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编译版怎么样
⑴ 哪本编译原理的书籍好
《C#高级编程》系列不错,里面有介绍.NET程序的编译原理。当然,也涉及了一些Java、C++、VB等的编译原理,并对它们作了比较,揭示了它们的优缺点。
⑵ 编译原理这本书怎么样
这本书是国外编译技术的经典名着,称为龙书,当然要看懂也是不容易的。
⑶ 立人编译的书好吗
挺好的。立人的代表作有包括《盗火与革命》、《安身与立命》、《世道与人心》。都是很好的作品。
⑷ 买文言文类的书是编译还是编着的好
如果是为了学习文言文,尽量不要看有译文的。
第一,这样不利于自己去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如果自己仅仅用字典,反反复复地读懂一篇文言文,就是一个极大的进步,能读懂八到十篇,就等于打开了文言文的大门,今后再也不用为文言文发愁了。
第二,同样的文言文,翻译和理解都有一定的差异,只有相对的对与错,没有绝对的标准。人家翻译的,只能是一家之言,不能作为依据。
⑸ 儿童文学类书籍有哪些
今年3月时,我做了一件疯狂的事,把10多部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如《爱丽丝漫游奇境》《小王子》《秘密花园》《绿山墙的安妮》等,每本一口气买了3-4个版本回来啃。
想着的是,多看看,多选选,把从内容翻译到插画,再到排版装帧乃至价格,各方面都让人满意的版本推荐给大家,让你们又好又快地为孩子选到好书。
小半年过去了,也陆续通过不同版本对比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了《小王子》《绿山墙的安妮》《秘密花园》《爱丽丝漫游奇境》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每研究完一本都喜忧参半,喜的是,寻寻觅觅,总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版本;忧的是,作为公版名着,各种删减版、劣质美绘版充斥着市场,让孩子读,真让人堪忧啊。
当时就一直在想,能不能找到一套书,本本经典、名家名译全译无删减、插画让人倾心、装帧很艺术、价格也很美丽?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直到上个月,我在深圳书展,终于和中信出版社谈妥了这套书,价格美丽到,我自己都佩服我砍价的能力了!
企鹅青少年文学经典系列全10册
1、《绿山墙的安妮》
2、《海蒂》
3、《鲁滨逊漂流记》
4、《秘密花园》
5、《汤姆索亚历险记》
6、《爱丽丝漫游奇境》
7、《柳林风声》
8、《小王子》
9、《海底两万里》
10、《金银岛》
适读对象:8—15岁青少年、成人
这套书我在6月就收到样书了,当时看每一本书名,都让我又惊又喜,因为基本与我3月给开出的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书单很吻合。
10书本,哪本不是举世闻名的经典名着,相信你们即使没看过书,也听过书名吧。
有三部,我很久之前分别写过文章——
还有今年3月以来陆陆续续和大家分享的——
真的是部部经典啊,上面6部专门写过解析的就先不说,其余4部《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柳林风声》《海底两万里》,我虽然没有专门写过书评,但是很多推荐的书单都少不了这几本书的影子。
在童书界摸打滚爬这么多年,对中信的书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中信出版的,自然不会差。除了作品经典外,还有
名家名译
10部作品装在布艺函套里,赫然挺立的书脊上显示的译者阵容让人欣喜惊叹,个个都是国内顶级的翻译家:
着名散文家梁遇春
《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
《悲惨世界》《茶花女》译者
郑克鲁
《彼得潘》《马克思传》译者
杨静远
《变形记》译者
李文俊
……
每一位都是译本品质的保障与担当。读他们的译本,才是原汁原味儿的吸收,才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精髓的继承。
充满艺术感的封面设计
工艺上,布纹纸,触感细腻温柔。
10本书,每本都有着精准的配色方案。
像故事本身一样充满糖果味儿的
橙黄《秘密花园》
如深海一样浩瀚蓝得深邃的
《海底两万里》
似孩子的想象力般蓬勃的红色
《绿山墙的安妮》
……
10本汇聚在一起,整体呈现出彩虹色盘,明亮而梦幻。
这样一整套摆在面前,当时我恨不得立刻、马上搬回家一睹为快。一是想要看看插画如何,二是想确定是不是每本都是全译版。
对于儿童文学,我评判是否优质的标准,当然少不了插画这块。让我们来感受下这套书锦上添花的插画。
如油画般的布景刻画
《海蒂》来自远方的朋友
写实特写下的逼真感
《金银岛》海上恶劣天气
脑洞大开的如梦幻想
《柳林风声》晨曦中鹿角人身鹿蹄牧神
层次丰富的水彩感
《汤姆索亚历险记》孩子们发现小镇
《海蒂》 若祈/绘
10本啃下来,确定都是名家全译本就放心了。
价格方面我说下,虽然很喜欢这套书,但之前有公号开团价399元(原价578元),我觉得偏贵,拒绝了出版社。后来电商网大促,5折,我差点觉得开团是没希望了。直到7月深圳书展时和编辑软磨硬泡了很久,砍价砍到没朋友,终于争取到了超级福利价(当然也是自降利润),全套278元包邮,48折。
确认过眼神,连价格也确认好了,终于可以放心推荐给大家了。
说说这套书的亮点
1、出版界品质担当:企鹅与中信联合打造的彩虹色经典,品质坚挺
选书,除了内容和品质,丹妈总不忘关注品牌方。这次也不例外,看到是中信出品,就已经很放心了,再看到书脊上赫然印着的企鹅标识,完全是他乡遇故知的节奏啊。
先和大家安利一下这只神情略带讶异的企鹅的来历。
它是世界上最大、最着名的英语图书出版商企鹅出版集团(Penguin Group)的logo。不要意外,DK、Puffin、Ladybird等赫赫有名的品牌都在企鹅集团旗下。
从1935年企鹅第一本平装书问世至今,企鹅图书的封面一直是英国文化和设计的风向标。追求“精致美学”的企鹅出版集团80多年来从未降低自己对品质、美学的要求,用企鹅设计师的话来说,他们就是要让每一本书都能有自己的个性。
所以,遇到企鹅,就等于遇见品质。
2010年,企鹅重磅推出Puffin Classics Deluxe Collection,就是我们这套企鹅系列的英文版,主打收藏概念的青少年文学经典丛书,一上市就惊艳了一大批读者。
引进的中文版延续了原版的设计,每本书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全套呈现出彩虹色,明亮而梦幻,活泼且甜蜜。
说到经典名着就感觉大部头难啃?这样一道彩虹出现在面前,怕是平常对文学再无感的孩子,也会忍不住拿手里翻一翻。而本来就嗜书的人,真的是看一眼就想攒齐全套啊。
一本本拿在手里,布纹封面洋溢着复古的气息,封面上的小动物、人物形象又漾出可爱感。
圆书脊的立体感与精装、线装的精致感扑面而来。
这是一套从视觉上就带着甜味的经典名着,文艺十足,高颜值之上,又有品质保障。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
2、选本经典:10本畅销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儿童文学名着,让孩子品尝10种成长的可能
世界文学宝库中,自然是卷帙浩繁。不过丹妈始终相信,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不论时光怎么流转,这10部作品的销量总是很坚挺,深得世界各地的孩子喜爱。
既有让男孩们大呼过瘾《金银岛》《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也有让女孩们手不掩卷的《绿山墙的安妮》《海蒂》《秘密花园》,还有男女老少通吃的《小王子》《柳林风声》……真的不能更经典。
随便选几本来说说:
《小王子》
被译成超过100种语言的儿童文学传世经典;
入选美国《出版者周刊》“所有时代最畅销童书”;
入选英国最大连锁书店Waterstones“最受喜爱的100本童书”;
作家三毛曾说:“如果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只有一个月,我便去看《小王子》。”
周国平怒赞《小王子》是天才之作,“我甚至要说,它是一个奇迹”……
这部让人触摸童心、享誉全球的作品是法国人的骄傲,也被亿万读者公认为是“每个孩子和每个长大了的孩子都值得拥有的一本书”。
《柳林风声》
1954年美国《号角书》杂志年度好书奖;
英国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影响之作,英国儿童枕边的“宝贝书”
入选英国BBC“大阅读:最受欢迎的100本小说”;
入选择美国《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
……
这是《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从小爱到大。就连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是它的忠实粉丝。据说,罗斯福曾经写信给作者肯尼思格雷厄姆:“拿到《柳林风声》,我一口气读了3遍。”
说到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在那里的四个好朋友——老实憨厚的鼹鼠、稳重的獾、狂傲的蟾蜍、机灵鬼河鼠,总是会占据人们的脑海,让人忍不住要一睹为快。
《金银岛》
入选英国最大连锁书店 Waterstones “最受喜爱的100本童书”;
入选英国BBC“大阅读:最受欢迎的100本小书”;
入选美国《纽约时报家长指南:最佳童书》……
这真的是最最最好看的冒险儿童小说,精彩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加勒比海盗》。它开创了以发掘宝藏为题材的小说先河,丹妈一度痴迷到连上厕所也不肯放手的地步。
从1881年问世以来,《金银岛》已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也影响了无数名家。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它是“我坎坷岁月中的精神食粮”,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它“令人快乐”,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当我9岁半时,父亲给了我一本《金银岛》,我手不释卷地阅读。”……
熟读完这10部作品之后,我发现,虽然每部作品的写作风格各异,涵盖的主题也各不相同,如:
《绿山墙的安妮》展现的是女孩的乐观、坚韧、纯真与感恩
《爱丽丝漫游奇境》表现的是孩子充满奇异而荒诞的幻想
《海底两万里》体现的是人类意志的坚韧与勇敢
《鲁滨逊漂流记》呈现的是男孩的冒险与刚毅
……
但它们无不围绕着一个主题:成长。
成长是每个孩子都绕不开的问题,10本书,10种不同的成长:探险、漂流、幻想、蜕变……色彩斑斓的故事为孩子展现了成长的更多可能,让童年生活拥有像封面一样的彩虹色。
3、名家名译全译本:原汁原味儿再现原着,帮助孩子传承文学精髓
公版经典作品,因为出版门槛低,市面上删减版、编译版泛滥。读这样的版本,要么故事的连贯性完全被打断了,孩子读得云里雾里;要么译文生硬毫,原着的韵味儿全无,小时候丹妈也读过这样的译本,真的是读得怀疑文学本身啊。
所以每次给大家推荐经典文学作品,译文总是丹妈最看重的。必须是名家的经典译本,接受过时间和读者考验的好译本,捧回家才是沉甸甸的知识,才有读的价值。
给大家推荐这套书之前,我用了好几个月来确定它译本的经典度和完整性。经不经典,看看它的译者阵容就知道了:
《绿山墙的安妮》马爱农/译
《小王子》郑克鲁/译
《鲁滨逊漂流记》梁遇春 /译
《秘密花园》李文俊 /译
《汤姆索亚历险记》刁克利 /译
《爱丽丝漫游奇境》王芳 /译
《海蒂》朱碧恒 /译
《金银岛》张贯之 /译
《海底两万里》陈筱卿 /译
《柳林风声》杨静远 /译
除了开篇提到的几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刁克利、《马克思传》译者杨静远、《巨人传》《巴黎圣母院》译者陈筱卿、《欧亨利短篇小说集》译者朱碧恒……哪个不是外国文学翻译界的重磅人物呢?
在他们的笔下,句子是有味道的,故事是活的,读到这些名家的文字,才是真正地与文学亲密接触。
口说无凭,随便选几本的片段,摘给大家先感受一下。
先来看《金银岛》惊心动魄的画面——
我立刻想方设法脱身,以最快的速度又悄悄地爬回树林中那一片空阔的地方。我一边逃离,一边可以听见西尔弗同他的那一伙人互相呼应的声音,这声音促使我跑得更快。我一离开树林便拼命奔跑,几乎来不及辨认逃跑的方向,只求能远远地避开那伙人。我跑越快,心里就越恐惧,最后简直要发疯了。我心想:这一切都完了,永别了,“希斯帕诺拉号”;永别了,乡绅、大夫、船长!除了饿死或死于那些叛乱分子之手,我别无出路了。我边跑边想,不知不觉来到那座双峰小山脚下。就在这个地方,有一种新的危险来临,吓得我裹足不前,心中怦怦直跳。
译文不是生硬的翻译,是娓娓道来的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跌宕起伏的情节流畅自然而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全书,根本停不下来。
接着来感受《柳林风声》的译文——
只一眨眼工夫,不知怎的,他已经握住了把手,转了一下。一听到那熟悉的声音,他过去的狂热又袭来,攫住了他的全部身心。像做梦一般,他不知怎的就做到了司机座上;像做梦一般,什么是非曲直,什么顾虑担忧,一股脑儿都抛到九霄云外。他加大了车速,汽车冲过街道,跃上公路,越过旷野。这时,他忘掉了一切。只知道他又成了蟾蜍,无比高明强大的蟾蜍,煞星蟾蜍,大道上的征服者,小路上的霸王……
放飞自我的蟾蜍尽情享受着快乐,行云如水的语言又渗透着散文诗般的美。
再来体味《小王子》里的诗意和隽永——
“小家伙,难道蛇、约会和星星这一连串的事是个噩梦,对吗?”
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他对我说:“重要的事,是看不出来的……”
“当然……”
“这就像花一样。如果你喜欢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夜晚,你仰望天空,那是愉快的。所有的星星都百花盛开。”
“当然……”
“这就像水一样。你给我喝的水由于辘轳和绳子发出的声音,仿佛音乐一般……你记得,水很好喝。”
“当然……”
“生长在星星上的花”“所有的星星都百花盛开”“重要的事,看不出来”,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从法语到中文,难以如此直抵人心。
和为了赶出版进度的编译行为全然不同的是,名家是真正用专业、热情、文学素养乃至生命在翻译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有对原着内涵的生动再现,中外文之间是无缝对接的。
10本读下来,孩子品尝的不仅是好故事带来的快乐与舒畅,也能得到外国儿童文学精髓、优美语言的浸润。这样长大的孩子,语文成绩都不会太差。
4、插画艺术:国内10位新锐插画师为经典注入了年轻血液,帮助孩子更好地解读文学
这套书的原版书是纯文字的,为了呼应封面“彩虹”的设计,出版社也是下了血本,盛邀10位国内新锐插画师绘制插图。
如电影《百鸟朝凤》海报插画师方块阿兽、人气插画家阿猛、多次入围国际插画家奖的棱小宇……
放几张图大家一起来欣赏新锐插画师们的现代艺术感——
《鲁宾逊漂流记》 逆行阿星 /绘
《海蒂》 若祈/绘
《爱丽丝漫游奇境》 方块阿兽/绘
《汤姆索亚历险记》 大圆元、Melons /绘
《金银岛》 阿猛/绘
用现代艺术来呈现经典文字,孩子读到的经典文学,一个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更加可感可知。如:
看到黑色,青少年们就看懂了小王子的伤心
凝窗而望的海蒂,拖着的不是双腮,
而是在法兰克福对高山牧场的人与物的思念
两个寻宝“团队”的对战到底有多激烈,
被枪声惊起的鸟群说明了一切。
……
被惊艳到没有?别问我“这真的是国内的插画师画的吗”,千真万确。比起纯文字版本,配上让人赏心悦目的插画,孩子对作品的印象必然会更深刻,理解也会更深入。
5、装帧贴心:护眼纸保护孩子眼睛,礼盒高端大气有档次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也是让丹妈非常心水的地方。除了前面一再强调的布纹、复古、彩虹封面设计,圆书脊,精装线装等细节上的动人之处,还有几点也深得我心。
排版设计
从封面到目录,再到篇章页、书眉、页码,都有颜色、图案的呼应,拿数字小标题来说,每本书用的都不是裸数字,而是做了艺术性的处理。
小细节也不忘增加美感,真的超级贴心。
开本文艺、用纸护眼
这套书开本是小32开,彩虹色设计、布纹复古风,拿在手里文艺、轻便,装书包不至于增加负担,地铁上公交上可以随时阅读。
一页的文字量也没有太大。但这本书我喜欢的点再多,我也要如实说出我觉得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字号略微偏小,看久了孩子可能会觉得比较眼酸,所以要提醒孩子注意休息。
内文用纸也特别用心,选用的是护眼纸,柔软轻便,保护孩子眼睛。
10本,礼盒函套装,买回给孩子的不仅是沉甸甸的知识,还有高端大气的颜值。看完放在书架上,也是点亮款。
在最美的年纪读最美的书,你的孩子怎么能少了这一套?
再来看看单册故事介绍
1
《绿山墙的安妮》
[加拿大]露西莫德蒙格马利 /着
成佩轩 /绘
马爱农 /译
之前看过丹妈分享的如果你有个女儿,这本书一定要给她看肯定早已对这个故事了然于心了。不了解也没关系,丹妈再和大家介绍一下。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个让一代又一代读者都为之着迷的美妙故事,自1908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达几千万册,还相继被加、美、英、法等国搬上银幕,风靡欧美。
马克吐温高度评价这部小说,称“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孤儿被善良的马修兄妹收养后长大成人的故事。
马修和玛丽拉兄妹俩住绿山墙农庄,他们本打算收养一个男孩来帮马修减轻劳动的负担,不料阴差阳错地领到的是一头红发、满脸雀斑、整天喋喋不休的女孩儿安妮。
安妮天真热情,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象,还很爱美,为此安妮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麻烦,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
她的出现改变了马修兄妹刻板的生活,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女王学校,获得了奖学金。
后来马修去世,绿山墙农庄面临困境,安妮毅然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在附近当了教师,以便照顾年迈体弱的玛丽拉。
这是一部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是一本感动家长、老师和孩子的心灵读本。马修兄妹对安妮超越血缘的无私的爱,安妮的乐观、热情、善良与感恩之心……无不动人。家里有女孩的一定要看。
2
《小王子》
[法]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着
窦卫良 /绘
郑克鲁 /译
《小王子》是一本让心灵清澈的哲学童话,一本献给孩子,也献给曾是孩子的大人的书。据不完全统计,丹妈已经了读了不下10遍。
它讲的是因为飞机故障而降落在沙漠的“我”和来自B612星球的小王子邂逅的故事。
来地球之前,孤独的小王子每天除了清扫星球,铲除猴面包树苗,收拾活火山,就是看日落,有一次,他竟一天看了44次日落。直到有一天,一颗玫瑰种子飘落到了他的星球上……
后来,小王子和他的玫瑰闹别扭了,离开了B612星球,在来地球的途中,他遇到了专制的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每个人都很奇怪,小王子不能理解。成人的世界让他感到迷茫。
之后他遇见了狐狸,懂得了“驯养”的意义,也明白了玫瑰对他的意义。
最终,他选择借助蛇的帮助回到自己的星球,他与飞行员匆匆告别,却成了飞行员的天空中永远笑着的星星。
2015年《小王子》被拍成了电影,很多读者说“如果你也看得泪流满面,你的心里一定不住着小孩了”。这也正是《小王子》最戳心的地方吧!
3
《鲁滨孙漂流记》
[英]丹尼尔笛福 /着
逆行阿星 /绘
梁遇春 /译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经典现实主义小说,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着,一本关于信仰、智慧和勇气的生存手记。
别说男孩了,每个爱冒险的孩子都会喜欢。它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出生在英国的鲁滨逊特别喜欢航海和冒险,27岁那年,鲁滨逊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风大浪,同伴们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卷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从此,鲁滨逊就这岛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他才得以带着他在岛上解救的土着人“星期五”返回故乡。
侄子7岁多时就对《鲁滨逊漂流记》有一种执念,废寝忘食地读,看完一遍又一遍,也是没有谁了。我想,正是因为鲁滨逊的冒险精神符合男孩的天性吧。
4
《秘密花园》
[英]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 /着
狼孩儿 /绘
李文俊 /译
这部20世纪英国经典儿童文学,畅销百年。
玛丽在父母双亡后,生活在姨父的房子里。那是一座古老的庄园,它有一座不允许进入的秘密花园。
失去亲人的伤痛和孤独让这个女孩变得古怪,探寻庄园的秘密成为了她唯一的乐趣。姨夫家还有一个小男孩,玛丽和克林以及家中女佣的弟弟成为了好朋友。
他们偷偷进入那个秘密花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诗意而美好的冒险。想要更详细地了解这个故事,可以查看丹妈直接分享的让孩子心中有爱、生活有光?这本书一定要看
5
《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 /着
大圆元、Melons /绘
刁克利 /译
这部20世纪美国经典儿童文学,被海明威誉为“现代美国文学的源头”,全世界最受欢迎儿童冒险小说之一。
汤姆幼年丧母,被姨妈收养,但他受不了姨妈的管教和教会学校枯燥的生活,幻想过上传说中那样新奇冒险的生活。
一天,他与好友来到一个荒岛上,在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汤姆指认了兇手。
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喜欢的姑娘岩洞里迷了路,遇到了藏在山洞里的兇手。
后来终于村民们救出了他们,坏人被封死在了山洞里。汤姆再次回到山洞中,找到了兇手埋藏的宝藏。
6
《爱丽丝漫游奇境》
[英]刘易斯卡罗尔 /着
方块阿兽 /绘
王芳 /译
19世纪英国经典儿童文学,奇幻文学始祖刘易斯卡罗尔代表作。
爱丽丝为了追赶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兔子,掉进了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秩序都是打乱的: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同一块蘑菇吃右边就变矮,吃左边则又长高……
在这个奇幻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唯一清醒的人,她不断探险,同时又不断追问,在探险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
7
《海蒂》
[瑞士]约翰娜斯比丽 /着
若祈 /绘
朱碧恒 /译
《海蒂》是19世纪瑞士经典儿童文学,曾被译成50多种语言,许多名人的成长必读书。对亏一位读者分享,丹妈差点儿和它擦肩而过了。
这是一个发生在阿尔卑斯山的故事。
小海蒂年幼时父母便去世,她从小被姨妈带大。在她约五六岁的一天,姨妈因工作无法继续抚养她,把她送到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爷爷那里。海蒂和牧羊人皮特成为了好朋友。
后来姨妈又把她送到法兰克福的人家陪伴有残疾的克拉拉小姐学习。那里的女管家对她非常严厉,女仆也瞧不起她,失去自由被禁锢在房子里的海蒂患上了思乡病,还引发了她的夜游症。
为了让海蒂好起来,好心的东家塞斯曼先生托医生把海蒂送回了爷爷身边。而且,在她的感染与鼓励下,她双腿残疾的好朋友克拉拉重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这是一个关于自由、乐观、善良、友情和感恩的故事,内涵丰富。想要更全面地了解、解读这部作品,可以查看丹妈之前分享的抱歉,这么精彩的电影我不该现在才推荐
8
《金银岛》
[英]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着
阿猛 /绘
张贯之 /译
作为寻宝小说开山之作,《金银岛》对得起每一份期许。这部作品丹妈已经忘了自己读了多少遍,但每次都被一场场惊心动魄牢牢吸引着。
吉姆是个十岁大的男孩,他非常喜欢听比尔船长讲述海上冒险故事。后来,船长意外死在了旅馆里。
吉姆在他的遗物中找到了一份藏宝图,于是他带领一群人开始了寻宝之旅,不过有一多半是假扮成水手的海盗。这些人是西尔弗的手下,打算密谋叛乱,吉姆听到后告诉了船员。
船上暗自形成了两派。几经较量,他们战胜了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的西尔弗一伙,西尔弗最终改邪归正。一行人找到了宝物,大家最终满载宝物而归。
9
《海底两万里》
[法]儒勒凡尔纳 /着
若祈 /绘
陈筱卿 /译
这部19世纪法国经典科幻小说,是儒勒凡尔纳除了《环游地球八十天》之外最知名的代表作。
这本书主要讲了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出现一个奇怪的物体,一开始人们以为是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
潜艇是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于是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进行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着围攻、同鲨鱼搏斗等许多险情。
就这样,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这是一本拿起就不愿放下的书,喜欢探险的女孩会喜欢,男孩更会。
10
《柳林风声》
[英]肯尼思格雷厄姆 /着
棱小宇 /绘
杨静远 /译
《柳林风声》是20世纪英国经典儿童文学,被称为“英文世界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美好回忆,这么经典的作品,也曾经先后多次被改编成戏剧、电影和卡通片等,多次搬上荧幕。
感受着春天的召唤,鼹鼠丢下家里的扫帚钻出地洞,兴高采烈地扑向外面清新的空气。
不久,他就和有点粗鲁却很善良的獾、慵懒的兔子还有冲动、自鸣得意的癞蛤蟆——一起踏上了一段刺激、惊险的冒险之旅。
在癞蛤蟆先生的率领下,它们做了一件又一件惊心动魄的壮举:搅乱吉普赛车队,偷窃摩托车,越狱……
这个趣味性十足的童话故事自问世之日起就一直深受读者们的喜爱,还因为优美典雅的语言被誉为“英文散文体作品的典范”,杨静远老师的翻译完美再现了原着的韵味。
读这样的作品,对孩子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文学滋养了。
每个孩子的书架上都值得放置的致美文学经典,还等什么?
⑹ 有没有比龙书通俗易懂的编译原理书籍
大学课程为什么要开设编译原理呢?这门课程关注的是编译器方面的产生原理和技术问题,似乎和计算机的基础领域不沾边,可是编译原理却一直作为大学本科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成为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内容。编译原理及技术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算法问题而已,当然由于这个问题十分复杂,其解决算法也相对复杂。我们学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也是讲算法的,不过讲的基础算法,换句话说讲的是算法导论,而编译原理这门课程讲的就是比较专注解决一种的算法了。在20世纪50年代,编译器的编写一直被认为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第一Fortran的编译器据说花了18年的时间才完成。在人们尝试编写编译器的同时,诞生了许多跟编译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而这些理论和技术比一个实际的编译器本身价值更大。就犹如数学家们在解决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样,虽然没有最终解决问题,但是其间诞生不少名着的相关数论。
推荐参考书
虽然编译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部分,但是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要自己写出一个像TurbocC,Java那样的编译器来说还是太难了。不仅写编译器困难,学习编译原理这门课程也比较困难。
第一本书的原名叫《CompilersPrinciples,Techniques,andTools》,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就是龙书。原因是这本书的封面上有条红色的龙,也因为獗臼樵诒嘁朐?砘?嘴域确实?忻?所以很多国外的学者都直接取名为龙书。最近机械工业出版社已经出版了此书的中文版,名字就叫《编译原理》。该书出的比较早,大概是在85或86年编写完成的,作者之一还是着名的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里面讲解的核心编译原理至今都没有变过,所以一直到今天,它的价值都非凡。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开始就通过一个实际的小例子,把编译原理的大致内容罗列出来,让很多编译原理的初学者很快心里有了个底,也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理论,怎么运用这些理论。而这一点是我感觉国内的教材缺乏的东西,所以国内的教材都不是写给愿意自学的读者,总之让人看了半天,却不知道里面的东西有什么用。
第二本书的原名叫《ModernCompilerDesign》,中文名字叫做《现代编译程序设计》。该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所出。此书比较关注的是编译原理的实践,书中给出了不少的实际程序代码,还有很多实际的编译技术问题等等。此书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其现代而字。在传统的编译原理教材中,你是不可能看到如同Java中的垃圾回收等算法的。因为Java这样的解释执行语言是在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东西。如果你想深入学习编译原理的理论知识,那么你肯定得看前面那本龙书,如果你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先进的编译器,那么你得看这本《现代编译程序设计》。
第三本书就是很多国内的编译原理学者都推荐的那本《编译原理及实践》。或许是这本书引入国内比较早吧,我记得我是在高中就买了这本书,不过也是在前段时间才把整本书看完。此书作为入门教程也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书中给出的编译原理讲解也相当细致,虽然不如前面的龙书那么深入,但是很多地方都是点到为止,作为大学本科教学已经是十分深入了。该书的特点就是注重实践,不过感觉还不如前面那本《现代编译程序设计》的实践味道更重。此书的重点还是在原理上的实践,而非前面那本那样的技术实践。《编译原理及实践》在讲解编译原理的各个部分的同时,也在逐步实践一个现代的编译器TinyC.等你把整本书看完,差不多自己也可以写一个TinyC了。作者还对Lex和Yacc这两个常用的编译相关的工具进行了很详细的说明,这一点也是很难在国内的教材中看到的。
推荐了这三本教材,都有英文版和中文版的。很多英文好的同学只喜欢看原版的书,不我的感觉是这三本书的翻译都很不错,没有必要特别去买英文版的。理解理论的实质比理解表面的文字更为重要。
编译原理的实质
几乎每本编译原理的教材都是分成词法分析,语法分析(LL算法,递归下降算法,LR算法),语义分析,运行时环境,中间代码,代码生成,代码优化这些部分。其实现在很多编译原理的教材都是按照85,86出版的那本龙书来安排教学内容的,所以那本龙书的内容格式几乎成了现在编译原理教材的定式,包括国内的教材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大学里面的本科教学是不可能把上面的所有部分都认真讲完的,而是比较偏重于前面几个部分。像代码优化那部分东西,就像个无底洞一样,如果要认真讲,就是单独开一个学期的课也不可能讲得清楚。所以,一般对于本科生,对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掌握要求就相对要高一点了。
词法分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能是词法分析程序本身实现起来很简单吧,很多没有学过编译原理的人也同样可以写出各种各样的词法分析程序。不过编译原理在讲解词法分析的时候,重点把正则表达式和自动机原理加了进来,然后以一种十分标准的方式来讲解词法分析程序的产生。这样的做法道理很明显,就是要让词法分析从程序上升到理论的地步。
语法分析部分就比较麻烦一点了。现在一般有两种语法分析算法,LL自顶向下算法和LR自底向上算法。LL算法还好说,到了LR算法的时候,困难就来了。很多自学编译原理的都是遇到LR算法的理解成问题后就放弃了自学。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只要大家理解就可以了,又不是像词法分析那样非得自己写出来才算真正的会。像LR算法的语法分析器,一般都是用工具Yacc来生成,实践中完全没有比较自己来实现。对于LL算法中特殊的递归下降算法,因为其实践十分简单,那么就应该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写。当然,现在也有不少好的LL算法的语法分析器,不过要是换在非C平台,比如Java,Delphi,你不能运用YACC工具了,那么你就只有自己来写语法分析器。
等学到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时候,你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疑问: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到底有什么?就从编译器的角度来讲,编译器需要把程序员写的源程序转换成一种方便处理的数据结构(抽象语法树或语法树),那么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通过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其实词法分析并非一开始就被列入编译器的必备部分,只是我们为了简化语法分析的过程,就把词法分析这种繁琐的工作单独提取出来,就成了现在的词法分析部分。除了编译器部分,在其它地方,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也是有用的。比如我们在DOS,Unix,Linux下输入命令的时候,程序如何分析你输入的命令形式,这也是简单的应用。总之,这两部分的工作就是把不规则的文本信息转换成一种比较好分析好处理的数据结构。那么为什么编译原理的教程都最终把要分析的源分析转换成树这种数据结构呢?数据结构中有Stack,Line,List这么多数据结构,各自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Tree这种结构有很强的递归性,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Tree的任何结点Node提取出来后,它依旧是一颗完整的Tree。这一点符合我们现在编译原理分析的形式语言,比如我们在函数里面使用函树,循环中使用循环,条件中使用条件等等,那么就可以很直观地表示在Tree这种数据结构上。同样,我们在执行形式语言的程序的时候也是如此的递归性。在编译原理后面的代码生成的部分,就会介绍一种堆栈式的中间代码,我们可以根据分析出来的抽象语法树,很容易,很机械地运用递归遍历抽象语法树就可以生成这种指令代码。而这种代码其实也被广泛运用在其它的解释型语言中。像现在流行的Java,.NET,其底层的字节码bytecode,可以说就是这中基于堆栈的指令代码的。
关于语义分析,语法制导翻译,类型检查等等部分,其实都是一种完善前面得到的抽象语法树的过程。比如说,我们写C语言程序的时候,都知道,如果把一个浮点数直接赋值给一个整数,就会出现类型不匹配,那么C语言的编译器是怎么知道的呢?就是通过这一步的类型检查。像C++语言这中支持多态函数的语言,这部分要处理的问题就更多更复杂了。大部编译原理的教材在这部分都是讲解一些比较好的处理策略而已。因为新的问题总是在发生,旧的办法不见得足够解决。
本来说,作为一个编译器,起作用的部分就是用户输入的源程序到最终的代码生成。但是在讲解最终代码生成的时候,又不得不讲解机器运行环境等内容。因为如果你不知道机器是怎么执行最终代码的,那么你当然无法知道如何生成合适的最终代码。这部分内容我自我感觉其意义甚至超过了编译原理本身。因为它会把一个计算机的程序的运行过程都通通排在你面前,你将来可能不会从事编译器的开发工作,但是只要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相关的领域,都会涉及到程序的执行过程。运行时环境的讲解会让你更清楚一个计算机程序是怎么存储,怎么装载,怎么执行的。关于部分的内容,我强烈建议大家看看龙书上的讲解,作者从最基本的存储组织,存储分配策略,非局部名字的访问,参数传递,符号表到动态存储分配(malloc,new)都作了十分详细的说明。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编写平常程序的时候经常要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却少去探求其内部是如何完成。
关于中间代码生成,代码生成,代码优化部分的内容就实在不好说了。国内很多教材到了这部分都会很简单地走马观花讲过去,学生听了也只是作为了解,不知道如何运用。不过这部分内容的东西如果要认真讲,单独开一学期的课程都讲不完。在《编译原理及实践》的书上,对于这部分的讲解就恰到好处。作者主要讲解的还是一种以堆栈为基础的指令代码,十分通俗易懂,让人看了后,很容易模仿,自己下来后就可以写自己的代码生成。当然,对于其它代码生成技术,代码优化技术的讲解就十分简单了。如果要仔细研究代码生成技术,其实另外还有本叫做《》,那本书现在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的,十分厚重,而且是英文原版。不过这本书我没有把它列为推荐书给大家,毕竟能把龙书的内容搞清楚,在中国已经就算很不错的高手了,到那个时候再看这本《》也不迟。代码优化部分在大学本科教学中还是一个不太重要的部分,就是算是实践过程中,相信大家也不太运用得到。毕竟,自己做的编译器能正确生成执行代码已经很不错了,还谈什么优化呢?
编译原理的课程毕竟还只是讲解原理的课程,不是专门的编译技术课程。这两门课程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编译技术更关注实际的编写编译器过程中运用到的技术,而原理的课
⑺ 出版社里编着与编译两个词的区别。
“着”是原创,“编着”,是书稿中资料性文字或直接说是引用超过了总量的三分之一
译是把一种语言或体系译成另一种。编译是把外文书籍重新排版翻译引用来说明原文大意的
⑻ 名家名译系列的名着到底好不好
名家名译( 名家名译 四字位于封皮左上方,且封皮右上方印有 世界经典文学名着 字样的系列书籍,希望提问者不要搞错我说的是哪一个版本)是由“名家编译委员会”翻译的。
我去淘宝买了他们的十本书,发现这十本书的页数出奇的相似,都是257或259之间,但是我买的是什么书呢?
这个名家名译版基督山伯爵,230000字,只有34章,而书店里的基督山伯爵呢,一个巴掌那么厚,有858000字,共117章!
还有简爱,看到同学买的简爱足够有这个名家名译版本的两倍那么厚,且他的多出来二十万字,你自己说,这名家名译的到底是不是正版!
我被坑了,希望被采纳,让更多爱占便宜或者只看价钱买书的受害者和读者知道,这不是正版!
个人读书少,一般成系列的书籍都是正版,除了这个名家名译的,其他都可以阅读!
(图为两个版本章节数目的对比,图一为名家名译版简爱,而全译简爱为三十多章节,图二图三为两版本基督山伯爵章节数目对比。)
⑼ 某书上写“XXX编译”是什么意思这种书和原文区别在哪里
编译的书和原文存在一定的区别,当编译某书或某文章时,本着“信、达、雅”的原则。
⑽ 哪本"编译原理"的书比较好
我们学校用的是《编译原理》与《编译原理与实践》这两本书,这两本书都是国外的教材。我觉得《编译原理与实践》这本书不错,自学应该能看懂,而且代码比较多,书最后还有整个小型编译器的源代码。
编译不好学,你就慢慢学吧。
下面的资料请作参考:
当代编译技术三大圣经级别的教材
1.龙书(Dragon book)
书名是Compilers: Principles,Techniques,and Tools
作者是:Alfred V.Aho,Ravi Sethi,Jeffrey D.Ullman
内容简介
《编译原理》作者Alfred V.Aho、Ravi Sethi和Jeffrey D.Ullman是世界着名的计算机 科学家,他们在计算机科学理论、数据库等很多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编译原理》 是编译领域无可替代的经典着作,被广大计算机专业人士誉为“龙书”。《编译原理》一 直被世界各地的着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贝尔实验室、哥伦比亚大学、普 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广泛用作本科生和研究生编译原理与技术课程的 教材,《编译原理》对我国计算机教育界也具有重大影响。 书中深入讨论了编译器设计的重要主题,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 导分析、类型检查、运行环境、中间代码生成、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等,并在 最后两章中讨论了实现编译器的一些编程问题和几个编译器实例,而且每章都 提供了大量的练习和参考文献。
与上一版相比,《编译原理》第二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涵盖了编译器开发方面的最新进展。每章中都提供了大量的系统及参考文献。《编译原理》是编译原理课程方面的经典教材,内容丰富,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编译原理课程的教材,也是广大技术人员的极佳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Alfred V.Aho,美国歌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ACM和IEEE会士,曾获得IEEE的冯·诺伊曼奖。着有多部算法、数据结构、编译器、数据库系统及计算机科学基础方面的着作。
Monica S.Lam,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曾任Tensilica的首席科学家,也是Moka5的首任CEO。曾经主持SUIF项目,该项目产生了最流行的研究用编译器之一。
Ravi Sethi,Avaya实验室总裁,曾任贝尔实验室高级副总裁TLucent Technologies通信软件的CTO。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是ACM会士。
Jeffrey D.Ullman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和Gradiance CEO,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数据库理论、数据库集成、数据挖掘和利用信息基础设施教学等。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会士,获得过ACM的KarIstrom杰出教育家奖和Knuth奖。
第一版中文版
第二版中文版
2.鲸书(Whale book)
书名是:Advanced Compiler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作者是:Steven S.Muchnick
内容简介
本书迎接现代语言和体系结构的挑战,帮助读者作好准备,去应对将来要遇到的编译器设计的问题。
本书涵盖现代微处理器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方面的所有高级主题。本书从编译设计基础领域中的高级问题开始,广泛而深入地阐述各种重要的代码优化技术,分析各种优化之间的相对重要关系,以及实现这些优化的最有效方法。
本书特点
●为理解高级编译器设计的主要问题奠定了基础
●深入阐述优化问题
●用Sun的SPARC、IBM的POWER和PowerPC、DEC的Alpha以及Intel的Pentium和相关商业编译 器作为案例,说明编译器结构、中间代码设计和各种优化方法
●给出大量定义清晰的关于代码生成、优化和其他问题的算法
●介绍由作者设计的以清晰、简洁的方式描述算法的语言ICAN (非形式编译算法表示)。
本书是经典的编译器着作,与“龙书”齐名,称为鲸书。书中针对现代语言和体系结构全面介绍了编译器设计与实现的高级论题,从编译器的基础领域中的高级问题开始,然后深入讨论了各种重要的代码优化。本书专为编译器专业人士和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编写,在设计和实现高度优化的编译器以及确定优化的重要性和实现优化的最有效的方法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
作者简介
Steven S.Muchnick,曾是计算机科学教授,后作为惠普的PA-RISC和SUN的SPARC两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核心开发成员,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编译器设计,并担任这些系统的高级编译器设计与实现小组的领导人。他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双重经验,对于指导读者作出编译器设计决策极具价值。
3.虎书(Tiger book)
书名是:Modern Compiler Implementation in C /Java /ML,Second Edition
作者是:Andrew W.Appel,with Jens Palsberg
内容简介
《现代编译原理——C语言描述(英文版)/图灵原版计算机科学系列》全面讲述了现代编译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抽象语法、语义检查、中间代码表示、指令选择、数据流分析、寄存器分配以及运行时系统等。与大多数编译原理的教材不同,《现代编译原理——C语言描述(英文版)/图灵原版计算机科学系列》采用了函数语言和面向对象语言来描述代码生成和寄存器分配,对于编译器中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都给出了实际的 C 语言头文件。 全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编译的基础知识,适用于第一门编译原理课程(一个学期);第二部分是高级主题,包括面向对象语言和函数语言、垃圾收集、循环优化、 SSA(静态单赋值)形式、循环调度、存储结构优化等。
本书是一本着名的编译原理课程的教材。国际上众多名校均采用本书作为编译原理课程的教材,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等。本书在国外享有“虎书”的称号,与有“龙书”之称的《编译原理》(Alfred Aho 等编着)齐名。与编译原理方面的其他名着相比,本书出版时间晚,内容新。 书中专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用 C 语言编写的实习项目,包括前端和后端设计,学生可以在一学期内创建一个功能完整的编译器。
作者简介
Andrew W.Appel,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第26届ACM SIGPLAN-SIGACT程序设计原理年会大会执行主席,1998-1999年在贝尔实验室做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安全、编译器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