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编程
❶ 阿里巴巴的程序员技术是不是都很牛
你好,在例如阿里巴巴这样的bat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做到架构师的职级一般都可以到年薪百万,具体如下。
1、阿里工程师岗位职级
阿里巴巴集团采用双序列职业发展体系:
一套体系是专家路线【P序列=技术岗】,程序员、工程师,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一共分为14级,从P1到P14,目前校招最低从P4开始。
一套体系是M路线,即管理者路线【M序列=管理岗】,从M1到M10。
阿里P8架构师作为阿里的“IT架构灵魂人物”的角色,他们不仅做着架构师的本职工作,还同时做程序开发,写核心代码的工作。另外,架构师依旧是技术高手,编程能力依然是一流的。
但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互联网大厂们对于普通java开发人才需求逐年锐减,而对互联网架构师人才的需求招聘量已经上升到50%,因此薪资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想学习互联网架构师的同学来说,北大青鸟、课工场等优秀品牌都是不错的选择。课程根据招聘需求制定,包含全部分布式微服务技术,对标阿里P8级别架构师。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❷ 阿里巴巴编程之夏很难入选吗
是的。阿里巴巴编程之夏(AlibabaSummerofCode,简称ASoC)是面向全球18岁及以上本科、硕士、博士高校学生的编程普惠计划,很难入选。鼓励高校学生深度参与开源开发活动,以第一视角感受开源世界的魅力,成为开源社区新鲜“血液”。
❸ 刚刚,阿里开源 iOS 协程开发框架 coobjc!
阿里妹导读:刚刚,阿里巴巴正式对外开源了基于 Apache 2.0 协议的协程开发框架 coobjc,开发者们可以在 Github 上自主下载。
coobjc是为iOS平台打造的开源协程开发框架,支持Objective-C和Swift,同时提供了cokit库为Foundation和UIKit中的部分API提供了 协程 化支持,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coobjc的设计理念及核心优势。
从2008年第一个iOS版本发布至今的11年时间里,iOS的异步编程方式发展缓慢。
基于 Block 的异步编程回调是目前 iOS 使用最广泛的异步编程方式,iOS 系统提供的 GCD 库让异步开发变得很简单方便,但是基于这种编程方式的缺点也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针对多线程以及尤其引发的各种崩溃和性能问题,我们制定了很多编程规范、进行了各种新人培训,尝试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但是问题依然很严峻,多线程引发的问题占比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异步编程本来就是很复杂的事情,单靠规范和培训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需要有更加好的编程方式来解决。
上述问题在很多系统和语言开发中都可能会碰到,解决问题的标准方式就是使用协程,C#、Kotlin、python、Javascript 等热门语言均支持协程极其相关语法,使用这些语言的开发者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协程及相关功能进行异步编程。
2017 年的 C++ 标准开始支持协程,Swift5 中也包含了协程相关的标准,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基于协程的全新的异步编程方式,是我们解决现有异步编程问题的有效的方式,但是苹果基本已经不会升级 Objective-C 了,因此使用Objective-C的开发者是无法使用官方的协程能力的,而最新 Swift 的发布和推广也还需要时日,为了让广大iOS开发者能快速享受到协程带来的编程方式上的改变,手机淘宝架构团队基于长期对系统底层库和汇编的研究,通过汇编和C语言实现了支持 Objective-C 和 Swift 协程的完美解决方案 —— coobjc。
核心能力
内置系统扩展库
coobjc设计
最底层是协程内核,包含了栈切换的管理、协程调度器的实现、协程间通信channel的实现等。
中间层是基于协程的操作符的包装,目前支持async/await、Generator、Actor等编程模型。
最上层是对系统库的协程化扩展,目前基本上覆盖了Foundation和UIKit的所有IO和耗时方法。
核心实现原理
协程的核心思想是控制调用栈的主动让出和恢复。一般的协程实现都会提供两个重要的操作:
我们基于线程的代码执行时候,是没法做出暂停操作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代码执行能够暂停,还能够再恢复。 基本上代码执行都是一种基于调用栈的模型,所以如果我们能把当前调用栈上的状态都保存下来,然后再能从缓存中恢复,那我们就能够实现yield和 resume。
实现这样操作有几种方法呢?
上述第三种和第四种只是能过做到跳转,但是没法保存调用栈上的状态,看起来基本上不能算是实现了协程,只能算做做demo,第五种除非官方支持,否则自行改写编译器通用性很差。而第一种方案的 ucontext 在iOS上是废弃了的,不能使用。那么我们使用的是第二种方案,自己用汇编模拟一下 ucontext。
模拟ucontext的核心是通过getContext和setContext实现保存和恢复调用栈。需要熟悉不同CPU架构下的调用约定(Calling Convention). 汇编实现就是要针对不同cpu实现一套,我们目前实现了 armv7、arm64、i386、x86_64,支持iPhone真机和模拟器。
说了这么多,还是看看代码吧,我们从一个简单的网络请求加载图片功能来看看coobjc到底是如何使用的。
下面是最普通的网络请求的写法:
下面是使用coobjc库协程化改造后的代码:
原本需要20行的代码,通过coobjc协程化改造后,减少了一半,整个代码逻辑和可读性都更加好,这就是coobjc强大的能力,能把原本很复杂的异步代码,通过协程化改造,转变成逻辑简洁的顺序调用。
coobjc还有很多其他强大的能力,本文对于coobjc的实际使用就不过多介绍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官方github仓库自行下载查看。
我们在iPhone7 iOS11.4.1的设备上使用协程和传统多线程方式分别模拟高并发读取数据的场景,下面是两种方式得到的压测数据。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到使用在并发量很小的场景,由于多线程可以完全使用设备的计算核心,因此coobjc总耗时要比传统多线程略高,但是由于整体耗时都很小,因此差异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并发量的增大,coobjc的优势开始逐渐体现出来,当并发量超过1000以后,传统多线程开始出现线程分配异常,而导致很多并发任务并没有执行,因此在上表中显示的是大于20秒,实际是任务已经无法正常执行了,但是coobjc仍然可以正常运行。
我们在手机淘宝这种超级App中尝试了协程化改造,针对部分性能差的页面,我们发现在滑动过程中存在很多主线程IO调用、数据解析,导致帧率下降严重,通过引入coobjc,在不改变原有业务代码的基础上,通过全局hook部分IO、数据解析方法,即可让原来在主线程中同步执行的IO方法异步执行,并且不影响原有的业务逻辑,通过测试验证,这样的改造在低端机(iPhone6及以下的机器)上的帧率有20%左右的提升。
简明
易用
清晰
性能
程序是写来给人读的,只会偶尔让机器执行一下。——Abelson and Sussman
基于协程实现的编程范式能够帮助开发者编写出更加优美、健壮、可读性更强的代码。
协程可以帮助我们在编写并发代码的过程中减少线程和锁的使用,提升应用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作者:淘宝技术
❹ 马云会编程吗
问题一:马云会编程吗 据马云本人讲,他在技算机方面出了会接发电子邮件和简单的上网,其他什么都不会。
问题二:乔布斯和马云这两个人会电脑编程吗? 比尔・盖茨曾嘲笑过乔布斯,连程序都不会编。。。
马云用一个美丽的构想笼络了一帮程序高手为他编程。。。
从这点足以说明,技术重要,思想更重要!技术是死的,思想是活的。。。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技术人才,程序天才;但乔布斯,马云这类人太少了。。。
问题三:马云不懂网络方面和电脑编程为什么还能成功,求解答,谢谢大家! 因为马云会管理人才
问题四:马云是工程师吗?好像他不会编程,如何搞的淘宝网 有钱什么都能办得到,他什么都不会但是他会管理,会笼络人心,你看看楚汉传奇就知道啦,刘邦打仗不如韩信,智谋不如陈平,但是他却建立汉朝了,mychairshome!
问题五:马云不会编程为什么可以创建淘宝?找别人给他做难道不怕窃取商业机密?怎么做到的?? 巨额保密合同是干嘛的?窃取了商业机密没任何损失,那要法院和律师干嘛
问题六:马云修的是英语,为什么又会创业学编程? 你确定他会编程?
问题七:马云是程序员吗 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
马云应该没做过程序员。
问题八:马云当初不懂编程。他是怎样创建中国黄页的? 其实想做什么,不一定会,而是他可以请一些技术人员。
问题九:乔布斯和马云这两个人都会电脑编程吗? 马云创业的时候一点技术都不会,一点资金都没有!拉了1户个人每日每夜的写,终于写出来了!乔布斯会一些,最早是他自己创办公司,然后有离开了,但后来又回来了,就出来手机。
问题十:在阿里发展之初马云都做些什么?他编程吧?他大学是什么专业的?学过计算机技术吗? 马云大学是学财会的,也没有听说他接触编程,阿里并不是靠他一个人做出来的,可能他只不过是人缘好,又有想法,把各种人才召集起来 大家共同完成的。
❺ 看完阿里程序员做JVM调优,让我明白12K和40K的差距在哪
怎样才能做好性能调优?
关于性能调优,我先来说说的我的感受。Java性能调优不像是学一门编程语言,无法通过直线式的思维来掌握和应用,它对于工程师的技术广度和深度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互联网时代,一个简单的系统就囊括了应用程序、数据库、容器、操作系统、网络等技术,线上一旦出现性能问题,就可能要你协调多方面组件去进行优化,这就是技术广度;而很多性能问题呢,又隐藏得很深,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代码,也可能因为线程池的类型选择错误..可归根结底考验的还是我们对这项技术的了解程度,这就是技术深度。
显然,性能调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把这件事情做好呢?
在这篇文章里,将从实战出发,精选高频性能问题,透过 Java 底层源码,提炼出优化思 路和它背后的实现原理,最后形成一套“学完就能用的调优方法论”。这也是很多一线大厂 对于高级工程师的要求,希望通过这个文章帮助你快速进阶。
Java调优
性能调优策略图
设计调优
JVM调优
多线程调优
数据库调优
Java程序优化
并行程序开发及优化
Java性能调优工具
实战演练场
最后
这篇文章适合所有Java程序员、软件设计师、架构师以及软件开发爱好者,对于在一定经验的java工程师,更能帮助突破技术瓶颈,深入Java内核开发!
希望本文能够在工作中对读者有所帮助。
❻ 为什么阿里工程师代码写的好看看他的代码规范就知道了
曾经与一位从阿里出来的Java工程师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他的技术说不上非常厉害, 但是,他的代码写的的非常好,凡是他做的功能很少出现Bug 。我就很好奇,于是经常向他请教一些代码设计的原则,然后他告诉了我阿里Java手册。并且,他将这个手册进行了修改,也成为了我司Java程序员的开发手册。 这篇文章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个手册中比较重要的原则。
【强制】 代码中的命名均不能以下划线或美元符号开始,也不能以下划线或美元符号结束。
反例:_name / __name / $name / name_ / name$ / name__
【强制】 类型与中括号紧挨相连来表示数组。
正例:定义整形数组 int[] arrayDemo; 反例:在 main 参数中,使用 String args[]来定义。
【强制】 POJO 类中布尔类型变量都不要加 is 前缀,否则部分框架解析会引起序列化错误。
说明:表达是与否的值采用 is_xxx 的命名方式,所以,需要在 设置从 is_xxx 到 xxx 的映射关系。
反例:定义为基本数据类型 Boolean isDeleted 的属性,它的方法也是 isDeleted(), RPC 框架在反向解 析的时候,“误以为”对应的属性名称是 deleted,导致属性获取不到,进而抛出异常。
【推荐】 在常量与变量的命名时,表示类型的名词放在词尾,以提升辨识度。
【推荐】 接口类中的方法和属性不要加任何修饰符号(public 也不要加),保持代码的简洁 性,并加上有效的 Javadoc 注释。尽量不要在接口里定义变量,如果一定要定义变量,肯定 是与接口方法相关,并且是整个应用的基础常量。
正例:接口方法签名 void commit();
接口基础常量 String COMPANY = "alibaba";
反例:接口方法定义 public abstract void f();
说明:JDK8 中接口允许有默认实现,那么这个 default 方法,是对所有实现类都有价值的默认实现。
【参考】 枚举类名带上 Enum 后缀,枚举成员名称需要全大写,单词间用下划线隔开。
说明:枚举其实就是特殊的类,域成员均为常量,且构造方法被默认强制是私有。
正例:枚举名字为 ProcessStatusEnum 的成员名称:SUCCESS / UNKNOWN_REASON。
【参考】 各层命名规约:
1) 获取单个对象的方法用 get 做前缀。
2) 获取多个对象的方法用 list 做前缀,复数形式结尾如:listObjects。 3) 获取统计值的方法用 count 做前缀。
4) 插入的方法用 save/insert 做前缀。
5) 删除的方法用 remove/delete 做前缀。
6) 修改的方法用 update 做前缀。
1) 数据对象:xxxDO,xxx 即为数据表名。
2) 数据传输对象:xxxDTO,xxx 为业务领域相关的名称。
3) 展示对象:xxxVO,xxx 一般为网页名称。
4) POJO 是 DO/DTO/BO/VO 的统称,禁止命名成 xxxPOJO。
【强制】 不允许任何魔法值(即未经预先定义的常量)直接出现在代码中。
【强制】 避免通过一个类的对象引用访问此类的静态变量或静态方法,无谓增加编译器解析 成本,直接用类名来访问即可。
【强制】 相同参数类型,相同业务含义,才可以使用Java的可变参数,避免使用Object。
说明:可变参数必须放置在参数列表的最后。(提倡同学们尽量不用可变参数编程)
【强制】 所有整型包装类对象之间值的比较,全部使用equals方法比较。
说明:对于 Integer var = ? 在-128 至 127 范围内的赋值,Integer 对象是在 IntegerCache.cache 产 生,会复用已有对象,这个区间内的 Integer 值可以直接使用==进行判断,但是这个区间之外的所有数 据,都会在堆上产生,并不会复用已有对象,这是一个大坑,推荐使用 equals 方法进行判断。
关于基本数据类型与包装数据类型的使用标准如下:
说明: POJO 类属性没有初值是提醒使用者在需要使用时,必须自己显式地进行赋值 ,任何 NPE 问题,或 者入库检查,都由使用者来保证。
正例:数据库的查询结果可能是 null,因为自动拆箱,用基本数据类型接收有 NPE 风险。
反例: 比如显示成交总额涨跌情况,即正负 x%,x 为基本数据类型,调用的 RPC 服务,调用不成功时, 返回的是默认值,页面显示为 0%,这是不合理的,应该显示成中划线 。所以包装数据类型的 null 值,能 够表示额外的信息,如:远程调用失败,异常退出。
【强制】 POJO 类必须写 toString 方法。
使用 IDE 中的工具:source> generate toString 时,如果继承了另一个 POJO 类,注意在前面加一下 super.toString。
说明: 在方法执行抛出异常时,可以直接调用 POJO 的 toString()方法打印其属性值,便于排查问题。
【强制】 关于hashCode和equals的处理,遵循如下规则:
说明:String 已覆写 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所以我们可以愉快地使用 String 对象作为 key 来使用。
【强制】 线程资源必须通过线程池提供,不允许在应用中自行显式创建线程。
说明:线程池的好处是减少在创建和销毁线程上所消耗的时间以及系统资源的开销,解决资源不足的问 题。 如果不使用线程池,有可能造成系统创建大量同类线程而导致消耗完内存或者“过度切换”的问题。
【强制】 线程池不允许使用Executors去创建,而是通过ThreadPoolExecutor的方式,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写的同学更加明确线程池的运行规则,规避资源耗尽的风险。
以上规范在设计代码中,是比较重要的原则。如果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可以依照以上原则,那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将大大提升
❼ 普通公司员工的编程水平与阿里巴巴有多大差距
作为一个编程十几年的老程序员,虽然没有进过阿里巴巴,中间换工作时候也拒绝过网络和腾讯的offer,选择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互联网公司,编程水平主要决定因素还是和本人基本功有着极大的环境,前几天回答了一个大公司和小公司编码水平谁高谁低的问题,有外在因素影响但主要还是自身,自己没有决心提升自己的编码水平,外界环境再好也没多大意义。
像阿里巴巴这种大公司由于职位安排的比较饱满,正常来讲代码的提交都需要leader的审核通过,在一定程度上能极大的提高代码的质量,在审核机制上会更加严格,并且在测试把关上也会更加严格,普通的小公司在人员配置上可能稍微少一些,会在把关上差一点,严格规范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程序员更深层的改进,但本质上还是自身想不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愿意不愿意让自己提升的更加快速。
其实提到阿里巴巴这种大公司主要还是人心态问题,觉得大公司一定要比小公司规范,换做经历过大公司的人,还想着在里面自己只是一个螺丝钉,还想着去小型公司让自己发挥的更加彻底,小公司的人又向往着大公司的待遇以及规范。如同没有结婚的人,总想着走进围城,进入的人又羡慕没有结婚的多自由,其实来来回回也就那回事。
曾经也是为了进入大公司舍弃了一个中型公司部门技术经理的职位,现在想象其实很不值当,进入一个成熟的大公司,自己做出的贡献只是沧海一粟,想要向上走特别难,而真正的机会还是在创业公司或者中小型公司,当然这些东西需要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在年轻气盛阶段很难体味到,就是觉得自己所做的选择是对的,实践辨真知。
希望能帮到你。
以我自身的经历来回答吧!我是做java开发的,在没进阿里之前,我在外面其他公司干了四年。头两年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直接把业务翻译成代码,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curd。工程化以及结构化设计根本不存在的,什么性能、可扩展性、易用性、可维护性通通不考虑。把功能实现了就可以了,活脱脱的把面向对象的语言使用成了面向过程编程。(因为大家都这样干)主要还是因为刚毕业在这家公司做erp系统,功能可以用就不管了。接下来的两年换了一家电商公司,这也是一个天坑,代码跟 山差不多,我进去做库存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熟悉了业务然后进行了重构。前面做这一块的人都差不多走光了,模型抽象,领域分层,模块分层一顿操作下来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叠加了两年的业务以后,妈的差不多也是 山了,为了业务快速迭代牺牲一些也是能理解的。然后我走了[捂脸]。
进入了阿里,我是做中台开发的。这里最喜欢干的就是重复造轮子,干啥都要讲究高可用、可复用、可扩展、可维护、可读性……写代码大抵是这样的一个接口进去写接口一般先上熔断降级开关、分布式锁,然后就是加缓存,接着业务就用领域模型+泛化抽象模型+工厂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这一顿操作下来后,为了支持扩展性还得定制spi扩展点提供扩展。一个业务功能的代码完全是割裂的状态。不过项目跟代码的质量跟之前的公司比确实上升不少。只能说环境的影响很大吧
虽然没有去过大厂,但还是想强答一下,毕竟有不少认识的朋友在BAT工作或工作过。
我的看法是:BAT的牛人多,普通人也多,虽然他们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令人仰望的技术水平,但毕竟平台高,所以眼光会变得宽阔;代码要求更为严格,所以普通的程序员也会被逼变得更优秀;身边的牛人多,普通的程序员也会受到影响,提升的更快。
正好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是讲去阿里的面试经历,也分享给大家,看看自己离着【进】阿里还有多大的差距。
Java多线程
线程池的原理,为什么要创建线程池?
线程的生命周期,什么时候会出现僵死进程;
什么实现线程安全,如何实现线程安全;
创建线程池有哪几个核心参数? 如何合理配置线程池的大小?
synchronized、volatile区别、synchronized锁粒度、模拟死锁场景、原子性与可见性;
JVM相关
JVM内存模型,GC机制和原理;GC分哪两种;什么时候会触发Full GC?
JVM里的有几种classloader,为什么会有多种?
什么是双亲委派机制?介绍一些运作过程,双亲委派模型的好处;(这个我真的不会...)
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破坏双亲委派模型;
常见的JVM调优方法有哪些?可以具体到调整哪个参数,调成什么值?
JVM虚拟机内存划分、类加载器、垃圾收集算法、垃圾收集器、class文件结构是如何解析的;
Java扩展
红黑树的实现原理和应用场景;
NIO是什么?适用于何种场景?
Java9比Java8改进了什么;
HashMap内部的数据结构是什么?底层是怎么实现的?
说说反射的用途及实现,反射是不是很慢,我们在项目中是否要避免使用反射;
说说自定义注解的场景及实现;
List和Map区别,Arraylist与LinkedList区别,ArrayList与Vector 区别;
Spring
Spring AOP的实现原理和场景;(应用场景很重要)
Spring bean的作用域和生命周期;
Spring Boot比Spring做了哪些改进? Spring 5比Spring4做了哪些改进;(惭愧呀,我们还在用Spring4,高版本的没关心过)
Spring IOC是什么?优点是什么?
SpringMVC、动态代理、反射、AOP原理、事务隔离级别;
中间件
Dubbo完整的一次调用链路介绍;
Dubbo支持几种负载均衡策略?
Dubbo Provider服务提供者要控制执行并发请求上限,具体怎么做?
Dubbo启动的时候支持几种配置方式?
了解几种消息中间件产品?各产品的优缺点介绍;
消息中间件如何保证消息的一致性和如何进行消息的重试机制?
Spring Cloud熔断机制介绍;
Spring Cloud对比下Dubbo,什么场景下该使用Spring Cloud?
数据库篇
锁机制介绍:行锁、表锁、排他锁、共享锁;
乐观锁的业务场景及实现方式;
事务介绍,分布式事物的理解,常见的解决方案有哪些,什么事两阶段提交、三阶段提交;
MySQL记录binlog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模式?每种模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MySQL锁,悲观锁、乐观锁、排它锁、共享锁、表级锁、行级锁;
分布式事务的原理2阶段提交,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
数据库事务隔离级别,MySQL默认的隔离级别、Spring如何实现事务、
JDBC如何实现事务、嵌套事务实现、分布式事务实现;
SQL的整个解析、执行过程原理、SQL行转列;
Redis
Redis为什么这么快?redis采用多线程会有哪些问题?
Redis支持哪几种数据结构;
Redis跳跃表的问题;
Redis单进程单线程的Redis如何能够高并发?
Redis如何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
Redis分布式锁操作的原子性,Redis内部是如何实现的?
看完了有什么感想,自己和BAT的要求有差距么?
反正我觉得自己想要面试通过是有些困难,很多框架新版本的特性都没有了解过,看来年前还得抽时间学些一下了。
大公司如bat大部分普通程序员,由于做的太专一了,基本上在某一方面做得不错,整体能力差很远,但是自己觉得啥都行。
这么比喻吧,如果说把程序员比作厨师。
普通公司的程序员基本上是各个饭店的大厨,啥菜都会做。
bat是御膳房,程序员什么大菜都见过,但基本上一个大菜也做不了。很多人就是御膳房后勤部切葱花大队的切葱花手
普通公司员工的编程水平与阿里巴巴有多大差距?要说阿里巴巴每个程序员都牛逼得不行那也是扯淡,普通公司牛逼的程序员也不少,这本身就没有一定的定论。
在阿里巴巴这样公司的程序员来说,应该比较幸运的是能够遇到大型互联网软件的开发,比如像架构设计、场景设计等,这对于很多程序员来说应该可以开眼界,参与其中也能锻炼自己。同样的,很多大型软件公司虽然没有阿里这样的场景,但同样也有自己特殊的应用设计、场景在阿里也见不到。
而对于单个程序员的编码水平来说,普通公司与阿里的程序员可能根本就没啥区别。普通公司里也有严格按规范、严格按流程、严格测试等来做软件,进入里面同样可以遇到大牛带领项目、大牛的传帮带等,耳闻目染再加努力实践,这些程序员的水平并不能说就比阿里的程序员差。当然,阿里这样的名气不外乎就是进入时经过了严格的挑选,这些程序员的基础都是不错的,但真正要有水平,那还得除了环境也得要靠自己努力。
但大公司程序员与小公司的程序员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小公司人员可能接触的项目基本不大,而像万金油那样啥都接触到一些能搞一些,但深度却不够。比如小公司的程序员今天搞Java编码,可能下个项目就去搞PHP,再下个项目又去搞python等,今天是程序,每隔两个月可能又是下个项目的设计者、Leader等有可能。但恰恰在某一项编码上却又不像某些大公司的程序员那样一个萝卜一个坑儿,又专又精。
另外小公司的开发流程及规范都不够,有些甚至是只要搞出来能运行就可以,所以章法上不像大公司一样规范。甚至有些都没有严格的测试就到客户那里去上线,让客户去当小白鼠,做一个败一个。
所以作为程序员最好是能开始到大公司去学习锻炼规范的软件开发那是很有益的。至于是不是阿里倒不一定,能进入阿里当然好。而说到编码水平,绝大部分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特别是培养思维能力、基础知识、见多识广、多加实践与交流,对自己编码能力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天赋程序员确实有,但绝大部分程序员要说天赋都谈不上,大部分也就是上面几项用了更多的时间吧。
能力上,bat的程序员远超小公司程序员;不要相信那些什么小公司的程序员什么都要做所以咋样咋样,大公司就只是一颗小螺丝钉,自欺欺人而已;大公司的程序员天赋就强于小公司的程序员,技术靠的是天赋+努力,天赋远远重要于努力,你不信那就是你傻
在阿里三年的老人说一下。主要是能够获取和见识到小公司不能给你的经验,场景和挑战
说到电脑的编程,对于学计算机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每天的编程工作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字母,各种各样的特殊符号,一般人看见也就只能一懵一懵的。每个程序员之间也都是有技术好技术低的,并且程序员在选择公司的时候也面临很大的困难。
现在 社会 上找工作的人都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在小公司工作的人都想去大公司,在大公司工作的人想去中小企业工作。每个程序员都想得到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让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所用武之地。能力较强的程序员就去了大公司,能力有点差异的就去了中小企业,但是这两者在各自公司的发展并不一样。
在中小企业工作程序员有可能会在公司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大企业里面有着许多优秀的程序员,就像是阿里巴巴,有可能在这个团队里面自己的能力不能跟好的发挥。有一点要清楚,技术高的人在一起会越来越优秀,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都会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前进的动力也大。普通公司的程序员自我提升的空间较小,没有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程序员水平高。
大企业对程序员的要求也很高,这些程序员所要面对的困难也非常大,逼迫着自己去提升自身的能力,如果两个技术相匹配的程序员一个去普通企业,一个去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在阿里巴巴工作的程序员要远远超过普通公司的程序员。虽然大公司的程序员想去中小公司,但是对他们更是一种较大的损失。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大公司的程序员,在代码专精度方面确实超过小公司程序员。他们往往在技术的某一方面钻研颇深,在代码实践上做得细腻完美无可挑剔。小公司程序员在专精度上不如bat程序员,因为大环境使然,无法让一个程序员只负责某一模块的代码,他们往往一个人当两三个人用,常常遇到的复杂业务用现有框架和技术无法解决,需要自己结合多个技术框架和知识点才能解决复杂的业务。
所以都是程序员,环境和平台造就了程序员代码风格和侧重点不同,但就工作态度和对技术的专注程度来说,大公司的程序员无疑是有更优异的条件来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作为程序员,一生还是应该去大厂体验不同的企业文化和更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自身的见识和深度也会有所不同。
单纯从技术上来说,大公司是小公司没法比的,
大公司系统要更加复杂,研究的东西更加深入。
比如高并发,大数据,
小公司没有那么大流量和数据量根本没办法研究,
大公司一个系统N台机器,
为了节省资源就要研究怎么使机器能力最大化,优化代码,优化逻辑。
小公司可能一两台机器就能支撑一个系统,只要没bug就能正常运行。
非技术层面的就看公司的业务能力了。
个人看法,
❽ 阿里巴巴编程之夏很难入选吗
阿里巴巴编程之夏很难入选。该项目面向全球学生,竞争压力非常大,共有三次评估,因为以上原因导致十分难入选。阿里巴巴编程之夏是一个全球性计划,通过这个计划,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开源软件开发,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度体验真实世界的软件开发,感受开源技术共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