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不同版本编译
发布时间: 2025-09-01 17:52:52
① RK3568开发笔记(七):在宿主机ubuntu上搭建Qt交叉编译开发环境,编译一个Demo,目标板运行Demo测试
在宿主机Ubuntu上搭建Qt交叉编译开发环境,编译一个Demo,并在目标板上运行Demo测试的步骤如下:
安装Qt开发环境:
- 基于已有的虚拟机环境,在宿主机Ubuntu上安装Qt5.14.2桌面版,注意此过程需在离线状态下进行以避免登录问题。
- 安装完成后,QtCreator将显示在界面上,便于后续创建和测试项目。
创建并配置Qt项目:
- 打开QtCreator,新建一个名为testDemo的工程。
- 在testDemo工程中,进行简单的全屏/正常显示切换的开发作为Demo功能。
配置交叉编译环境:
- 下载并解压官方提供的buildroot的Qt版本编译包。
- 在QtCreator中配置qmake和交叉编译器gcc,确保交叉编译工具链正确设置。
- 设置好编译套件,以便进行跨平台的Qt编译。
编译Qt项目:
- 使用配置好的交叉编译环境编译testDemo项目。
- 注意,由于Qt库文件较大,可能会遇到库文件过大无法完全移植到目标板上的问题。
调整策略并移植:
- 面对库文件过大的问题,考虑更换一个更合适且已包含所需库的buildroot系统。
- 重新编译并生成适合目标板的Qt库和Demo可执行文件。
- 将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和必要的库文件传输到目标板上。
在目标板上运行Demo:
- 将目标板连接到显示设备和输入设备。
- 在目标板上运行传输过来的Demo可执行文件。
- 观察并测试Demo的全屏/正常显示切换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资源限制和系统兼容性进行调整。 如果遇到Ubuntu的USB触摸屏支持问题,可能需要考虑更换buildroot系统或进行额外的配置来解决。
② 关于QtCreator中三种不同编译版本 debug、release、profile 的区别
QtCreator中的debug、release、profile三种编译版本的主要区别如下:
debug模式:
- 用途:专为开发过程设计。
- 文件大小:可执行文件体积大,包含详细的调试符号。
- 调试便利性:便于调试时查看堆栈和变量值。
- 性能:断言被全部打开,运行速度较慢,可能有卡顿现象。
- 链接库:链接的库以’d’结尾。
release模式:
- 用途:注重性能和效率,适合打包发布。
- 文件大小:编译后的文件体积显着减小,不包含调试符号。
- 调试便利性:调试信息较少,调试难度较大。
- 性能:运行速度较快,若程序卡顿,通常问题出在程序本身。
- 链接库:链接的库不带’d’结尾。
profile模式:
- 用途:介于debug和release之间,平衡调试便利性和性能。
- 文件大小:文件大小介于debug和release之间,保留部分调试符号。
- 调试便利性:保持一定的调试便利性。
- 性能:通过优化提升了性能,运行速度较快。
- 链接库:不链接带’d’的库,与release模式相同。
总结:QtCreator中的三种编译模式各有其特点,debug模式注重调试便利性,release模式注重性能和效率,而profile模式则介于两者之间,平衡了调试和性能的需求。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编译模式。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