靠近主宾的房间。对代表团中的高级官员亦应妥善安排。除非不得已的情况,单身汉亦应安排单独房间,而不要安排单身汉两人合住。住房可由东道主安排分配后,再征求客人意见;也可将房间位置图提前交给对方,请对方自行安排。
常年有外宾居住的高级宾馆、饭店,都应把搞好生活接待、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其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不但要配备先进的生活设备,而且要有优质的服务。对客人要细致周到、体贴温馨,于细微处见精神。有一位纽约商人是泰国曼谷东方饭店的常客,有一次他在星期五住进这家饭店,发现饭店把他的房间安排在二楼靠近楼梯的地方,他见此深受感动,因为基于宗教的缘由,他在星期五不能搭乘电梯。事情虽小,其情可嘉。
关于饮食,应按外宾的习惯和爱好,尽量搞好。还应按外宾习惯,在房间内准备一些饮料、水果等,供其随时取用。
对于来宾国家的国旗(元首旗)的旗样和制作说明,国歌的乐谱可以通过外交途径向对方索要。此外,还要收集一些来访国的乐曲,供奏席间乐及晚会表演时用。
接待外宾寒暄的礼仪常识
国宾来访,一般都要送礼给东道国的领导人和工作人员,东道国亦相应赠礼答谢。领导人互赠礼品,可在会见时当面致送,也可通过礼宾工作人员转交;给一般随行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礼品,则可收礼宾人员转交。送礼要避免千篇一律,重复雷同,因此对每次来访国宾的礼物,应有所记载,以备日后查阅。送给来访国宾的礼物,应争取随专机带走。如无专机,则一般不宜赠送大件易碎难运的礼品,以便于宾客作为随身行李运走。
我国做法是,外国国家元首来访,我驻该国的大使可以提前或陪同来宾回国,参加接待工作。有时,外国政府首来访,亦可作此安排。这不但有利于沟通情况,做好接待工作;而且有利于我驻外大使在访问结束返馆后,在当地开展工作。这也是符合一般国际礼仪的做法,其他国家也有类似做法。来访国宾去首都以外的其他城市访问,交通工具一般应由东道国安排。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一般安排乘坐专机或火车专列,也有乘包机或火车上加挂专用车厢的。其他一般代表团乘坐班机。公路交通发达的国家,也可视情况乘汽车。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去外地,均由政府派其他高级官员陪同前往。当地的市长、省长举行欢迎宴会,致欢迎词,来访的主宾或其他主要官员答词。省、市长一般应陪同参观访问。政治性会谈一般在首都举行,个别情况下也在外地举行的。着名的中美《上海公报》就是最终在上海谈定并公布的。
‘捌’ 领导人出访有国事访问、正式访问、工作访问等,有什么区别
一、定义规格不同
接待规格上以“国事访问”为最高级,其次为正式访问、工作访问。
1、国事访问
指国家元首应他国元首邀请进行的访问。接待规格非常正式,完全按外交礼仪安排。一般有红地毯、检阅仪仗队、鸣礼炮21响等。 在美国还有“白宫会谈”与“白宫晚宴”这两项。
2、 工作访问
规格低于国事访问。不需要繁琐的仪式,领导人为磋商重大问题举行的会晤往往采用这种形式。其礼宾安排比国事访问简单。
3、 正式访问
一国政府首脑及外交部长等内阁成员,应他国政府首脑、相应官员的正式邀请,对该国进行的访问一般称为正式访问。
二、接待方式和范围不同
正式访问的范围是最大的,国事访问和工作访问都属于正式访问之列。
(8)国事访问礼仪扩展阅读:
我国其他领导人,比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等,应有关国家相应领导人的正式邀请,对该国的访问一般也称为正式访问。在外交实践中,有时也称“正式友好访问”。
工作访问一般礼仪从简,不会安排很多其他活动,主要谈工作。2015年3月,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就应中方邀请,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前对中国进行了工作访问。
‘玖’ 什么叫国事访问
国事访问指国家元首应他国元首邀请进行的访问。接待规格非常正式,完全按外交礼仪安排。一般有红地毯、检阅仪仗队、鸣礼炮21响等。通常东道主国家会派高级礼宾官到机场接机,逢特别重大的国事访问。
‘拾’ 正式访问,国事访问和友好访问的区别是什么
一、方式不同
1、正式访问:是指一国领导人应另一国领导人的正式邀请,对邀请国进行的访问。
2、国事访问:指国家元首应他国元首邀请进行的访问。接待规格非常正式。
3、友好访问:又叫非正式访问,是基于正式访问的一种简约化形式。
二、特点不同
1、正式访问:政府首脑正式访问的礼宾规格与国事访问大体相同,礼仪都比较隆重,主要的区别是在欢迎仪式上的礼炮鸣放为19响。
2、国事访问:接待规格非常正式,完全按外交礼仪安排。一般有红地毯、检阅仪仗队、鸣礼炮21响等。
3、友好访问:礼仪活动一般从简。其中国家领导人以私人身份进行的访问称为私人访问。出访时途经某国所进行的访问可称为顺道访问,由于某种原因不便公开报道的访问则称为秘密访问。
三、礼仪不同
1、正式访问:均有较隆重的礼仪活动。如:与来访者身份相等的领导人到机场迎接、送行;检阅仪仗队;宴会等。
2、国事访问:东道主国家会派高级礼宾官到机场接机,逢特别重大的国事访问。
3、友好访问:领导人为磋商重大问题举行的会晤,往往采用工作访问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