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python有解释但保留编译

python有解释但保留编译

发布时间: 2022-11-29 15:35:19

A. python是解释性语言还是编译型语言

先说结论,python 是解释性语言。
何为编译?
1、生成目标文件。
2、且目标文件是针对特定的 CPU 体系的,为ARM生成的目标文件,不能被用于MIPS的CPU,也不能用于x86的CPU。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
也就是说这段代码在生成目标文件的过错中就已经被翻译成了目标CPU指令,所以如果这个程序需要在另外一种CPU上面运行,这个代码就必须重新翻译。
而上述这个翻译过程叫做编译。
何为解释?
对于各种非编译型语言(例如python/java)来说,可能不存在某种翻译成中间文件的过错,可能存在某种编译成中间文件的过程
如果存在翻译过错,那么他们翻译生成的通常是一种‘平台无关’的中间代码,这种代码一般不是针对特定的CPU平台,他们是在运行过程中才被翻译成目标CPU指令的,因而在ARM CPU上能执行,换到MIPS也能执行,换到x86也能执行,不需要重新对源代码进行翻译。
而由于这些中间代码并不是能在CPU上直接运行,所以需要某种中介(叫做虚拟机)在执行时负责把代码翻译成CPU能执行的指令。

B. Python谁是编译型语言,谁是解释型语言

python是解释型语言,c,java是编译型语言。(一般而言)
python也可以编译,但以解释为主。c也可以解释,但以编译为主。其中关系比较复杂。

C. python编译

python的解释特性是将py编译为独有的二进制编码pyc文件,然后对pyc中的指令进行解释执行,但是pyc的反编译却非常简单,可直接反编译为源码,当需要将产品发布到外部环境的时候,源码的保护尤为重要。

D. python是编译器还是解释器

其实Python和Java/C#一样,也是一门基于虚拟机的语言
Python是编译+解释型的语言,执行的时候是由Python解释器,逐行编译+解释,然后运行,因为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编译+解释,所以Python的运行性能会低于编译型语言,比如C++。为了提高性能,Python解释器,会将模块(以后要重用的脚本文件放在模块里)的编译+解释的结果,保存在.pyc中。这样下次执行的时候,就省了编译这个环节。提高性能。一次性的脚本文件,解释器是不会保存编译+解释的结果,也就是没有.pyc文件。
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E. 小白科普:Python代码是编译执行还是解释执行

python代码是解释执行的。
所谓编译执行就是源代码经过编译器编译处理,生成目标机器码,即机器能直接运行的二进制代码,下次运行时无需重新编译。这种代码不具备可移植性、但执行速度快,C、C++这类语言属于编译型语言。

解释型语言是在代码运行期间逐行翻译成目标机器码,下次执行时,还是需要逐行解释,我们可以简单认为 Java、Python 都是解释型语言。

F. Python代码是编译执行还是解释执行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的脚本语言,所以是解释执行的

G. Python 编译器与解释器

编译器是整体编译再执行,而解释器是边解释便执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编译器就相当于你买了一桶海底捞,那么所有海底捞食材都是整体“编译”好,只要通过倒水(执行)就可以吃,而解释器相当于你去海底捞门店,然后菜是一道一道上(一条一条解释这是啥菜),你是一道一道放入汤中吃(执行)。

编译器 的特点是:

解释器 的特点是:

python的源文件通过解释器进行模块的加载及链接,然后将解释完成的字节码存入内存,提供给CPU进行操作,然后写入本地的.pyc文件,其触发条件是判断 是否存在.pyc文件+比较源文件与编译的.pyc文件的时间戳

H. python师先编译后解释的吗

1、C++和C都是属于编译型语言,本来的.c文件都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计算机是不能识别高级语言的,所以,必须要通过编译,链接等手段,将.c文件转换成可执行文件,可执行文件就是纯二进制文件,然后计算机才能够执行。

unix>./p:(p是可执行文件)

上述命令的过程,是外壳(shell)调用操作系统一个叫加载器的函数,它拷贝可执行文件p中的代码和数据到存储器,然后将控制转移到这个程序的开头。

2、

1. Python是一门解释型语言?

我初学Python时,听到的关于Python的第一句话就是,Python是一门解释性语言,我就这样一直相信下去,直到发现了*.pyc文件的存在。如果是解释型语言,那么生成的*.pyc文件是什么呢?c应该是compiled的缩写才对啊!

为了防止其他学习Python的人也被这句话误解,那么我们就在文中来澄清下这个问题,并且把一些基础概念给理清。

2. 解释型语言和编译型语言

计算机是不能够识别高级语言的,所以当我们运行一个高级语言程序的时候,就需要一个“翻译机”来从事把高级语言转变成计算机能读懂的机器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分成两类,第一种是编译,第二种是解释。

编译型语言在程序执行之前,先会通过编译器对程序执行一个编译的过程,把程序转变成机器语言。运行时就不需要翻译,而直接执行就可以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c语言

解释型语言就没有这个编译的过程,而是在程序运行的时候,通过解释器对程序逐行作出解释,然后直接运行,最典型的例子是Ruby。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来总结一下解释型语言和编译型语言的优缺点,因为编译型语言在程序运行之前就已经对程序做出了“翻译”,所以在运行时就少掉了“翻译”的过程,所以效率比较高。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解释型语言也可以通过解释器的优化来在对程序做出翻译时对整个程序做出优化,从而在效率上超过编译型语言。

此外,随着Java等基于虚拟机的语言的兴起,我们又不能把语言纯粹地分成解释型和编译型这两种。

用Java来举例,Java首先是通过编译器编译成字节码文件(不是二进制码),然后在运行时通过解释器给解释成机器文件。所以我们说Java是一种先编译后解释的语言。

总结:将由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文件转换为可执行文件(二进制的)有两种方式,编译和解释,编译是在程序运行前,已经将程序全部转换成二进制码,而解释是在程序执行的时候,边翻译边执行。

3. Python到底是什么

其实Python和Java/C#一样,也是一门基于虚拟机的语言,我们先来从表面上简单地了解一下Python程序的运行过程吧。

当我们在命令行中输入python hello.py时,其实是激活了Python的“解释器”,告诉“解释器”:你要开始工作了。可是在“解释”之前,其实执行的第一项工作和Java一样,是编译。

熟悉Java的同学可以想一下我们在命令行中如何执行一个Java的程序:

javac hello.java(编译的过程)

java hello(解释的过程)

只是我们在用Eclipse之类的IDE时,将这两部给融合成了一部而已。其实Python也一样,当我们执行python hello.py时,他也一样执行了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应该这样来描述Python,Python是一门先编译后解释的语言。

4. 简述Python的运行过程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两个概念,PyCodeObject和pyc文件。

我们在硬盘上看到的pyc自然不必多说,而其实PyCodeObject则是Python编译器真正编译成的结果。我们先简单知道就可以了,继续向下看。

当python程序运行时,编译的结果则是保存在位于内存中的PyCodeObject中,当Python程序运行结束时,Python解释器则将PyCodeObject写回到pyc文件中。

当python程序第二次运行时,首先程序会在硬盘中寻找pyc文件,如果找到,则直接载入,否则就重复上面的过程。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来定位PyCodeObject和pyc文件,我们说pyc文件其实是PyCodeObject的一种持久化保存方式。

总结:Python也是先编译后解释的一门语言,当python程序运行时,编译的结果是保存在内存中的PyCodeObject中,当Python程序运行结束时,Python解释器则将PyCodeObject写回到pyc文件中。也就是说保存,pyc文件是为了下次再次使用该脚本时避免重复编译,以此来节省时间。也就是说,只执行一次的脚本,就没必要保存其编译结果pyc,这样只是浪费空间。下面举例解释。

5、运行一段Python程序

我们来写一段程序实际运行一下:


不用仔细看代码,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原理,其实每次在载入之前都会先检查一下py文件和pyc文件保存的最后修改日期,如果不一致则重新生成一份pyc文件。

8. 写在最后的

其实了解Python程序的执行过程对于大部分程序员,包括Python程序员来说意义都是不大的,那么真正有意义的是,我们可以从Python的解释器的做法上学到什么,我认为有这样的几点:

A.其实Python是否保存成pyc文件和我们在设计缓存系统时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仔细想想,到底什么是值得扔在缓存里的,什么是不值得扔在缓存里的。只有要重用的模块才是值得编译成pyc文件的。

B. 在跑一个耗时的Python脚本时,我们如何能够稍微压榨一些程序的运行时间,就是将模块从主模块分开。(虽然往往这都不是瓶颈),那么再次运行时,就可以不用编译了,直接使用上次编译后的结果。

C. 在设计一个软件系统时,重用和非重用的东西是不是也应该分开来对待,这是软件设计原则的重要部分。

D. 在设计缓存系统(或者其他系统)时,我们如何来避免程序的过期,其实Python的解释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常见而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结:Python是编译+解释型的语言,执行的时候是由Python解释器,逐行编译+解释,然后运行,因为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编译+解释,所以Python的运行性能会低于编译型语言,比如C++。为了提高性能,Python解释器,会将模块(以后要重用的脚本文件放在模块里)的编译+解释的结果,保存在.pyc中。这样下次执行的时候,就省了编译这个环节。提高性能。一次性的脚本文件,解释器是不会保存编译+解释的结果,也就是没有.pyc文件。

I. python需要编译么

一个经常听见的问题,那就是:Python是解释型的语言吗?它会被编译吗?这个问题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回答。和很多人认识世界一样,习惯以一个简单的模型去评判一些事物。而事实上,里面包含了很多很多的细节。
通常的说法,编译代表着将一个高级语言转化为 CPU 能执行的机器码。当你编译 C 的时候,的确是做的这样的操作。编译的结果是一个二进制可执行文件,这时你的系统可直接运行这个程序。
与此相对的,解释的意思是这样的:程序运行时每次读源文件中的一行代码,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就这样一行一行的重复下去。当然,所谓的脚本语言就是这么运行的。
但事实上,上面的定义有太多的局限。一门真正的语言,为了拥有更多有用和强大的特性,通常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实现方式。我们可以将编译理解为更通用一些: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形式。通常来说,源语言比目标语言要更高级一些,比如将 C 转化为机器码。当然,JavaScript 8 到 JavaScript 5 的转化也算是一种编译。
在Python中,源代码会被编译为更低级的一种形式,我们称之为字节码。字节码是一串指令,和 CPU 的指令集类似。但是字节码并不直接被 CPU 执行,而是在虚拟机中执行的。当然,这里的虚拟机并不模仿整个操作系统的环境,只是提供了字节码执行的一个环境。
下面我们看 Python 的一小段代码以及它对应的字节码
看了字节码的内容后,我们就知道 f'...' 这种格式化字符串的形式的运行原理,就是将里面的字符串转化为一系列的字面字符串与变量,然后使用 + 号连接起来。
dis 是 Python 标准库中反汇编模块,它可以展示 Python 代码的字节码信息。上面提到的执行字节码的虚拟机,可以用任意的语言实现,包括 Python 自己。有兴趣的可以去 GitHub 上看下这个项目 nedbat/byterun 。这个项目可以用来学习,但不适用于生产环境。
不过,我们运行 Python 时完全感受不到它的编译过程,没有显示的调用什么编译程序,仅仅是简单的执行 .py 文件,编译都是需要时自动编译的。这和 JAVA 不同,当你每次写完 JAVA 代码要执行时,都要手动将其编译为 .class 文件,然后执行。也正是这个原因,JAVA 被称为编译型语言,而 Python 被叫做解释型语言。但事实上,两种语言执行时都会先编译成字节码,然后交给虚拟机执行。
Python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交互式命令行。你可以敲入一行 Python 语句,然后立刻回车执行。实际上,即使是这个过程,Python 同样是先转为字节码,然后执行。而这个交互式命令行这个特性,在很多编译型语言里是没有的。同样因为没有显示的调用编译程序,很多人将执行Python源文件的程序叫做Python解释器。
即使比较简略,但还是补充下。部分编译型语言比如 C 或者 JAVA 也有交互式命令行,但这些并不是这些语言的重心。JAVA 刚开始是编译成字节码然后执行,后面有了即时编译技术( JIT )可以直接编译成机器码,与 C 类似。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不管是解释还是编译,并没法完全分离开来。很多时候,我们想用一些词将现有的编程语言分个类,但事实上要办到这一点太难了。
最后要说明的是,你的代码是怎么执行的只是语言的实现问题,并非语言的特征。上文中,我们讨论的是 Python ,但实际上是 CPython 的描述。CPython 是一个解释器,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这个解释器是用 C 编写的,这也是 Python 默认的解释器。当然还有其它很多解释器,比如,PyPy 就是另一种解释器,使用了 JIT 技术,运行速度相比 CPython 有较大提升。
回到标题中的问题,Python之所以称为解释型语言,是因为它没有显示的调用编译操作,表现出解释型的特性比较多而已。但事实上,编译是存在的,具体怎么编译就看语言的实现了,也就是解释器的设计。
更多Python相关技术文章,请访问Python教程栏目进行学习!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python需要编译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有关python教程请关注环球青藤其它相关文章!

J. 怎样理解python是解释性的

所谓的解释性语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他们都有自己的解释器,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翻译器;
二是他们都是在其他的编译语言(通常是C语言)的基础上定义和扩充了自己的语法结构。
解释性语言的工作原理就是用自己定义的解释器,解释并执行有自己定义的语法结构生成的程序代码。
所以解释性语言并不编译。
这里要区分Java,因为Java并不是单单是一门解释性语言,它为了提高效率而拥有他自己的即时解释器,实际上Java可以算作一门解释和编译的结合语言。
编译型和解释型语言:
计算机不能直接理解高级语言,只能直接理解机器语言,所以必须要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计算机才能值型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
翻译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编译,一个是解释。两种方式只是翻译的时间不同。
编译型语言写的程序执行之前,需要一个专门的编译过程,把程序编译成为机器语言的文件,比如.exe文件,以后要运行的话就不用重新翻译了,直接使用编译的结果就行了(exe文件),因为翻译只做了一次,运行时不需要翻译,所以编译型语 言的程序执行效率高。
解释则不同,解释性语言的程序不需要编译,省了道工序,解释性语言在运行程序的时候才翻译,比如解释性basic语言,专门有一个解释器能够直接执行basic程序,每个语句都是执行的时候才翻译。这样解释性语言每执行一次就要翻译一次,效率比较低。

热点内容
安卓70能用什么软件 发布:2025-05-16 01:45:09 浏览:480
编程发展史 发布:2025-05-16 01:38:52 浏览:528
android图片气泡 发布:2025-05-16 01:38:40 浏览:885
文件加密编辑器下载 发布:2025-05-16 01:30:41 浏览:343
linuxapacheyum安装 发布:2025-05-16 01:30:31 浏览:476
大连宾利浴池wifi密码是多少 发布:2025-05-16 01:25:36 浏览:172
缓存数据生产服务 发布:2025-05-16 01:08:58 浏览:584
普通电脑服务器图片 发布:2025-05-16 01:04:02 浏览:971
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如何区分 发布:2025-05-16 01:03:17 浏览:834
重新编目数据库 发布:2025-05-16 00:54:34 浏览: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