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串的长度
⑴ C语言用malloc定义动态字符数组,发现字符数组长度与定义的长度不同
内存不是树枝,截断了就不连在一起了。
分配内存,和分地差不多,
分给你一亩地,你种十亩,其实也可以,
不过你用了别人的土地,是要付出代价的。
打架,打官司,乃至被人害了,都是有可能的。
你合法的拥有的可以使用的土地,就只有分给你的那一亩地。
别的都是别人家的。收了别人的庄稼,或者种了别人的地,别人会不高兴的。
至于会出什么状况,看别人有什么反应就知道了。
你分配的内存没有初始化,不知道何处会有个‘\0’;strlen(pcWholeHead)只有找到‘\0’,才会返回串的长度nTest = strlen(pcWholeHead);//测试发现nTest是80,这里明显已经出现越界访问了。
出现这种问题是非常正常的;
要用strlen(pcWholeHead)获取字符串的长度,必须确保实参pcWholeHead是个字符串。
分配的这块内存有多大,这应该有记录的,但是这个由编译系统和库去维护,是封装了的,是不会告诉你的。
不要徒劳的去做那些,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你学的深入了(至少编译原理要学),可以再去研究这个问题。
先要学会合法做事,然后再研究不合法,会出现什么问题。
PS:
pcWholeHead[nEndPos] = 0 ;访问越界了;
应该是pcWholeHead[nEndPos-1] = 0 ;
这样,nTest = strlen(pcWholeHead);应该<=61 ;别指望一定会得到61;当然不会是62,因为要为‘\0’ 留一个空间。
为字符串分配空间,至少,要多分配一个字符的空间。
⑵ 编译原理中V*是什么意思
V是一个符号集合,假设V指的是三个符号a, b, c的集合,记为 V = {a, b, c }
V* 读作“V的闭包”,它的数学定义是V自身的任意多次自身连接(乘法)运算的积,也是一个集合。
也就是说,用V中的任意符号进行任意多次(包括0次)连接,得到的符号串,都是V*这个集合中的元素。
0次连接的结果是不含任何符号的空串,记为 ε
1次连接就是只有一个符号的符号串,比如,a,b, c
2次连接是两个符号构成的符号串,比如,aa, ab, ac, ba, bb, bc,等等
……
n次连接是一个长度为n、由a、b、c三个符号构成的符号串,比如abaacbbac……
因此,V*包含一切由a,b,c三个符号连接而成的、任意长度的符号串(以及空串ε)
⑶ 编译原理中无符号整数/无符号偶数的文法是什么
无符号整数: 开头不能为 0 的任意长度的数字串
S->TE//S表示以[1-9]开头的任意长度的字符串,也就是无符号整数啦。
E->ED|ε//E表示任意长度数字串或空串
D->T|0//D表示[0-9]的终结符
T->1|...|9//T表示[1-9]的终结符
无符号偶数: 以0, 2, 4, 6, 8 结尾的任意长度的数字串。
S->ET//S表示以02468结尾的任意长度的数字串。
E->Ed|ε//E表示任意长度的数字串或空串。
D->0|1|2|...|9//D表示[0-9]中任意一个数字。
T->0|2|4|6|8//T表示偶数单个数字。
⑷ C语言编译原理是什么
编译共分为四个阶段:预处理阶段、编译阶段、汇编阶段、链接阶段。
1、预处理阶段:
主要工作是将头文件插入到所写的代码中,生成扩展名为“.i”的文件替换原来的扩展名为“.c”的文件,但是原来的文件仍然保留,只是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文件发生了改变。(这里所说的替换并不是指原来的文件被删除)
2、汇编阶段:
插入汇编语言程序,将代码翻译成汇编语言。编译器首先要检查代码的规范性、是否有语法错误等,以确定代码的实际要做的工作,在检查无误后,编译器把代码翻译成汇编语言,同时将扩展名为“.i”的文件翻译成扩展名为“.s”的文件。
3、编译阶段:
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指令,并将指令打包封存成可重定位目标程序的格式,将扩展名为“.s”的文件翻译成扩展名为“.o”的二进制文件。
4、链接阶段:
在示例代码中,改代码文件调用了标准库中printf函数。而printf函数的实际存储位置是一个单独编译的目标文件(编译的结果也是扩展名为“.o”的文件),所以此时主函数调用的时候,需要将该文件(即printf函数所在的编译文件)与hello
world文件整合到一起,此时链接器就可以大显神通了,将两个文件合并后生成一个可执行目标文件。
⑸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m=0,n=0,n1=0,n2=0,n3=0,zg,fzg,flag;
int bz[7]=;/*状态改变控制,1 表示可以改变状态zt值,0 表示不可以*/
int zt[7]=;/*状态值,2表示未定状态,1表示 是,0表示 否*/
char temp[100]="\0";/*用于求first集*/
char z[7];/*非总结符*/
char z1[7];/*总结符*/
char z2[7]="\0";/*gs[]文法中出现的标记个数的辅助字符 01234*/
char gs[100]="\0";/*文法,按顺序排成字符串*/
printf("请依次输入非终结符(不超过7个):");
gets(z);
while(z[m]!='\0')
fzg=m;//zg是非终结符个数
while(n<m)
//生成01234辅助字符
printf("您输入了:");
puts(z);
fflush(stdin);
printf("请依次输入终结符(不超过7个):");
gets(z1);
while(z1[n1]!='\0')
zg=n1;
printf("您输入了:");
puts(z1);
fflush(stdin);
printf("按照正确格式输入所有文法(总长度不超过100格式如下):");
printf("如果文法为(字符'k'表示空):\n");
printf("S-->AB S-->bC A-->k A-->b\n");
printf("输入:0SAB0SbC1Ak1Ab\n");
printf(" (注:数字01234表示第一二三四个非终结符)\n");
gets(gs);
fflush(stdin);
printf("您输入了:");
puts(gs);
m=0;
//对于输入文法字符串的转换,将每个文法式左部去除
while(gs[m]!='\0')
{
n=m;
if(gs[m]>='0'&&gs[m]<='9')
{
m++;
while(gs[m]!='\0')
{
gs[m]=gs[m+1];
m++;
}
//gs[m-1]='\0';
}
m=++n;
}
m=0;
//puts(gs);
/*情况一,直接判定是 形如: (A-->k) */
while(gs[m]!='\0')
{
if(gs[m]=='k')
{
zt[gs[m-1]-48]=1;
bz[gs[m-1]-48]=0;
}
m++;
}
/*情况二,直接判定--否 形如: (D-->aS ,D-->c) */
for(n=0;n<fzg;n++)
{
if(bz[n]==1)
{
m=0;
n2=0;
while(gs[m]!='\0')
{
if(z2[n]==gs[m])
{
if(gs[m+1]>=z1[0]&&gs[m+1]<=z1[n1-1])
zt[n]=0;
else //gs[m+1] 是非终结符n2做标记
}
//跳出循环,无法解决该情况,推到下面情况三
m++;
}
if(n2!=99) //完成所有扫描,未出现非终结符,得出结论zt[n]=0.bz[n]=0不允许再改变zt[n]
}
}
/*情况三,最终判定*/
do
{
flag=0;
for(n=0;n<fzg;n++)
{
if(bz[n]==1) //未得到判定
{ m=0;
while(gs[m]!='\0')
{
if(gs[m]==z2[n]) //判定gs[m]是辅助字符0123
{
m++;
while(gs[m]>='A'&&gs[m]<='Z')
{
n1=0;
for(n2=0;n2<fzg;n2++) //循环查找是gs[m]哪个非终结符
{
if(gs[m]==z[n2])
{
if(zt[n2]==1) //这个非终结符能推出空
zt[n]=1;
else if(bz[n2]==1) //这个非终结符 现在 不能推出空,但它的状态可改即它最终结果还未判定
else
//设 m1 做标记供下一if参考
break; //找到gs[m]是哪个非终结符,for循环完成任务,可以结束
}
}
if(n1==99) break;
m++;
}
}
m++;
}
if(zt[n]==1) bz[n]=0;
if(bz[n]==0) flag=1;//对应for下的第一个if(zt[n]==2)
}
}
}while(flag);
printf("结果是:\n");
for(m=0;m<5;m++)
{
switch(zt[m])
{
case 0:printf("%c---否\n",z[m]);break;
case 1:printf("%c---是\n",z[m]);break;
case 2:printf("%c---未定\n",z[m]);break;
}
}
/*
puts(gs);
puts(zt);
puts(z);
puts(z1);
puts(z2);
printf("%d,,,%d",fzg,zg);
*/
//下面求first集
//下面求first集
for(n=0;n<fzg;n++)
m=0;n=0;n1=0;n2=0;
while(gs[n]>='0'&&gs[n]<='9')
{
for(;m<fzg;m++)
{
if(n2!=m)
n1=0; //m=n2用于第二次以后的for循环中还原上次m的值
if(gs[n]==z2[m])
{
while(gs[n+1]>'9')
{
if(n1==0)
//如果是第一个直接保存
//不是第一个,先与字符数组中其它字符比较,没相同的才保存
else if(gs[n]>='a'&&gs[n]<='z'&&gs[n+1]>='A'&&gs[n+1]<='Z') //gs[n]是终结符 且 gs[n+1]是非终结符
;//什么也不做,程序继续n++,扫描下一个gs[n]
else
{
for(n3=0;n3<=n1;n3++)
{
if(temp[m*13+n3]==gs[n+1])
break;
}
if(n3>n1) //for循环结束是因为n3而不是break
}
n++;
}
break; //break位于if(gs[n]==z2[m]),对于gs[n]已找到z2[m]完成任务跳出for循环
}
}
n2=m; //存放该for循环中m的值
n++;
}
//进一步处理集除去非终结符
m=0;n=0;n1=0;n2=0;
for(m=0;m<fzg;m++)
{
if(flag!=m)
n1=0; //m=flag用于第二次以后的for循环中还原上次m的值
while(temp[m*13+n1]!='\0')
{
while(temp[m*13+n1]>='A'&&temp[m*13+n1]<='Z') //搜索非终结符
{
for(n=0;n<fzg;n++) //确定是哪个非终结符
{if(temp[m*13+n1]==z[n])
break;
}
while(temp[m*13+n1]!='\0') //从temp[n*13+n1]开始每个字符依次往前移动一
n1--;
while(temp[n*13+n2]!='\0') //把z[n]对应的first加入temp[m*13+n1]这个first中,每个字符依次加在最后
{
for(n3=0;n3<n1;n3++) //循环判定是否有相同的字符
{
if(temp[m*13+n3]==temp[n*13+n2])
break;
}
if(temp[n*13+n2]=='k'&&zt[m]==0) //那些不能推出 空,但是因为要加入 其他非终结符的first集 而可能含有 空
n2++;
else if(n3>=n1) //for循环结束是因为n3而不是break ,即无相同字符
else n2++;
}
n1=0;
n2=0;
}
n1++;
}
flag=m; //存放该for循环中m的值
}
//非终结符的first集输出
m=0;n1=0;
for(m=0;m<fzg;m++)
{
n1=0;
printf("非终结符 %c 的first集是: ",z[m]);
while(temp[m*13+n1]!='\0')
{
printf("%c",temp[m*13+n1]);
n1++;
}
printf("\n");
}
}
⑹ 编译原理,设文法G[E]如下,句型T+T * F+a的素短语是__
试给出句型T-T/F+a和T+T*F-F↑a的短语、句柄、素短语:
句型1:短语TT/F+a, T-T/F, T, T/F, a
句型T
素短语: T/F,a
句型2:短语E+T*F_F↑a, E+T*F, T*F,F↑a, a
句型T*F
素短语: T*F,a

(6)编译原理串的长度扩展阅读
文法:以有穷的集合描述无穷的计划的工具。
字母表:元素的非空有穷集合,其中的元素称为符号,因此也叫符号集。
符号串:由字母表中的元素组成的任何有穷序列,串中的元素个数叫做符号串的长度,空符号串ε,长度为0。
符号串的运算:
连接-符号串x = ab,y=cd, xy = abcd
方幂-z=xn,当n = 0, z = ε,当 n = 2, z = xx
集合的闭包-∑* = ∑0 ∪∑1 ∪∑2 ∪…∪∑n
∑+ 为正闭包 = ∑1 ∪∑2 ∪…∪∑n
⑺ 编译原理这个符号表示什么 如图~~~~
剪头上加一个星号:S-*->aPb
表示从S可以推出含有非终结符P的形如aPb的句型。
剪头上加一个加号:S-+->a
表示从S可以推出终结符a。
⑻ 编译原理正则表达式化简
你好,语言L={a}{a,b}∗({ϵ}∪({.,_}{a,b}{a,b}∗))L={a}{a,b}
∗
({ϵ}∪({.,_}{a,b}{a,b}
∗
))
这个语言是指,由a开头,后接任意长度的a、b串,然后再接空串(代表结束)。或者是接以.或_开头的,后接长度大于等于1的a、b串。
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 RE)是一种用来描述正则语言的更紧凑的表示方法。
⑼ 求《编译原理》第三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课后题答案
答案我已发到你的邮箱
节选:
第二章
2.3
叙述由下列正规式描述的语言
a)
0(0|1)*0
b)
((ε|0)1*)*
c)
(0|1)*0(0|1)(0|1)
d)
0*10*10*10*
e)
(00|11)*((01|10)(00|11)*(01|10)(00|11)*)*
Answer:
a)
以0开始和结尾,而且长度大于等于2的0、1串
b)
所有0,1串(含空串)
c)
倒数第三位是0的0、1串
d)
仅含3个1的0、1串
e)
偶数个0和偶数个1的0、1串(含空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