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sl编程
㈠ windows怎么安装openssl
Perl和OpenSSL的安装:
安装Perl
(我的安装目录为C:\perl\eg)
运行“CMD”命令,使用cd命令指向perl安装目录的eg文件,执行“perl example.pl”若显示“Hello from ActivePerl!”,则说明Perl安装成功,可以开始使用Perl的相关命令来进行OpenSSL的安装了,如下图:
Note:如果你想看看原始的INSTALL文件,那么请打开OpenSSL的解压缩目录,下面有两个文件INSTALL.W32和INSTALL.W64,用记事本方式打开,你可以看到详细的关于安装的解释~~~~
开始安装OpenSSL
初始化VC++ 6.0 环境变量(找到vc++ 6.0的安装目录下的\VC98\Bin\执行如下的命令):
执行Configure命令(配置编译参数):
运行ms\do_ms命令(在使用Configure脚本配置好参数):
另外两种方式 如果使用也必须保证本机安装有相应的编译器才能使用。
:ms\do_masm (默认vc自带的;也可以自己下载masm并安装)
:ms\do_nasm (需要下载nasm)
运行“nmake -f ms\ntdll.mak”命令进行代码编译(需将目录跳到OpenSSL目录下)
如果编译成功,最后的输出都在out32dll目录下:包括可执行文件、两个dll和两个lib文件: libeay32.dll, libeay32.lib, ssleay32.dll, ssleay32.lib ;把他们放到PATH环境变量对应的一个目录里就可以了。
测试使用命令“nmake -f ms\ntdll.mak test”
若安装成功的话,显示的最后几行如下图:
配置VC++6.0下的相关参数
在VC++ 6.0的工具—》选项—》目录下的Include files下添加OpenSSL安装目录下的include目录;在Library files下添加out32dll目录,现在你就可以使用OpenSSL编程了
㈡ 在unbuntu下使用openssl 写一个加密的C程序,编译提示找不到头文件openssl/*.h
哥门 <openssl/aes.h> 里 的openssl只是文件夹名字而已,
在linux下面 /usr/local/include/ /usr/include/ 这两个路径是默认引用的。
所以你没加 -I 也是可以编译的 。
当交叉编译时,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必须配置好所有路径。
㈢ 如何在ubuntu下进行OpenSSL的API编程
那么,是什么使得 OpenSSL 比 GNU TLS、Mozilla NSS 或其他所有的库都优越呢?许可是一方面因素 (请参阅 参考资料)。此外,GNS TLS(迄今为止)只支持 TLS v1.0 和 SSL v3.0 协议,仅此而已。
Mozilla NSS 的发行既遵循 Mozilla Public License 又遵循 GNU GPL,它允许开发人员进行选择。 不过,Mozilla NSS 比 OpenSSL 大,并且需要其他外部库来对库进行编译,而 OpenSSL 是完全 自包含的。与 OpenSSL 相同,大部分 NSS API 也没有文档资料。Mozilla NSS 获得了 PKCS #11 支持,该支持可以用于诸如智能卡这样的加密标志。OpenSSL 就不具备这一支持。
先决条件
要充分理解并利用本文,您应该:
精通 C 编程。
熟悉 Internet 通信和支持 Internet 的应用程序的编写。
并不绝对要求您熟悉 SSL ,因为稍后将给出对 SLL 的简短说明;不过,如果您希望得到详细论述 SSL 的文章的链接,请参阅 参考资料部分。拥有密码学方面的知识固然好,但这 并不是必需的。
㈣ c语言socket加密,用Openssl中的AES+RSA还是SSL
1. 利用RSA安全传输aes生成密钥所需的Seed(32字节)
2. 利用aes_encrypt/aes_decrypt对Socket上面的业务数据进行aes加密/解密 理论上只需要aes就能保证全部流程,但由于aes加密所需要的aes-KEY是一个结构。
这个一个结构,如果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就需要对它进行网络编码,openssl里面没有现成的API 所以就引入RSA来完成首次安全的传输,保证Seed不会被窃听。
㈤ ubuntu 自带了openssl怎么配置zimg
虚拟机上的Ubuntu已经安装过openssl但是仍然不能进行openssl编程
上网查找资料得到是由于未安装openssl-devel包,执行以下两条命令更新后就可以了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l
sudo apt-get install libssl-dev
㈥ openssl 多线程问题
openssl的文档上也明文规定不能将一个SSL指针用于多个线程,所有调用CreateThread函数创建线程,参数设置为SSL指针必然在线程中是互斥的,考虑运用windows开源库pthread改造多线程
㈦ OpenSSL 入门:密码学基础知识
本文是使用 OpenSSL 的密码学基础知识的两篇文章中的第一篇,OpenSSL 是在 Linux 和其他系统上流行的生产级库和工具包。(要安装 OpenSSL 的最新版本,请参阅 这里 。)OpenSSL 实用程序可在命令行使用,程序也可以调用 OpenSSL 库中的函数。本文的示例程序使用的是 C 语言,即 OpenSSL 库的源语言。
本系列的两篇文章涵盖了加密哈希、数字签名、加密和解密以及数字证书。你可以从 我的网站 的 ZIP 文件中找到这些代码和命令行示例。
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 OpenSSL 名称中的 SSL。
安全套接字层 (Secure Socket Layer)(SSL)是 Netscape 在 1995 年发布的一种加密协议。该协议层可以位于 HTTP 之上,从而为 HTTPS 提供了 S: 安全(secure)。SSL 协议提供了各种安全服务,其中包括两项在 HTTPS 中至关重要的服务:
SSL 有多个版本(例如 SSLv2 和 SSLv3),并且在 1999 年出现了一个基于 SSLv3 的类似协议 传输层安全性(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TLSv1 和 SSLv3 相似,但不足以相互配合工作。不过,通常将 SSL/TLS 称为同一协议。例如,即使正在使用的是 TLS(而非 SSL),OpenSSL 函数也经常在名称中包含 SSL。此外,调用 OpenSSL 命令行实用程序以 openssl 开始。
除了 man 页面之外,OpenSSL 的文档是零零散散的,鉴于 OpenSSL 工具包很大,这些页面很难以查找使用。命令行和代码示例可以将主要主题集中起来。让我们从一个熟悉的示例开始(使用 HTTPS 访问网站),然后使用该示例来选出我们感兴趣的加密部分进行讲述。
此处显示的 client 程序通过 HTTPS 连接到 Google:
可以从命令行编译和执行该程序(请注意 -lssl 和 -lcrypto 中的小写字母 L):
该程序尝试打开与网站 www.google.com 的安全连接。在与 Google Web 服务器的 TLS 握手过程中,client 程序会收到一个或多个数字证书,该程序会尝试对其进行验证(但在我的系统上失败了)。尽管如此,client 程序仍继续通过安全通道获取 Google 主页。该程序取决于前面提到的安全工件,尽管在上述代码中只着重突出了数字证书。但其它工件仍在幕后发挥作用,稍后将对它们进行详细说明。
通常,打开 HTTP(非安全)通道的 C 或 C++ 的客户端程序将使用诸如文件描述符或网络套接字之类的结构,它们是两个进程(例如,这个 client 程序和 Google Web 服务器)之间连接的端点。另一方面,文件描述符是一个非负整数值,用于在程序中标识该程序打开的任何文件类的结构。这样的程序还将使用一种结构来指定有关 Web 服务器地址的详细信息。
这些相对较低级别的结构不会出现在客户端程序中,因为 OpenSSL 库会将套接字基础设施和地址规范等封装在更高层面的安全结构中。其结果是一个简单的 API。下面首先看一下 client 程序示例中的安全性详细信息。
在与 Web 服务器握手期间,client 程序会接收一个或多个数字证书,以认证服务器的身份。但是,client 程序不会发送自己的证书,这意味着这个身份验证是单向的。(Web 服务器通常配置为 不 需要客户端证书)尽管对 Web 服务器证书的验证失败,但 client 程序仍通过了连接到 Web 服务器的安全通道继续获取 Google 主页。
为什么验证 Google 证书的尝试会失败?典型的 OpenSSL 安装目录为 /etc/ssl/certs,其中包含 ca-certificates.crt 文件。该目录和文件包含着 OpenSSL 自带的数字证书,以此构成 信任库(truststore)。可以根据需要更新信任库,尤其是可以包括新信任的证书,并删除不再受信任的证书。
client 程序从 Google Web 服务器收到了三个证书,但是我的计算机上的 OpenSSL 信任库并不包含完全匹配的证书。如目前所写,client 程序不会通过例如验证 Google 证书上的数字签名(一个用来证明该证书的签名)来解决此问题。如果该签名是受信任的,则包含该签名的证书也应受信任。尽管如此,client 程序仍继续获取页面,然后打印出 Google 的主页。下一节将更详细地介绍这些。
让我们从客户端示例中可见的安全工件(数字证书)开始,然后考虑其他安全工件如何与之相关。数字证书的主要格式标准是 X509,生产级的证书由诸如 Verisign 的 证书颁发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CA)颁发。
数字证书中包含各种信息(例如,激活日期和失效日期以及所有者的域名),也包括发行者的身份和数字签名(这是加密过的加密哈希值)。证书还具有未加密的哈希值,用作其标识指纹。
哈希值来自将任意数量的二进制位映射到固定长度的摘要。这些位代表什么(会计报告、小说或数字电影)无关紧要。例如, 消息摘要版本 5(Message Digest version 5)(MD5)哈希算法将任意长度的输入位映射到 128 位哈希值,而 SHA1( 安全哈希算法版本 1(Secure Hash Algorithm version 1))算法将输入位映射到 160 位哈希值。不同的输入位会导致不同的(实际上在统计学上是唯一的)哈希值。下一篇文章将会进行更详细的介绍,并着重介绍什么使哈希函数具有加密功能。
数字证书的类型有所不同(例如根证书、中间证书和最终实体证书),并形成了反映这些证书类型的层次结构。顾名思义,根证书位于层次结构的顶部,其下的证书继承了根证书所具有的信任。OpenSSL 库和大多数现代编程语言都具有 X509 数据类型以及处理此类证书的函数。来自 Google 的证书具有 X509 格式,client 程序会检查该证书是否为 X509_V_OK。
X509 证书基于 公共密钥基础结构(public-key infrastructure)(PKI),其中包括的算法(RSA 是占主导地位的算法)用于生成密钥对:公共密钥及其配对的私有密钥。公钥是一种身份: Amazon 的公钥对其进行标识,而我的公钥对我进行标识。私钥应由其所有者负责保密。
成对出现的密钥具有标准用途。可以使用公钥对消息进行加密,然后可以使用同一个密钥对中的私钥对消息进行解密。私钥也可以用于对文档或其他电子工件(例如程序或电子邮件)进行签名,然后可以使用该对密钥中的公钥来验证签名。以下两个示例补充了一些细节。
在第一个示例中,Alice 将她的公钥分发给全世界,包括 Bob。然后,Bob 用 Alice 的公钥加密邮件,然后将加密的邮件发送给 Alice。用 Alice 的公钥加密的邮件将可以用她的私钥解密(假设是她自己的私钥),如下所示:
理论上可以在没有 Alice 的私钥的情况下解密消息,但在实际情况中,如果使用像 RSA 这样的加密密钥对系统,则在计算上做不到。
现在,第二个示例,请对文档签名以证明其真实性。签名算法使用密钥对中的私钥来处理要签名的文档的加密哈希:
假设 Alice 以数字方式签署了发送给 Bob 的合同。然后,Bob 可以使用 Alice 密钥对中的公钥来验证签名:
假若没有 Alice 的私钥,就无法轻松伪造 Alice 的签名:因此,Alice 有必要保密她的私钥。
在 client 程序中,除了数字证书以外,这些安全性都没有明确展示。下一篇文章使用使用 OpenSSL 实用程序和库函数的示例填充更多详细的信息。
同时,让我们看一下 OpenSSL 命令行实用程序:特别是在 TLS 握手期间检查来自 Web 服务器的证书的实用程序。调用 OpenSSL 实用程序可以使用 openssl 命令,然后添加参数和标志的组合以指定所需的操作。
看看以下命令:
该输出是组成 加密算法套件(cipher suite)()的相关算法的列表。下面是列表的开头,加了澄清首字母缩写词的注释:
下一条命令使用参数 s_client 将打开到 www.google.com 的安全连接,并在屏幕上显示有关此连接的所有信息:
诸如 Google 之类的主要网站通常会发送多个证书进行身份验证。
输出以有关 TLS 会话的摘要信息结尾,包括加密算法套件的详细信息:
client 程序中使用了协议 TLS 1.2,Session-ID 唯一地标识了 openssl 实用程序和 Google Web 服务器之间的连接。Cipher 条目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解析:
加密算法套件正在不断发展中。例如,不久前,Google 使用 RC4 流加密算法(RSA 的 Ron Rivest 后来开发的 Ron’s Cipher 版本 4)。 RC4 现在有已知的漏洞,这大概部分导致了 Google 转换为 AES128。
我们通过安全的 C Web 客户端和各种命令行示例对 OpenSSL 做了首次了解,使一些需要进一步阐明的主题脱颖而出。 下一篇文章会详细介绍 ,从加密散列开始,到对数字证书如何应对密钥分发挑战为结束的更全面讨论。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6/cryptography-basics-openssl-part-1
作者: Marty Kalin 选题: lujun9972 译者: wxy 校对: wxy
㈧ 求一个基于openssl写的ecc曲线的源代码
下面的例子生成两对ECC密钥,并用它做签名和验签,并生成共享密钥。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openssl/ec.h>
#include <openssl/ecdsa.h>
#include <openssl/objects.h>
#include <openssl/err.h>
int main()
{
EC_KEY *key1,*key2;
EC_POINT *pubkey1,*pubkey2;
EC_GROUP *group1,*group2;
int ret,nid,size,i,sig_len;
unsigned char*signature,digest[20];
BIO *berr;
EC_builtin_curve *curves;
int crv_len;
char shareKey1[128],shareKey2[128];
int len1,len2;
/* 构造EC_KEY数据结构 */
key1=EC_KEY_new();
if(key1==NULL)
{
printf("EC_KEY_new err!\n");
return -1;
}
key2=EC_KEY_new();
if(key2==NULL)
{
printf("EC_KEY_new err!\n");
return -1;
}
/* 获取实现的椭圆曲线个数 */
crv_len = EC_get_builtin_curves(NULL, 0);
curves = (EC_builtin_curve *)malloc(sizeof(EC_builtin_curve) * crv_len);
/* 获取椭圆曲线列表 */
EC_get_builtin_curves(curves, crv_len);
/*
nid=curves[0].nid;会有错误,原因是密钥太短
*/
/* 选取一种椭圆曲线 */
nid=curves[25].nid;
/* 根据选择的椭圆曲线生成密钥参数group */
group1=EC_GROUP_new_by_curve_name(nid);
if(group1==NULL)
{
printf("EC_GROUP_new_by_curve_name err!\n");
return -1;
}
group2=EC_GROUP_new_by_curve_name(nid);
if(group1==NULL)
{
printf("EC_GROUP_new_by_curve_name err!\n");
return -1;
}
/* 设置密钥参数 */
ret=EC_KEY_set_group(key1,group1);
if(ret!=1)
{
printf("EC_KEY_set_group err.\n");
return -1;
}
ret=EC_KEY_set_group(key2,group2);
if(ret!=1)
{
printf("EC_KEY_set_group err.\n");
return -1;
}
/* 生成密钥 */
ret=EC_KEY_generate_key(key1);
if(ret!=1)
{
printf("EC_KEY_generate_key err.\n");
return -1;
}
ret=EC_KEY_generate_key(key2);
if(ret!=1)
{
printf("EC_KEY_generate_key err.\n");
return -1;
}
/* 检查密钥 */
ret=EC_KEY_check_key(key1);
if(ret!=1)
{
printf("check key err.\n");
return -1;
}
/* 获取密钥大小 */
size=ECDSA_size(key1);
printf("size %d \n",size);
for(i=0;i<20;i++)
memset(&digest[i],i+1,1);
signature=malloc(size);
ERR_load_crypto_strings();
berr=BIO_new(BIO_s_file());
BIO_set_fp(berr,stdout,BIO_NOCLOSE);
/* 签名数据,本例未做摘要,可将digest中的数据看作是sha1摘要结果 */
ret=ECDSA_sign(0,digest,20,signature,&sig_len,key1);
if(ret!=1)
{
ERR_print_errors(berr);
printf("sign err!\n");
return -1;
}
/* 验证签名 */
ret=ECDSA_verify(0,digest,20,signature,sig_len,key1);
if(ret!=1)
{
ERR_print_errors(berr);
printf("ECDSA_verify err!\n");
return -1;
}
/* 获取对方公钥,不能直接引用 */
pubkey2 = EC_KEY_get0_public_key(key2);
/* 生成一方的共享密钥 */
len1=ECDH_compute_key(shareKey1, 128, pubkey2, key1, NULL);
pubkey1 = EC_KEY_get0_public_key(key1);
/* 生成另一方共享密钥 */
len2=ECDH_compute_key(shareKey2, 128, pubkey1, key2, NULL);
if(len1!=len2)
{
printf("err\n");
}
else
{
ret=memcmp(shareKey1,shareKey2,len1);
if(ret==0)
printf("生成共享密钥成功\n");
else
printf("生成共享密钥失败\n");
}
printf("test ok!\n");
BIO_free(berr);
EC_KEY_free(key1);
EC_KEY_free(key2);
free(signature);
free(curves);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