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java编译时和运行时

java编译时和运行时

发布时间: 2022-10-04 02:48:22

⑴ 我写了个java代码,编译没有问题,但是执行的时候就出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代码,这是怎么回事

原因是你编译使用的javac,把代码编译成版本61的class,而你的运行环境java,是一个老版本,能执行的上限是52版本。

解决方法有两个:

1,安装和JDK相同版本的Java运行时(JRE),并正确设置PATH变量。验证方法是:

在黑窗口里分别输入java -version和javac -version,两个版本要一致,或者java的版本更高。

相关命令截图如下:

⑵ java 运行时调用方法和编译时调用方法有什么不同

一个是在编译时就确定一个是在运行过程调用中才确定的 -- 转载以前看过的一个解释,获取能对你有帮助吧=====运行时类型识别(Run-time Type Identification, RTTI)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们在编译时和运行时已经知道了所有的类型,另外一种是功能强大的“反射”机制。

要理解RTTI在Java中的工作原理,首先必须知道类型信息在运行时是如何表示的,这项工作是由“Class对象”完成的,它包含了与类有关的信息。类是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类都有一个Class对象,每当编写并编译了一个新类就会产生一个Class对象,它被保存在一个同名的.class文件中。在运行时,当我们想生成这个类的对象时,运行这个程序的Java虚拟机(JVM)会确认这个类的Class对象是否已经加载,如果尚未加载,JVM就会根据类名查找.class文件,并将其载入,一旦这个类的Class对象被载入内存,它就被用来创建这个类的所有对象。一般的RTTI形式包括三种:

1.传统的类型转换。如“(Apple)Fruit”,由RTTI确保类型转换的正确性,如果执行了一个错误的类型转换,就会抛出一个ClassCastException异常。

2.通过Class对象来获取对象的类型。如

Class c = Class.forName(“Apple”);

Object o = c.newInstance();

3.通过关键字instanceof或Class.isInstance()方法来确定对象是否属于某个特定类型的实例,准确的说,应该是instanceof / Class.isInstance()可以用来确定对象是否属于某个特定类及其所有基类的实例,这和equals() / ==不一样,它们用来比较两个对象是否属于同一个类的实例,没有考虑继承关系。

反射

如果不知道某个对象的类型,可以通过RTTI来获取,但前提是这个类型在编译时必须已知,这样才能使用RTTI来识别。即在编译时,编译器必须知道所有通过RTTI来处理的类。

使用反射机制可以不受这个限制,它主要应用于两种情况,第一个是“基于构件的编程”,在这种编程方式中,将使用某种基于快速应用开发(RAD)的应用构建工具来构建项目。这是现在最常见的可视化编程方法,通过代表不同组件的图标拖动到图板上来创建程序,然后设置构件的属性值来配置它们。这种配置要求构件都是可实例化的,并且要暴露其部分信息,使得程序员可以读取和设置构件的值。当处理GUI时间的构件时还必须暴露相关方法的细细,以便RAD环境帮助程序员覆盖这些处理事件的方法。在这里,就要用到反射的机制来检查可用的方法并返回方法名。Java通过JavaBeans提供了基于构件的编程架构。

第二种情况,在运行时获取类的信息的另外一个动机,就是希望能够提供在跨网络的远程平台上创建和运行对象的能力。这被成为远程调用(RMI),它允许一个Java程序将对象分步在多台机器上,这种分步能力将帮助开发人员执行一些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的任务,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提高运行速度。

Class支持反射,java.lang.reflect中包含了Field/Method/Constructor类,每个类都实现了Member接口。这些类型的对象都是由JVM在运行时创建的,用来表示未知类里对应的成员。如可以用Constructor类创建新的对象,用get()和set()方法读取和修改与Field对象关联的字段,用invoke()方法调用与Method对象关联的方法。同时,还可以调用getFields()、getMethods()、getConstructors()等方法来返回表示字段、方法以及构造器的对象数组。这样,未知的对象的类信息在运行时就能被完全确定下来,而在编译时不需要知道任何信息。

另外,RTTI有时能解决效率问题。当程序中使用多态给程序的运行带来负担的时候,可以使用RTTI编写一段代码来提高效率

⑶ Java编译时注解和运行时注解有什么区别

重写,重载,泛型,分别是在运行时还是编译时执行的

1. 方法重载是在编译时执行的,因为,在编译的时候,如果调用了一个重载的方法,那么编译时必须确定他调用的方法是哪个。如:

当调用evaluate("hello")时候,我们在编译时就可以确定他调用的method #1.

2.
方法的重写是在运行时进行的。这个也常被称为运行时多态的体现。编译器是没有办法知道它调用的到底是那个方法,相反的,只有在jvm执行过程中,才知晓到底是父子类中的哪个方法被调用了当有如下一个接口的时候,我们是无法确定到底是调用父类还是子类的方法

3.
泛型(类型检测),这个发生在编译时。编译器会在编译时对泛型类型进行检测,并吧他重写成实际的对象类型(非泛型代码),这样就可以被JVM执行了。这个过程被称为"类型擦除"。

类型擦除的关键在于从泛型类型中清除类型参数的相关信息,并且再必要的时候添加类型检查和类型转换的方法。

类型擦除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泛型java代码转换为普通java代码,只不过编译器更直接点,将泛型java代码直接转换成普通java字节码。类型擦除的主要过程如下:

1). 将所有的泛型参数用其最左边界(最顶级的父类型)类型替换。

2). 移除所有的类型参数。

在编译后变成:

4. 注解。注解即有可能是运行时也有可能是编译时。

如java中的@Override注解就是典型的编译时注解,他会在编译时会检查一些简单的如拼写的错误(与父类方法不相同)等

同样的@Test注解是junit框架的注解,他是一个运行时注解,他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的配置相关信息如timeout等。

5. 异常。异常即有可能是运行时异常,也有可能是编译时异常。

RuntimeException是一个用于指示编译器不需要检查的异常。RuntimeException
是在jvm运行过程中抛出异常的父类。对于运行时异常是不需要再方法中显示的捕获或者处理的。

已检查的异常是被编译器在编译时候已经检查过的异常,这些异常需要在try/catch块中处理的异常。

6. AOP. Aspects能够在编译时,预编译时以及运行时使用。

1).
编译时:当你拥有源码的时候,AOP编译器(AspectJ编译器)能够编译源码并生成编织后的class。这些编织进入的额外功能是在编译时放进去的。

2). 预编译时:织入过程有时候也叫二进制织入,它是用来织入到哪些已经存在的class文件或者jar中的。

3). 运行时:当被织入的对象已经被加载如jvm中后,可以动态的织入到这些类中一些信息。

7. 继承:继承是编译时执行的,它是静态的。这个过程编译后就已经确定

8. 代理(delegate):也称动态代理,是在运行时执行。

⑷ java编译时类型和运行时类型该如何理解

编译期只会检查实例声明的类型和强制转化的类型是否存在extend/implement关系,因为从声明变量类型,到强制转化变量的类型之间可能存在编译期无法解析的代码,虽然示例中只是一个简单的赋值,肉眼就可以判断实际类型,但是对于编译器来说是无法判断的,举个简单的例子:
public static void foo(boolean flag) {
Useful xx = flag ? new Useful() : new MoreUseful();
((MoreUseful)xx).g(); // 编译器如何判断此处是否有错误?
// flag=false的时候可以正常运行,就不能说这里有编译期错误}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o(true);
foo(false);
}

⑸ 运行java程序时,为什么要先编译再运行,编译运行一起进行不行吗

java讲究的是 一次编译 处处运行,也就是提高了程序的一致性。java的程序之所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的运行结果是一样的,是因为java虚拟机。

所以要运行java都要装一个叫jdk的东西,里面有java的虚拟机。这个虚拟机就是来解释我们写的代码。通过这个虚拟机,就实现了代码的移植。

我们写好的程序,通过虚拟机,编译成class文件,然后在运行。但是我们只需要编译一次即可。

⑹ Java之运行时异常与编译时异常区别

Java中用2种方法处理异常:

1.在发生异常的地方直接处理;

2.将异常抛给调用者,让调用者处理。

Java常见的异常:

(1)编译时异常:Java.lang.Exception

(2)运行期异常: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Java.lang.Exception和Java.lang.Error继承自Java.lang.Throwable;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继承自Java.lang.Exception.

编译时异常: 程序正确,但因为外在的环境条件不满足引发。例如:用户错误及I/O问题----程序试图打开一个并不存在的远程Socket端口。这不是程序本身的逻辑错误,而很可能是远程机器名字错误(用户拼写错误)。对商用软件系统,程序开发者必须考虑并处理这个问题。Java编译器强制要求处理这类异常,如果不捕获这类异常,程序将不能被编译。

运行期异常: 这意味着程序存在bug,如数组越界,0被除,入参不满足规范.....这类异常需要更改程序来避免,Java编译器强制要求处理这类异常。

⑺ 请问java程序在编译和运行时有什么区别,系统分别都会做什么

Java程序的编译
使用命令: javac *.java
编译时,会将写的.java文件(高级语言),生成相应的字节码文件.class文件(二进制代码)
Java程序的执行
使用命令:java *
流程: 加载到 -- 连接 ---- 初始化 ...
运行时,首先会由将相应的.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并验证.class文件的有效性,将相应类的Class加载到内存中,并对类中的静态变量进行初始化操作,然后就由 主 类开始执行
具体的可以看一下 JVM 类加载过程,以及jVM的内存分配机制

⑻ 请问java中的编译期和运行期有什么区别

编译期和运行期进行的操作是不相同的,编译器只是进行语法的分析,分析出来的错误也只是语法上的错误,而运行期在真正在分配内存··
比如说你写一个while循环,一直往栈里写,编译器是不会出错的,可是运行期就会出现栈满的错误··

⑼ Java创建对象是在编译时还是在运行时

运行期。编译好的java程序(即.class文件)需要运行在JVM中。程序,无论代码还是数据,都需要存储在内存中。JVM为java程序提供并管理所需要的内存空间。JVM内存分为"堆"、"栈"、"方法区"三个区域,分别用于存储不同数据。首先JVM会检查创建这个对象的类是否是一个以前从没有见过的类型,如果不是,JVM将为其分配内存,如果是,java虚拟机将调用具体的ClassLoader找到对应的.class文件,并将这个文件的内容读到内存中去。
1)堆:
1.1)用于存储所有new出来的对象(包括成员变量)。
1.2)垃圾:没有任何引用所指向的对象。
垃圾回收器(GC)不定时到内存中清扫垃圾,
并不一定一发现垃圾就立刻回收,
回收过程是透明的(看不到的),
通过调用System.gc()可以建议虚拟机尽快调度GC来回收。
1.3)内存泄漏:不再使用的内存没有被及时的回收。
建议:不再使用的对象,及时将引用设置为null。
1.4)成员变量的生命周期:
创建对象时存储在堆中,对象被回收时一并被回收。
2)栈:
2.1)用于存储正在调用的方法中的所有局部变量(包括参数)
2.2)JVM会为每一个正在调用的方法分配一块对应的栈帧,
栈帧中存储方法中的局部变量(包括参数),
方法调用结束时,栈帧被清除,局部变量一并被清除。
2.3)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
调用方法时存在栈中,方法结束时与栈帧一并被清除。
3)方法区:
3.1)用于存储.class字节码文件(包括方法)。
3.2)方法只有一份,通过this来区分具体的对象。
既然对象在堆中创建,因此Java创建对象是在运行时,而不是编译时。

⑽ 请问java中的编译期和运行期有什么区别

编译时是调用检查你的源程序是否有语法错误,如果没有就将其翻译成字节码文件。即.class文件。
运行时是java虚拟机解释执行字节码文件。

热点内容
内置存储卡可以拆吗 发布:2025-05-18 04:16:35 浏览:336
编译原理课时设置 发布:2025-05-18 04:13:28 浏览:378
linux中进入ip地址服务器 发布:2025-05-18 04:11:21 浏览:612
java用什么软件写 发布:2025-05-18 03:56:19 浏览:32
linux配置vim编译c 发布:2025-05-18 03:55:07 浏览:107
砸百鬼脚本 发布:2025-05-18 03:53:34 浏览:944
安卓手机如何拍视频和苹果一样 发布:2025-05-18 03:40:47 浏览:741
为什么安卓手机连不上苹果7热点 发布:2025-05-18 03:40:13 浏览:803
网卡访问 发布:2025-05-18 03:35:04 浏览:511
接收和发送服务器地址 发布:2025-05-18 03:33:48 浏览: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