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访问香港
❶ 1997年的海军舰队出访,有什么历史意义和作用
1997年2月20日,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由112、166导弹驱逐舰、953综合补给船组成的编队,历时98天,总航程2.4万多海里,先后访问了美国的夏威夷、圣迭戈,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秘鲁的卡亚俄,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实现了海军舰艇编队首次横渡太平洋,首抵美国本土和南美大陆的重大突破,创造了我海军航程最远、航时最长、访问国家和港口最多、出访规模最大等新纪录。
那次出访时机特别、背景特殊。当时中美关系历经曲折,刚刚有新的缓和,出现新的转机,采取重大军事外交行动,对逐步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时又值香港百年回归前夕。起航当天凌晨传来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的噩耗,举国悲痛之际,编队仍按计划踏上远航征程,这一行动向世人表明我国政局稳定,军队听党指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决不会改变。
按照访问行程,编队完成环太平洋航行,要跨越178个经度、66个纬度、12个时区,经历春夏秋冬4季转换。特别是航渡时间长,海区生疏复杂,访问国国情差异大,编队官兵和装备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起航不久,就遭遇大风大浪,舰船顶着4-6米的大浪航行,纵倾达10-12度,横摇20-30度,90%以上的人都晕船呕吐,体力消耗很大。对此,编队临时党委发出“吃饭就是政治”的动员令。112舰在风浪最大的时候,把部门长、教导员集中到驾驶室,舰长亲自指挥大家唱《团结就是力量》,然后分头到各舱室,把不想吃饭的人叫起来,一个盯一个,看着他们把饭吃下去。编队各级领导带着罐头、水果,深入机电、航海、观通等勤务量大的部门,给予慰问鼓励。各舰开展了“送温暖”活动,干部给晕船患病的战士喂水、喂饭,喂了吐、吐了再喂,官兵一致、团结互助的场景十分感人。由于风浪太大,加之953船上层建筑受风面大,主机虽超负荷运转,但速度仍上不去,补给又屡屡受挫,使得机动时间不断减少。能否准时准点抵达夏威夷成为第一航次的主要矛盾。
在太平洋上顶着大风大浪实施补给,紧张气氛不亚于一场战斗。先是采取横向补,953船与驱逐舰并排航行,受风浪影响,驱逐舰摇摆度很大,多次造成受油管脱落。接着改为纵向补。166舰上几十个人位于舰艏,风浪中根本无法站稳,只好捆在一起一节一节把250米长的油管拉上舰,稍不留神,就有被掀到大洋里的危险。好不容易把油管接好,由于拉力太大,管子拉断,重油喷得甲板上到处都是,舰员浑身是海水和油污混合物。实在没办法,又改为反航向顺风顺浪补给。经过10多次反反复复实验,终于成功,抢回了宝贵的机动时间。各舰船还涌现出一批舍生忘死保装备的动人事迹。2月24日早晨,166舰水雷班长黄冬青到前深弹库检查,发现已进海水达20厘米。舰领导决定立即组织堵漏,并派出6名同志24小时监视,每半小时抽一次水。舰艏颠簸得最厉害,舱内密不透风,空气浑浊,油味浓、温度高。排一次水,要钻2道低矮的水密门,爬2个垂直的梯子,还要斜身挤过一道狭缝,十几分钟就会让人胸闷眼花。可他们值一个班就是几个小时,一直坚持了半个月,被誉为“护舰六勇士”。
经过全体官兵齐心协力,分秒必争,终于提前半小时赶到夏威夷海域与美舰会合,取得了出访首航胜利。
编队远涉重洋,官兵们非常疲劳。为了展示我军文明之师形象,保证以崭新的舰容、良好的军容出现在四国五港,航渡中各舰船都很重视维护保养。在前往夏威夷航行中,舷号被风浪打得模糊不清,上层建筑黄斑锈点增加。抵港前两天气象稍好些,全舰人员掀起了维护保养的热潮,甲板全部冲洗、除锈、上漆,用吊篮把人吊到舷外涂描舷号。经过努力奋战,舰容很快整洁如新。军人的仪表也很重要。每到一个港口的前一天,大家就忙着熨衣服、擦皮鞋、刮胡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编队进港,舰员着装统一,戴白手套,在甲板上列队,一站一二个小时。访问期间,海军官兵扶老携幼、拾金不昧、拒收钱物等事例屡见不鲜。美太平洋舰队参谋长助理拉提将军的岳母已80多岁,她怀着极高的兴致上953船参加招待会。离船时,更位长罗军看到舷梯太陡,老人下船不便,主动将她背上码头。第二天,老人执意要拉提转达谢意,说中国海军是好样的。4月9日,在秘鲁卡亚俄港,欢迎队伍中有个50多岁的秘鲁人不慎落入海中,166舰副政委林文珍立即组织营救,使他很快化险为夷,中国水兵的“英雄壮举”立即广为流传。
军舰出访美洲大陆,广大海外华人无不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扬眉吐气。我们每到一个港口,华人社团组织的欢迎队伍早早地等在码头,手持五星红旗,伴随舞龙、舞狮的锣鼓,前来迎接。到处都可以看到催人泪下的场景,感受到海外华人对祖国的一片热情。“踏上中国自己的军舰,就像站在祖国的领土上;祖国强盛了,我们的腰杆子也硬了”,这句话道出了许许多多海外华人的共同心声。在欢迎和参观的人群中,有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婴儿;有怀胎数月的妇女,也有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有留学海外的学生,也有来自台湾、香港的同胞。南加州49个华人社团联合举办欢迎宴会,编队100名官兵参加,千人大厅,一席难求。当大家齐声合唱《歌唱祖国》时,许多人流下了热泪。一位老华侨拉着战士的手激动地说:“在美国有两件事提高了华人的地位,第一件是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二件就是中国军舰访问圣迭戈。你们给中华民族长了志气,给华侨撑了腰。”在秘鲁,许多年逾古稀的华侨举家来到卡亚俄,一遍又一遍地触摸战舰,让儿孙们从中获得“寻根”的感觉。有一次,我带军乐队到通惠总局礼堂演出。灯火辉煌,后台摆满了可口小吃和饮料。我临时讲了一段话,我说中国人有个习惯,在省内一个地区是老乡,在国内一个省是老乡,在海外中国人都是老乡,我们看望老乡来了。全场欢呼,演出中掌声不断。一个老人说,太高兴了,这是通惠总局从未有过的盛事。欢送的场面更是令人难忘。狭长的码头上,1000多张华夏同胞的面孔掩映在五星红旗的海洋中,“祖国万岁”、“再见了亲人们”,“欢迎你们再来”等口号此起彼伏。军舰远去,仍可看到挥舞的红旗。列队甲板的官兵们,目睹如此盛况,视线模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国家行为的海军舰艇编队访问,其使命主要是代表国家发展与访问国的友谊。出访期间,我们始终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反复阐明我们是为和平而来的,相互学习、增进了解、发展友谊是访问的宗旨。在与美国这样世界强大的海军交往中,我们不自卑、不示弱,既表示虚心学习,又反复强调中美是太平洋沿岸的两个伟大国家,发展中美关系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美国军方尤其是太平洋舰队对我们很尊重,太平洋舰队司令克莱明斯上将亲自到珍珠港码头迎接。克莱明斯和太平洋舰队航空兵司令班尼特中将还邀请编队指挥员到家中做客。美海军为我方高级将领安排了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海军打击与空战中心到核动力航母、战略核潜艇等32个项目的参观活动。8天中,先后有32名美将领、议员、州长、市长出席会见或宴请。
在与墨西哥、秘鲁、智利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海军交往中,我们处处尊重他们,表示国家不论大小都应取长补短。墨、秘、智三国海军将领很受感动。墨西哥太平洋舰队司令萨尔梅罗恩中将亲自为两国足球赛开球。秘鲁海军司令伊巴尔塞纳上将在告别时动情地说:“祝你们一路顺风,不要忘了在秘鲁还有一个你们的好朋友”。智利海军第一海区司令戈达德风趣地说:“智利和中国正好处在南北半球相对应的位置上,假如从智利开凿一条隧道穿过大洋,走出去就到了中国。中国古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向世界传播了一个古老大国的文明,今天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抵达美洲大陆,则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新成就”。
❷ 中国出访了几次,去美国圣迭戈港那一次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始于1985年。
1985年11月16日至1986年1月19日,时任东海舰队司令员聂奎聚率领“合肥”号导弹驱逐舰和“丰仓”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首次出访巴基斯坦卡拉奇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孟加拉国吉大港。这是人民海军走向世界的处女航。
1989年3月31日至5月2日,北海舰队司令员马辛春中将率“郑和”号训练舰出访美国夏威夷。这是第一艘进入西半球的中国海军舰只。
1990年12月5日至1990年12月28日,海军副参谋长张序三少将率“郑和”号训练舰出访泰国。
1993年10月15日至1993年12月14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陈庄季少将率“郑和”号训练舰出访孟加拉国吉大港、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印度、泰国曼谷港。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单舰跨越两大洋。
1994年5月12日至5月24日,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王继英中将率由“珠海”号导弹驱逐舰、“淮南”号导弹护卫舰、“长兴岛”号远洋打捞救生船组成的舰艇编队,出访俄罗斯海参崴港。这是我人民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访问俄罗斯。
1995年8月9日至8月30日,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王永国少将率领由“珠海”号导弹驱逐舰、“淮南”号导弹护卫舰、“丰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首次出访印度尼西亚丹戌不碌港,并参加印尼“95国际航海节”。
1995年8月27日至9月4日,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杨玉书中将率“淮北”号导弹护卫舰访问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庆祝活动。
1996年7月8日至7月15日,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王继英中将率领由“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西宁”号导弹驱逐舰组成的舰艇编队访问朝鲜。这是中国海军检讨编队首次出访朝鲜。
1996年7月22日至8月XX日,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张定发少将率领“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第三次赴俄罗斯海参崴进行友好访问,并参加俄罗斯海军建军300周年庆典活动。
1997年2月20日至5月28日,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王永国中将率领由“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珠海”号导弹驱逐舰、“南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出访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圣迭戈港,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秘鲁卡亚俄港,智利瓦尔帕莱索港。这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抵达美国本土和南美大陆,首次完成环太平洋航行。
1997年2月27日至3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杨玉书中将率领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铜陵”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出访泰国梭桃邑军港、马来西亚卢木军港、菲律宾马尼拉港。这是中国海军舰艇第三次访问泰国及首次访问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也是我国产导弹驱逐舰“青岛”号首次代表中国出访。
1998年4月9日至5月27日,海军北海舰队副参谋长韩芳润少将率领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世昌”号训练舰、“南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出访新西兰奥克兰港、澳大利亚悉尼港、菲律宾马尼拉港,并参加参加菲律宾独立一百周年庆典。这是我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访问大洋洲国家。
2000年7月5日至9月7日,海军南海舰队参谋长黄江少将率领由“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南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舰艇编队出访马来西亚、坦桑尼亚、南非等亚非三国,创造人民海军首次远涉三大洋,首次横跨印度洋,首次访问马来西亚,首次对非洲大陆访问等记录,往返16000多海里。
2000年8月20日至10月11日,海军北海舰队参谋长吕秋芳少将率领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舰艇编队出访美国和加拿大。这是我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访问加拿大。
2000年9月17日至9月29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郑宝华少将率“郑和”号训练舰出访俄罗斯海参崴。
2001年5月2日至6月14日,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张岩少将率领由“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舰艇编队出访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和印度孟买港,并参加中巴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
2001年8月24日至11月16日,海军东海舰队参谋长吴福春少将率领由“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丰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舰艇编队出访德、英、法和意大利欧洲四国,往返23000海里,创造了首访欧洲,一次出访航经的大洋、海峡和沿岸国家最多的纪录,标志着中国人民海军的航迹已经遍布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2001年9月9日,为纪念中国海军首航红海,编队官兵在"深圳"舰飞行甲板举办"红海之夜"音乐会。
2001年9月16日至10月30日,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杨福成少将率领由“宜昌”号和导弹护卫舰“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舰艇编队出访澳悉尼花园岛海军基地、新西兰奥克兰港,并参加澳大利亚联邦成立100周年庆典。全程历时44天,航程11860余海里。
2001年11月9日,海军南海舰队驱逐舰支队支队长曲立树大校率“玉林”号导弹护卫舰出访越南胡志明市西贡港,这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访问越南。
2002年5月6日至5月13日,海军副参谋长周伯荣少将率领由“嘉兴”号导弹护卫舰和“连云港”号导弹护卫舰组成舰艇编队出访韩国仁川港,这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访问韩国。
2002年5月20日至9月23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进行了首次环球航行。在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丁一平少将的率领下,“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访问了新加坡、埃及、土耳其、秘鲁、法国等五大洲10个国家及港口。舰艇编队跨越五大洲,穿越三大洋,首次实现了中国海军环球航行的梦想。
2003年10月15号至11月21号,南海舰队副司令员薛天培少将率领“深圳”号导弹驱逐舰与“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舰艇编队,应邀访问美国关岛、新加坡和文莱,总航程7000余海里,创造人民海军首访美国关岛、文莱,首次参加新加坡海上军事防务展外事活动的记录。
2004年4月30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在海军副司令员么兴远中将、海军副参谋长周伯荣少将和海军政治部副主任张双虎少将率领下,由“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淮北”号导弹护卫舰、“铜陵”号导弹护卫舰、“襄樊”号导弹护卫舰、“怀化”号导弹护卫舰、“314”号潜艇、“324”号潜艇组成的舰艇编队和两架舰载直升机训练途中停靠香港六天。这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97回归后首次大规模访问香港。
2005年11月8日,南海舰队副司令员韩林枝少将率领“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访问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印度科钦港和泰国梭桃邑港。在出访途中,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并分别与三国海军成功举行以联合搜救为主要内容的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演习。这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在境外与外国海军进行演习,向世界宣传了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2006年8月,北海舰队副司令员王福山少将率领“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访问了美国、加拿大、菲律宾,并首次与美国举行了第一阶段海上联合搜救演习。
9月25日,加拿大太平洋舰队司令唐纳森准将(前右)在维多利亚市附近的埃斯奎莫尔特港欢迎中国海军编队总指挥、北海舰队副司令王福山少将(前左)来访
2007年2月,海军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支队长邱延鹏大校率“连云港”号导弹护卫舰和“三明”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参加了在巴基斯坦卡拉奇举行的“和平-07”多国海上联合军演。这是中国首次派舰艇参加多边海上联合军演,并采取作战舰艇无补给舰伴航的方式进行远洋航行。
2007年5月11日,海军南海舰队第九驱逐舰支队参谋长李晓岩大校率“襄樊”号导弹护卫舰从海南三亚起航前往新加坡,参加5月15日至20日在新加坡附近海域举行的“第二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多边海上演习”和新加坡主办的“2007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
2007年7月24日,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苏支前少将率领“广州”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前往俄罗斯、英国、西班牙、法国4国进行友好访问。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访问了俄罗斯圣彼得堡港。
2007年9月10日,海军北海舰队“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在编队指挥员、北海舰队副参谋长张学增少将的率领下,先后出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受北京奥组委的委托,中国海军出访编队在悉尼奥体中心公园举行了“迎2008年北京奥运会签名”活动。出访期间,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国在南太平洋塔斯曼海域举行了由中国首次倡导的三边海上联合演习。
2007年11月21日,南海舰队副司令员肖新年少将率领“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出访日本,这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出访日本。
❸ 谈谈你的看法 此次香港回归庆典辽宁舰到香港为什么要用 “访问”一词 若不用这个词用什么词比较合适
因为香港是特别行政区,不是普通的省级市。按照国际惯例军舰到别国城市一般用到到访/访问。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