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编译器名字
是一个C 第三方库,你可以使用她写出你所能想到的所有软件。linux下最注明的编译器是GCC 目前最高版本是4.5.2版;linux发行版很多,网上到处都是,你可以先下载再刻盘安装,建议安装前 先用虚拟机熟悉一下安装流程或者直接使用虚拟机(如果是学习的话),一般情况下,所有的linux发行版都默认安装好 GCC的。
2. Linux下,有图形界面的编译器吗
看你用什么编程语言了?下面是十个杰出的开源开发工具,它们将帮你提升开发效率。
1、Bluefish
Bluefish是进行Web开发时最受欢迎的IDE之一。它能够处理编程和标记语言,但是该工具的重点用途在于创建动态和交互式网站。和许多 Linux应
用程序一样,Bluefish是一个轻量级工具,运行速度非常快,它所占据的资源只有同类工具的30%到40%。Bluefish可以一次打开多个文档
(最高可打开3500个文档)。它包含项目支持、远程文件支持、搜索和替换(包括正则表达式),无限撤消/重做、多语言定制语法高亮、窗口反斜线文本和多
编码支持等功能。
Bluefish最漂亮的功能之一是用户定义工具栏Quickba,它可以让你通过“右键点击并选择增加到
Quickbar”的方式来增加按钮。你可以增加任意HTML工具栏按钮到Quickbar上。Bluefish还有许多操作简化工具,可以帮助你增加不
同元素到你的代码中。需要一个 DHTML自动提交选择框?简单。从DHTML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动提交选择框(Auto-submit Select
Box )”,然后填充必要的条目,就可以增加该元素到你的代码中。Bluefish有针对C、Apache、DHTML、DocBook、HTML、
PHP+HTML和SQL的智能向导。如果是手动开发自己的网站,你应该选择使用Bluefish这个工具。
该工具主页:http://bluefish.openoffice.nl/
2、Anjuta
Anjuta是一个免费的开源C和C++开发工具。
它的安装非常简单(在Mandriva上使用urpmi
anjuta命令),提供项目管理、应用程序向导、交互式调试器、一个强大的源代码编辑器(支持源浏览、代码完成和语法高亮功能)。Anjuta团队开发
的这个强大IDE非常易于使用,而且可以满足你的C和C++编程需求。
Anjuta具有一个灵活而强大的用户界面,让你可以在布局界面中拖拽工具来安排图形用
户界面,使其与你希望的设计最接近。而且每一个用户配置的布局对一个项目来说是可以持续生存的(因此你可以为每一个项目使用不同的布局)。Anjuta还
具有一个强大的插件系统,通过它你可以选择激活或关闭哪一个插件。而且与所有开源项目一样,你可以为Anjuta开发满足你自己需求的插件。在
Anjuta应用程序中最大的工具之一是项目管理器。这个工具几乎可以打开任何基于automake/autoconf的项目。这个项目管理器不会增加任
何基于Anjuta的信息到这个项目中,因此在Anjuta之外,你的项目同样可以被维护和开发。
该工具的主页:http://anjuta.sourceforge.net/
3、Glade
Glade是一个GNOME桌面环境下用于开发GTK+的RAD(迅速应用开发)工具。它的界面与GIMP非常类似,可以被用户进行定制化,甚至可以被嵌入到Anjuta中。
Glade包含许多界面创建控件,诸如文本框、对话标签、数字输入框和菜单等,让你可以更快速的开发界面。界面设计以XML格式存储,从而让这些设计可以被轻松的应用于外部工具中。
安装Glade的过程非常简单。举例来说,如果你使用Fedora操作系统,你可以使用命令“yum install glade3”来启动安装。Glade不像Anjuta一样具有一个强大的项目管理器,但是你可以在Glade中创建、编辑和保存项目。
该工具的主页:http://glade.gnome.org/
4、GCC
GCC是一个GNU编译器,支持C、C++、Objective-C、FORTRAN、Java和Ada等语言。它是一个命令行工具。
最常见的用途是作为C和C++代码的编译器。你可能会有疑问,一个工具如何编译不同语言的代码?非常简单:对于C来说,你调用“gcc”命令,而对于
C++来说,你调用“g++”命令。两个编译器在同一套工具集中。而且g++是一个编译器,而不仅仅是一个预处理器。它可以直接从源代码创建目标代码,而
无需使用一个中介首先从C++代码创建C代码。这样可以创建更好的目标代码,而且让你掌握更好的调试信息。
该工具的主页:http://gcc.gnu.org/
5、Kdevelop
Kdevelop创建于1998年,是一个非常易用的KDE桌面环境IDE。Kdevelop目前在GPL下发布,可以免费使用。
它是基于插件的,因此你可以通过增加和移除插件,来创建最适合你需要的功能。Kdevelop还支持描述性档案(profile)功能,因此不同设置的插件可以与特定项目关联在一起。
Kdevelop支持15种编程语言,对每一种语言有其特定的功能。Kdevelop还提供一个内置调试器、版本控制系统
(Subversion)、应用程序向导、文档查看器、代码段工具(code
snippets)、集成Doxygen、RADio工具、支持Ctags、代码格式重定、QuickOpen支持和停靠窗口和工具栏等功能。
Kdevelop最好的地方之一是,它替用户完成了众多底层的任务。不断处理make、automake和configure操作是一件令人讨厌的事情。
任何好程序员应该知道这些工具,Kdevelop包含了一个Automake管理器,简化了它们的使用。该工具另一个好用的功能是,该编译器的输出窗口是
彩色的,因此你可以很容易的立刻看到错误、警告和信息之间的区别。
6、GDB
严格来
说,GDB算不上一个开发者工具,不过它是多数*NIX开发者必备的工具之一。GDB就是GNU调试器。这个工具从命令行中启动,让开发者可以立即获得来
自另一个被执行的程序的即时反馈。如果你要创建、完成和发布一个应用程序,可能需要了解问题所在。为了帮助你发现这些问题,你可以从
gdb工具中启动这个程序,它将帮助你发现问题所在。通过GDB你可以完成如下任务:
·按照影响应用程序行为的指定参数、开关或输入来启动它;
·针对特定行为终止应用程序执行;
·当你的应用程序停止时检查发生的事情;
·修改应用程序,迅速进行测试。
在处理漏洞报告时,GDB也非常好用。
该工具的主页:http://www.gnu.org/software/gdb/
7、KompoZer
KompZer是一个易用的所见即所得(WYS/WYG)Web开发工具,其目标用户是希望创建一个专业Web站点,而又不想了解HTML的非技术用户。
KompoZer具有众多亮点功能。其中最强大的一点就是可以通过一个URL打开、编辑和上传一个网站。这个功能让你可以无需编辑HTML就可以简单的对网站进行更新。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具有网站的上传权限。在使用其它网站作为模板时,这个功能也非常有用。
你不能把KompoZer看作一个只适合初学者的工具。它是微软FrontPage和Adobe Dreamweaver的免费开源替代产品。和其竞争产品一样,KompoZer可以通过点击一个标签就实现代码编辑和预览界面的切换。
该工具的主页:http://www.kompozer.net/
8、Eclipse
Eclipse是一个Java语言编写的多语言支持的IDE,它具有一个丰富的插件系统,让你可以对其进行功能扩展。平均每月被下载的次数超过100万次,Eclipse是当今软件开发领域最强大的工具之一。实际上,Eclipse是开源开发的事实标准。
Eclipse最强大的地方或许在于其插件功能。在支持编程语言方面,Eclipse号称拥有高达58个插件。基于这个功能丰富的开发环境,Eclipse拥有一个巨大的开发者社区,而且很多机构都提供该IDE的培训,甚至在有的大学里将其列为课程之一。
该工具的主页:http://www.eclipse.org/
9、Make
Make是一个Linux工具,可以自动判断大型程序的哪一部分需要被编译。一旦判断出哪些需要被编译后,它将运行必要的命令来完成这个操作。当从源代码安装应用程序时,经常会用到Make,因此开源应用程序开发者应该对Make工具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明白如何使用它。
如果你计划开发一个需要从源代码安装的应用程序,你需要知道如何软件一个makefile。这个makefile描述了你应用程序中不同文件之间的关
系,并且包含了需要拼合在一起的声明。如果你熟悉应用程序安装的话,你会了解这个命令:./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
10、Quanta Plus
与Kompozer类似,Quanta Plus也是一个HMTL开发工具。Quanta Plus支持所见即所得(WYSIWYG),也支持代码处理,它支持HTML、XHTML、CSS、XML(以及基于XML的语言)和PHP。
Quanta
Plus的特色功能包括快速标签完成、项目管理、实时预览、PHP调试器、CVS支持和子版本支持(需要插件支持)。相对来说,Kompozer的主要目
标用户是那些非技术专业用户,而Quanta Plus则是针对那些希望有一个好的所见即所得编辑器的技术型用户。
该工具的主页:http://quanta.kdewebdev.org/
3. 什么是linux kernel有什么作用
Linux内核(英语:Linux kernel)是一种开源的类Unix操作系统宏内核。
工作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智能手表的Android操作系统同样通过Linux内核提供的服务完成自身功能。
一个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的共生体,它们互相依赖,不可分割。计算机的硬件,含有外围设备、处理器、内存、硬盘和其他的电子设备组成计算机的发动机。但是没有软件来操作和控制它,自身是不能工作的。
完成这个控制工作的软件就称为操作系统,在Linux的术语中被称为“内核”,也可以称为“核心”。Linux内核的主要模块(或组件)分以下几个部分:存储管理、CPU和进程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和驱动、网络通信,以及系统的初始化(引导)、系统调用等。
整个Linux操作系统家族基于该内核部署在传统计算机平台(如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以Linux发行版的形式)和各种嵌入式平台,如路由器、无线接入点、专用小交换机、机顶盒、FTA接收器、智能电视、数字视频录像机、网络附加存储(NAS)等。
工作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智能手表的Android操作系统同样通过Linux内核提供的服务完成自身功能。尽管于桌面电脑的占用率较低,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统治了几乎从移动设备到主机的其他全部领域。截至2017年11月,世界前500台最强的超级计算机全部使用Linux。

(3)linux编译器名字扩展阅读:
编程语言
Linux是用c语言中的GCC版(这种C语言有对标准C进行扩展)写的,还有几个用汇编语言(用的是GCC的"AT&T风格")写的目标架构短段。因为要支持扩展的C语言,GCC在很长的时间里是唯一一个能正确编译Linux的编译器。
有许多其他的语言用在一些方面上,主要集中在内核构建过程中(这里指从源代码创建可引导镜像)。包括Perl、Python和多种脚本语言。有一些驱动可能是用C++、Fortran或其他语言写的,但是这样是强烈不建议的。
编译器兼容性
GCC是Linux内核源代码的缺省编译器。在2004年,Intel主张通过修改内核,以便Intel C++编译器能正确编译内核。在2009年,有通过修改内核2.6.22版而成功编译的报告(并带来平均8-9%性能增长)。
自从2010年,已经开始进行使用Clang建造Linux内核的努力,Clang是一个可作为替代的C语言编译器;截止2014年4月12日,官方内核几乎可以完全用Clang编译。致力于这个目标的计划叫做“LLVMLinux”,得名于Clang所基于的LLVM编译器下部构造。
LLVMLinux不意图复制Linux内核或LLVM,因此它是由最终提交给上游计划的补丁构成的一个元计划。使Linux内核可以用Clang编译最大的好处是比GCC有更快的编译速度,内核开发者可以得益于由此而来的更快的工作流程
4. linux下一般用什么编译器编译c工程
首先一定要安装 gcc (或者 cc )编译器。然后在 Linux 系统下,首先使用 vi 全屏幕编辑程序编辑一个后缀名为 .c 的文件,然后使用 gcc 编译器对你的 C 语言源程序进行编译、连接。最后才能够运行生成后的运行文件(如果你的源程序没有任何编译错误的话)。当然了,在 gcc 的编译过程中,会有很多选择项。这个就是靠编程经验了。
举例如下:
gcc test.c -o myrunfile ( -o 选项指定输出的运行文件名为:myrunfile,如果不指定 -o 选项的话,缺省的运行文件名为:a.out)
5. linux改变编译器名称
profile里面加alias,eg:
alias myqmake='/opt/qt-4.7.1/bin/qmake'
然后myqmake命令就是引号后面的东东
6. Linux下gcc编译介绍
Linux系统下的Gcc(GNU C Compiler)是GNU推出的功能强大、性能优越的多平台编译器,是GNU的代表作品之一。gcc是可以在多种硬体平台上编译出可执行程序的超级编译器,其执行效率与一般的编译器相比平均效率要高20%~30%。
Gcc编译器能将C、C++语言源程序、汇程式化序和目标程序编译、连接成可执行文件,如果没有给出可执行文件的名字,gcc将生成一个名为a.out的文件。在Linux系统中,可执行文件没有统一的后缀,系统从文件的属性来区分可执行文件和不可执行文件。而gcc则通过后缀来区别输入文件的类别,下面我们来介绍gcc所遵循的部分约定规则。
.c为后缀的文件,C语言源代码文件;
.a为后缀的文件,是由目标文件构成的档案库文件;
.C,.cc或.cxx 为后缀的文件,是C++源代码文件;
.h为后缀的文件,是程序所包含的头文件;
.i 为后缀的文件,是已经预处理过的C源代码文件;
.ii为后缀的文件,是已经预处理过的C++源代码文件;
.m为后缀的文件,是Objective-C源代码文件;
.o为后缀的文件,是编译后的目标文件;
.s为后缀的文件,是汇编语言源代码文件;
.S为后缀的文件,是经过预编译的汇编语言源代码文件。
Gcc的执行过程
虽然我们称Gcc是C语言的编译器,但使用gcc由C语言源代码文件生成可执行文件的过程不仅仅是编译的过程,而是要经历四个相互关联的步骤∶预处理(也称预编译,Preprocessing)、编译(Compilation)、汇编(Assembly)和连接(Linking)。
命令gcc首先调用cpp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过程中,对源代码文件中的文件包含(include)、预编译语句(如宏定义define等)进行分析。接着调用cc1进行编译,这个阶段根据输入文件生成以.o为后缀的目标文件。汇编过程是针对汇编语言的步骤,调用as进行工作,一般来讲,.S为后缀的汇编语言源代码文件和汇编、.s为后缀的汇编语言文件经过预编译和汇编之后都生成以.o为后缀的目标文件。当所有的目标文件都生成之后,gcc就调用ld来完成最后的关键性工作,这个阶段就是连接。在连接阶段,所有的目标文件被安排在可执行程序中的恰当的位置,同时,该程序所调用到的库函数也从各自所在的档案库中连到合适的地方。
Gcc的基本用法和选项
在使用Gcc编译器的时候,我们必须给出一系列必要的调用参数和文件名称。Gcc编译器的调用参数大约有100多个,其中多数参数我们可能根本就用不到,这里只介绍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参数。
Gcc最基本的用法是∶gcc [options] [filenames]
其中options就是编译器所需要的参数,filenames给出相关的文件名称。
-c,只编译,不连接成为可执行文件,编译器只是由输入的.c等源代码文件生成.o为后缀的目标文件,通常用于编译不包含主程序的子程序文件。
-o output_filename,确定输出文件的名称为output_filename,同时这个名称不能和源文件同名。如果不给出这个选项,gcc就给出预设的可执行文件a.out。
-g,产生符号调试工具(GNU的gdb)所必要的符号资讯,要想对源代码进行调试,我们就必须加入这个选项。
-O,对程序进行优化编译、连接,采用这个选项,整个源代码会在编译、连接过程中进行优化处理,这样产生的可执行文件的执行效率可以提高,但是,编译、连接的速度就相应地要慢一些。
-O2,比-O更好的优化编译、连接,当然整个编译、连接过程会更慢。
-Idirname,将dirname所指出的目录加入到程序头文件目录列表中,是在预编译过程中使用的参数。C程序中的头文件包含两种情况∶
A)#include
B)#include “myinc.h”
其中,A类使用尖括号(< >),B类使用双引号(“ ”)。对于A类,预处理程序cpp在系统预设包含文件目录(如/usr/include)中搜寻相应的文件,而对于B类,cpp在当前目录中搜寻头文件,这个选项的作用是告诉cpp,如果在当前目录中没有找到需要的文件,就到指定的dirname目录中去寻找。在程序设计中,如果我们需要的这种包含文件分别分布在不同的目录中,就需要逐个使用-I选项给出搜索路径。
-Ldirname,将dirname所指出的目录加入到程序函数档案库文件的目录列表中,是在连接过程中使用的参数。在预设状态下,连接程序ld在系统的预设路径中(如/usr/lib)寻找所需要的档案库文件,这个选项告诉连接程序,首先到-L指定的目录中去寻找,然后到系统预设路径中寻找,如果函数库存放在多个目录下,就需要依次使用这个选项,给出相应的存放目录。
-lname,在连接时,装载名字为“libname.a”的函数库,该函数库位于系统预设的目录或者由-L选项确定的目录下。例如,-lm表示连接名为“libm.a”的数学函数库。
上面我们简要介绍了gcc编译器最常用的功能和主要参数选项,更为详尽的资料可以参看Linux系统的联机帮助。
假定我们有一个程序名为test.c的C语言源代码文件,要生成一个可执行文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gcc test.c
这时,预编译、编译连接一次完成,生成一个系统预设的名为a.out的可执行文件,对于稍为复杂的情况,比如有多个源代码文件、需要连接档案库或者有其他比较特别的要求,就要给定适当的调用选项参数。再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整个源代码程序由两个文件testmain.c 和testsub.c组成,程序中使用了系统提供的数学库,同时希望给出的可执行文件为test,这时的编译命令可以是∶
gcc testmain.c testsub.c □lm □o test
其中,-lm表示连接系统的数学库libm.a。
Gcc的错误类型及对策
Gcc编译器如果发现源程序中有错误,就无法继续进行,也无法生成最终的可执行文件。为了便于修改,gcc给出错误资讯,我们必须对这些错误资讯逐个进行分析、处理,并修改相应的语言,才能保证源代码的正确编译连接。gcc给出的错误资讯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第一类∶C语法错误
错误资讯∶文件source.c中第n行有语法错误(syntex errror)。这种类型的错误,一般都是C语言的语法错误,应该仔细检查源代码文件中第n行及该行之前的程序,有时也需要对该文件所包含的头文件进行检查。有些情况下,一个很简单的语法错误,gcc会给出一大堆错误,我们最主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其吓倒,必要的时候再参考一下C语言的基本教材。
第二类∶头文件错误
错误资讯∶找不到头文件head.h(Can not find include file head.h)。这类错误是源代码文件中的包含头文件有问题,可能的原因有头文件名错误、指定的头文件所在目录名错误等,也可能是错误地使用了双引号和尖括号。
第三类∶档案库错误
错误资讯∶连接程序找不到所需的函数库,例如∶
ld: -l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这类错误是与目标文件相连接的函数库有错误,可能的原因是函数库名错误、指定的函数库所在目录名称错误等,检查的方法是使用find命令在可能的目录中寻找相应的函数库名,确定档案库及目录的名称并修改程序中及编译选项中的名称。
第四类∶未定义符号
错误资讯∶有未定义的符号(Undefined symbol)。这类错误是在连接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使用者自己定义的函数或者全局变量所在源代码文件,没有被编译、连接,或者干脆还没有定义,这需要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源程序,给出全局变量或者函数的定义体;二是未定义的符号是一个标准的库函数,在源程序中使用了该库函数,而连接过程中还没有给定相应的函数库的名称,或者是该档案库的目录名称有问题,这时需要使用档案库维护命令ar检查我们需要的库函数到底位于哪一个函数库中,确定之后,修改gcc连接选项中的-l和-L项。
排除编译、连接过程中的错误,应该说这只是程序设计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个步骤,可以说只是开了个头。这个过程中的错误,只是我们在使用C语言描述一个算法中所产生的错误,是比较容易排除的。我们写一个程序,到编译、连接通过为止,应该说刚刚开始,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算法设计有问题,说得更玄点是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测试、调试和修改。一个程序,稍为复杂的程序,往往要经过多次的编译、连接和测试、修改。下面我们学习的程序维护、调试工具和版本维护就是在程序调试、测试过程中使用的,用来解决调测阶段所出现的问题。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7. linux下c++编译器有哪些
gcc 编译器能将C、C++语言源程序、汇程式化序和目标程序编译、连接成可执行文件,如果没有给出可执行文件的名字,gcc将生成一个名为a.out的文件。 在Linux系统中,可执行文件没有统一的后缀,系统从文件的属性来区分可执行文件和不可执行文件。而gcc则通过后缀来区别输入文件的类别,下面我们来介绍gcc所遵循的部分约定规则。
.c为后缀的文件: C语言源代码文件;
.a为后缀的文件: 是由目标文件构成的档案库文件;
.C,.cc或.cxx 为后缀的文件: 是C++源代码文件;
.h为后缀的文件: 是程序所包含的头文件;
.i 为后缀的文件: 是已经预处理过的C源代码文件;
.ii为后缀的文件: 是已经预处理过的C++源代码文件;
.m为后缀的文件: 是Objective-C源代码文件;
.o为后缀的文件: 是编译后的目标文件;
.s为后缀的文件: 是汇编语言源代码文件;
.S为后缀的文件: 是经过预编译的汇编语言源代码文件。
8. Linux gcc-c++是什么东西
Linux上的gcc是Gnu的C语言编译器,至于C++编译器,它的名字叫做g++。
实际上不要被这些程序名字所迷惑,以Gcc为例,它始终秉承了Linux程序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小即是美,多个小程序共同合作的原则。实际上gcc这个程序,下面包含了cpp(c preprocess 是c语言的预处理器)、as、ld、cc(c语言编译器)这四个程序,实际上gcc只是一个接口程序。
9. 在linux下采用什么编译器比较好
Linux自带了gcc编译器,直接使用gcc test.c命令编译生成a.out可执行文件,或者使用命令gcc - o test test.c编译生成test可执行文件,这样避免了覆盖前面的a.out,新手就先用自带的练手了,很方便的,我也是刚学的
10. 在linux操作系统下,C的常见编译器是
Gcc,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