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编译语法检查
A. 编译原理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能检测出什么错误
在程序编译中,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三个阶段分别检测不同类型的错误。
词法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识别和分类输入代码中的各个符号,将文本分解成一个个词法单元。若遇到未知词或符号,将引发错误提示。
语法分析阶段依据语法规则识别出代码中的语句结构,并检查其在语法结构上的正确性。例如,定义语句或赋值语句的格式是否符合预期。
语义分析阶段进行静态语义审查,确保代码的含义正确无误,遵循定义的使用规则。如,变量是否先定义再使用,标识符是否重复定义。
举例说明,假设程序中包含以下代码段:
int a;
a = 1 + b;
词法分析阶段会识别出各符号与词法单元。
语法分析阶段检查赋值语句结构,发现语句“1 + b;”中,“1”与“b”均未定义,导致错误。
语义分析阶段进一步检查变量“b”是否已定义,如未定义则提示错误。
常见的语义错误类型包括类型不兼容、重复定义、控制流错误等。
总结而言,编译器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分析,有效检测并报告程序中的各种错误,帮助开发者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B. 编译的语法分析
编译程序的语法分析器以单词符号作为输入,分析单词符号串是否形成符合语法规则的语法单位,如表达式、赋值、循环等,最后看是否构成一个符合要求的程序,按该语言使用的语法规则分析检查每条语句是否有正确的逻辑结构,程序是最终的一个语法单位。编译程序的语法规则可用上下文无关文法来刻画。
语法分析的方法分为两种:自上而下分析法和自下而上分析法。自上而下就是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向下推导,推出句子。而自下而上分析法采用的是移进归约法,基本思想是:用一个寄存符号的先进后出栈,把输入符号一个一个地移进栈里,当栈顶形成某个产生式的一个候选式时,即把栈顶的这一部分归约成该产生式的左邻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