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编译器如何编译二维数组
A. c编程 求二维数组的“上三角” “下三角”以及“主对角线”
在c语言编程中,处理二维数组的问题是一项基本技能。这里讨论的是如何求解二维数组的“上三角”、“下三角”以及“主对角线”。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情况的算法。
1. 上三角
上三角是指二维数组中位于主对角线以上(包括主对角线)的所有元素。对于n行n列的二维数组a,上三角的元素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for (i = 0; i < n; i++)
{
for (j = 0; j <= i; j++)
{
printf("%d ", a[i][j]);
}
}
2. 下三角
下三角是指二维数组中位于主对角线以下(包括主对角线)的所有元素。同样,对于n行n列的二维数组a,下三角的元素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for (i = 0; i < n; i++)
{
for (j = i; j < n; j++)
{
printf("%d ", a[i][j]);
}
}
3. 主对角线
主对角线是指二维数组中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元素。对于n行n列的二维数组a,主对角线的元素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for (i = 0; i < n; i++)
{
printf("%d ", a[i][i]);
}
以上三种情况的算法可以直接执行,适用于任何n行n列的二维数组。
通过这些简单的循环结构,我们可以轻松地求解二维数组的上三角、下三角以及主对角线。这些基本操作在实际编程中非常有用,例如在矩阵运算、图形学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代码中的printf函数仅用于示例输出,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调整输出方式。
希望这些算法能够帮助你在C语言编程中更好地处理二维数组问题。
B. C语言写程序二维数组
C. 如何用C语言编一个程序,输入一个二维数组,然后以一个矩阵的方式输出。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int array[3][3], (*pArr)[3], *p[3], i, j, sum;
srand(time(NULL));
for(i=0; i<3; i++)
for(j=0; j<3; j++)
array[i][j] = rand()%100+0;
pArr = array;
for(i = 0; i < 3; i++)
for(j = 0; j < 3; j++){
printf("%d ", pArr[i][j]);
if(j == 2){
printf(" ");
}
}
for(i=0; i<3; i++)
p[i] = array[i];
for(i=0; i<3; i++){
sum = 0;
for(j=0; j<3; j++){
sum += p[i][j];
}
printf("第%d行的和是%d ", i+1, sum);
}
}
(3)c语言编译器如何编译二维数组扩展阅读:
1、printf命令的作用是格式化输出函数,一般用于向标准输出设备按规定格式输出信息。printf()函数的调用格式为:printf("<格式化字符串>", <参量表>)。
printf()是C语言标准库函数,在 stdio.h 中定义。输出的字符串除了可以使用字母、数字、空格和一些数字符号以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转义字符表示特殊的含义。
2、printf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
printf函数是一个标准库函数,它的函数原型在头文件“stdio.h”中。但作为一个特例,不要求在使用printf函数之前必须包含stdio.h文件。printf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为:printf(“格式控制字符串”,输出表列)其中格式控制字符串用于指定输出格式。
格式控制串可由格式字符串和非格式字符串两种组成。格式字符串是以%开头的字符串,在%后面跟有各种格式字符,以说明输出数据的类型、形式、长度、小数位数等。如“%d”表示按十进制整型输出,“%ld”表示按十进制长整型输出,“%C”表示按字符型输出等。后面将专门给予讨论。
非格式字符串在输出时原样照印,在显示中起提示作用。输出表列中给出了各个输出项,要求格式字符串和各输出项在数量和类型上应该一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