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学家王小云是哪里人
① 从怀孕到坐月子,她2次破解美国最安全密码,后来怎样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由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最终走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现如今我们的各种信息都储存在网络上,这些信息通常都是个人隐私,一旦泄露就会导致不必要对待麻烦,所以对信息加密也成了一项必要工作,密码顺应时代趋势应运而生。
密码就像是一道锁,给信息的安全提供保障,一般来说密码是很难破译的,但也不乏一些计算机天才能够轻松的破解简单密码。在我国就有一位密码破解方面的天才,她就是山东大学的教授王小云,她兴趣驱使自学密码学,在分娩后坐月子期间曾两度攻破美国号称最安全的密码,让美国多次更换安全系统同时也为我国的密码破译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之后美国想要邀请王小云赴美发展,并提出了优厚的条件待遇,但是王小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说:“身在中国,自当为中国效劳。”如今的王小云教授依然活跃在密码破译事业的第一线,相信未来的她一定能够在密码科技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② 她任教山东大学,后被清华聘请,破解国际通用哈希函数而出名,她是谁呢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战争,也没有永远的和平。战争与和平交替存在。没有永远的光明,也没有永远的黑夜,光明与黑暗相伴而生。有密码墙,就是破裂密码墙的计算方法。尽管没有永远足够安全的密码,但我们会一直进步。在中国有一位这样女教授,她破解了世界上着名的通用哈希函数,就好比一个人赤手空拳,在一天之内造出一架飞机飞上天!让我们来一起了解王小云教授吧。
结语
王小云从小有着比较良好的家庭影响,她继承了父亲对数理化的喜爱,在后来的日子里也默默坚持,沉下心来去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勤学苦读。脱离掉学术氛围,王小云也有着普通的爱好,她喜欢养一些鲜花,或者做简单的家务都能让她放松,另外,集邮也是王小云的兴趣爱好之一。
③ 中国女教授从怀孕到坐月子,两度破解美国巨难密码,获得了什么奖励
在现在高科技的时代,密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可以说是密码时代,不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离不开其中的密码关系,所以说密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现在国家对于这一方面的关注也比较重视,对于人才的渴求也是比较求贤若渴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在破解密码方面的天才,她在怀孕的时候,破解了美国的安全密码,美国出高薪聘请,却被她拒绝,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密码女王,王小云。
王小云出色的表现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奖励,政府颁发了700多万,作为她们的奖金,相比这份金钱,王小云更看重的是对她的认可。她表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自己奉献的一切也将回报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
④ 山东美女教授,破译美国两大顶级密码,获国家717万奖金,她是谁
“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这首诗词是戚继光发明的,他发明的这首诗词的目的是为了充当成“密码本”,他采用声母和韵母的读音来传送情报。
自古以来,我国就不缺乏巾帼英雄,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王小云破译密码。
⑤ 她在怀孕期间太无聊,2次解开美国最安全密码,她究竟是谁呢
爱看科幻大片的人,是不是曾经梦想过有一天本人成为一名顶尖黑客,手指悄悄在键盘上敲动几下,就能够胜利破解一个国度顶级秘密的文件。但是很多人都觉得电影中这一幕,不可能呈现在理想生活中,这样的顶级电脑高手不可能存在,但是我国就真实存在这样一位高手。这位高手是一名女教授,并且在怀孕期间由于太无聊,两次破解开了美国自称最平安的密码,引得全世界刮目相看。
我国网络平安性能高,她有着功不可没的功绩。SM3的现世突破了美国在平安密码行业的垄断,我国正式具有了属于本国的平安性更强的网络密码。纵观王小云密码学上的成就,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胜利的。她少年时期对数学的酷爱,青年时期的刻苦研究,都是她胜利路上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坚实根底,她的胜利为后人做出优秀的典范。希望将来的我国可以有更多像“王小云”这样的例子呈现,为祖国的建立出一份力。与此同时,也希望留学在外的一些人才,可以学成后回国报效祖国。
⑥ 王小云的人物故事
破译美国使用的密码破解MD5密码算法,运算量达到2的80次方。即使采用现在最快的巨型计算机,也要运算100万年以上才能破解。但王小云和她的研究小组用普通的个人电脑,几分钟内就可以找到有效结果。
SHA-1密码算法,由美国专门制定密码算法的标准机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与美国国家安全局设计,早在1994年就被推荐给美国政府和金融系统采用,是美国政府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密码算法。
2005年初,王小云和她的研究小组宣布,成功破解邮箱密码。《崩溃!密码学的危机》,美国《新科学家》杂志用这样富有惊耸的标题概括王小云里程碑式的成就。因为王小云的出现,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宣布,美国政府5年内将不再使用SHA-1,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先进的新算法,微软、Sun和 Atmel等知名公司也纷纷发表各自的应对之策。
王小云个子不高、短发、戴着厚镜片的金边眼镜。一说话,口音里带着淳朴的山东风味。有10年的时间,她走在山东大学的校园里,能认出她的人很少。在记者采访前,她已经有半年没有接受过采访,就是她,两年前,在美国加州圣芭芭拉召开的国际密码大会上主动要求发言,宣布她及她的研究小组已经成功破解了MD5、HAVAL-128、MD4和RIPEMD四大国际着名密码算法。
当她公布到第三个成果的时候,会场上已经是掌声四起。她的发言结束后,会场里爆发的掌声经久不息。而为了这一天,王小云已经默默工作了10年。几个月后,她又破译了更难的SHA-1。王小云从事的是Hash函数的研究。
目前在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两大密码算法MD5和 SHA-1就是Hash函数中最重要的两种。MD5是由国际着名密码学家、麻省理工大学的Ronald L. Rivest教授于1991年设计的;SHA-1背后更是有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背景。
两大算法是国际电子签名及许多其他密码应用领域的关键。在王小云开始Hash函数研究之初,虽然也有一些密码学家尝试去破译它,但是都没有突破性的成果。因此,15年来Hash函数研究成为不少密码学家心目中最无望攻克的领域。
但王小云不相信,她想知道,Hash函数真像看上去的那么牢不可破吗?王小云破解密码的方法与众不同,但对王小云来说,电脑只是自己破解密码的辅助手段。更多的时候,她是用手算。手工设计破解途径。
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评价她说:“她具有一种直觉,能从成千上万的可能性中挑出最好的路径。”当王小云带领她的团队终结MD5后,《华盛顿时报》随后发表报道称,中国解码专家开发的新解码技术,可以“攻击白宫”。
王小云说,在公众的理解上,密码分析者很像黑客,但我们的工作与黑客是有明显区别的。她说:“黑客破解密码是恶意的,希望盗取密码算法保护的信息获得利益。而密码分析科学家的工作则是评估一种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寻找更安全的密码算法。”
与电视剧里《暗算》里的高手不同,王小云的工作更准确地说是“明算”。王小云说:“与黑客的隐蔽攻击不同,全世界的密码分析学家是在一个公开的平台上工作。密码算法设计的函数方法和密码分析的理论都是公开的。”
她说:“在破解了SHA-1的那天,我去外面吃了一顿饭。心里有些兴奋,因为自己是第一个知道一个世界级秘密的人。”看过电影《U-571》的人一定记得,美军为了获得德国潜艇使用的密码,不惜用一艘潜艇伪装成德国潜艇去盗取一艘受伤德国潜艇上的解码机和密码本。
10年破解世界5大着名密码,很多人会想,这个科学家一定是一个生活非常刻苦的人。但出人意料,王小云说:“那10年是我感觉过得很轻松的10年。”在破解密码的10年中,王小云生了一个女儿,还养了一阳台的花。
王小云说:“我的科研就是抱孩子抱出来、做家务做出来、养花养出来的。”她说,“那段时间,我抱着孩子、做着家务的间隙,各种密码可能的破解路径就在我脑中盘旋,一有想法我就会立即记到电脑里。到现在我还怀念那10年的生活,那时候,我会在一段时间里拼命工作,感觉累了,就休息一段时间。”
一次,王小云自己乘出租车,她用手机把出租车号发给一个朋友。朋友以为她要自己接站,查遍了当天的航班和火车车次都没找到那个号码,最后才知道原来是出租车号。是王小云怕遭遇坏人留下的“线索”。培育密码学最美妙果实的人王小云可谓名满天下,但当记者趁会间短暂的休息时间走到她面前进行采访时,她依然腼腆,脸竟然红了。
当记者问起她如何支配100万元的奖金时,她表示还没有具体想过,但“有一部分会投入到科研当中去”。虽然由于时间和地点的关系,采访没有再继续下去,但关于这位颠覆了两大国际密码算法的中国女科学家的资料,记者其实已经耳熟能详。
王小云,1966年8月出生,1993年获山东大学数论与密码学专业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她带领的研究小组于2004年、2005年先后破解了MD5和SHA-1两大密码算法。对于这项十几年来国际上首次成功破解全球广泛使用的密码算法与标准的工作,整个国际密码学界为之震惊,密码学领域最权威的两大刊物Eurocrypto与Crypto均将“2005年度最佳论文奖”授予这位中国女性。
2005年6月,王小云教授受聘为清华大学杨振宁讲座教授、清华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并成为当年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的候选人。
MD5、SHA-1是当前国际通用的两大密码算法,也是国际电子签名及许多密码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等电子商务领域。由于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因此手印成为识别人们身份的惟一标志。在网络安全协议中,使用Hash函数来处理电子签名,能够产生电子文件独一无二的“指纹”,形成“数字手印”。
专家们曾认为,即使调用全球的计算机,花费数百年、上千年,也难以找到两个相同的“数字手印”,因此能够保证数字签名无法被伪造。王小云团队随后开发的方法能够迅速找到这些相同的数字手印,这大大出乎了国际同行们的设想。有专家因此发表评论说,这是近几年来密码学领域最美妙的结果。
(6)密码学家王小云是哪里人扩展阅读:
王小云教授,1966年生于山东诸城,密码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3年至1993年就读于山东大学数学系;199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同年入选清华大学“百名人才计划”;2005年6月受聘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讲座教授”;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8月,增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初步候选人,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小云主要从事密码理论及相关数学问题研究。
王小云提出了密码哈希函数的碰撞攻击理论,即模差分比特分析法,提高了破解了包括MD5、SHA-1在内的5个国际通用哈希函数算法的概率;给出了系列消息认证码MD5-MAC等的子密钥恢复攻击和HMAC-MD5的区分攻击;提出了格最短向量求解的启发式算法二重筛法;设计了中国哈希函数标准SM3,该算法在金融、国家电网、交通等国家重要经济领域广泛使用。
2018年1月29日,在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王小云当选为天津市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现为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致公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8年4月14日,央视《开讲啦》“守护幸福”系列节目,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特别策划——清华大学教授,密码学专家王小云开讲:熟悉又陌生的“守护者”——密码!
和15年前相比,现在的王小云或许少了些年轻恣意,多了份担子和责任。但无论如何,这注定她的下一个5年又将是一场充满风险和乐趣的长跑。
⑦ 美国号称“最安全密码”,时隔三月中国女院士,成功破解打脸美国吗
王小云院士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会兼顾到家中的家务,对她来说,家务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对精神压力最好的纾解方式,在家务劳动中,她才能彻底地放松神经,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研究当中。
1966年出生于山东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的王小云,在身为教师的父亲影响下,自小就培养起对理科知识的热爱。起先王小云的成绩并不突出,在中考前,她加紧复习一个月,就直接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
密码学概念图
用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巨型计算机,也要花费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将它破译。而王小云偏偏有《阅微草堂笔记》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她相信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不代表她也做不出来。
在2004年的“美密会”上,王小云当众宣布她破解了“MD5”,全场学者都不禁鼓掌向她祝贺,有的学者则很茫然,因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被王小云轻松完成了。会议后续,日本政府还专门托人向王小云咨询密码安全问题。
⑧ 王小云破译美国密码是哪一年
2004年。
2004年,来自中国山东大学的教授王小云,赶赴美国参加密码学会议,这是密码学专业最权威的学术讨论。在会议上,王小云直接宣布她及带领的团队已经成功破译了MD5密码。MD5加密技术采用完全不可逆的算法加密,是这套算法复杂的根本原因。MD5的运算量高达2的80次方,据推算,其算法之大,就算是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没日没夜地运算,也需要足足花100年的时间才可破译。
在王小云成功破译之前,美国专家一向自诩MD5这项加密算法技术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算法,更是直接对外宣称至少100年内不会有人破解。
⑨ 中国天才女教授,破解美国两大最安全密码,国家如何奖励她
1983年王小云从诸城一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的数学系,之后师从数学家潘承洞院士,在1993年完成博士学业。
毕业之后王小云选择留在山东大学任教,从数学系的讲师到教授只花了九年时间,2005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并且受聘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讲座教授,次年又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为教授。
在这样学术一面的背后,王小云也被称为中国的密码破译天才,她曾是中国密码创新奖的特等奖获得者,并且获封当年的网络安全优秀人才。
多项报告的发出,也让很多权威机构看到了王小云的天赋,谁不想要这么厉害的队友,各国都开出优渥的条件想要拉拢她,但是在王小云心里,只有祖国才是培育她的地方。
s在发表MD5后,王小云发现了这套算法的漏洞,为国家研发出一套查漏补缺的SM3密码系统,之前的漏洞也被她覆盖,成为新的世界最强密码算法,改变了中国在密码系统世界的地位。
王小云和其团队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对中国的密码破译领域有重大贡献,国家也不甘示弱奖励了王小云七百一十一万作为奖励,鼓励她今后继续致力于密码破译领域,在这个方向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