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密码管理 » aes加密解密原理

aes加密解密原理

发布时间: 2022-11-29 09:50:53

⑴ 对于加密的总结(AES,RSA)

跟第三方联调的时候会碰到各种加密算法,所以总结一下。

AES不是将拿到的明文一次性加密,而是分组加密,就是先将明文切分成长度相等的块,每块大小128bit,再对每一小块进行加密。那么问题就来了,并不是所有的原始明文串能被等分成128bit,例如原串大小200bit,那么第二个块只有72bit,所以就需要对第二个块进行填充处理,让第二个块的大小达到128bit。常见的填充模式有

不进行填充,要求原始加密串大小必须是128bit的整数倍;

假设块大小8字节,如果这个块跟8字节还差n个字节,那么就在原始块填充n,直到满8字节。例:块{1,2,3},跟8字节差了5个字节,那么补全后的结果{1,2,3,5,5,5,5,5}后面是五个5,块{1,2,3,..7}跟8字节差了1个字节,那么补全后就是{1,2,3,...,7,1},就是补了一个1。

如果恰好8字节又选择了PKCS5Padding填充方式呢?块{1,2,3...8}填充后变成{1,2,3...8,8...8},原串后面被补了8个8,这样做的原因是方便解密,只需要看最后一位就能算出原块的大小是多少。

跟PKCS5Padding的填充方式一样,不同的是,PKCS5Padding只是对8字节的进行填充,PKCS7Padding可以对1~256字节大小的block进行填充。openssl里aes的默认填充方式就是PKCS7Padding

AES有多种加密模式,包括:ECB,CBC,CTR,OCF,CFB,最常见的还是ECB和CBC模式。

最简单的一种加密模式,每个块进行独立加密,块与块之间加密互不影响,这样就能并行,效率高。
虽然这样加密很简单,但是不安全,如果两个块的明文一模一样,那么加密出来的东西也一模一样。

openssl的相关函数:

CBC模式中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初始向量iv。iv的作用就是为了防止同样的明文块被加密成同样的内容。原理是第一个明文块跟初始向量做异或后加密,第二个块跟第一个密文块做异或再加密,依次类推,避免了同样的块被加密成同样的内容。

openssl相关函数:

敲黑板!! 所以跟第三方对接的时候,如果对面说他们用aes加密,务必对他们发起灵魂三问:

签名的作用是让接受方验证你传过去的数据没有被篡改;加密的作用是保证数据不被窃取。

原理:你有一个需要被验签的原串A。

步骤一:选择hash算法将A进行hash得到hash_a;

步骤二:将hash_a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值encrypt_a;

步骤三:将原串A和加密的encrypt_a发给第三方,第三方进行验签。第三方先解密encrypt_a,得到一个hash值hash_a1,然后对原串A使用同样的hash算法进行hash,得到的即为加密前的hash_a,如果hash_a = hash_a1, 那么验签成功。

rsa使用私钥对信息加密来做签名,使用公钥解密去验签。
openssl相关函数:

注意:两个函数中的m,是原串hash后的值,type表示生成m的算法,例如NID_sha256表示使用sha256对原串进行的hash,返回1为签名成功或者验签成功,-1位为失败。

再次敲黑板!! 所以如果第三方说使用rsa验签,要让对方告知他们的hash算法。

首先明确,私钥加密不等于签名。加密的时候,使用使用公钥加密,第三方使用你的私钥进行解密。
openssl里公钥加密函数为RSA_public_encrypt,私钥解密函数为RSA_private_decrypt,具体的可以自己去查看下官方文档。

rsa也涉及到了填充方式,所以对接的时候也要问清楚

在使用公钥进行加密时,会发现每次加密出的结果都不一样,但使用私钥加密时,每次的结果都一样,网上查了一圈,说是因为填充方式的原因。

官方文档说明: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使用私钥做签名,公钥做加密,而不是公钥做签名,私钥做加密呢?
举个栗子:

⑵ AES加密算法原理

AES是分组密钥,算法输入128位数据,密钥长度也是128位。用Nr表示对一个数据分组加密的轮数(加密轮数与密钥长度的关系如表1所列)。每一轮都需要一个与输入分组具有相同长度的扩展密钥Expandedkey(i)的参与。由于外部输入的加密密钥K长度有限,所以在算法中要用一个密钥扩展程序(Keyexpansion)把外部密钥K扩展成更长的比特串,以生成各轮的加密和解密密钥。x0dx0a1.1圈变化x0dx0aAES每一个圈变换由以下三个层组成:x0dx0a非线性层——进行Subbyte变换;x0dx0a线行混合层——进行ShiftRow和MixColumn运算;x0dx0a密钥加层——进行AddRoundKey运算。x0dx0a① Subbyte变换是作用在状态中每个字节上的一种非线性字节转换,可以通过计算出来的S盒进行映射。x0dx0ax0dx0a② ShiftRow是一个字节换位。它将状态中的行按照不同的偏移量进行循环移位,而这个偏移量也是根据Nb的不同而选择的[3]。x0dx0ax0dx0a③ 在MixColumn变换中,把状态中的每一列看作GF(28)上的多项式a(x)与固定多项式c(x)相乘的结果。 b(x)=c(x)*a(x)的系数这样计算:x0dx0a*运算不是普通的乘法运算,而是特殊的运算,即 b(x)=c(x)·a(x)(mod x4+1) 对于这个运算 b0=02。a0+03。a1+a2+a3 令xtime(a0)=02。a0x0dx0a其中,符号“。”表示模一个八次不可约多项式的同余乘法[3]。x0dx0ax0dx0a对于逆变化,其矩阵C要改变成相应的D,即b(x)=d(x)*a(x)。x0dx0a④ 密钥加层运算(addround)是将圈密钥状态中的对应字节按位“异或”。x0dx0ax0dx0a⑤ 根据线性变化的性质[1],解密运算是加密变化的逆变化。

⑶ RSA和AES区别

先了解下AES和RSA的区别,前者属于 对称加密 ,后者属于 非对称加密 。

1、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

用数学公示表示就是:

▲加密:Ek(P) = C

▲解密:Dk(C) = P

这里E表示加密算法,D表示解密算法,P表示明文,C表示密文。

是不是看起来有点不太容易理解?看下图:

看过间谍局的知友们一定知道电台和密码本的功能。潜伏里面孙红雷通过电台收听到一堆数字,然后拿出密码本比对,找到数字对应的汉字,就明白上级传达的指令。而军统的监听台没有密码本,只看到一堆没有意义的数字,这就是对称算法的原理。

AES就属于对称加密 ,常见的对称加密方法还有DES、3DES、Blowfish、RC2以及国密的SM4。

2、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快而且方便,但是有个缺点——密钥容易被偷或被破解。非对称加密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

非对称算法 把密钥分成两个 ,一个自己持有叫 私钥 ,另一个发给对方,还可以公开,叫 公钥 ,用公钥加密的数据只能用私钥解开。

▲加密: E公钥(P) = C

▲解密::D私钥(C) = P

这下就不用担心密钥被对方窃取或被破解了,私钥由自己保管。

非对称加密算法核心原理其实就是设计一个数学难题,使得用公钥和明文推导密文很容易,但根据公钥、明文和密文推导私钥极其难。

RSA 就属于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还有Elgamal、背包算法、Rabin、D-H、ECC(椭圆曲线加密算法)以及国家商用密码SM2算法。

3、AES和RSA

AES和RSA都很安全,至少在目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下,没有任何有效的攻击方式。量子计算机时代,RSA有一定的破绽,因为利用shro's algorithm,量子计算机穷举计算质因子速度可以提高N个数量级,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破解RSA密钥。AES256至少目前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漏洞。

AES作为对称加密技术,加密速度很快。 现在高端一点的CPU都带有AES-NI指令,可以极快的完成加密和解密。

举例来说,坚果云存储系统采用了intel 的AES-NI加速,在采用AES加密和解密的时候,

单核的性能可以超过 1GB Byte/秒,非常非常快,很适合对大量数据进行加解密。 

但是AES作为对称加密技术,如何安全的分发密钥是一个难题。通过任何方式传递密钥都有泄密的风险。当然,目前我国高大上的量子通信技术或许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RSA作为非对称加密技术的代表, 加解密的速度其实相当慢,只能对小块的数据进行加解密。但是其非对称的特点,满足公钥可以随处分发,只有公钥能解密私钥加密的数据,只有私钥能解密公钥加密的数据。所以很适合用来进行密钥分发和身份验证,这两个应用场景刚好相反。

1)用于对称秘钥分发的场景,其他人用公钥加密对称的秘钥,那么只有授权人才持有私钥,因此才能解密获得对应的秘钥,解决了AES密钥分发的难题;

2)对于身份验证的场景,授权人用私钥加密一段指令,其他人用公钥解密对应的数据,验证对应的指令与之前约定的某些特征一致(例如,这段话必须使用四川口音,像是坚果云CEO 

的标准四川口音==),如果一致,那么可以确认这个指令就是授权人发出的。

相关趣闻轶事:

RSA除了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被免费开放给所有互联网用户使用。它的发明者还以此成立了一家名为 RSA Security 的网络安全公司,这家公司最后被EMC高价收购。这是德艺双馨的伟大证明, 是“又红又专”的典范。

RSA的算法是以三个发明者的名字命名的,三位都是成功的数学家,科学家和企业家,其中的排名第一Ron Rivest,有非常多的杰出贡献。

RSA是整个互联网数据安全的基础,与光纤处于同样基础和重要的方式。 大部分的加密和解密的应用都是同时应用RSA和AES。

总结

破解加密的难度除了跟 加密方法 有关,还跟 密钥长度 以及 加密模式 有很大的关系,就拿AES来说,有AES128和AES256( 代表密钥长度 ),显然AES256的安全性能比AES128更高,而AES又要四种模式:ECB、CBC、CFB、OFB( 代表加密模式 )。

RSA1024是属于非对称加密,是基于大整数因式分解难度,也就是两个质数相乘很容易,但是找一个大数的质因子非常困难。量子计算机时代,RSA有一定的风险,具体可以参考: 超链接

AES256目前没有明显的漏洞,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安全的分发密钥。

现在大部分的加密解密都是同时应用RSA和AES,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用RSA进行密钥分发、协商,使用AES进行业务数据的加解密。

⑷ 2021-01-30 AES加密算法笔记(一)

密钥

明文

密文

明文和秘文不等长没法执行异或运算

分组加密是:将明文分成多个等长的block模块,对每个模块分别加解密

最后一个明文block模块长度不足时,需要填充

hash函数

GCM工作模式就是 CTR模式加上GMAC完整性校验

GCM = CTR + GMAC

​ 异或

每个参与方都有一对密钥

公钥是对外知道的

知道公钥就是知道(k,n) -> k就是一个随机数 n是两个质数p,q的乘积

​ ->v

​ ->v = (p-1)*(q-1),k 计算k对于v的模反元素d

​ ->(d,n)

难在n是一个大数,分解质因数n得到p,q会比较困难

安全性来源于对一个大数做因式分解特别困难。

ASN.1

解码查看

迫于美国政府压力,server端把私钥给了美国政府

美国政府作为中间人拦截客户端发的消息,公钥发的消息。

然后就用拿到的私钥解密,所有信息都可以看到。

⑸ AES加密算法原理

一般的加密通常都是块加密,如果要加密超过块大小的数据,就需要涉及填充和链加密模式,本文对对称加密和分组加密中的几种种模式进行一一分析(ECB、CBC、CFB、OFB,CTR)

这种模式是将整个明文分成若干段相同的小段,然后对每一小段进行加密。

优点:

这种模式是先将明文切分成若干小段,然后每一小段与初始块或者上一段的密文段进行异或运算后,再与密钥进行加密。

优点:

计算器模式不常见,在CTR模式中, 有一个自增的算子,这个算子用密钥加密之后的输出和明文异或的结果得到密文,相当于一次一密。这种加密方式简单快速,安全可靠,而且可以并行加密,但是 在计算器不能维持很长的情况下,密钥只能使用一次 。CTR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优点:

优点:

优点:

⑹ AES算法原理

AES加密过程是在一个4×4的字节矩阵上运作,这个矩阵又称为“体(state)”,其初值就是一个明文区块(矩阵中一个
元素大小就是明文区块中的一个Byte)。(Rijndael加密法因支持更大的区块,其矩阵行数可视情况增加)加密时,
各轮AES加密循环(除最后一轮外)均包含4个步骤:

矩阵中的各字节通过一个8位的S-box进行转换。这个步骤提供了加密法非线性的变换能力。S-box与GF(28)上的乘法反元素有关,已知具有良好的非线性特性。为了避免简单代数性质的攻击,S-box结合了乘法反元素及一个可逆的仿射变换矩阵建构而成。此外在建构S-box时,刻意避开了固定点与反固定点,即以S-box替换字节的结果会相当于错排的结果。AES算法中的S盒如图2.2所示
例如一个字节为0x19,经过S盒变换查找n(1,9) = 0xd4,所以就替换为0xd4。

ShiftRows描述矩阵的行操作。在此步骤中,每一行都向左循环位移某偏移量。在AES中(区块大小128位),第一行维持不变,第二行里的每个字节都向左循环移动一格。同理,第三行及第四行向左循环位移的偏移量就分别是2和3。经过ShiftRows之后,矩阵中每一竖列,都是由输入矩阵中的每个不同列中的元素组成。

在MixColumns步骤,每一列的四个字节通过线性变换互相结合。每一列的四个元素分别当作 的系数,合并即为GF(28)中的一个多项式,接着将此多项式和一个固定的多项式在molo 下相乘。此步骤亦可视为Rijndael有限域之下的矩阵乘法。MixColumns函数接受4个字节的输入,输出4个字节,每一个输入的字节都会对输出的四个字节造成影响。因此ShiftRows和MixColumns两步骤为这个密码系统提供了扩散性。

AES算法利用外部输入密钥K(密钥串的字数为Nk),通过密钥的扩展程序得到共计4(Nr+1)字的扩展密钥。它涉及如下三个模块:
(1)位置变换(rotword)——把一个4字节的序列[A,B,C,D]变化成[B,C,D,A];
(2)S盒变换(subword)——对一个4字节进行S盒代替;
(3)变换Rcon[i]——Rcon[i]表示32位比特字[xi-1,00,00,00]。这里的x是(02),如 Rcon[1]=[01000000];Rcon[2]=[02000000];Rcon[3]=[04000000]……
扩展密钥的生成:扩展密钥的前Nk个字就是外部密钥K;以后的字W[[i]]等于它前一个字W[[i-1]]与前第Nk个字W[[i-Nk]]的“异或”,即W[[i]]=W[[i-1]]W[[i- Nk]]。但是若i为Nk的倍数,则W[i]=W[i-Nk]Subword(Rotword(W[[i-1]]))Rcon[i/Nk]。

⑺ 加密技术02-对称加密-AES原理

AES 全称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取代 DES 加密算法的,因为 DES 算法的密钥长度是 56 位,因此算法的理论安全强度是 2^56。但二十世纪中后期正是计算机飞速发展的阶段,元器件制造工艺的进步使得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所以还是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性的要求。于是 1997 年 1 月 2 号,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宣布什望征集高级加密标准,用以取代 DES。AES 也得到了全世界很多密码工作者的响应,先后有很多人提交了自己设计的算法。最终有5个候选算法进入最后一轮:Rijndael,Serpent,Twofish,RC6 和 MARS。最终经过安全性分析、软硬件性能评估等严格的步骤,Rijndael 算法获胜。

AES 密码与分组密码 Rijndael 基本上完全一致,Rijndael 分组大小和密钥大小都可以为 128 位、192 位和 256 位。然而 AES 只要求分组大小为 128 位,因此只有分组长度为 128 位的 Rijndael 才称为 AES 算法。本文只对分组大小 128 位,密钥长度也为 128 位的 Rijndael 算法进行分析。密钥长度为 192 位和 256 位的处理方式和 128 位的处理方式类似,只不过密钥长度每增加 64 位,算法的循环次数就增加 2 轮,128 位循环 10 轮、192 位循环 12 轮、256 位循环 14 轮。

给定一个 128 位的明文和一个 128 位的密钥,输出一个 128 位的密文。这个密文可以用相同的密钥解密。虽然 AES 一次只能加密 16 个字节,但我们只需要把明文划分成每 16 个字节一组的块,就可以实现任意长度明文的加密。如果明文长度不是 16 个字节的倍数,则需要填充,目前填充方式主要是 PKCS7 / PKCS5。

下来主要分析 16 个字节的加解密过程,下图是 AES 算法框架。

密钥生成流程

G 函数

关于轮常量的生成下文会介绍。

主要作用:一是增加密钥编排中的非线性;二是消除AES中的对称性。这两种属性都是抵抗某些分组密码攻击必要的。

接下来详细解释一下几个关键步骤。

明文矩阵和当前回次的子密钥矩阵进行异或运算。

字节代换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 S 盒完成一个字节到另外一个字节的映射。

依次遍历 4 * 4 的明文矩阵 P 中元素,元素高四位值为行号,低四位值为列号,然后在 S 盒中取出对应的值。

行位移操作最为简单,它是用来将输入数据作为一个 4 * 4 的字节矩阵进行处理的,然后将这个矩阵的字节进行位置上的置换。ShiftRows 子层属于 AES 手动的扩散层,目的是将单个位上的变换扩散到影响整个状态当,从而达到雪崩效应。它之所以称作行位移,是因为它只在 4 * 4 矩阵的行间进行操作,每行 4 字节的数据。在加密时,保持矩阵的第一行不变,第二行向左移动 1 个字节、第三行向左移动 2 个字节、第四行向左移动 3 个字节。

列混淆层是 AES 算法中最为复杂的部分,属于扩散层,列混淆操作是 AES 算法中主要的扩散元素,它混淆了输入矩阵的每一列,使输入的每个字节都会影响到 4 个输出字节。行位移层和列混淆层的组合使得经过三轮处理以后,矩阵的每个字节都依赖于 16 个明文字节成可能。其实质是在有限域 GF(2^8) 上的多项式乘法运算,也称伽罗瓦域上的乘法。

伽罗瓦域

伽罗瓦域上的乘法在包括加/解密编码和存储编码中经常使用,AES 算法就使用了伽罗瓦域 GF(2^8) 中的运算。以 2^n 形式的伽罗瓦域来说,加减法都是异或运算,乘法相对较复杂一些,下面介绍 GF(2^n) 上有限域的乘法运算。

本原多项式: 域中不可约多项式,是不能够进行因子分解的多项式,本原多项式是一种特殊的不可约多项式。当一个域上的本原多项式确定了,这个域上的运算也就确定了,本原多项式一般通过查表可得,同一个域往往有多个本原多项式。通过将域中的元素化为多项式的形式,可以将域上的乘法运算转化为普通的多项式乘法模以本原多项式的计算。比如 g(x) = x^3+x+1 是 GF(2^3) 上的本原多项式,那么 GF(2^3) 域上的元素 3*7 可以转化为多项式乘法:

乘二运算: 无论是普通计算还是伽罗瓦域上运算,乘二计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运算。普通计算在计算机上通过向高位的移位计算即可实现,伽罗瓦域上乘二也不复杂,一次移位和一次异或即可。从多项式的角度来看,伽罗瓦域上乘二对应的是一个多项式乘以 x,如果这个多项式最高指数没有超过本原多项式最高指数,那么相当于一次普通计算的乘二计算,如果结果最高指数等于本原多项式最高指数,那么需要将除去本原多项式最高项的其他项和结果进行异或。

比如:GF(2^8)(g(x) = x^8 + x^4 + x^3 + x^2 + 1)上 15*15 = 85 计算过程。

15 写成生成元指数和异或的形式 2^3 + 2^2 + 2^1 + 1,那么:

乘二运算计算过程:

列混淆 :就是把两个矩阵的相乘,里面的运算,加法对应异或运算,乘法对应伽罗瓦域 GF(2^8) 上的乘法(本原多项式为:x^8 + x^4 + x^3 + x^1 + 1)。

Galois 函数为伽罗瓦域上的乘法。

解码过程和 DES 解码类似,也是一个逆过程。基本的数学原理也是:一个数进行两次异或运算就能恢复,S ^ e ^ e = S。

密钥加法层

通过异或的特性,再次异或就能恢复原数。

逆Shift Rows层

恢复 Shift Rows层 的移动。

逆Mix Column层

通过乘上正矩阵的逆矩阵进行矩阵恢复。

一个矩阵先乘上一个正矩阵,然后再乘上他的逆矩阵,相当于没有操作。

逆字节代换层

通过再次代换恢复字节代换层的代换操作。

比如:0x00 字节的置换过程

轮常量生成规则如下:

算法原理和 AES128 一样,只是每次加解密的数据和密钥大小为 192 位和 256 位。加解密过程几乎是一样的,只是循环轮数增加,所以子密钥个数也要增加,最后轮常量 RC 长度增加。

⑻ 简述aes算法的加密过程

AES加密过程涉及到 4 种操作,分别是字节替代行移位列混淆轮密钥加

1.字节替换:字节代替的主要功能是通过S盒完成一个字节到另外一个字节的映射。

2.行移位:行移位的功能是实现一个4x4矩阵内部字节之间的置换。

4.轮密钥加:加密过程中,每轮的输入与轮密钥异或一次(当前分组和扩展密钥的一部分进行按位异或);因为二进制数连续异或一个数结果是不变的,所以在解密时再异或上该轮的密钥即可恢复输入。

5.密钥扩展:其复杂性是确保算法安全性的重要部分。当分组长度和密钥长度都是128位时,AES的加密算法共迭代10轮,需要10个子密钥。AES的密钥扩展的目的是将输入的128位密钥扩展成11个128位的子密钥。AES的密钥扩展算法是以字为一个基本单位(一个字为4个字节),刚好是密钥矩阵的一列。因此4个字(128位)密钥需要扩展成11个子密钥,共44个字。

⑼ aes算法是什么

是;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用于加密电子数据的规范,该算法汇聚了设计简单、密钥安装快、需要的内存空间少、在所有的平台上运行良好、支持并行处理并且可以抵抗所有已知攻击等优点。

AES是一个迭代的、对称密钥分组的密码,它可以使用128、192 和 256 位密钥,并且用 128 位(16字节)分组加密和解密数据。

相关如下

AES具有应用范围广

等待时间短、相对容易隐藏、吞吐量高等优点,在性能等各方面都优于WEP算法。利用此算法加密,WLAN的安全性将会获得大幅度提高。AES算法已经在802.11i标准中得到最终确认,成为取代WEP的新一代的加密算法。但是由于AES算法对硬件要求比较高,因此AES无法通过在原有设备上升级固件实现,必须重新设计芯片。

⑽ AES加密技术

关键字
蓝牙
流加密
分组加密
des
aes
1
引言随着机技术的迅速,网络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越来...
vba、word和数据库的联合编程日期:2008-04-05
01:37:06
点击:15
好评:0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用vba作为开发语言,用access或foxpro作为数据...
wsdxs.cn/html/pc-theory

热点内容
中考应该如何排解压力 发布:2025-07-15 00:17:54 浏览:362
安卓第三方应用软件是什么 发布:2025-07-15 00:12:06 浏览:149
程序业务配置存储 发布:2025-07-14 23:52:16 浏览:685
csdn编程挑战 发布:2025-07-14 23:52:08 浏览:791
国外乘法算法 发布:2025-07-14 23:51:14 浏览:11
phpexplodet 发布:2025-07-14 23:46:44 浏览:566
c41算法 发布:2025-07-14 23:39:37 浏览:141
java事件编程 发布:2025-07-14 23:32:39 浏览:496
欧陆gt旅游配置有哪些 发布:2025-07-14 23:28:39 浏览:575
android混淆不混淆第三方jar 发布:2025-07-14 23:26:52 浏览: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