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动作编程
❶ 注塑机机械手怎样编程
注塑机机械手的编程通常遵循一系列步骤,以确保机械手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首先,需要执行原点复归操作。按“原点复归”后,按下“□”(开始/停止键),机械手会自动回到初始位置。
接下来是动作顺序编程。原点直线移动至等待点时,需要设置X轴和Y轴的值,而Z轴通常设置为0。姿势复归后,设定姿势复归时间,进行姿势监控(5秒)。开模完成后,直线移动至下降点1,设置X轴和Y轴的值,Z轴需调整。随后,直线移动至前行点1,此时X轴和Z轴的值不变,Y轴需重新设定。
治具闭合(可以使用吸着1或夹具1)后,计时T13。接着,直线移动至后退点1,调整X轴和Z轴的值,Y轴可与等待点相同。然后,机械手直线移动至上升点1,确保X轴和Y轴的值不变,Z轴的值设为0。姿势动作需设定姿势时间1秒,进行5秒的姿势监控,允许合模。
接下来,直线移动至前行点2,X轴值不变,Z轴值为0,Y轴值需调整。机械手直线移动至横出点1,X轴值增大,到达工作台上方,Y轴值不变,Z轴值为0。随后,机械手直线移动至下降点2,确保X轴和Y轴值不变,Z轴值增大。
治具开启后,再次计时。机械手直线移动至上升点2,与横出点1的值相同,X轴和Y轴不变,Z轴值为0。接着,机械手直线移动至横入点,Y轴和Z轴值不变,X轴减小,可取等待点的X、Y、Z轴数值。
返回原点复归等待点时,最好在开模后动、定模之间距离的一半上方,确保不挂零件。设定X值和Y值为[X1, Y1],Z值设为[Z1=0]。姿势复归无需设置。开模完成后,下降点1需设定下降高度,确保能吸住零件,X、Y值和等待点相同[X2=X1, Y2=Y1],Z值需调整。
前行点1的X轴值X3=X1,Z轴值Z3=Z2,Y轴值需设定。治具闭合后,计时T13。后退点1的X轴值X4=X2=X1,Y轴值Y4=Y2,Z轴值Z4=Z2。上升点1的X轴值X5=X1,Y轴值Y5=Y1,Z轴值Z5=Z1=0。姿势动作允许合模,前行点2的X轴值X6=X1,Z轴值Z6=Z1=0,Y轴值需设定。
横出点的X轴值需调整[X7],Y轴值Y7=Y6,Z轴值Z7=Z1=0。下降点2的X轴值X8=X7,Y轴值Y8=Y7=Y6,Z轴值需设定。治具开启后,上升点2的X轴值X9=X8=X7,Y轴值Y9=Y8=Y7=Y6,Z轴值Z9=Z1=0。横入点的X轴值X10=X6=X1,Y轴值Y10=Y6,Z轴值Z10=Z1=0。
❷ 数控车床加工圆球怎么编程
1、分析图纸,确定好需要加工的工艺。

注意事项:
程序编号:
采用程序编号地址码区分存储器中的程序,不同数控系统程序编号地址码不同,如日本FANUC6数控系统采用o作为程序编号地址码;美国的AB8400数控系统采用P作为程序编号地址码;德国的SMK8M数控系统采用%作为程序编号地址码等。
程序内容
程序内容部分是整个程序的核心,由若干个程序段组成,每个程序段由一个或多个指令字构成,每个指令字由地址符和数字组成,它代表机床的一个位置或一个动作,每一程序段结束用“;”号。
程序结束段:以程序结束指令M02或M30作为整个程序结束的符号。
❸ 鏁版带缂栫▼镄勬ラゆ湁鍝浜
鏁版带缂栫▼镄勬ラゆ湁浜旀ワ纴鍒嗗埆鏄鍒嗘瀽闆朵欢锲俱佺‘瀹氭祦绋嬨佹暟瀛﹀勭悊銆佺紪鍐欑▼搴忓垪琛ㄣ佺▼搴忛獙璇佸拰绗涓娆″垏鍓
4.缂栧啓绋嫔簭鍒楄〃锛屽畬鎴愬姞宸ュ拰鏁板艰$畻钖庯纴鍙缂栧啓闆朵欢锷犲伐绋嫔簭銆傛牴鎹璁$畻鍑虹殑浣滀笟杞ㄨ抗鍧愭爣鍊煎强镓寤虹珛镄勫姞宸ヨ矾绾裤佸垁鍏风紪鍙枫佸垁鍏疯ˉ锅裤佸垏鍓婂弬鏁板强杈呭姪锷ㄤ綔锛岀紪绋嬩汉锻樻寜镓鐢ㄦ暟鎺ц勫畾镄勫姛鑳芥寚浠ょ爜鍜岀▼搴忓潡镙煎纺阃愭浔缂栧埗锷犲伐绋嫔簭璁惧囥
5.绋嫔簭楠岃瘉鍜岀涓娆″垏鍓诧纴蹇呴’妫镆ュ拰娴嬭瘯绋嫔簭琛锛屾墠鑳戒娇鐢ㄣ傞獙璇佹柟娉曟槸灏嗙▼搴忔竻鍗旷殑鍐呭圭洿鎺ヨ緭鍏ユ暟鎺х郴缁燂纴璁╂満鍣ㄩ棽缃杩愯岋纴浠ユ镆ユ満鍣ㄧ殑杩愬姩杞ㄨ抗鏄钖︽g‘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