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出国访问
‘壹’ 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时的大事
伊丽莎白二世的头衔全称为“承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属土及领地之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英联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护者”,比这更复杂的全称还要在“国教护卫者”后面加上如下头衔:“爱丁堡公爵夫人、梅里奥内斯女伯爵,格林尼治女男爵、兰开斯特公爵、马恩岛领主、诺曼底公爵、最尊贵的嘉德勋位骑士团领主、最尊贵的巴斯勋位骑士团领主、最古老和最尊贵的苏格兰勋位骑士团领主、最光辉的圣帕特里克勋位骑士团领主、最杰出的圣迈克尔和圣乔治勋位骑士团领主、最卓越的英帝国勋位骑士团、优异服务勋位骑士团领主、帝国服务勋位骑士团领主、最崇高的印度宝星勋位骑士团领主、最杰出的印度帝国勋位骑士团领主、英属印度勋位骑士团领主、印度功勋勋位骑士团领主、缅甸勋位骑士团领主、皇家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勋位骑士团领主、英王爱德华七世皇家家庭勋位骑士团领主、功勋勋位骑士团领主、荣誉勋位骑士团领主、皇家维多利亚勋位骑士团领主、最威严的耶路撒冷的圣约翰医院骑士团领主、加拿大勋位骑士团领主、澳大利亚勋位骑士团领主、新西兰勋位骑士团领主、巴巴多斯勋位骑士团领主、忠勇勋位骑士团领主、军功勋位骑士团领主、皇家警察功勋勋位骑士团领主……”等。
其中“诺曼底公爵”头衔是作为海峡群岛上泽西岛和根西岛领主时使用的,因为这两个岛屿属于传统的诺曼底公爵领地,根据古代诺曼人禁止女性继承王位的《萨利克法典》,伊丽莎白二世的头衔为“公爵”而非“女公爵。”
盛装出席的女王
她于1952年2月6日即位,到2015年9月9日,已经超维多利亚女王成为英国历史上在位最久君主[2] 。伊丽莎白二世出生在伦敦的外祖父母家中,她的曾祖母是亚历山德拉王后,祖母是玛丽王后。她的父亲约克是乔治五世的第二个儿子:乔治六世。他当时并不是王位的继承人,当时的王位继承人是爱德华八世。
因此伊丽莎白出生时的头衔是伊丽莎白公主殿下,在其母亲约克的督导下在家中接受教育。她的历史老师C·H·K·马丁是伊顿公学校长,除此之外她还学习各种语言(她的法语讲得很流利)。坎特伯雷为她提供神学方面的指点,她一直是圣公会会员。
伊丽莎白出生于1926年4月21日,1936年伊丽莎白的伯伯爱德华八世退位,她的父亲继位为国王,她也立即成为王位的继承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伊丽莎白13岁,她与她的妹妹玛格丽特都到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避难。当时有人建议两人应该到加拿大避难,遭到他们母亲的反对:“孩子们不能在没有我的情况下离开,我不能在没有国王的情况下离开,而国王不能在任何情况下离开。”1940年伊丽莎白首次发表了广播,针对的是所有避难中的孩子。
1945年身着中尉制服的伊丽莎白公主
1945年伊丽莎白说服了她的父亲,允许她直接参与协助打赢这场战争。她参与了一个支援战争的妇女团体,在那里她的编号是第230873号伊丽莎白·温莎二世中尉。这是她第一次与其他孩子共同受训。据说她本人非常喜欢这次经验,也正是因为这次的经验,使她之后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上学,而不是让他们在家学习。
1947年伊丽莎白首次外访,她与她的父母亲到了南非。在她21岁生日那天她对英联邦和帝国做了广播,宣誓将终身投入到对英联邦和帝国人民的服务中。
1947年11月20日 伊丽莎白与希腊的菲利浦亲王结婚。菲利浦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第三代表哥,他们的高祖母都是维多利亚女王(菲利浦王子在结婚前宣誓放弃希腊王位的继承权,在爱丁堡公爵这个头衔之前他没有头衔,就叫作菲利浦·蒙巴顿中尉)。这桩婚事非常适合一位即将继承王位的女性,因为她的夫君接受过王室训练,却又不会继任另一国的王位。
女王夫妇
婚后夫妇两人居住在伦敦的克莱伦斯宫(Clarence Palace)。他们育有四个孩子(见下)。虽然英国的王朝被称为温莎王朝,夫妇两人同意他们的孩子应该使用蒙巴顿-温莎(Mountbatten-Windsor)作为他们的姓氏。
从1951年起乔治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伊丽莎白开始代替父亲出席在公开场合中。那一年她访问了希腊、意大利和马耳他(当时菲利浦随军驻扎在此)。10月她又访问了加拿大和华盛顿。1952年1月伊丽莎白和菲利浦又访问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2月6日他们在访问肯尼亚时得知伊丽莎白的父亲已经去世。在她继位的那一刻她正在一个树上旅馆中。她的加冕典礼于1953年6月2日在西敏寺(即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
加冕女王
加冕女王
在加冕之后伊丽莎白和丈夫菲利普亲王搬到了伦敦市中心的白金汉宫。但是像之前所有的国王一样,伊丽莎白并不喜欢居住在白金汉宫。对她而言,位于伦敦西部的温莎城堡才是她的家。伊丽莎白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外访最多的国君。1953年至1954年她和菲利普花了半年时间周游世界,她也成为第一个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斐济的在位君主。1957年10月她到美国进行国事访问,1959年则又访问了加拿大。1961年她首次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她访问过大多数欧洲国家和许多欧洲以外的地区,并经常出席英联邦首脑会议。
在伊丽莎白继位初期有许多人认为一个“新伊丽莎白时期”即将到来。但是事实上她必须面对的英国是一个分崩离析的落日帝国、逐渐衰弱的军事与经济强权和逐渐瓦解中的松散组织英联邦。她不断努力试图保持前殖民地与英国的特殊关系,在一些时候——例如南非——她为保持这种关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伊丽莎白二世全家福
伊丽莎白在宗教、道德标准和家庭事务上非常保守。她对待宗教责任十分严肃,并将她的加冕誓言看得很重。这也是她不太可能退位的原因之一。像她的母亲一样,伊丽莎白女王从来没有原谅爱德华八世选择退位,因为在她看来他抛弃了自己的职责,并迫使自己的父亲负担其这个责任,而这一责任又被视为是缩短其父亲寿命的罪魁祸首。她利用自己的权威阻止了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嫁给一个离过婚的男人。而多年来她也拒绝承认她的儿子查尔斯与情人卡米拉·帕克·鲍勒斯的关系。
政治上,她的立场则比较模糊,虽然她并非从未在公开场合上表达过她对政治的看法。她与所有政党中的许多政治人物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一般认为她最喜欢的首相是温斯顿·丘吉尔、哈罗德·麦克米伦和哈罗德·威尔逊。她最不喜欢的首相当然是玛格丽特·撒切尔。她与前任首相,也是第一位在她继承王位之年出生的首相托尼·布莱尔的关系则相当不错。
伊丽莎白二世与历届首相合影
女王只有在那些可能影响到英国统一的议题上公开她的立场。她曾表示支持英格兰与苏格兰继续保持统一,因此激怒了一些苏格兰民族主义者。她对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协议》的赞誉也引起了很多联邦主义者的反对。
虽然王室其他成员经常引起许多争议,特别是女王的孩子们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所经历的婚姻问题,但伊丽莎白二世本人较少引发争议。虽然与过去相比有所放松,但她在公开场合中表现得依然十分正式。由于她在公开场合中不愿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英国公众无法对她产生更深的感情。
伊丽莎白二世从来都没有不受到欢迎,至少没有比维多利亚女王在其统治时期更不受欢迎。唯一一次引起公众不满的是在1997年戴安娜去世后,女王和王室其他成员并没有参加公众悼念活动。这引起许多一般都是亲王室的小报的批评,让英国人觉得王室冷漠、不近人情。
伊丽莎白二世与戴安娜王妃在一起
许多人认为,伊丽莎白二世不太喜欢戴安娜,认为她破坏王室。最后由于巨大的公众压力,全体王室成员不得不在王妃的灵柩经过白金汉宫时向它鞠躬。女王也罕见地以电视直播的形式表达对戴安娜去世的哀悼。伊丽莎白二世的这种改变可能是布莱尔游说的结果。
庆祝大典
1997年以后伊丽莎白二世就重新获得了之前那种受人尊敬的国家元首之形象。2002年全国为她庆祝登基50年大典,当年她巡游了全英国,对多个英联邦国家做了国事访问,还出席了多场游行活动与音乐会。6月,数千人聚集在白金汉宫外参加名为“王宫派对”的活动,全英各地的许多音乐家都云集在此表演。庆祝活动期间王太后却不幸去世。
在母亲和妹妹去世后,她与子女的关系有所亲近。她与媳妇威塞克斯伯爵夫人的关系特别融洽。不过她与儿子查尔斯王储还是很少见面。虽然她不支持王储与卡米拉的关系,她曾多次公开暗示已经能够接纳卡米拉。另一方面她与孙子孙女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特别是威廉和扎拉·菲利普斯。
身体问题
2003年,一向身体健康的女
克莱伦斯宫
王进行了三项手术。1月她动手术移除了右膝盖破碎的软骨,12月又在左膝盖进行了类似的手术,并又修补了脸部的器官损害。外界曾经猜测这是由于皮肤癌引起的,不过白金汉宫表示女王并无大碍。
最近的一系列手术让人担忧伊丽莎白女王操劳过度,应该多加休息。虽然女王已经年届80,但她本人已经公开表示无意退位。许多接近伊丽莎白的人说女王不可能自行退位。但是她同意让她的子女负担更多国事活动。她也开始减少外访次数(一般来说她每年都会做两次国事访问和两次英联邦国家的访问)。但像她的母亲,她只有到身体无法负荷的那天才会停止工作。
公共事业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眼眶湿润
最近几年公众发现伊丽莎白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更多的情绪。虽然她大多数时候还是保持国君的庄严形象,但她开始在公众场合微笑,并在为“9·11事件”死难者举行的西敏寺悼念会上流泪。
2007年,伊丽莎白二世的专用频道在短片分享网站YouTube启播,除播放多辑王室珍贵片段外,更首次在网上播放女王的圣诞文告,纪念她首次发表电视圣诞文告50周年。白金汉宫表示,女王开创先河,上载片段到网站,是希望将讯息传递给更多人,拉近和年轻一代的距离。
永不退位
皇室母子
2008年,英国王室高级消息来源称,82岁的女王已经改变了“永不退位”的承诺,她计划在2013年自己87岁时正式退位,从而将王位传给查尔斯。王室消息来源称,伊丽莎白二世已经告诉查尔斯,她准备让他提前成为英国国王。但伊丽莎白二世本人尚末证实这一点,亦有外界对女王将会退位的说法抱有怀疑。而白金汉宫发言人则表示伊丽莎白二世过去一直表示,她不会退位,她的这一观点并没有发生改变。但至今伊丽莎白二世也未退位。
2010年伊丽莎白二世要求加薪,以填补皇室600万英镑的财政赤字。据悉,这是她20年来第一次要求加薪。2012年6月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迎来登基60周年纪念日,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在位超过60年的君主。
2012年6月27日伊丽莎白二世访问北爱尔兰期间与前爱尔兰共和军高级将领、北爱现任第二部长马丁·麦吉尼斯会面并握手。而爱尔兰共和军在1998年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签署前曾进行了长达30年的反抗英国统治活动,造成数千名英国士兵和平民死亡,其中包括女王表亲路易斯·蒙巴顿勋爵。
出国访问
伊丽莎白二世于1986年第一次访问中国,她也是
女王1986访华登长城
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英国君主。
伊丽莎白二世作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领导,她还在1961年以英国君主的名义第一次访问了梵蒂冈。
仅1953—1992年间,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过的国家就已超过40个。
伊丽莎白二世在1986年对澳大利亚访问的时候留下了一封关于维多利亚女王大厦的神秘书信,不过她告诉悉尼市长,信要等到2085年的时候才能公之于众。
出席内阁
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卡梅伦
2012年12月18日,平日不公开发表政治观点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参加内阁会议,她成为百年来和平时期出席政府内阁会议的第一位英国君主。
伊丽莎白二世在唐宁街首相府出席会议时,坐在平时首相坐的椅子上,当日内阁讨论的首项议题则是有关改变英国王室继承法、允许女孩继任国家元首的建议。
出席奥运
伊丽莎白二世盛装出席2012伦敦奥运会
英国当地时间2012年7月27日晚,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伊丽莎白二世出席[3] 。伊丽莎白二世与扮演007詹姆斯·邦德的丹尼尔·克雷格配戏。007接受女王邀请,到女王的家白金汉宫接受新的任务[4] 。之后,007与女王一起登上直升飞机,乘飞机穿越整个伦敦[4] 。他们穿越了伦敦眼、伦敦塔等建筑物,最终来到来到伦敦碗上空[4] 。伊丽莎白二世和007一起突然一跃而下,打开降落伞,缓缓下降到伦敦碗[4] 。全场一阵惊呼,皇室包厢中伊丽莎白二世突然出现[4] 。
胃病入院
当地时间2013年3月4日,在经过一天的治疗后,伊丽莎白二世离开医院,返回白金汉宫休养。当伊丽莎白二世从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私立爱德华国王七世医院走出、步向在旁等候的豪华座车时,看起来气色不错且面带笑容。据悉,伊丽莎白二世3日下午因肠胃炎入院治疗,这是87岁的女王十年间首次入院。
88岁生日
2014年4月21日,伊丽莎白二
最新肖像
世21日迎来88岁生日,英国王室公布了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照。
王室公布的这张黑白肖像照是上个月在白金汉宫拍摄。照片上,伊丽莎白二世戴着三串式的珍珠项链,露齿微笑,衣服是由一个已经服侍她十多年的贴身助理和御用服装师打点。
伊丽莎白二世的最新肖像照是一项名为“英国就是非凡”的政府计划委托拍摄,这项计划目的在推展英国贸易、观光、投资与教育,女王无疑是英国的最佳形象特使,估计每年可以替英国吸收5亿美元观光外汇。[5]
富可敌国
国外主流媒体评估认为女王的名义资产总值约228亿英镑。英国王室可以安居全球财富榜的前二十位,与《福布斯》双周刊所测算的迈克尔·布隆伯格和“脸谱”社交网站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资产规模相当。白金汉宫表示,王室不动产管理局投资并管理着英国王室的财产,其资本估值自2005年已经翻了一倍还多,达228亿英镑。
虽然富可敌国,女王的生活却相对节俭,几年来在公开场合并未频繁更换新衣服。[6]
女王近照
“纳粹礼”风波
英国《太阳报》2015年7月17日夜独家刊发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80多年前行“纳粹举手礼”的照片,遭英国王室严词谴责。王室发言人称,女王家人照片被《太阳报》利用并误导,实在令人失望。
这张黑白照片截取自一段1933年的视频,该视频时长17秒。当时,伊丽莎白二世年仅7岁,她和伯伯爱德华八世、妹妹玛格丽特公主以及母亲一起在巴尔莫勒尔堡的花园玩耍。母亲举手行礼,伊丽莎白二世效仿,举手三次。爱德华八世加入,教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如何正确行礼。
英国《每日邮报》说,在照片拍摄的1933年,纳粹头子阿道夫·希特勒正在德国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远未发生,人们通常会把“举手礼”视作对德国的敬意。而现在,89岁高龄的伊丽莎白二世不可能不明白这一手势意味着什么。
英国王室随即回应称,大多数英国人会以现在的感受看待这张80多年前的老照片,但这只是一张家人玩闹的普通照片,照片中的人们根本不会预料到后来的事态演变。一名王室消息人士称,“女王当时年幼,完全无辜……女王及其家人在战时致力于国家利益,她即位63年来为国家和民众付出的一切,人们有目共睹。”
历史学家詹姆斯·霍兰德认同王室表态。霍兰德说:“我敢说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没有一个孩子没拿‘举手礼’开过玩笑,这(女王一家也这样做)说明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一些网友也予以声援。乔希·库克说:“可怕的新闻。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纳粹的行径。
‘贰’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长女伊万卡到访日本了吗
11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长女伊万卡到访日本,为特朗普打前站。
这段视频在微博上被疯狂转发,为很多中国网友所喜爱。
随后,中美两国首脑“庄园会晤”后,两国关系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今年10月,伊凡娜出了本书《为特朗普养儿育女》(Raising Trump),主要讲她如何把和特朗普生三个孩子拉扯大的故事。
在她看来,三个子女让她倍感自豪,尤其是长女伊万卡。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直言“第一夫人”吸引力不如“第一母亲”。
‘叁’ 莫尼克公主多大年龄
柬埔寨莫尼克公主
莫尼克并非与生俱来的公主。父亲弗朗索瓦·伊吉是个有意大利血统的法国人,侨居柬埔寨多年,是西哈努克的父亲苏拉玛里特的好友,1940年在对德国作战中失踪。母亲是带有中国血统的柬埔寨人,称博夫人。伊吉一家与王室早有来往。西哈努克从小就认识莫尼克。1952年在金边的一次学生选美活动中,莫尼克崭露头角,艳压群芳。她兼有东方女子的典雅之美和西方女子的飘逸之美,是柬埔寨少有的国色天香。西哈努克立即被她的魅力吸引住了。结婚后,她更名为莫尼克·西哈努克,获公主称号。莫尼克不仅天生丽质,俏美灵秀,而且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人谦逊,举止稳重,很有教养,聪明伶俐,气质高雅,独具风韵。几十年风风雨雨,惊涛骇浪,莫尼克一直是西哈努克挚爱情深、终身相伴的唯一妻子。
柬埔寨莫尼列王后
1956年2月,西哈努克亲王以柬埔寨王国政府首相身份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当时中柬尚无外交关系,这无疑是一次打破常规的重大外交行动,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在国际关系史上也是罕见的。我被指派为全程陪同西哈努克的主要法语翻译,前往广州迎接。
在群众的热烈欢呼声中,西哈努克亲王站在舷梯顶端向欢迎的人群合个致意。那时他才三十出头,风华正茂。他着一身上下白黑相映的民族服装,风度翩翩。
他缓缓走下舷梯,紧随他的是亲王最钟爱的两位公主:长女、皇家古典舞蹈明星帕花·黛维和长相酷似其父的苏里亚·伦赛。风流倜傥、多妻多室的西哈努克亲王正式出访,竟未见夫人陪同,使我大惑不解。
这疑惑来自当时对柬埔寨王室内情的不甚了解。原来,西哈努克自1941年登上王位后,有过6位王室认可的妻子。第一位是平民出身的皇家古典舞蹈演员甘霍。帕花·黛维即甘霍所出,聪慧秀丽,是母后哥沙曼的掌上明珠。第二位是西索瓦·蓬珊莫尼公主,系伦赛生母。第三位西索瓦·莫尼盖珊,是蓬珊莫尼的同父异母妹妹。第四位是老挝“万象之花”玛尼婉。第五位是表妹诺罗诺·诺丽亚公主。最后一位是法柬混血美女莫尼克·伊吉。可是,谁也没有正式名分。这是王室中很有影响力的母后哥沙曼的旨意。西哈努克的星相预示,他绝对找不到配偶。据此,哥沙曼一直反对他同任何女人正式结婚。西哈努克心里明白,这不过是表面的理由。一旦立了王后,母后哥沙曼在王室内的主导地位就会受到影响。这才是症结所在。
1955年3月,西哈努克为了亲自执政,直接主宰国内政局,别出心裁,演出了王位子父相传的一幕,戏剧性地让位给他的父亲诺罗敦·苏拉玛里特。西哈努克趁着王室上下忙于他父亲的登基大典,哥沙曼无暇他顾,在两天内,闪电式地相继与表妹诺丽亚公主和莫尼克·伊吉正式举行婚礼。哥沙曼无可奈何,只得承认既成事实,但仍反对将她俩册封为夫人。
1958年8月,即中柬建交后一个月,西哈努克亲王以首相身份第二次访华。这回是取道仰光飞抵昆明。我随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等前往迎接。随同他从舷梯下来的,还是那两位他心爱的公主。刚到宾馆坐定,西哈努克亲王突然提出,希望中国政府同意莫尼克公主以西哈努克夫人的身份陪同访华。由于事先未征得中方同意,莫尼克公主尚留金边待命。如蒙中国政府同意,她将直接飞北京会合。原来,西哈努克对莫尼克情有独钟,打算册封她为西哈努克夫人,但哥沙曼王后没有松口。西哈努克想借访华之机,以“外转内”的方式,确立莫尼克的名分。中方很快答复同意。西哈努克喜出望外,十分感激。从那时起,将近40年里,莫尼克一直保持西哈努克夫人的身份。
莫尼克公主以西哈努克夫人的身份从金边来到北京,初登国际舞台亮相。她婉丽端庄,温静娴雅,光艳照人,仪态超群。她那深邃凝重的美越发衬托出雍容华贵的风姿。她初次应对正式外交场面,不免有几分拘谨。处事小心谨慎,寡言少语。倒是见多识广的帕花·黛维公主,显得游刃有余。帕花·黛维有时真不买莫尼克的账,抢她的风头。莫尼克依然气定神闲,嘴角上总带着一丝谦逊的微笑。
那次访华后,西哈努克亲王每次出国访问,身边都少不了莫尼克公主。西哈努克夫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西哈努克说过,在外交上,莫尼克是他的“秘密武器”和“无价之宝”。“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都为有莫尼克这样理想的妻子在身边而感到自豪。她所到之处,都得到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地位低微的人的赞美。”有的国家领导人直言不讳邀请西哈努克访问,是想借机一睹莫尼克公主的风采。
1960年5月,苏拉玛里特国王驾崩。围绕王位继承问题,王室内部斗争激烈,反西哈努克势力蠢蠢欲动。西哈努克机智灵活,干脆取消王位继承制度。柬埔寨成了没有国王的王国。西哈努克出任国家元首新职。莫尼克公主成为柬埔寨第一夫人。
1970年的朗诺政变成为莫尼克一生的重大转折。这不仅改变了柬埔寨第一夫人荣华富贵的生活,代之以长达20年的艰辛、坎坷的流亡岁月,更重要的是,使她在政治上迅速走向成熟。她不由自主地卷入柬埔寨复杂多变的政治漩涡中去,从西哈努克的“礼仪影子”演化为政治上的贤内助。她不畏艰险,为柬埔寨的独立、自由、和平而奔走。从联合国到欧、亚、非诸国,直到柬埔寨茂密的森林,哪里有西哈努克,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随着岁月和忧患的磨砺,西哈努克已鬓发飞霜。他喜欢到中国使馆理发。他说,在中国使馆理发有安全感。理发其实很简单。西哈努克蓄了一头稀蔬的短发,每次只需略加修剪,不洗不吹。不过,就是这几下子,也足使理发员满头大汗了。与西哈努克形影不离的莫尼克公主,总是站在近旁默默地看着。她的发型朴素大方,乌黑浓密的秀发也渐添银丝,可是她一直没有染发。她说,她喜欢顺手自然,再说,她也不愿使自己显得比西哈努克过于年轻。她那雍容华贵的仪态并未因缕缕华发而减色。而今西哈努克国王已满头白发,莫尼克公主也银发苍然,两人依旧“顺平自然”。
西哈努克总是笑容可掬,全然没有帝王那种威严、冷漠、令人望而生畏的神情。莫尼克公主举止温文尔雅、平易近人,从未见过对人指手画脚,颐指气使。西哈努克往来巴黎和出访外国,我国驻巴黎使馆从交通、后勤等方面全力协助。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尼克公主多次专门宴请使馆的司机、厨师、服务员、理发员,对他们的服务和照料表示感谢。莫尼克作为女主人更是热情周到。
西哈努克多才多艺。他会多种乐器,谱写过很多歌曲,自编、自导、自演过多部电影。莫尼克也颇具艺术天赋,夫妻携手合作,女主角自然非她莫属。每逢生日晚会,西哈努克夫妇的艺术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曾有机会参加过几次西哈努克在巴黎举行的生日晚会。巴黎外交界的晚宴一般在午夜前结束,唯有西哈努克的生日晚会直至凌晨三四时方尽兴而散。宴罢,歌舞作为余兴就开始了。这时,西哈努克完全变了个样,他不再是国王或国家元首;莫尼克也不再是贵夫人,而咸了十分默契的歌舞配角。晚会自始至终由西哈努克一人主持,报完节目,就自唱自跳起来。最有意思的是,西哈努克含情脉脉地向着莫尼克唱起自己创作的情歌,表达对夫人的真挚爱情,而此时尚在席间座位上的莫尼克故意装作漠然无动于衷。不一会儿,情歌唱完了,莫尼克离席下到场子里,两人一前一后,一唱一和,载歌载舞。唱的跳的全是自己创作的歌曲和舞蹈。其中《怀念中国》,乃是西哈努克的得意之作。他和莫尼克一起,边唱边舞,唱得委婉动听,跳得情深意浓,洋溢着对中国的深情厚谊。
1991年11月14日,饱尝战乱和流亡之苦的西哈努克偕莫尼克终于又回到阔别13年的金边,圆了他多年的故国梦。从机场到皇宫10万群众热烈欢迎这位象征柬埔寨民族和解、复兴和稳定的领导人归来。
1993年5月,柬埔寨举行二个多年来的第一次全国大选。新选出的柬埔寨议会决定恢复君主制,西哈努克亲王被公认为国王。9月24日,金边皇宫举行登基典礼,为西哈努克再次加冕。患难与共、形影相随的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尼克公主双双出席大典。西哈努克感慨万千,对身旁的莫尼克说:“这是我19岁时加冕成为国王的地方,想不到事隔52年之后,我还会重演这一幕。”自此,莫尼克结束了延用近40年之久的西哈努克夫人的身份,改称号为莫尼列王后。因为莫尼克是个法国名字,莫尼列则类似柬埔寨名字,意为智者中之最智者。
2004年10月6日,年近82岁的西哈努克国王突然宣布,由于年迈和健康原因决定退位。由王国政府首相和国会主席等9人组成的王位委员会一致推选诺罗敦·西哈莫尼继承王位。西哈莫尼系莫尼列所出,莫尼列王后遂成为柬埔寨王国母后。
西哈努克国王退位,标志着柬埔寨一个时代的终结。与西哈努克形影相随、生死与共的莫尼列也将淡出柬埔寨政治舞台。从莫尼克公主到莫尼列王后,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芳华绝代、贤淑睿智的她,在柬埔寨现代史上留下了动人的一页。去年日本生态建材“呼吸屋”的腾井先生在给金边的公主家安装时看见了公主,他说尽管老了,却风韵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