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编译原理老师
Ⅰ 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教材都有哪些
1、《编译原理》
教材:《编译原理》, Alfred V. Aho, Jeffrey D.,ullman着,李建中,姜守旭 译.
2、《解释器构造》
教材:《编译原理》, Alfred V. Aho, Jeffrey D.,ullman着,李建中,姜守旭 译.
3、《计算机导论》
辅助教材:
《计算机文化》(New Perspective of Computer Science, 6th Edition),电子工业出版社,(美)帕森斯(Parsons J.J),2004
或《计算机文化》(New Perspective of Computer Science, 8th Edition), 电子工业出版社,(美)帕森斯(Parsons J.J),2005
(1)华中科技大学编译原理老师扩展阅读:
软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编译技术、软件工程概论、统一建模语言、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需求、软件项目管理
2、该专业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将系统学习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安全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其它选修课。
3、实践环节: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软件工程专业
Ⅱ 求 数据结构教程学习指导(李春葆 尹为民)(第三版) 谢谢啊!
这是武大研究生招生网上的信息
211 计算机学院
922 计算机基础(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
李春葆:《数据结构教程》(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16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唐泽圣、周嘉玉、李新友编着:《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917 C语言程序设计:
唐浩强着:《C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数据库原理:
尹为民:《现代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操作系统:
黄水松:《计算机操作系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编译原理:
何炎祥:《编译原理》(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离散数学:
刘玉珍:《离散数学》(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Ⅲ 跪求!!编译原理 第三版 (何炎祥 着)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
这老师布置的题目可真多啊.......
Ⅳ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考研科目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考研科目有: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其中计算机学硕考101、201、301、834四门;计算机专硕考101、204、301、834四门;软工专硕考101、204、302、834四门。
学院拥有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网络存储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集群与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数据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华中科技大学IBM技术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另外,本学科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华中中心结点单位,是中国教育科研网格主结点、中国国家网格(武汉)结点单位,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的重要组成单位之一。
Ⅳ 何炎祥的主要论文
1.陈伟,何炎祥,彭文灵,“一种轻量级的拒绝服务攻击检测方法”, 计算机学报, 2006,29(8)。
2.陈益峰,何炎祥,曹建农,“内容传递网络处理能力受限代理放置贪婪算法”, 软件学报,2007,18(1)。
3.Furu Wei, Wenjie Li, Qin Lu, and Yanxiang He. Applying Two-Level Mutual Reinforcement Ranking Algorithm in Query-Oriented Multi-document Summariz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ASIST),2009. 60(9)。
4.何炎祥,曹强,刘陶,韩奕,熊琦,一种基于小波特征提取的低速率DoS 检测方法, 软件学报, 2009,20(4)。
5.Furu Wei, Wenjie Li, Qin Lu, and Yanxiang He. A Document- Sensitive Graph Model for Multi-Document Summarization。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KAIS, 2010.22(2)。
6.何炎祥,刘陶,吴伟,“可信编译器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8,32(8)。
7.何炎祥,吴伟,刘陶等,“可信编译理论及其核心实现技术:研究综述”,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1,1,5(1)。
8.刘陶,何炎祥,熊琦,“一种基于Q学习的LDOS攻击实时防御机制及其CPN实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3,48(3)
9.何炎祥,陈勇,吴伟等,“基于编译支持错误跟踪的测试用例自动化生成方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9,49(9)。
10.何炎祥,吴伟,陈勇等,“基于SMT求解器的路径敏感程序验证”,软件学报,2012,23(10)。
11.徐超,何炎祥,吴伟等, “基于模拟关系的编译优化实现正确性验证方法”, 电子学报, 2012, 40(11)。
12.Yanxiang He, Wei Wu, Yong Chen,An efficient method for detecting concurrency errors in object-oriented programs.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2, 55(12)。
1. 何炎祥等,《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模拟试题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社,1998。
2.何炎祥等,《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模拟试题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社,1998。
3.何炎祥,宋文欣,彭锋,《高级操作系统》,科学出版社,1999, 国家九五 重点计划教材。
4.何炎祥主编,《编译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2003,2005 2010。
5.何炎祥主编,《操作系统原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0。
6.何炎祥主编,《操作系统原理学习与解题指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7.何炎祥,陈莘萌,《Agent和多Agent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8.何炎祥,熊前兴主编,《操作系统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9.何炎祥,朱晓峰,《操作系统原理学习指导与题解》,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10.Liu Yunsheng, He Yanxiang 主编,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uture Software Technology 2002 (ISFST’2002), Published by HUST press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Wuhan, China, 2003。
11.朱福喜,何炎祥,《并行分布计算中的调度算法理论与设计》,武汉大学出版 社, 2003,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12.何炎祥,李飞,李宁,《计算机操作系统》,(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 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3.何炎祥,《操作系统原理》,科学出版社,2004。
14.何炎祥,《编译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何炎祥,李飞,李宁,《编译原理及其习题解答》,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6.何炎祥,《分布式操作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7.何炎祥主编,《第八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系主任(院长)论坛论文集》,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5。
18.Xiaohua Jia, Jie Wu,Yanxiang He (Eds.), Proceeding of Mobile Ad-hoc and Sensor Networks ,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SN 2005 , Wuhan, China, December 13-15, 2005。
19.何炎祥,石莹,王娜,《程序设计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 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0.萧国政,何炎祥,孙茂松主编,《中文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 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1.Yanxiang He, Guozheng Xiao, Maosong Sun (Chief Editors), Recent Advance of Chinese Computing technologies, Proceedings of ICCC2007, Wuhan, China, October 13-15,2007。
22. 何炎祥,伍春香,王汉飞,《编译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3.何炎祥,刘陶,《降质服务攻击及其防范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4.何炎祥,吴钊,《动态Web服务组合关键技术与性能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0
25.何炎祥,吴伟,《可信编译构造理论与关键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