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密码管理 » 采访问题都有哪些

采访问题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12-12 21:54:22

㈠ 采访问题有哪些

如下:

一、要通过提问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拉近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这时可以用拉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

二、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有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么?”“您的打算是什么?”等等。

这些问题就像简单的公式,缺乏个性。泛泛地提问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那么,怎样避免泛泛提问呢?经验是: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具体。

三、要善于运用层层追问的办法来挖掘故事的细节、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被采访对象往往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的好多细节不以为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时记者就要以敏锐的眼光迅速捕捉住、追问下去。

采访前的准备 :

(一)了解和采访有关的情况,掌握必要的资料。大到大政方针,小到新闻背景、事件的来龙去脉等等。

(二)了解采访对象。通过第二手材料,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了解,并善于分析掌握其心理。对一些即兴式的采访,应根据现场的气氛环境、人们对节目的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采访对象,这对采访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设计采访提纲。根据节目的主题,确定最佳的采访角度,拟定一个与采访对象谈话的提纲。

(四)精心设计采访的第一句话。节目主持人现场采访的第一句话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关系到采访能否顺利地进行下去。采访的第一句话,应尽量具体一些,提出的问题小一些,最好不提“有什么感想”之类的“开放式”问题。要抓住采访对象和受众感兴趣的“焦点”做突破口,引发开去,使采访不断深入、展开。

㈡ 采访问题一般有哪些

1、生活中,或者(在目前的讨论中)什么时候你最开心,什么时候你最沮丧?

2、什么样的事情、境况等等会令你感到生气、悲伤、高兴或害怕?

3、什么让你大笑或者大哭?

4、你还记得童年发生的大事吗?什么样的童年经历造就了今天的你ー一你的成功、你的失败、你的信仰、你的观念、你的个性、你的特点?

5、你最好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6、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能否列个单子出来?

7、你所拥有的物质财产都有哪些?这些财产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家着了火,你会尽力挽救什么?

8、你经常阅读什么?(你书架上经常摆的是书还是杂志)?

9、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你“最景仰的十大人物”是谁?为什么?

10、你工作和生活上最主要的目标是什么?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你目前正努力解决的是什么?

11、你经常接触什么样的人?

12、你常去哪里,以及怎样度过你的闲段时间?

13、在事业上以及在生活中,什么样的问题、观念、哲学问题对于你最重要?你愿意为何而战?为何而死?为什么?你采取了(或即将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你的信仰?

14、你的一天一般怎样度过?

15、你的梦想或匀想是什么?


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

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

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

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懂行,值得交谈。

2、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

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

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

㈢ 采访创业者可以问的问题有哪些

采访创业者可以问的问题有:

1、你是否有渠道获得创业所需的各种资源。

虽然企业家不一定要有钱,但你肯定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金钱,这取决于你想创业的方向。如果你没有获得你需要的资源,你最好等到情况好转后再考虑创业。

2、你是否有一位导师或行业顾问可以征求建议。

当然,如果有必要,你可以单干,但是当你开始一家新公司时,相关行业其他人的建议可以帮助你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和错误。

3、你能否说出谁将从你的产品或服务中获益。

这是市场研究的开始——你知道谁会成为你的用户吗?笼统的调查结果并不足以说明问题,你必须花时间全力研究你的目标客户。

4、可能会购买你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如果你还不清楚市场的规模,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调研。了解有多少人需要你的创意——以及他们愿意花多少钱购买,这些调查结果将帮助你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

5、你是否曾向潜在客户寻求反馈。

在加大投资之前获得反馈,可以帮你避免做出一款没人真的想要的产品或服务。

6、你能否设计出一个登陆页面,鼓励有兴趣的人注册成用户以了解更多信息。

用这种方式来测试消费者对一款产品或服务的兴趣,简单又花不了多少钱。如果有许多人对此感兴趣,这表明你已经找对了方向!

7、生产一款可用于市场测试的最简便可行产品的成本是多少。

许多创业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他们必须马上将一个完整的成品推向市场。创业者应该考虑从小做起,测试消费者的兴趣,并不断完善更新。

8、你能否让目标市场的付费客户,根据设计图或实物模型便预订产品。

产品预订是客户承诺的可靠标志。有人说,消费者感兴趣是一回事,而下单订购则是另外一回事。后者是更强有力的成功信号。

9、你能否自己生产产品?或者这方面你有没有一位可靠的合作方。

正如你所料想的那样,在创业之前,你需要知道实际上将由谁生产第一批产品或服务,以及生产成本是否在你的预算范围之内。

㈣ 采访面试的问题有哪些

1、有无从业/实践经验?这个对媒体而言很重要,能够快速上手直接关系到他们要免费浇灌你多久, 因此面试时或许会从你的从业经验中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例如我来该报社前曾在省级媒体实习,面试的记者部主任就比较关心我当时主要跑了哪些领域的新闻,是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后自己的感想是什么?收获是什么?注意,这里的问题也许关系到你以后正式上岗后的工作范畴。比如你以前是跑社会新闻的,那么你有经验,单位刚好有空缺,可能就将你分配至这一岗位;

2、为什么选择当记者?这道题适用于初出茅庐的求职者,心怀理想信念追求,是单位给予厚望的新人,领导还是想听一下新人的激情陈词的;

3、遇到采访中的突发事件如何应对

4、对时事经济的了解程度。比如本地的政要人物,最近发生的大事件;

5、对新闻的了解和理解。比如现场给你几条市民热线或爆料线索,让你筛选有价值可以做报道的

㈤ 人物访谈问题

人物访谈问题

人物访谈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喜欢阅读,而且阅读的都是各种各样不同的书籍或者是资料,那么大家都知道做人物访谈的时候,该要问什么问题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物访谈问题都有哪些吧。

人物访谈问题1

采访职场成功人士问题一:

1 、创业的灵感

2 、创业中的艰辛(尤其是中外文化的冲突)

2 、得到的经验教训

4 、对有创业梦醒的人的建议

5 、如何自我评价

采访职场成功人士问题二:

1、据我所知,你现在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时候,已经一些朋友在讨论创业的事情,请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还有你的时间能分配好么?

2、在你创业期间,你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呢?

3、那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谁给你帮助和支持呢

4、请问你现在有什么创业经验何以分享给我们吗?

5、你觉得,在你眼中什么样才算成功呢?

6、你对大学生创业,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7、你能说一下,你所指的能力是什么吗?

8、怎样确立创业目标?

9、怎样确定创业原则?

10、怎样规划创业步骤?

11、怎样创造创业条件?

12、怎样确定创业期限?

13、怎样处理与投资人关系?

14、怎样产生好的创意?

15、怎样组织好的团队?

人物访谈问题2

一、要通过提问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拉近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这时可以用拉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

二、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有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么?”“您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就像简单的公式,缺乏个性。泛泛地提问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那么,怎样避免泛泛提问呢?经验是: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具体。

三、要善于运用层层追问的办法来挖掘故事的细节、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被采访对象往往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的好多细节不以为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时记者就要以敏锐的眼光迅速捕捉住、追问下去。

四、记者在遇到采访对象隐晦的问题时,可以采取迂回式提问的办法,避开正面提问而从侧面深入。比如,一个名模的成功受人注目,她成功的背后更引人关注。但这类问题她们是不会正面回答的。于是在采访时我们不去就事问事,而是从侧面了解她、观察她,从她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中看出她的处事之道。

㈥ 采访时要问什么问题

写作思路及要点:以采访晚会幕后工作人员为参考

正文:

1、你觉得晚会的节目咋样?

2、你觉得那个节目最有意思?

3、你觉得这次晚会的亮点在哪里?

4、你觉得这场晚会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5、你是否有兴趣参加这样的晚会并上台表演?

6、幕后做了哪些工作?

(6)采访问题都有哪些扩展阅读:

1、采访的目的

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不论采访的客体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记者注意的只是为大众所关心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2、采访的要求

新闻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新闻敏感、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即能够在纵横交错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稍纵即逝的机遇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巧妙地挖掘新闻。

新闻采访除突发事件的采访外,新闻记者在平时还从事主动的、有目的的采访。这种采访事先有明确的报道思想,有充分的资料准备,有周密的采访计划。

㈦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记者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前线其中一位,每天都在给我们报道形形色色的新闻,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需要准备多种提问方式,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的相关资料。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1

正面提问(直接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迂回提问(从侧面入手,逐步自然地把话题引上正题)、引导性提问(有针对性地把被采访者心里的话引导出来)、追问(沿着对方谈话的线索、思路,紧紧追踪)、假设性提问(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错问法(故意提出错误的问题)。

正面提问:这是一种基本的提问类型,直接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记者能较快的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信息。

迂回提问:指从侧面入手,采用聊天攀谈的形式,经过迂回绕圈,然后再逐步自然地把话题引上正题的提问方法。侧问法适合采访不善谈话的或者对记者感到紧张拘束的人。

引导性提问:指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把被采访者心里的话引导出来的提问方法。适用于采访性格内向的人。一定要注意“诱问”不是“强问”。

追问:指沿着对方谈话的线索、思路,紧紧追踪,问到“水落石出”的提问方法。

假设性提问: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提问方法。指记者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是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

错问法:指故意提出错误的问题(一般指逻辑上的错误),来考察、求证、试探、激发采访对象,以便了解真实材料,探求事实真相的提问方法。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2

一、正提法

所谓"正提法",即从正面直接提问,是直截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这种提问开诚布公,干脆利落,无须拐弯抹角。采访对象一般也会畅所欲言。这样,记者的访问就会进行得迅速而顺利。这是记者运用频率最高的提问方法。一般来说,记者访问领导干部或者健谈的公众人物,诸如企业家、教师、学者、专家、演员、外宾等等,或者是自己熟悉的对象,限定时间或某个特定场合的现场访问以及广播、电视的演播室采访、记者招待会等等,都可以直接正面提问。

运用正面提问法,应当把握这样几点:

1、注意情感的铺垫。正面提问的开门见山,并非直接生硬地发问。如果在提问前有所铺垫,对方心理上会舒缓一些,也能合作一些。

2、防止提问过于直白。过于直白的提问,往往显得十分生硬,容易造成采访对象的心理排拒,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而且还会给人一种笨嘴拙舌的感觉。北京远郊区有个山村的群众吃水很困难。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记者采访一位老大娘时问道:"大娘,您吃上自来水了,高兴吧?"大娘回答说:"高兴!高兴!"这次采访,记者就提了这一个问题,大娘也就连着说了两个"高兴",心里有话却因记者的直白而没能说出来。如果问:"大娘,原先您想到过吃自来水吗?"或者"大娘,听说你们过去吃水好困难?"大娘心里的话就能痛快地说出来。

3、善于处理谈话跑题。如果对方谈话跑了题,谈的又是一般性的内容,记者仍要耐心倾听。不可随意打断对方的话,或表现出烦躁情绪,以免损伤对方的自尊心和感情,引起对方的不满。这也是记者缺乏修养和无能的表现。此时,记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自然而又有礼貌地把谈话引到正题上来。如果采访对象一再跑题,而且表现出对另一个话题更有兴趣,记者就要考虑自己的采访提纲是否妥当。

二、迂回法

所谓"迂回法",就是指这种提问是从侧面入手的,采用聊天攀谈的形式稍作迂回,然后逐步将谈话引上正题。这种访问一般时间性不太强,谈话也不受特定场合与报道方式的限制。

当采访对象感到紧张拘束,或者思想有所顾虑不大愿意交谈,或者虽然愿意谈,却又一时不知该怎么谈的情况下,记者都可以采取侧面迂回的提问方式,逐渐将谈话引上正题。有些时候,记者不大摸底,想先试探一番,也可以侧面提问。侧面提问的内容,应该是采访对象熟悉的、感兴趣的,甚至是最简单、最平常的,对方几乎无需思考,张口即答。这样,双方就能搭建起进一步交谈的基础。应当明确的是,记者旁敲侧击,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聊天的内容应当是有目的,有选择的,表面上似乎和采访无关,实质上应该是有关联的。如果有的采访对象确实不了解情况,没有什么话可说,那也不要勉强,不要强人所难。记者可以说上几句得体的话,让对方带着笑脸离开。要是再从中总结一下,也会积累一点经验。

三、诱导法

所谓"诱导法",是指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具有针对性地把采访对象掌握的信息引导出来。这种诱导,既可以引导对方的思路,又可以诱发对方的情感。

当记者遇到采访对象了解许多信息,却因谦虚不大愿意说,或者由于性格内向不会说,或者要谈的事情需要一番回忆,或者对方想说又不便自己主动说等情况时,都可以采取诱导提问方法。这种提问,可以进一步引导对方明确访问的范围和内容,渐渐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也可以激活对方的思路,引起对方的联想。由于这种提问的针对性较强,对方会感到无处退让。

记者在采访前的准备充分,提问就是由已知求未知,提问就能准确恰当。同时,记者还能讲出一些具体事例,让对方回忆当时的情景或心理活动。这样,谈话的时间可能不长,却能够得到很有价值的材料。另外,由于记者事先做了准备,采访对象不愿意说时,记者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事实进行提问,促使对方不得不开口。

有的访问对象本身材料很多,只是每天的生产、工作已经成了习惯,觉得没有什么值得谈的,或者一时也不容易想起来。这时候,记者只要讲出一点类似的事例,或者有意识地朝某个方面引发一下,便可以引起对方的联想,从而谈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材料。

运用这种方法,记者特别要把握"启发诱导"与"强加于人"之间的界限。国外一些新闻学者主张避免诱导性提问,因为它"好像是在拐弯抹角地引出一个特定的回答,而不是客观地探问被采访者内心的想法",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把"诱问"变成了"强问",结果就是这样。

另外,在运用诱导法中,有的采访对象会投记者所好。对于这种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记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注意它的真实性。

四、追问法

所谓"追问法",即指记者把握事物的矛盾法则,抓住重点,循着某种思路、某种逻辑,连珠炮式的提问。

这种提问既要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基本情况和事实真相了解清楚,又要抓住重点,深入挖掘,达到应有的深度。因此,也是记者常用的提问方法。一般来说,记者对于骨干事实及其来龙去脉,对于触及事物本质的关键性材料,对于典型事例和典型细节,对于对方谈话中的疑点以及记者从对方谈话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新情况、新线索,往往会抓住不放,打破沙锅问到底,直至水落石出。

追问,既要问得对方开动脑筋,又要让对方越谈越有兴趣。即使是批评性报道,也要让对方感到追得合情合理。因此,记者态度、语气都要与谈话的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把追问搞成追逼,更不要变成变相"审问"。

西方记者在采访中是比较善于采用追问方法的,并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借鉴。

五、设问法

即指记者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是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

设问法往往用来启发采访对象的思路,引导对方谈出对某个问题、某种事情的真实想法,或者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积极帮助对方回忆某种情景,或者用来调节对方的情绪,促使对方谈出一些不大想说、不大好说的事情或想法,或者记者对人物或事物进行合乎规律的推断、预测,促使对方产生联想和想象,或者记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同采访对象开展讨论,促使自己认识的深化。

运用这种方法,记者不仅需要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阅历,也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

采用"如果"、"假如"一类的设问法,不但可以了解采访对象的观点、看法和见解,而且还能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运用这种方法时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或者暗示采访对象按照自己主观划定的框框去谈。

另外,采用设问法提问,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一般不要提闭合式的问题。

六、激将法

指的是一种激发式的提问,是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适当地刺激对方一下,促使对方的心态由"要我说"变为"我要说",从而不能不说,甚至欲罢不能。

原山西电视台记者高丽萍,1987年在采制专题片《重访大寨录》时,她先和郭凤莲聊天。郭凤莲一听说要采访当年大寨的模范人物,就急切地说:"采访别人我没意见,我是不愿意接受采访,我再也不想上电视上报纸了。"记者问她为什么,她说:"前几次有的记者找我,我正好有急事要办不在家,就说我拒绝采访,躲着不见,还有人说我对三中全会的政策不满。我根本没意见,大寨人现在不就是靠三中全会的富民政策富起来的吗?一听他们那样说我,我就生气。"高丽萍看到对方说到这里,还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就对她说:"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我觉得要让人们真正了解你和大寨人今天的情况,就得你们自己出面说话,大家才信。现在你又不接受我的电视采访,观众怎么能知道你是如何看待三中全会的政策,更不知道你的近况如何了,你说呢?"果然,这入情入理的一激很有效,郭凤莲马上就说:"那好,你就采吧。可我从哪说起呢?"当下,记者就给她出了主意,对方也爽快地接受了采访。

运用激将法时,记者要考虑自己的身份是否得当,刺激的强度是否适中,还要考虑谈话的气氛怎样。这种提问要让采访对象既受到激发,又感到合乎情理。西方记者大都热衷于采用激发式的方式提问,使得采访对象不能不提供记者所需要的信息。他们提问往往问得尖锐、刁钻、奇特,甚至古怪。某些资产阶级政治家,也爱接待这样的记者。他们通过巧妙地回答记者的刁钻刻薄的提问,能够在公众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就是以在访问中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而着名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实践和经验中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七、错问法

所谓"错问法",即指记者故意提出错误的问题,以考察、试探、激发采访对象,以便了解真实的材料,探求事实真相。台湾学者称之为"以误求正法"。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错问法,可能会造成采访对象的某些误解。因此,在采访结束时,记者应当说明原委,消除误解,以免留下后遗症。

八、插问法

所谓"插问法",即指在谈话过程中,记者及时地抓住对方谈话的某个疑问提问。

有些采访对象在交谈时并不知道哪些材料有价值,哪些材料的价值不大,很可能在谈到有价值的地方会一带而过。这时候,记者只有及时地插问,才能把这种有价值的材料抓到。

另外,记者在访问中要善于做必要而适当的插话。特别是话筒前、镜头前采访,这种插话很有必要。比如重复、强调采访对象说的某个重要问题或某句关键性的话;纠正对方的口误;对方没有讲全,需要及时补充的内容;对方没有谈到,需要及时提醒的内容;尚未听清、听懂的话等等。

九、借问法

所谓"借问法",即指记者借他人之口提出自己想提的问题。

这种提问,不但可以借助第三者提出一些不宜于面对面提出的问题,而且可以显示出问题的客观性,增强提问的力度。采访对象为了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也往往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提供相关的事实。料的价值不大,很可能在谈到有价值的地方会一带而过。这时候,记者只有及时地插问,才能把这种有价值的材料抓到。

十、偏问法

所谓"偏问法",即指记者出其不意地从一个较偏的角度去发问,以引起采访对象对采访的重视和对问题的关注,或者促使对方心理上的高度集中,从而认真地回答问题。西方记者将这种方法称作"严格提问法"。

㈧ 采访大学毕业生,应该体哪些问题

1、对时事事件的看法?

2、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3、对毕业后有什么想法?

4、大学生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5、你在大学期间有以后找工作什么规划?

6、对就业有信心吗?

7、对于现在的就业局面有什么看法和想法?

8、自己将来准备如何面对专业不对口找工作局面 ?

9、为步入职场做什么准备工作?

10、毕业后选择的去向是什么?能否解释当时做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什么。

11、认为母校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㈨ 新年采访问题都有哪些

新年采访问题都有如下:

回顾过去的一年,有没有什么遗憾?对于这个遗憾,是什么态度?是觉得人生本来就不完美,就这样留下遗憾,还是明年计划弥补这个遗憾?什么样的遗憾无法弥补,或者说适合让它成为遗憾?什么样的遗憾尽量弥补?

这一年遇到的印象最深刻,或者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谁?有没有什么想对ta说的话,或者点的歌?

可以选一个或者几个过去一年有影响的事件,比如今年的疫情,询问受访者的看法,以及在新的一年的发展。

采访注意事项相关:

一、采访前的准备:

1、掌握与采访内容有关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2、翻阅与报道有关的文件及历史和现实资料。

3、制定采访方案和提纲。

二、创造轻松融洽的气氛:

1、 注意第一印象,采访按时赴约,举止文雅,彬彬有礼,态度应端正、诚恳、衣着整洁。

2、寻找媒介,拉近心理距离。

3、用身体的动作表示对采访对象的理解,采用接近被采访者身体的位置以便增加彼此的亲切感。

4、面部表情应是感兴趣,保持适当的眼光交流。

5、注意倾听,及时反馈,在适当的时候要补充说明,必要时表述对方内容,解释对方意思。

6、避免因不感兴趣而忽略采访对象及他说的话。

7、避免争论和喧宾夺主。

三、注意说话艺术:

1、采访中要努力与采访对象交流思想,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建立知心朋友关系才能把采访引向深入。

2、对善言谈者,要耐心听取;对离题漫无边际的谈话要注意引导,不要显得不耐烦或急躁。

3、对不善言谈者,要轻声慢语,不退不逼,帮助对方回忆和思考。

4、 对不肯交流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对没有时间交谈者,要见缝插针,粘住不放。

5、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6、最好一次只问一件事情,有针对性。

四、携带物品齐全:

1、一部DV。

2、一副三脚架。

3、一部数码相机。

4、一支录音笔或一个可录音MP3。

㈩ 街头搞笑采访一般都问哪些问题

如下:

1、生活中,或者(在目前的讨论中)什么时候你最开心,什么时候你最沮丧?

2、什么样的事情、境况等等会令你感到生气、悲伤、高兴或害怕?

3、什么让你大笑或者大哭?

4、你还记得童年发生的大事吗?什么样的童年经历造就了今天的你——你的成功、你的失

败、你的信仰、你的观念、你的个性、你的特点?

5、你最好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6、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能否列个单子出来?

7、你所拥有的物质财产都有哪些?这些财产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家着了火,你会

尽力挽救什么?

8、你经常阅读什么?(你书架上经常摆的是书还是杂志)?

9、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你“最景仰的十大人物”是谁?为什么?

10、你工作和生活上最主要的目标是什么?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你目前正努力解决的是什么?

11、你经常接触什么样的人?

12、你常去哪里,以及怎样度过你的闲暇时间?

13、在事业上以及在生活中,什么样的问题、观念、哲学问题对于你最重要?你愿意为何而战?为何而死?为什么?你采取了(或即将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你的信仰?

热点内容
编译703n固件 发布:2025-09-18 08:50:59 浏览:538
三星手机系统文件夹是哪个文件夹 发布:2025-09-18 08:48:45 浏览:281
rmijava 发布:2025-09-18 08:38:26 浏览:19
sql软件和服务器怎么连接 发布:2025-09-18 08:27:47 浏览:937
手机java模拟器 发布:2025-09-18 07:13:29 浏览:418
linux线程的栈大小 发布:2025-09-18 07:09:42 浏览:635
废旧电脑做linux服务器 发布:2025-09-18 07:06:50 浏览:265
终端配置怎么写 发布:2025-09-18 06:44:42 浏览:804
ftp手机登陆 发布:2025-09-18 06:43:04 浏览:767
emc存储800电话 发布:2025-09-18 06:32:49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