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定时重启脚本
‘壹’ python实现每隔两小时重启
Python实现每隔两小时重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使用外部监控工具:
Supervisor或Monit:这些工具可以监控Python程序的状态,并在程序运行一段时间后(或崩溃时)自动重启。通过配置autorestart=unexpected(在程序意外退出时重启)或者结合时间触发器,可以实现定时重启。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稳定监控和自动重启的生产环境。
编写自我重启脚本:
在Python脚本中捕获异常,并在捕获到异常后使用os.execl重新执行当前的Python程序。不过,要实现每隔两小时的定时重启,还需要在脚本中加入时间判断逻辑。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脚本或开发测试环境。
使用定时任务与重启命令:
linux的crontab: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的脚本或命令,并使用crontab -e将其添加到定时任务中,设置每两小时执行一次重启命令(如systemctl restart对于systemd服务,或者直接使用python命令重新启动脚本)。
Windows的任务计划程序: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任务计划程序来设置定时任务,执行重启脚本或命令。
使用Python的schele库与重启逻辑:
首先,使用schele库安排一个每两小时执行一次的任务。然后,在该任务中加入重启逻辑,比如通过调用os.execl来重启当前脚本(注意,这可能会影响到schele库的调度器,需要一些额外的技巧或考虑)。或者,通过系统命令来重启整个Python进程(可能需要额外的权限和配置)。
综上所述,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际需求和运行环境。在生产环境中,使用systemd服务结合crontab或类似的定时任务可能是一个既可靠又灵活的选择。而在开发或测试环境中,编写自我重启脚本或使用Python的schele库可能更加简单直接。
‘贰’ 关于linux服务器进程监控及自动重启的方法介绍
关于Linux服务器进程监控及自动重启的方法介绍:
一、使用crontab实现定时监控
- 编辑crontab任务:
- 使用crontab -e命令进入编辑状态,添加一个新的定时任务。
- 设置每分钟调用一次shell脚本monitor.sh,配置如下:*/1 * * * * sh /root/monitor.sh。
- 注意事项:直接在crontab中配置/root/monitor.sh可能不会执行,需要在命令前加上sh。
二、编写监控脚本monitor.sh
脚本头部:
- 使用#! /bin/sh指定脚本解释器。
定义进程名称和查询函数:
- 定义变量proc_name为需要监控的进程名称(如WorldFrame_d)。
- 编写函数proc_num,使用ps -ef、grep和wc -l命令查询进程数量,并返回该数量。
判断进程是否存在并处理:
- 调用proc_num函数,并将返回值赋给变量number。
- 使用if语句判断number是否等于0,即进程是否存在。
- 如果进程不存在(number -eq 0),则执行重启服务器的命令(如cd /longwen/server/sbin/linux; ./WorldFrame_d -c 1)。
三、扩展功能
日志处理:
- 可以在脚本中添加日志记录功能,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和重启操作的时间等信息。
重启时间记录:
- 可以将重启时间等信息写入日志文件,以便后续分析和排查问题。
跨平台注意事项:
- 在Windows环境下编辑sh文件时,需要注意文件格式的转换(CR/LR),以避免sh执行错误。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Linux服务器进程的监控及自动重启功能,从而有效预防因进程异常而导致的宕机问题。这种方案简单实用,适合在临时或紧急情况下使用。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展和完善脚本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