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gtk交叉编译

gtk交叉编译

发布时间: 2023-03-22 19:59:59

⑴ 如何在linux系统中移植科大讯飞的离线语音识别库

你在交叉编译时是如何配置的? ./configure --host=arm-none-linux-gnueabi --without-gtk --without-carbon --without-quicktime --without-1394libs --without-ffmpeg --without-python --without-swig --enable-static --disable-shared --disable-apps CXX=arm-none-linux-gnueabi-g++ CPPFLAGS=-I/usr/arm-2008q3/arm-none-linux-gnueabi/include --prefix=/usr/opencv 其中:--without-gtk 不使用gtk库,加上了吗?

⑵ Maemo 5.0的SDK和工具

运行于桌面机的Maemo 开发环境被称为maemo SDK。它只能被安装和运行于Linux 操作系统。在诸如Windows 这样的其它操作系统上,可以使用一个VMWare 镜像以提供Linux 工作环境。Maemo SDK 在GNOME/Linux 桌面系统上创建一种沙箱模式的maemo 开发环境。原则雹乎配上,这种砂箱环境是建立在被称为Scratchbox 的工具上。在多数情况下这种环境表现为终端上的操作系统,但增加了一些开源指发工具。这意味着:开发过程与普通桌面Linux 和GNOME/GTK+ 开发十分相似,而其顷搜独特的嵌入式开发功能,如交叉编译等,都是由Scratchbox 透明地处理的。

⑶ 如何使用eclipse进行嵌入式Linux的开发

1、安装jdk

jdk(java development kit)即java开发包,其中包含了运行eclipse所需要的jre. ubuntu缺省安装的gnu版本的jre运行效率不高,所以需要安装sun公司的jre. 首先从sun的网站上下载安装包jdk-6u7-linux-i586.bin,然后如下进行安装:

# mkdir -p /opt/java
# ./jdk-6u7-linux-i586.bin // 执行自解压文件,生成目录
# mv jdk1.6.0_07 /opt/java // 把目录移到/opt/java下
# cd /opt/java
# ln -s jdk1.6.0_07 jdk
# mv /etc/alternatives/java /etc/alternatives/java.gnu
# ln -s /opt/java/jdk/bin/java /etc/alternatives/java
# export JAVA_HOME=/opt/java/jdk // 设置环境变量

2、安装eclipse和cdt

从eclipse网站上下载安装包eclipse-SDK-3.4-linux-gtk.tar.gz 和cdt-master-5.0.0.zip

# cd /opt
# tar zxvf eclipse-SDK-3.4-linux-gtk.tar.gz // 解压生成eclipse目录
# export PATH=/opt/eclipse:$PATH
# mkdir -p /opt/cdt
# cd /opt/cdt
# unzip cdt-master-5.0.0.zip
# cp -r plugins/* /opt/eclipse/plugins/
# cp -r features/* /opt/eclipse/features/

二、创建c/c++工程

假设已经在linux上安装好了arm交叉工具链,下面介绍如何创建、交叉编译和调试c/c++工程,进入eclipse安装路径后,运行eclipse。


创建c 工程

添加源代码文件2

编辑代码

设置工程属性,指定交叉工具链1

设置工程属性,指定交叉工具链2

设置工程属性,指定交叉工具链3

编译工程

已生成arm平台可执行代码

配置调试选项

设置Debugger和 GDB debugger选项

设置连接类型为TCP,目标板的ip地址和调试端口号。端口号任意指定,通常大于1024(避免和系统所用端口号冲突)

在开发板上运行程序,格式如上图所示:gdbserver是交叉调试辅助程序;192.168.0.150是主机的ip地址;1234是调试端口号,和eclipse调试选项里设定的端口号要一致

点击Debug,进入调试界面

执行到断点

eclipse的调试界面和操作和在windows下开发类似。

所需开发工具及环境

虚拟机Linux:Fedora 9

交叉编译工具:arm-linux-gcc-3.4.1.tar.bz2

集成开发工具:Eclipse(Linux安装包中自带的,安装Linux时选中安装)

安装ARM交叉编译器

1. 安装。其实很简单,就是将下载的arm-linux-gcc-3.4.1.tar.bz2解压到Linux根目录即可(因为解压后已经包含了/usr/local目录,所以要解压到根目录),如下命令:


tar-jxvf arm-linux-gcc-3.4.1.tar.bz2-C/

解压后的目录/usr/local/arm/3.4.1/

2. 设置环境变量。就是把交叉编译器的路径设置到系统环境变量里面去。


echo$PATH

查看现有的环境变量

如果只想临时添加交叉编译器的环境变量(注:临时添加的系统重启或注销后又没有了),只需在命令行输入如下命令: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3.4.1/bin

如果想这个环境变量永久的添加到系统的环境变量中,则你只需把这个命令添加到/root/.bashrc文件的最后一行即可(这个文件是隐藏文件,你要在文件浏览器中单击查看菜单,勾选显示隐藏文件才能看到)

3. 测试建立的交叉编译环境。新建一个c程序,文件名:test.c, 如下:


#include<stdio.h>
intmain(void)
{
printf("Hellow world! ");
return0;
}

进行交叉编译,如下:


arm-linux-gcc-o test test.c

将交叉编译好的目标文件test下载到ARM开发板中并运行,如下:


./test

输出结果为:

Hellow world!

用集成开发工具Eclipse来开发嵌入式应用程序

双击Eclipse图标启动Eclipse

设置Eclipse的工作空间,就是选个目录,单击OK

启动后的主界面

开始新建一个应用程序工程

选择新建一个C工程,单击Next

给工程取个名字,这里我就叫test_app;然后选择工程类型,我选择了个Hellow world C工程模版,单击Next

填写作者、版权等信息,单击Next

没什么选的,点击Finish

单击Yes

新建好的项目工程

展开左边的源代码目录,双击打开主函数。这里只是输出一句"Hello World!!!",你可以做一些其他复杂的应用

单击Project菜单,去掉Build Automatically的勾选,因为勾选的话,每次修改一个地方工程都会自动进行编译

打开工程的属性对话框进行编译选项的设置

我们的应用程序最终要到嵌入式arm上运行,这里就要把gcc改成arm-linux-gcc编译器,当然前提是你要在你的开发主机上先安装arm-linux-gcc

C连接器也要改成arm-linux-gcc

这里的Libraries是设置你的应用程序中用到的库文件,比如应用程序中用到了线程类,则这里在上面添加pthread这个库,下面就添加这个库的路径。如果应用程序没用到任何库文件就不用管了

选中左侧的工程名,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Build Project编译工程

编译好后的工程,目标文件在Debug目录下

⑷ 当程序不能编译时怎么办调试configure

但是,这样行不通时怎么办?在本文中,Peter Seebash 讲述了当自动的配置脚本失效时应该如何去做——以及作为开发者您应如何尽量避免这种错误。毕竟,如果您的程序无法编译,其结果将和您的程序编译后不能运行一样,您的用户会减少。
现在许多开放源代码的程序都会附带有 configure 脚本。这种脚本的用途之一是自动进行对目标新系统的猜测过程。在过去,程序会附带一个 Makefile 文件,这个文件中有 6 个不同的编译标记和选项,但只会用到一个,其余全部注释掉,并且会有一个注解,告诉您“为您的系统选择合适的标记”。如果配置选项更复杂,可能还会有一个名为 config.h 的长长的 C 头文件,其中包含一些要设置的标记,这依赖于主机系统变量。
第一个方法很简单,在代码中使用 #ifdef 以支持两种系统,例如 BSD 和 System V。由于 Unix 的类型的增加,更为实用的方法是对每一个特性使用 #ifdef。每个系统的代码如下:清单 1. 每个系统的代码#ifdef SUNOS4 || NEXT || NETBSD || FREEBSD || OPENBSD
#include <string.h
#else#include <strings.h
#endif每个特性的代码如下:清单 2. 每个特性的代码#ifdef HAS_STRING_H
#include <string.h
#else#include <strings.h
#endif后者更容易适应新系统,但需要开发者进行大量的工作。由于现在有太多可能的目标系统,因此,第二种方法对用户来说帮助很大,不仅仅是可以自动生成配置头文件。完成这项任务的一种方法是使用 GNU autoconf 代码来生成 configure 脚本。这个脚本会去执行必要的测试,并创建一个具有适当值的配置头文件。
这种脚本的另一个功能是以一致的方式设置预定义的变量。用手工编辑标记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即修改了 Makefile 文件(比如将其安装到 /usr/gnu 而不是 /usr/local 目录下)却忘记修改头文件中相应的值。当然,这样的结果是,编译后的程序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它们自己的数据文件。使用 configure 脚本的一个好处是可以自动完成一致的安装(如果维护者做得没错的话)。
开发人员请注意,一个好的 configure 脚本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它会允许用户指定一些个人偏好,例如使用 /usr/gnu 而不是 /usr/local。
这些如何成为可能?编译,再编译configure 的许多功能实现机制其实很简单。为了能切身体会,您可以设计一个小测试程序,这个程序当且仅当期望的条件得到满足时才可以编译。将它保存在一个临时文件中,然后尝试编译它。例如,假定您想知道 X Windowing System 是否安装在 /usr/X11R6 目录下。一种方法是做一个如下的测试程序:#include <X11/X.h
int main(void) { return 0; }现在,如果您用编译器来尝试进行编译,那么只有当 <X11/X.h 在编译器的 include 路径中时,编译才会成功。因此,对每一个您认为 X 可能安装到的目录,可以将对应的 (directory)/include 加入到编译器的 include 路径中,并尝试对程序进行编译。如果采用某个值时示例文件可以编译,那么您就得到了正确的 include 路径。
请注意在 autoconf 中已经预定义了各种测试程序。如果可能,就直接使用这些测试程序,而不用自己去写。这样有很多好处。首先,autoconf 的新版本会改进这些测试程序,修正它们的错误,否则您将不得不自己去做这些工作。其次,这样会节省您的时间。当然,更好的方法是完全避免测试。如果您确认某一个测试是没有必要的(例如,即使机器字节多于 8 位也仍需要使 sizeof(char) 为 1),您可以完全不去进行这个测试。
有一些测试是功能测试;它不足以确定是否存在一个名为 memcmp() 的函数,它的语义必须正确。通常,这些测试用于只是在一两个平台上被注意到的非常不明显的错误。这些测试实际上会去运行测试程序,并检查它的输出。测试程序遵循标准的 Unix 习惯:如果测试通过则返回值为 0,如果失败则返回一个非 0 值。
一旦您有了足够的测试程序,您可以用它们来自动确定必需的编译标记和定义,以将它们放到头文件的某个地方。通常,configure 脚本会允许用户给出部分或全部已知的条件,而不是让脚本自己去猜测。
来看一个特例,假定,系统的 brokenmemmove() 出现了问题。如果您不知道它现在有一个只会影响少部分程序的 bug,您可能会编译一个程序并将其发布为产品,而没有意识到这样您将会遇到偶然的灾难性错误。
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冗长而复杂的 configure 脚本的最终结果是这样的:目标系统提供了这个程序用到的每一个标准特性,而且它们正确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手工去设置这些标记呢?这对开发者来说是可行的,而对众多用户来说就不可以了。用户可能不会知道到他们的 Linux 版本存在特定的 bug。他们可能不知道已经安装了哪些软件包,或者安装到了何处。脚本帮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来完成大部分的例行公事的工作。当脚本出错时,引发的额外工作的代价可能不会太大。
错在何处?既然您已经基本上了解了 configure 都做了些什么工作,您可以开始寻找错误了。有两种可能的 configure 错误。一种是 configure 是正确的,而您的系统缺少必要的先决条件。绝大多数情况下,configure 脚本会正确诊断出这种错误。更为麻烦的情况是 configure 本身的错误。这样的结果或者是不能生成配置,或者生成一个不正确的配置。
当 configure 的猜测无误,而您缺少先决条件时,您所要做就是要满足缺少的那些先决条件。当您找到并安装好后,再重新运行那个报告缺少先决条件的 configure 脚本,就可以成功了。(不要忘记删除 config.cache 文件,这个文件缓存了上一次测试的结果;您应该让 configure 从头开始。)如果您正在开发 configure 脚本,您需要确保您给出的错误消息有意义。如果您测试的是一个函数,而这个函数是一个常见的可添加的软件包的一部分,那么不要告诉用户缺少的函数的名称 —— 告诉用户他们需要的软件包。确保将先决条件信息写入 README 文件中。并且,请一定要告诉人们您测试使用的其他软件包的版本号。
阅读文档无论何时,当 configure 失败时您首先要做的是运行 configure -h,并检查参数列表。如果它找不到您确认已经安装的库,您可能可以指定到另一个位置来找到这个库。您还可以禁用和启用某些特性。例如,用于 Angband (一个 Roguelike 游戏)的 configure 脚本有一个可选的标记 —— enable-gtk,以告诉脚本在编译时启用 GTK 支持。如果没有这个标记,编译时根本不会去尝试。
如果您的系统配置得比较奇怪,您可能不得不为 configure 脚本设置一些非常详细的变量,而且如果是在交叉编译,您很可能得做一些非常特别的事情。CC 是 configure 用于指定 C 编译器的变量,通过指定 CC 的值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如果您指定了编译器,configure 将使用那个编译器而不用去猜测需要使用哪一个。要注意的是,这样您可以在命令行中指定选项和标记。例如,如果您希望编译时支持调试符号,尝试:CC="gcc -g -O1" ./configure(这里假定您使用的是 sh 系列的 shell;在 csh 中,用 setenv 来设置环境变量 CC。)阅读 config.log当 configure 脚本运行时,它会创建一个名为 config.log 的文件,其中记录的是测试日志和得到的结果。例如,一个典型的 config.log 片断如下:清单 3. config.log 的典型内容configure:2826: checking for getpwnam in -lsun
configure:2853: gcc -o conftest -g -O2 -fno-strength-rece conftest.c -lsun &5
ld: cannot find -lsun
configure:2856: $? = 1
configure: failed program was:
(a listing of the test program follows)如果我的系统中,-lsun 应该提供 getpwnam(),我应该可以使用命令行来对其进行确切检查,然后再使用测试程序。只需进行少量这样的调试,我就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来修改 configure 脚本。请注意有帮助的行号;这个测试从 configure 脚本的第 2,826 行开始。(如果您是一个 shell 程序员,您可能会喜欢在阅读 configure 脚本片断时打印出行号;在 shell 中 $LINENO 不能自动地被扩展为合理值,脚本使用 sed 创建一个包含有行号的自身拷贝!)当一个测试失败或者得到意外的结果时,最好先去读一读日志文件。请注意,有时测试失败仅仅是因为上一个测试的失败,这种失败实际上并不重要。例如,configure 可能会因为找不到一个您闻所未闻的库而退出,而这可能是因为测试标准 C 库中某个功能的程序失败而导致无法找到那个库。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也就不会再出现了。
一种情况是测试程序设计不正确而可能

⑸ arm-none-linux-gnueabi/bin/ld: cannot find -lgtk-x11-2.0 请问这种情况是何缘故

找不到gtk库
用交叉编译器编译的程序调用gtk库,您要做睁迅者昌迟什么悉薯?
ARM上是无法运行基于X-WINDOWS的GNOME界面的。

⑹ gcc编译器究竟怎么打开我竟然在gcc的安装文件夹中找不到gcc的打开文件

你先用vim 或者直接用gedit编写好程序,然后直接输入命令就可以了,比如你的程序是helloworld.c,那么你可以输入命令:
编译命令:gcc -o helloworld helloworld.c
运行命令./helloworld

希望这样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gcc的使用方法

1。gcc包含的c/c++编译器
gcc,cc,c++,g++,gcc和cc是一样的,c++和g++是一样的,一般c程序就用gcc编译,c++程序就用g++编译

2。gcc的基本用法
gcc test.c这样将编译出一个名为a.out的程序
gcc test.c -o test这样将编译出一个名为test的程序,-o参数用来指定生成程序的名字

3。为什么会出现undefined reference to 'xxxxx'错误?
首先这是链接错误,不是编译错误,也就是说如果只有这个错误,说明你的程序源码本身没有问题,是你用编译器编译时参数用得不对,你没有指定链接程序要用到得库,比如你的程序里用到了一些数学函数,那么你就要在编译参数里指定程序要链接数学库,方法是在编译命令行里加入-lm。

4。-l参数和-L参数
-l参数就是用来指定程序要链接的库,-l参数紧接着就是库名,那么库名跟真正的库文件名有什么关系呢?
就拿数学库来说,他的库名是m,他的库文件名是libm.so,很容易看出,把库文件名的头lib和尾.so去掉就是库名了。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怎么得到库名了,比如我们自已要用到一个第三方提供的库名字叫libtest.so,那么我们只要把libtest.so拷贝到/usr/lib里,编译时加上-ltest参数,我们就能用上libtest.so库了(当然要用libtest.so库里的函数,我们还需要与libtest.so配套的头文件)。

放在/lib和/usr/lib和/usr/local/lib里的库直接用-l参数就能链接了,但如果库文件没放在这三个目录里,而是放在其他目录里,这时我们只用-l参数的话,链接还是会出错,出错信息大概是:"/usr/bin/ld: cannot find -lxxx",也就是链接程序ld在那3个目录里找不到libxxx.so,这时另外一个参数-L就派上用场了,比如常用的X11的库,它放在/usr/X11R6/lib目录下,我们编译时就要用-L/usr/X11R6/lib -lX11参数,-L参数跟着的是库文件所在的目录名。再比如我们把libtest.so放在/aaa/bbb/ccc目录下,那链接参数就是-L/aaa/bbb/ccc -ltest

另外,大部分libxxxx.so只是一个链接,以RH9为例,比如libm.so它链接到/lib/libm.so.x,/lib/libm.so.6又链接到/lib/libm-2.3.2.so,如果没有这样的链接,还是会出错,因为ld只会找libxxxx.so,所以如果你要用到xxxx库,而只有libxxxx.so.x或者libxxxx-x.x.x.so,做一个链接就可以了ln -s libxxxx-x.x.x.so libxxxx.so

手工来写链接参数总是很麻烦的,还好很多库开发包提供了生成链接参数的程序,名字一般叫xxxx-config,一般放在/usr/bin目录下,比如gtk1.2的链接参数生成程序是gtk-config,执行gtk-config --libs就能得到以下输出"-L/usr/lib -L/usr/X11R6/lib -lgtk -lgdk -rdynamic -lgmole -lglib -ldl -lXi -lXext -lX11 -lm",这就是编译一个gtk1.2程序所需的gtk链接参数,xxx-config除了--libs参数外还有一个参数是--cflags用来生成头文
件包含目录的,也就是-I参数,在下面我们将会讲到。你可以试试执行gtk-config --libs --cflags,看看输出结果。
现在的问题就是怎样用这些输出结果了,最苯的方法就是复制粘贴或者照抄,聪明的办法是在编译命令行里加入这个`xxxx-config --libs --cflags`,比如编译一个gtk程序:gcc gtktest.c `gtk-config --libs --cflags`这样就差
不多了。注意`不是单引号,而是1键左边那个键。

除了xxx-config以外,现在新的开发包一般都用pkg-config来生成链接参数,使用方法跟xxx-config类似,但xxx-config是针对特定的开发包,但pkg-config包含很多开发包的链接参数的生成,用pkg-config --list-all命令可以列出所支持的所有开发包,pkg-config的用法就是pkg-config pagName --libs --cflags,其中pagName是包名,是pkg-config--list-all里列出名单中的一个,比如gtk1.2的名字就是gtk+,pkg-config gtk+ --libs --cflags的作用跟gtk-config --libs --cflags是一样的。比如:gcc gtktest.c `pkg-config gtk+ --libs --cflags`。

5。-include和-I参数
-include用来包含头文件,但一般情况下包含头文件都在源码里用#include xxxxxx实现,-include参数很少用。-I参数是用来指定头文件目录,/usr/include目录一般是不用指定的,gcc知道去那里找,但是如果头文件不在/usr/include里我们就要用-I参数指定了,比如头文件放在/myinclude目录里,那编译命令行就要加上-I/myinclude参数了,如果不加你会得到一个"xxxx.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的错误。-I参数可以用相对路径,比如头文件在当前目录,可以用-I.来指定。上面我们提到的--cflags参数就是用来生成-I参数的。

6。-O参数
这是一个程序优化参数,一般用-O2就是,用来优化程序用的,比如gcc test.c -O2,优化得到的程序比没优化的要小,执行速度可能也有所提高(我没有测试过)。

7。-shared参数
编译动态库时要用到,比如gcc -shared test.c -o libtest.so

8。几个相关的环境变量
PKG_CONFIG_PATH:用来指定pkg-config用到的pc文件的路径,默认是/usr/lib/pkgconfig,pc文件是文本文件,扩展名是.pc,里面定义开发包的安装路径,Libs参数和Cflags参数等等。
CC:用来指定c编译器。
CXX:用来指定cxx编译器。
LIBS:跟上面的--libs作用差不多。
CFLAGS:跟上面的--cflags作用差不多。
CC,CXX,LIBS,CFLAGS手动编译时一般用不上,在做configure时有时用到,一般情况下不用管。
环境变量设定方法:export ENV_NAME=xxxxxxxxxxxxxxxxx

9。关于交叉编译
交叉编译通俗地讲就是在一种平台上编译出能运行在体系结构不同的另一种平台上,比如在我们地PC平台(X86 CPU)上编译出能运行在sparc CPU平台上的程序,编译得到的程序在X86 CPU平台上是不能运行的,必须放到sparc CPU平台上才能运行。
当然两个平台用的都是linux。

这种方法在异平台移植和嵌入式开发时用得非常普遍。

相对与交叉编译,我们平常做的编译就叫本地编译,也就是在当前平台编译,编译得到的程序也是在本地执行。

用来编译这种程序的编译器就叫交叉编译器,相对来说,用来做本地编译的就叫本地编译器,一般用的都是gcc,但这种gcc跟本地的gcc编译器是不一样的,需要在编译gcc时用特定的configure参数才能得到支持交叉编译的gcc。

为了不跟本地编译器混淆,交叉编译器的名字一般都有前缀,比如sparc-xxxx-linux-gnu-gcc,sparc-xxxx-linux-gnu-g++ 等等

10。交叉编译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跟本地的gcc差不多,但有一点特殊的是:必须用-L和-I参数指定编译器用sparc系统的库和头文件,不能用本地(X86)
的库(头文件有时可以用本地的)。
例子:
sparc-xxxx-linux-gnu-gcc test.c -L/path/to/sparcLib -I/path/to/sparcInclude

⑺ 请问运行于不同CPU构架的linux,它们的软件可以通用吗

以上回答中jiangtao9999的比较靠谱儿。
是这样:
1、Linux下的软件几乎都是c语言的;
2、如果你学过C语言,找找书应该有这样一个概念:ANSI C,这个是一个C语言的标准,比如printf这个函数就属于标准库(也就是符合ANSI标准的)函数
3、假如你编写了一个软件,代码中仅仅包含ANSI的库函数,那么没有问题,只要是支持C语言的平台,都能正常运行,即:编写了一个简简单单的helloworld到哪里编译运行都没有问题。
【前提是:】编译再运行,不编译就运行是不可以的,比如printf函数在各种架构上的实现方式是不可能相同的,所以需要在arm的编译器上再编译一遍才可以。否则运行不了。
有的软件平台可以不用编译,直接运行,比如jiangtao9999说的java、Python什么的,Java可以实现“一次编译,满哪运行”什么的,而Python则是有了.py源代码就可以无敌了,使用的时候不用你去执行编译命令,直接执行即可。arm上实现这两种语言都是很容易的——下载源代码、编译、安装即可。
4、不同架构的Linux平台都要实现一个编译器,这是很重要的,有了编译器,才可以从源代码安装软件。
5、使用非ANSI库中的函数需要该Linux包含这个函数的实现,否则,编译后的连接将不通过,比如一个软件使用了GTK来实现图形用户界面,那么就需要系统中包含了gtk的库函数,这就叫依赖,安装软件,首先要解决依赖,依赖有时候解决起来很麻烦,所以软件开发过程中尽量减少依赖,这样方便安装。
6、tar.gz这种格式的软件包有可能是源代码,有可能是可执行文件(这是因为那只是一个压缩包,内容是什么不一定),这两者不同。很多软件以tar.gz格式发布源代码,而qq的Linux版本属于可执行文件,在几乎所有Linux平台下面直接双击或者通过命令就可以使用。
7、如果你使用的是rpm包或者deb包或者是tar.gz文件包中可执行文件形式的软件包,而不是tar.gz这种形式的源代码,你需要使用相应的软件包管理器安装就行,
但这不意味着arm版本的deb和x86版本的deb文件是通用的,你能这样用是因为所有的使用x86机器的软件经过编译或者交叉编译(在arm平台上编译x86平台上的软件就叫交叉编译)以后,运行于几乎完全一样的统一的平台上,实现软件和系统的无缝对接,方便了用户——一方面可以不用浪费编译的时间,主要还是方便了那些不会编译软件的人。
8、我也正在学习Linux,所以很多地方不太对,这只是我现在的一些理解。jiangtao9999说的主要是和汇编有关,如果代码的实现主要是在c语言水平,那么就会由编译器屏蔽掉指令集和寄存器什么的。
9、要是在网络回答的答案能改改就好了,这样错误就会少一点。
10、重新罗嗦一遍:
1在不重新编译源代码的情况下,x86下linux的软件不可以运行于arm构架的Linux,即使运行也会奇卡。
2和在编译是否时为X86的CPU构架优化了编译无关。(把我问迷糊了,估计是无关)
3软件在编译时是否为X86的CPU构架而优化主要看作者了,资料可以参看http://www.gentoo.org/doc/zh_cn/gcc-optimization.xml
4和不同的安装包格式有一定关系
5tar.gz格式的软件包不能保证在不同架构的Linux都能运行
6在arm的linux安装时解决依赖以后,乳沟编译通过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
7不是所有源代码在arm和x86下编译一下就可以了,还需要做一些努力
8有源代码可以对遇到的不通过的问题逐一解决,理论上可以实现所有软件都能运行
9重新编译过程中如果遇到依赖问题需要逐一解决

⑻ Unresolved inclusion:<iostream>

鉴于目前没有人回答有实际作用的答案,我就在我会的非常少的基础上回答你一下吧,最起码我是仔困拦认真回答的
我分析这个问题可能是2个原因:

1:如h1040106051 回答的没找到库,但是就算知道没没找到库你也没办法,所以你可以这样做来解决这个问题。手动连接库:把你需要的库文件(可以是标准库动态静态的都算上)放在一个指定文件下如e盘下面新建个lib文件。然后选中你的工程按上面的工具栏中的project-》properties-》c/c++ BUild-》settings-》Mingw C++ Linker-》Librarias中会看到上下两个工具栏。上面的是添加你要连接库的名称动态库就添加一个dl就行,静态库就麻烦些,你要添加那个就把哪个库的名字写上去比如libso.a那么你就添加so就行了。下面的工具栏添加你库尺竖所在的路径。OK第一个问题搞定了,随便鄙视下就会装13不回答实际问题的人。

2:就是GcooQ回答的所谓“插件”没装好,这个问题的本质念胡是你的交叉编译工具没有安装好,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找个教程自己重新安装下看看,因为我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也需要网络,你就自己找找看看。但是还有个好解决的情况,那就是你在创建项目时候交叉编译链选错了。比如你要编译Cpp文件但是你选的是GCC的编译链,那么就可能出现头文件不识别的情况,这种情况你怎么设置都是徒劳的。我不知道你的实际情况,我们用笨人方法,一个个试一下,看有没有能识别的。OK第二种基本也能解决了。

我还是那句话,你会就告诉一下,不会就别发一句话糊弄人家,人家要知道怎么解决就不在上面问了,OK?还自称开发C的时候我不知道在哪?别太自大,会叫的狗不咬人!!!

都是我一个个的打的,希望采纳。

⑼ 编译android 源码需要sdk环境吗

下面是android学习手册,可以查看编译源码,360手机助手中下载,

编译环境:ubuntu9.10,widnows平台目前不被支持。

1)安装必要的软件环境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core gnupg sun-java5-jdk flex bison gperf libsdl-dev libesd0-dev libwxgtk2.6-dev build-essential zip curl libncurses5-dev zlib1g-dev

官方推荐的就是上面这些,如果在编译过程中发现某些命令找不到,就apt-get它。可能需要的包还有:

$ sudo apt-get install make
$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 sudo apt-get install g++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6-dev

$ sudo apt-get install patch
$ sudo apt-get install texinfo

$ sudo apt-get install zlib1g-dev
$ sudo apt-get install valgrind
$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2.5(或者更高版本)

需要注意的是,官方文档说如果用sun-java6-jdk可出问题,得要用sun-java5- jdk。经测试发现,如果仅仅make(make不包括make sdk),用sun-java6-jdk是没有问题的。而make sdk,就会有问题,严格来说是在make doc出问题,它需要的javadoc版本为1.5。

因此,我们安装完sun-java6-jdk后最好再安装sun-java5-jdk,或者只安装sun-java5-jdk。这里sun-java6-jdk和sun-java5-jdk都安装,并只修改javadoc.1.gz和javadoc。因为只有这两个是make sdk用到的。这样的话,除了javadoc工具是用1.5版本,其它均用1.6版本:

$ sudo apt-get install sun-java6-jdk

修改javadoc的link:

$ cd /etc/alternatives
$ sudo rm javadoc.1.gz
$ sudo ln -s /usr/lib/jvm/java-1.5.0-sun/man/man1/javadoc.1.gz javadoc.1.gz
$ sudo rm javadoc
$ sudo ln -s /usr/lib/jvm/java-1.5.0-sun/bin/javadoc javadoc

2)设置环境变量

$ emacs ~/.bashrc

在.bashrc中新增或整合PATH变量,如下:

#java 程序开发/运行的一些环境变量

JAVA_HOME=/usr/lib/jvm/java-6-sun
JRE_HOME=${JAVA_HOME}/jre
export ANDROID_JAVA_HOME=$JAVA_HOME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CLASSPATH
export JAVA_PATH=${JAVA_HOME}/bin:${JRE_HOME}/bin
export JAVA_HOME;
export JRE_HOME;
export CLASSPATH;
HOME_BIN=~/bin/
export PATH=${PATH}:${JAVA_PATH}:${HOME_BIN};

保存后,同步更新:

source ~/.bashrc

3)安装repo(用来更新android源码)

创建~/bin目录,用来存放repo程序,如下:

$ cd ~
$ mkdir bin

并加到环境变量PATH中,在第2步中已经加入。

下载repo脚本并使其可执行:

$ curlhttp://android.git.kernel.org/repo>~/bin/repo
$ chmod a+x ~/bin/repo

4)初始化repo

repo是android对git的一个封装,简化了一些git的操作。

创建工程目录:

$ mkdir android
$ cd android

repo初始化:

$ repo init -u git://android.git.kernel.org/platform/manifest.git

在此过程中需要输入名字和email地址。初始化成功后,会显示:

repo initialized in /android

在~/android下会有一个.repo的隐藏目录。

5)同步源代码

$ repo sync

这一步要很久很久。

6)编译android源码,并得到~/android/out目录

$ cd ~/andoird
$ make

这一过程很久。

7)在模拟器上运行编译好的android

编译好android之后,emulator在~/android/out/host/linux-x86/bin下,ramdisk.img,system.img和userdata.img则在~/android/out/target/proct/generic下。

$ cd ~/android/out/host/linux-x86/bin

增加环境变量

$ emacs ~/.bashrc

在.bashrc中新增环境变量,如下

#java 程序开发/运行的一些环境变量

export ANDROID_PRODUCT_OUT=~/android/out/target/proct/generic
ANDROID_PRODUCT_OUT_BIN=~/android/out/host/linux-x86/bin
export PATH=${PATH}:${ANDROID_PRODUCT_OUT_BIN}:${ANDROID_PRODUCT_OUT};

最后,同步这些变化:

$ source ~/.bashrc
$ cd ~/android/out/target/proct/generic
$ emulator -system system.img -data userdata.img -ramdisk ramdisk.img

最后进入android桌面,就说明成功了。

8)编译模块

android中的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单独编译,编译后要重新生成system.img。

在源码目录下执行

$ . build/envsetup.sh (.后面有空格)

就多出一些命令:

- croot: Changes directory to the top of the tree.
- m: Makes from the top of the tree.
- 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 m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supplied directories.
- cgrep: Greps on all local C/C++ files.
- jgrep: Greps on all local Java files.
- resgrep: Greps on all local res/*.xml files.
- godir: Go to the directory containing a file.

可以加—help查看用法。

我们可以使用mmm来编译指定目录的模块,如编译联系人:

$ mmm packages/apps/Contacts/

编完之后生成两个文件:

out/target/proct/generic/data/app/ContactsTests.apk
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app/Contacts.apk

可以使用

$ make snod

重新生成system.img,再运行模拟器。

9)编译SDK

直接执行make是不包括make sdk的。make sdk用来生成SDK,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与源码同步的SDK来开发android了。

a)修改/frameworks/base/include/utils/Asset.h

‘UNCOMPRESS_DATA_MAX = 1 * 1024 * 1024’ 改为 ‘UNCOMPRESS_DATA_MAX = 2 * 1024 * 1024’

原因是eclipse编译工程需要大于1.3M的buffer;

b)编译ADT

由于本人不使用eclipse,所以没有进行这步;

c)执行make sdk

注意,这里需要的javadoc版本为1.5,所以你需要在步骤1中同时安装sun-java5-jdk

$ make sdk

编译很慢。编译后生成的SDK存放在out/host/linux-x86/sdk/,此目录下有android-sdk_eng.xxx_linux- x86.zip和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目录。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就是 SDK目录。

实际上,当用mmm命令编译模块时,一样会把SDK的输出文件清除,因此,最好把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移出来。

此后的应用开发,就在该SDK上进行,所以把7)对于~/.bashrc的修改注释掉,增加如下一行:

export PATH=${PATH}:~/android/out/host/linux-x86/sdk/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tools

注意要把xxx换成真实的路径;

d)关于环境变量、android工具的选择

目前的android工具有:

A、我们从网上下载的Android SDK,如果你下载过的话( tools下有许多android工具,lib/images下有img映像)
B、我们用make sdk编译出来的SDK( tools下也有许多android工具,lib/images下有img映像)
C、我们用make编译出来的out目录( tools下也有许多android工具,lib/images下有img映像)

那么我们应该用那些工具和img呢?

首先,我们一般不会用A选项的工具和img,因为一般来说它比较旧,也源码不同步。其次,也不会用C选项的工具和img,因为这些工具和img没有经过SDK的归类处理,会有工具和配置找不到的情况;事实上,make sdk产生的很多工具和img,在make编译出来out目录的时候,已经编译产生了,make sdk只是做了而已。

e)安装、配置ADT
略过;

f)创建Android Virtual Device

编译出来的SDK是没有AVD(Android Virtual Device)的,我们可以通过android工具查看:

$ android list

创建AVD:

$ android create avd -t 1 -n myavd

可以android –help来查看上面命令选项的用法。创建中有一些选项,默认就行了。

再执行android list,可以看到AVD存放的位置。

以后每次运行emulator都要加-avd myavd或@myavd选项:

$ emulator -avd myavd

10)编译linux内核映像

a)准备交叉编译工具链

android代码树中有一个prebuilt项目,包含了我们编译内核所需的交叉编译工具。

b)设定环境变量

$ emacs ~/.bashrc

增加如下两行:

export PATH=$PATH:~/android/prebuilt/linux-x86/toolchain/arm-eabi-4.4.0/bin
export ARCH=arm

保存后,同步变化:

$ source ~/.bashrc

c)获得合适的内核源代码

$ cd ~/android

获得内核源代码仓库

$ git clone git://android.git.kernel.org/kernel/common.git kernel
$ cd kernel
$ git branch

显示

* android-2.6.27

说明你现在在android-2.6.27这个分支上,也是kernel/common.git的默认主分支。

显示所有head分支:

$ git branch -a

显示

* android-2.6.27
remotes/origin/HEAD -> origin/android-2.6.27
remotes/origin/android-2.6.25
remotes/origin/android-2.6.27
remotes/origin/android-2.6.29
remotes/origin/android-goldfish-2.6.27
remotes/origin/android-goldfish-2.6.29

我们选取最新的android-goldfish-2.6.29,其中goldfish是android的模拟器模拟的CPU。

$ git checkout -b android-goldfish-2.6.29 origin/android-goldfish-2.6.29
$ git branch

显示

android-2.6.27
* android-goldfish-2.6.29

我们已经工作在android-goldfish-2.6.29分支上了。

d)设定交叉编译参数

打开kernel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把CROSS_COMPILE指向刚才下载的prebuilt中的arm-eabi编译器.

CROSS_COMPILE ?= arm-eabi-

LDFLAGS_BUILD_ID = $(patsubst -Wl$(comma)%,%,
$(call ld-option, -Wl$(comma)–build-id,))

这一行注释掉,并且添加一个空的LDFLAGS_BUILD_ID定义,如下:

LDFLAGS_BUILD_ID =

e)编译内核映像

$ cd ~/android/kernel
$ make goldfish_defconfig
$ make

f)测试生成的内核映像

$ emulator -avd myavd -kernel ~/android/kernel/arch/arm/boot/zImage

⑽ 如何在Windows下构建ARM Linux QT开发环境

在PC上,需要得到两个版本的Qt,分别是:Qt-4.5.2和QtEmbedded-4.5.2-arm。前者包括了QtDesigner等基本工具,用于在PC上对程序的开发调试,使能确保程序放到板子上之前就符合设计的要求;然后用后者的库将调试好的程序编译成能在arm-linux平台上运行的程序。

Qt-4.5.2用从网上下载到的qt-x11-opensource-src-4.5.2.tar.gz编译后安装得到;QtEmbedded-4.5.2-arm用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2.tar.gz编译后安装得到,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2.tar.gz还可以编译成QtEmbedded-4.5.2-X86,但不需要。在编译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2.tar.gz之前,必须准备好arm-linux-gcc交叉编译工具,用的是arm-linux-gcc-3.4.1。

所以先要准备好的软件包有:

Pc的操作系统是:LINUX-ubuntu8.04。

下面是具体编译安装过程:

1、Qt-4.5.2的获得将qt-x11-opensource-src-4.5.2.tar.gz复制到目录:/home/chh/Project/qt,

2、然后解压:

#tarzxvfqt-x11-opensource-src-4.5.2.tar.gz

得到一个新目录:qt-x11-opensource-src-4.5.2

cd进入这个目录,准备开始编译。

3、在终端中这样操作:

#./configure–qvfb//编译配置,此过程大概历时几分钟;#make//正式编译,过程漫长,大概2个多小时;#cdtools/qvfb//进入此目录,准备对它进行编译#make//编译,几分钟#cd../..//回到qt-x11-opensource-src-4.5.2主目录,准备安装#makeinstall//安装,十几分钟吧;

4、此步必须以root身份完成,否则无法建立目录

5、可以在/usr/local/下看到一个Trolltech目录,进入该目录发现Qt-4.5.2目录已经出现,进入里面的bin目录,Designer等工具已经可以使用了。

6、编译过程相当费时,所以可以直接拷贝已经编译过的源码,直接makeinstall。

7、至此,Qt-4.5.2的安装已经顺利完成。

QtEmbedded-4.5.2-arm的获得

在编译安装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2之前,必须先配置好arm-linux-gcc,将arm-linux-gcc-3.4.1.tar.bz2解压到目录:/usr/local下,此时local下出现一个名为arm的目录,然后配置好环境变量:在/etc/profile添加一句:exportPATH=$PATH:/usr/local/arm/3.4.1/bin,保存后#source/etc/profile一下,让它即时生效。否则下面的编译过程会提示找不到arm-linux-gcc命令。现在可以开始编译了:

将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2.tar.gz复制到目录:/home/chh/Project/qt,然后解压:#tarzxvf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tar.gz,得到新目录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2。

进入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2目录,首先进行configure。这里的参数很重要,必不可少的是-embeddedarm,所以最简单的配置信息可以这样:

./configure-embeddedarm

然后回车,就开始configure了,参数设置和参考文章一样,裁减了很多,减少了编译时间:


./configure-release-shared-fast-no-largefile-qt-sql-sqlite-no-qt3support-no-xmlpatterns-no-mmx-no-3dnow-no-sse-no-sse2-no-svg-no-webkit-qt-zlib-qt-gif-qt-libtiff-qt-libpng-qt-libmng-qt-libjpeg-makelibs-xplatformqws/linux-arm-g++-nomaketools-nomakeexamples-nomakedocs-nomakedemo-no-nis-no-cups-no-iconv-no-dbus-no-openssl-embeddedarm-little-endian-qt-freetype-depths16,18-qt-gfx-linuxfb-no-gfx-transformed-no-gfx-multiscreen-no-gfx-vnc-no-gfx-qvfb-qt-kbd-usb-no-glib


之后就可以编译了,#make,漫长等待后再#makeinstall。Makeinstall还是需要root权限。

完成后,在/usr/local/Trolltech下多了一个目录:QtEmbedded-4.5.2-arm。

热点内容
solidworkspcb服务器地址 发布:2025-07-18 22:50:35 浏览:815
怎么在堆叠交换机里配置vlan 发布:2025-07-18 22:42:35 浏览:624
java调用别人的接口 发布:2025-07-18 22:37:35 浏览:434
服务器四个节点如何联网 发布:2025-07-18 22:36:02 浏览:272
华强北什么地方休安卓手机 发布:2025-07-18 22:24:56 浏览:736
数据库的根本目标 发布:2025-07-18 21:37:50 浏览:939
压缩机的流速 发布:2025-07-18 21:37:40 浏览:407
三星怎么取消手机密码 发布:2025-07-18 21:33:50 浏览:630
安卓手机耳机如何弹窗显示电量 发布:2025-07-18 21:20:53 浏览:60
云服务器搭建需要什么工具 发布:2025-07-18 20:51:08 浏览: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