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怎么样
① 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评《清明上河图密码④》
“北宋朝,汁梁城,百工业,最繁荣”...这朗朗上口的歌谣唱出了北宋时期手工业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让我们跟随《清明上河图密码④》,跟随天工十八巧匠之首,在萝卜案、焦船案、艮岳案、秘阁案中再次体验探案的无穷乐趣。
本卷亮点之一:“作绝”张用
回顾以往三卷人设,主人公皆是具有超强断案能力之人,单看都很完美,但美中不足的是在他们身上似乎欠缺了点个人魅力,也许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为了在本卷中尽显张用的与众不同。“诉绝”赵不尤太过冷静,万事皆在他预料之中;“牙绝”冯赛命运太过悲催,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斗觉”梁兴太过勇猛精进,一心在军中有所作为。而本卷中的“作绝”张用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跳脱的性格、过人的才智、淡泊名利又率性而为的作派,悄然成为“四绝”中我最喜欢的一位。看似疯癫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明镜般的心;一个有趣的灵魂;一份处处替他人着想的真性情。正因如此,作为醉心技艺、不受仕禄拘困的匠人,张用从未丢失本心,凭借“疯癫之法”一次次的躲过了朝廷委派给他的任务,躲过了辽国人借《百工谱》绘制之名诓骗大宋能工巧匠入局的陷阱,但在卷末又甘愿以身犯险,主动入局一探究竟。
本卷亮点之二:解读人心
从第一卷到第四卷,于作者而言,每卷都在讲案件,写推理。对读者来说,除了沉浸于跌宕起伏的案情外,更沉醉于作者融汇在故事中的人心描写。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作者将行走在江湖之中的众行手工业者人性中的贪婪、猜疑、妒恨写得淋淋尽致。面对人性的弱点,我们又该如何走出自己的心魔呢?
一、得之坦然,所得皆正大光明。
萝卜案中的“顿丘九虎”本是因家乡遭受水灾,一起从顿丘逃难至汴京并结拜为兄弟的九人。本都是良善贫民,意外合力杀死富家子弟黄三奇而各自获取不义之财。这笔钱财虽令他们暂且摆脱了贫困之苦,却在各自心中转换成了永远都挥之不去的心魔。无时无刻不折磨着他们每个人的内心。曾患难与共的九人,本应亲密无间的九人却产生了嫌隙,互相猜忌、自相残杀,只剩猫窝匠柳七一人存活于世。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我们所要得到的东西,无论是钱财、事业、感情都要用光明正大的方式来获取,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无愧于天地,心中坦然,所得自然“坦然”,活得自然自在心安。
二、失之淡然,勇于面对。
生而为人,一生中注定会失去很多,可是该如何对待“失去”呢?如何才能不长出戾气,受困于心魔呢?其实只有这两个字,“淡然”。看淡这些失去,毕竟失去再多,人生依旧要前行,不能总停留在失去的回忆中,不能总是将愤恨之种埋于心中。否则,苦的只能是自己。
三、顺其自然,事事莫强求。
世界再大,也大不过一颗心;走得再远,也不过是一场繁华梦。人们最难控制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内心。人生,没有纯粹的甜和苦,总是苦里藏着甜,甜里含着苦。生命的美丽,就在于懂得顺应自然,于曲折之中走出自己独特而美丽的人生之路。
四、不为繁华易匠心, 不舍初心得始终。
不做心魔的傀儡,经得住外界的诱惑,醉心于工艺,潜心钻研,穷尽一生磨练技能,定能在自己的术业上有所成就,成为真正的匠人。
纵使我对作绝张用欣赏有嘉,但仍对尚未出场的“相绝”有所期待;纵使张用与未婚妻朱家小娘子-朱克柔素未谋面 ,但我仍对这对性情相投的二人之后的相遇颇为期待;纵使北宋的种种隐患已初露端倪,但我仍想一览大宋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清明上河图密码⑤》,再见!
② 有谁读过《清明上河图密码》,感觉怎么样
《清明上河图密码》无疑是一部诚意之作。
作者冶文彪有足够的野心,所以才能用五年的时间去构建如此庞大的一个谜局,并将其分解为木火金水土5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篇章,用朴素而辛酸的笔触,描述流落于街头巷尾,市井之间小人物的命运与挣扎,最终将其串连成一个北宋帝国覆灭的惊天阴谋。
本书作者却以非凡的想象力颠覆并重构了这个故事,写就一本厚厚的古典历史传奇推理小说,其勇气与毅力均令人钦佩。由于画中所涉及的人物众多,故事的构思和驾驭也具有相当的难度,在写作时很难处理好故事整体构思与人物情感细节的关系。
赏析
故事以一艘消失的梅船为引子。作为全书的开篇大案,此案的布局最为庞大,人物线索也最为纷杂。众目睽睽之下消失的梅船,如同魔术表演般的诡计,却难以猜透其中的手法。而新船上神秘出现的二十四具尸体,更为案件增加了一份神秘莫测的传奇色彩。
其中剑神郎繁的尸体,则将此案和八子案结合在一起,以判官赵不尤的探案过程推动事件的发展。八子案中的东水八子因为新旧法案的争议,原本情同手足、惺惺相惜的八人却渐渐背道而驰,渐行渐远。而其中暗暗涌动的暧昧情愫,也成为此案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