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译课程
‘壹’ 新闻英语编译是什么
新闻编译是通过翻译人员的加工,将外语新闻编写为本族语新闻。英语新闻能及时提供读者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已成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编译作为一种有效的翻译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新闻翻译实践中。
新闻编译越来越被国内广大读者所接受。新闻编译要把握好语言层的加工、背景文化的注释,及政治言辞的合理修正,以提高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效果,避免西方舆论误导。
(1)新闻编译课程扩展阅读
美英新闻刊物形形色色,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如时事报道、社论、述评、特写、广告等,所以其采用的文体也不尽相同。新闻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新闻报道的翻译,除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新闻翻译的基本规律。
一、语言总体风格
大众性、趣味性和节俭性构成了新闻英语在语言风格上的特色。新闻英语的语言有趣易懂,简洁精炼,用非常经济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删去可用可不用但又不影响表达内容完整与准确的词。
此外,新闻语体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更不应晦涩难懂,但同时,新闻语体又讲究表达有力、叙述生动,因而我们翻译时必须在用词上多加锤炼,表现出新闻文体的总貌。
二、词汇特点
1、常用词汇有特定的新闻色彩
新闻报道常使用某些词汇来表达事实和事件,因此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后逐渐取得与新闻报道相联系的特殊意义,成为新闻体词语(journalistic words)。
例如,horror一词是新闻标题中常用的词,用以表示不幸事故和暴力行动,再如nadir常指“两国关系的最低点”。此外,新闻报道中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套语,如according to sources concerned (据有关方面报道),cited as saying(援引…的话)。
2、使用“小词”
小词(midget words)即简短词,一般为单音节词。小词的广泛使用一是由于报纸篇幅有限,用小词可以免于移行,二是由于小词的词义范畴很宽,一般比较生动灵活。新闻英语称这类词为synonyms of all work (万能同义词),如back(支持), ban(禁止)等。
3、大量使用缩略语
这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比如WB(world bank世界银行), ASP(American selling price美国销售价), biz (business商业)等。
4、临时造词
为了表达需要和追求新奇,新闻报道常常使用“临时造词/生造词”, 即临时创造或拼凑起来的词或词组,例如Euromart(European commom market 欧洲共同市场),haves and have-nots(富人和穷人)等。
三、语法特点
1、时态的使用
在英语新闻中现在时被广泛使用,为了造成事件正在进行中的效果,给人以真实感,无论是标题或是正文都常常采用现在时代替过去时。另外,甚至在said, told, reported, added等动词过去时后面的that宾语从句中,过去时也常常为现在时态所替代。
2、较多使用扩展的简单句
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文体在语法方面一个重要特点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将丰富的信息压缩在有限的篇幅中。常见的方法有使用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语言成分扩展简单句,有时还较多的使用插入语代替从句,从而简化句子结构。
3、前置修饰语高度浓缩
新闻文体为了使句子结构紧凑严密,大量使用前置修饰语修饰名词,如a hand grenade and machine gun attack。
四、文化因素和国情因素
要做好新闻的翻译工作,译者除了应具备语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必要的文化常识和政治常识,要注意扩大知识面,这样才不会误译或导致严重后果。例如将国家和地区并列,都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五、语言差异——编译和解释性翻译
此外,考虑到中英两种语言习惯的差异,对外新闻报道的翻译往往采用非逐字对译法,这就需要引入另外两种翻译方法——编译和解释性翻译。
我国独有的机构、节日、习俗、行话、套话和历史典故等都需要采用解释性的翻译方法。比如“巴金”译作“Chinese writer Ba Jin”。
‘贰’ 什么是新闻英语编译
811 英语新闻编译 《新闻报道与写作》(第九版)(影印)">《新闻报道与写作》(第九版)(影印) 清华大学出版社 Melvin Mencher
这是他们考试的两本书
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6060
看了这本书,一切就明了了
顺便介绍一下其中的第一本书吧
书在下面的网页中有大体的介绍
http://www.timesinfor.com/book281228.html
‘叁’ 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怎么样
我是来自河池学院汉语言文学一名大四毕业生,这个专业跟我们是近亲,上课就在我们隔壁啦,具我了解这个专业的实践性还是挺强的。
就业方向也挺广的呀!
1.如果向新闻方面发展的话,可以做报社或电视台的采编,这是比较难的,能够进媒体相当不容易。或者,你也可以做一些非主流媒体(包括网站)的编辑,这些一般很累,工资低,可以积累资源,为你以后去主流媒体做好铺垫。
2.当老师是不错的选择,但你必须考博士,哪怕是到一些三流的、四流的大学教书,你也得考博士,除非你有非常强的学术能力,能够带着几个项目过去。
3.我个人觉得最好的出路是去出版社做编辑,这个工作适合女孩子做,不累,工资收入稳定,有年底提成。出版社虽不好进,但比媒体要容易得多。
4.做宣传或是项目策划方面的工作,这些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这个专业对于热爱新闻学的同学来说还是挺好的,但是不管是哪个专业,都一定要好好的学呀!
‘肆’ 英语新闻采编专业具体是什么样的说得好的追加分
一、学习目标
英语编译主要是考汉译英,把中文报纸上的时政或其他类文字编译或翻译成符合外国人阅读习惯的英文文字。
二、考试科目
新闻编辑与写作、英语新闻编译、政治和英语,具体可以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
三、院校推荐
清华大学
从2005年开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增设以英语直接讲授为主的“英语新闻采编专业硕士方向”(EnglishJournalism),该专业重点学习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新闻实务,尤其是英语新闻采编等专业课程。
四、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为主流媒体工作的双语记者;新闻发言人、新闻官员。
五、专家建议
英语专业的考生虽然有较强的英语基本功,但要想考得好成绩,还需要加强新闻采访写作基本技能的训练。英语新闻编译重在考察考生汉译英的能力,不仅要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而且要符合外国人的阅读习惯。比如写hardnews要符合倒金字塔结构,导语也要符合英文新闻的标准,做到有新闻内容、有细节、有引语、文字简洁、用词准确和吸引人。
清华大学英语新闻采编专业不考死记硬背的东西。考试要遴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并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英文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新闻编辑与写作科目也同样重在考察能力。
‘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学不学高等数学
不学高等数学。广外新闻学(国际新闻)专业培养既有扎实而系统的新闻与大众传播知识与技能,又有较强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胜任新闻、宣传、出版、驻外新闻机构、外国驻华机构、对外交流机构、跨国公司等单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图像新闻学、中外新闻事业史、国际新闻编译、英语新闻报道、英语新闻听力、英语报刊选读、交际英语、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等。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陆’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的巨大推动,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而产生的新闻传播类新专业。该专业是对2011年开始招生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进一步发展。
高等教育出版社9月出版的《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创新设计及运营战略》一书中指出,一个网络与新媒体应用产品要最终推向市场,一般要经历用户心理、需求和行为分析,应用模式创新设计,运营战略制定,应用系统分析,应用系统设计(包括信息架构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软件设计等),以及应用系统开发与实施(程序设计)等基本环节。其中应用模式创新设计是一种最具战略性的关键环节。我们能否培养出杰出的网络与新媒体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一代又一代学生能否在未来不断创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新型应用模式,关系到在中国网络与新媒体事业发展的未来,关系到中国能否成为世界网络与新媒体应用发展潮流的引领者。
但在各大高校有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安排中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被长期忽视。
2012年教育部开始组织该专业申报工作。2013年首次批复28所高校招生,批复20所高校招生,2015批复29所高校招生。该专业文理兼收,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新闻学与传播学
本专业文理科招生,部分学校实行“新闻传播”和“信息技术”的“双学位”培养模式,修业年限四年,毕业后授予双学位,第一学位:文学学士(传播学),第二学位:工学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专业以传播学为基础,以网络产品策划和设计为核心,以数字媒体技术为特色,培养“通传播、懂技术、精设计”的文理交叉复合型传播人才,是未来首席信息执行官(CIO)摇篮。
因学校不同而略有差异
传播学原理、新媒体与社会、网络传播导论、传播心理学、传播统计学、新媒体用户分析、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网络策划与编辑、网络信息管理、网络传播功能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人机交互技术及应用、软件工程、WEB信息框架、网页设计、媒介经营管理等(华中科技大学)。
策划学概论、专业通识、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技术与运用、数字图像采集与制作、视频合成与剪辑、数字时代着作导读、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体活动策划、新媒体创意与策划、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网页策划与编辑、互动营销、微电影创作、整合营销传播、电子商务、媒介经营管理概论、网络与新媒体实务、新媒体舆情监测与分析、新媒体前沿等。(浙江传媒学院)
数字媒体概论、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多媒体新闻制作、数据库与媒体信息处理、专业网页制作、网络新闻编辑与发布、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国际传播、网络中英文新闻编译、中外传媒史、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等。( 上海外国语大学 )
网络与新媒体导论、网络与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制作、网络广告、网络播音主持、网络媒体经营管理、网络营销、网络与新媒体受众行为分析、网络与新媒体数据分析、新闻制图、移动媒体研究、手机媒体创意坊、融媒体创意坊等。(河南工业大学)
新媒体概论、传播学、市场营销、广告学概论、信息网络传播管理、新媒体艺术概论、强化写作训练、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网络互动技术与应用、信息网络法规伦理、数字媒体技术、新媒体业务策划、新媒介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调查方法、新媒体内容集成、摄影摄像技术、企业形象与品牌传播。(合肥师范学院)
新媒体技术导论、新媒体概论、视听语言、数字摄像、多媒体信息编辑、数字视频编辑、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字摄影、新媒体信息策划、手机媒体研究、网络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心理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中外新闻史等。
‘柒’ 如何学好国际新闻专业
国际新闻学(0503Z1)
国际新闻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适应性强、复合型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并使用一门以上的外语,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报道水平;能够在国际新闻媒体、外事外交部门、职能管理部门从事与媒介相关的、较高层次的新闻传播实践工作,或在高等教育及科研部门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为:国际新闻学、国际新闻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国际新闻前沿问题研究、国际新闻传播实践研究、国际新闻与跨文化案例研究、国际媒体研究、国际新闻采写、国际新闻编译、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研究、新媒体与国际新闻等。
本专业有国际新闻传播研究所作为实践基地,与中央电视台、华龙网、中国经营报等各类媒体合作,提供各类新闻稿件,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新闻传播能力。
本专业的四个专业方向如下:
1.国际新闻史论方向
国际新闻是与新闻学共生的新闻学分支,自产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庞大系统。国际新闻所产生的影响更是意义深远。由此,国际新闻也成为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交流等分支领域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国际新闻史论就是从历史和宏观两个角度来对这一分支学科的综合把握。
研究范围:国际新闻理论主要是研究其本体论的问题,包括国际新闻的定义,发展形态、特征、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国际新闻史则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国际新闻的发展阶段及规律性的特征。包括国际新闻的形态研究、国际新闻的作用及效果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新闻研究、国际新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等。可以说,国际新闻传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史论的研究范围。
学生通过这一方向的学习,不仅可以成为研究性人材,也可以成为理论型的实际工作者。
2.国际新闻业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的研究范围锁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流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研究国际新闻的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研究各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优势和特点,并密切关注国际新闻的最新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这个专业方向具备了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坚持专业业务知识培训和实践,要求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媒体实习,因此本专业方向具备高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事具备坚实的新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国际新闻理论及业务知识;熟悉我国的对外宣传报道方针、政策;了解西方新闻报道形式;精通一门以上的外国语,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播、采、写工作。
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方向
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从国际间文化交流传播的视角来考查国际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性。它拓展了国际新闻研究的认识视野,对建立和完善国际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研究的特色来看,由于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涉及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因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以传播学、文化学、语言学、新闻学、社会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这一研究方向具有突出的多学科交叉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日益活跃,用文化比较的方法研究国际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国际新闻活动的文化属性及功能,对于改善我国媒体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尤其是提高对外传播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一方向的主要内容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研究研究国际新闻,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新闻中的跨文化现象,在文本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的基础上,考察国际新闻的特点,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学、文化学和传播学基础,培养目标是国际新闻研究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国际媒体方向
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传播的主力和基础,国际媒体往往是那些影响很大的媒体,拥有先进的传播技术、独特的传播理念和巨大的品牌效应。研究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学方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国际媒体研究主要包括:世界着名媒体研究、各国媒体的比较研究、国家、市场和传播体制,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新闻媒介的市场化产业化战略服务、新闻政策与法规研究,媒介集团化研究、新闻从业人员结构及职业道德状况研究,新闻报道与意识形态研究、媒介环境与受众研究、媒介广告与公共关系研究、新传播技术与国际媒体研究等等。
国际媒体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体的触角已经深入我们的思维领域,随着我国进入WTO以后,将同时面临国外媒体的挑战。如何把握时机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去,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国际媒介研究方向的开设,对国际媒介进行高层次的研究并培养出一批高水的新闻传播人才,以满足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5.国际新闻传播方向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得国家对外宣和涉外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既精通新闻业务,又具有外语应用和传播能力的优秀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作为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试点学校之一,我校从2009年起,从已入学的硕士研究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为了进一步做好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2012年我校在国际新闻学(050320)专业,05国际新闻传播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组成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在电视与新闻学院进行专项培养。
(1)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素质过硬、思想品德优秀、具有突出的新闻专业素质和娴熟的外语应用能力,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具备一定的媒介管理才能,适应外宣及涉外新闻报道等多方面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人才。
(2)管理方式:
进入“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平台,纳入“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库”,由电视与新闻学院进行专项培养。
(3)培养内容:
学习公共学位课、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特色课程(基础理论类、国际关系类、专业外语类、传媒业务类、实务训练类、系列讲座类),进行实习实践训练(校内专业实践、六大媒体实习、各类社会实践)和英语运用训练(课外练习、专题讲座、对外交流),并以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为单位,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定期开展时事辩论比赛、英语新闻点评、影像作品创作等专业活动,营造全天候的培养环境。
(4)实习就业:
第二学年,计划由中宣部、教育部统一安排,进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实习。
(5)毕业:
学习期满,修满学分,完成培养环节,通过学位答辩,即可获得国际新闻学专业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并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资格证书。
‘捌’ 有关新闻翻译的书
《新闻翻译教程》
新闻翻译教程——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图书作者: 刘其中 着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7300050670
出版时间: 2004-1第1版
印刷时间: 2004-1第1次印刷
开 本: 16
价 格(元): 19
封面图片:http://ke..com/pic/65/11650250245465481_small.jpg
作者简介
刘其中,1938年8月生于山东省潍坊市。196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此后一直从事翻译工作。1978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新闻系学习,后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部进修,先后获法学硕士、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年底归国,次年1月正式转入新华社,先在对外部及中国特稿社任职,后调至联合国分社及体育部任社会、部主任。1997年9月,应邀至香港,参加《中国日报》香港版的创建和领导工作。2000年9月应聘为香港树仁学院新闻学教授,2002年9月应聘为该校新闻与传播学系系主任,讲授课程包括高级英语新闻写作、新闻翻译、世界新闻史和新闻编辑等。先后发表新闻学术论文、文章6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新闻翻译概论
一、什么是新闻翻译
二、新闻翻译的特点
三、新闻翻译的方法
四、新闻翻译的过程
五、新闻翻译的标准
新闻翻译一般练习
第二章 新闻导语翻译
一、新闻结构和新闻导语
二、中、英文新闻导语的异同
三、几个常见问题的处理
四、四种类型英文导语的中译
五、中文导语英译
导语翻译练习
第三章 新闻稿全文翻译
一、英文新闻稿的结构特点
二、英文新闻稿中的直接引语
三、处理好英文新闻里的“said”
四、掌握好“褒贬”间的界限
五、新闻稿的行文体例
新闻稿全文翻译练习
第四章 直译与意译
综合翻译练习
第五章 被动语句的翻译
一、被动语句
二、英文记者为何频繁使用被动语句
三、英文被动语句的中译
四、中文被动语句的英译
本章附录
被动语句翻译练习
第六章 新闻长句翻译
一、英文长句翻译要领
二、英文长句翻译方法
三、英文长句翻译举例
四、几个常见英文新闻词汇、短语的翻译
综合翻译练习
第七章 翻译与数字有关的新闻
一、数词
二、数量单位
三、数词的复数形式及其翻译
四、含有数词的短语
五、常用货币单位的表示方法
六、表示数量增加的倍数
七、表示数量减少的幅度
八、表示增加、减少的常用词汇
综合翻译练习
第八章 新闻标题翻译
一、中、英文新闻标题的比较
二、中、英文新闻标题的互译
新闻标题翻译练习
第九章 新闻编译(上)
一、新闻编译
二、新闻摘译
第十章 新闻编译(下)
一、编译新闻的过程
二、标题和导语的处理
三、新闻稿编译
四、编译新闻应遵循的原则
五、通常需要编译的新闻题材
新闻稿编译练习
第十一章 翻译稿行文体例
一、中文新闻稿行文体例
二、图片说明的翻译
三、人名、地名、机构名称的翻译
四、缩写字、缩合语的翻译
五、中、英文标点符号使用上的异同
六、新闻翻译常用工具书
七、英文新闻稿行文体例
附 文 黄灿然:在《大公报》学做翻译
附录一 世界主要通讯社
附录二 世界主要英文报纸
附录三 世界主要英文杂志
附录四 世界主要英语电视台及电台
附录五 中国主要中文媒体名称英译
附录六 中国主要政府机构名称英译
附录七 联合国主要机构名称
附录八 美国、英国主要政府机构名称
附录九 常见新闻人物姓名英译
‘玖’ 国际传媒专业主要学什么内容
国际新闻毕业的就主要做驻外记者的工作,当然也有着和普通新闻专业一样的国内工作机会,所以说比普通的选择面更大。但是就专业精深程度来说当然是普通的更深一些。不过我觉得那都是无所谓的。一般人我想都是会选择国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