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社保卡密码去哪里改
1. 社保卡密码忘记了在哪里修改
社保卡是我们参保时很重要的一个证明,在使用过程中,社保卡的密码我们是一定不能忘记的,那么社保卡密码忘了怎么办?为保证社保卡里的信息和资金安全,所以社保卡一般都会设有密码,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社保卡密码忘了怎么办。
一般是前往所在地社会保险中心进行修改。
社保卡密码的修改有以下三个渠道:
一、拨打社保服务热线电话12333,根据语音提示修改;
二、携带本人的社保卡到各服务网点的专用设备修改;
办理机关(实施主体):
市、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1、携带本人社保卡前往社会保险中心;
2、在柜台人工修改密码或者在机器上自助修改密码;
三、可以登录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网站,登录个人社保查询更改密码。
如果是忘记了密码,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社保卡到当地的社保服务大厅柜台申请密码重置。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 社保卡密码忘记了在哪里修改
社保卡密码忘记了修改方法一般如下:
1、可以登录当地专属的人社APP修改,如河北地区社保卡密码修改,可以下载河北人社app,选择【社会保障卡】板块,进行社保卡服务密码修改。
2、可以发送手机短信来进行社保卡服务密码修改,只需要通过向社保卡短信服务号码发送信息,就可以更改密码。
3、可以通过登录人社官网进行密码重置,如成都社保卡服务密码修改,登录成都人社局官网,进入社会保障卡网上服务,然后重置查询密码。
4、可以到社保卡发卡银行辖区内网点办理密码修改,但是需要携带身份证和社保卡。
5、拨打社保服务热线自助进行社保卡密码的修改。
6、可以到社保卡服务中心的自助服务一体机上进行社保卡密码修改,携带好身份证和社保卡即可。
7、可以到社保经办大厅的服务窗口办理密码重置,带上身份证、社保卡即可。
3. 社保卡密码忘记了在哪里修改
使用社会保障卡时,忘记密码后,可以通过掌上12333应用重置密码,操作步骤如下。
工具/原料:iphone11、iOS 14.3、掌上12333 v2.1.0
1、进入掌上12333应用,点击电子社保卡的选项。
4. 社保卡密码忘记了在哪里修改
社保卡密码的修改方法是通过电话找回,持卡人可拨打劳动保障服务电话,12333进行个人密码的修改,进入主流程后按照语音提示按5,最后根据语音提示进行修改即可。在社保经办机构修改社保卡密码,持卡人可在当地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窗口请工作人员办理,修改密码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和原始密码,密码由本人输入。
社保卡的特点
社保卡密码分为两种,一是社保卡使用密码,就是你使用时的密码,初始密码为“123456”二是社保卡信息查询密码,就是查询社保信息用的密码,初始密码为个人社保卡卡号后六位,现场网点办理社保卡密码修改,凭本人身份证原件、社会保障卡(新卡与旧卡均为同一发卡银行,旧卡交发卡银行销毁,否则只需带新卡)到其发卡银行市辖区内的任一网点办理,办理时需设置两个账户密码。
社会保障卡卡面和卡内均记载持卡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等基本信息,卡内标识了持卡人的个人状态就业、失业、退休等,可以记录持卡人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职业资格和技能、就业经历、工伤及职业病伤残程度等,社会保障卡是劳动者在劳动保障领域办事的电子凭证。
持卡人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可以凭卡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可以凭卡到相关部门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可以凭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等,此外,社会保障卡还是握在劳动者手中开启与系统联络之门的钥匙,凭借这把钥匙,持卡人可以上网查询信息,将来还可以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
在现代社会中,社保卡的方便和实用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在进行医疗中,经常会使用社保卡,但是对于社保卡的安全使用和密码保护也是需要我们时刻注意的,要注意自身的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
5. 社保卡密码忘记了在哪里修改
法律分析:1、银行柜台修改密码:到银行柜台办理,提供本人身份证就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修改密码;2、银行官网重置密码:银行卡的官方网站也是可以重置密码的,请确保银行预留手机号当前状况正常,在申请找回密码后,输入手机验证码和动态口令,就可以进行密码重置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 社会保障卡采用密钥安全技术,实行全国统一的密钥管理体系。
第二十一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生成和管理全国通读通写文件的控制密钥、及其他需要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密钥,并按照统一规则逐级分散给省、地市两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形成子密钥。省、地市两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生成和管理仅限本地区使用的密钥,以及本地区自行扩充文件的读写密钥;负责管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逐级分散给其的子密钥。
第二十二条 用于社会保障卡密钥管理和安全应用的加密机须具有国家密码管理部门颁发的商用密码产品型号证书,并符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规范要求。
第二十三条 用于存储密钥的社会保障卡主控密钥卡、密钥母卡、传输密钥卡、安全访问控制模块(PSAM卡)等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发放。
第二十四条 发卡地区须建立严格的社会保障卡密钥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密钥及加密机、主控密钥卡、密钥母卡、传输密钥卡等密钥载体的保管、使用程序;在确需将密钥载体移交给第三方使用时,须做好交接记录,签署保密协议,审核其安全管理方案,并对第三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6. 社保卡如何更改密码
法律分析:1、现场网点办理社保卡密码修改。凭本人身份证原件、社保卡到其发卡银行市辖区内的任一网点办理,办理时需设置两个账户密码,即是医疗账户和金融账户的消费密码,激活时需由参保人设置,凭密码消费。2、电话修改社保卡密码。持卡人可拨打劳动保障服务电话12333进行个人密码的修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7. 社保卡密码忘记了在哪里修改
社会保障卡初始密码为123456,忘记密码或者需要更改密码时,持卡人可携带身份证到省级医保定点医院和药店、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或省医保局修改,修改社保卡应用初始密码的同时完成医保功能启用。
1.现场网点办理社保卡密码修改,凭本人身份证原件、社会保障卡(新卡与旧卡均为同一发卡银行,旧卡交发卡银行销毁,否则只需带新卡)到其发卡银行市辖区内的任一网点办理,办理时需设置两个账户密码。
2.社保卡密码忘了怎么办?小编最推荐的方法是通过电话找回,持卡人可拨打劳动保障服务电话,12333进行个人密码的修改,进入主流程后按照语音提示按“5”,最后根据语音提示进行修改即可。
3.在社保经办机构修改社保卡密码,持卡人可在当地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窗口请工作人员办理,修改密码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和原始密码,密码由本人输入。
社保卡有两个密码,分别为:社会保障应用密码和银行金融应用密码。银行金融应用初始密码为955330,忘记密码或者需要更改密码时,持卡人可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修改初始密码,启用社保卡金融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自助设备修改银行账户密码。
8. 社保卡改密码到哪里改
法律分析:1、到其发卡银行辖区内网点办理,需要本人身份证和社保卡。
2、拨打劳动保障服务电话12333进行个人密码的修改。
3、在社保服务大厅的触摸屏上修改社保卡密码。
4、在当地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窗口请工作人员办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八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9. 社保卡密码重置去哪里
社保卡密码重置一般是前往所在地社会保险中心进行修改。
社保卡密码的修改有以下三个渠道:
一、拨打社保服务热线电话12333,根据语音提示修改;
二、携带本人的社保卡到各服务网点的专用设备修改;
办理机关(实施主体):
市、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1、携带本人社保卡前往社会保险中心;
2、在柜台人工修改密码或者在机器上自助修改密码;
三、可以登录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网站,登入个人社保查询更改密码。
如果是忘记了密码,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社保卡到当地的社保服务大厅柜台申请密码重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七条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第八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第九条 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第六条 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