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改译
A. 改译,编译,节译等分类在翻译中属于翻译策略还是翻译实践的分类,除此外还有其他什么类别
这是按翻译的处理方式分类
还可以根据:
1、根据翻译作品在译入语言文化中所预期的作用,分为工具性翻译和文献性的翻译。
2、根据翻译所涉及的语言的形式与意义。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准确再现原作上下文的意义,交际翻译追求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3、根据译者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与观察的角度,分为文学翻译和语言学翻译。文学翻译寻求译文与原文之间文学功能的对等,其理论往往主张在不可能复制原文文学表现手法的情况下,译文只能更美而不能逊色,缺点是不重视语言结构之间的比较和关系问题。语言学翻译寻求两者之间的系统转换规律,主张把语言学研究的成果用于翻译,同时通过翻译实践促进语言学的发展。
4、根据翻译目的与原语在语言形式上的关系,分为直译与意译。
5、根据翻译媒介分为口译、笔译、视译、同声传译、机器翻译和人机协作翻译。
参考资料:http://wenku..com/view/538479e9b8f67c1cfad6b874.html 希望能帮到你。
B. “魂断蓝桥”的蓝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魂断蓝桥”这一说法
《魂断蓝桥》的英文原名是《Waterloo Bridge》,直译的话就是“滑铁卢桥”。当时国内的发行商对这部电影十分重视,在翻译片名时经过再三权衡。最初是《滑铁卢桥》,这样译显然是不太雅致的,甚至容易让人误认为是与拿破仑有关的影片。不久又改译为《断桥残梦》。后来编译组在全国范围内征名,一位女士寄去了“魂断蓝桥”,成为最终的中文片名。“魂断蓝桥”从那时起也成了爱情悲剧的代名词。人们往往用“魂断蓝桥”来形容夫妻互为殉情。
满意请采纳
C. 电影《魂断蓝桥》中的名字有什么来历和涵义吗
《魂断蓝桥》的英文原名是《Waterloo Bridge》,直译的意思是“滑铁卢桥”。后来有人改译为《断桥残梦》,“断桥”寓意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意思到了,感觉却不美。
于是编译组为该片举行了征名活动,一位女士寄去了“魂断蓝桥”的名字,获得了编译组的一致通过,并最终成为影片的中文片名。
《魂断蓝桥》改编自罗伯特·E·舍伍德的同名舞台剧。影片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由于明星制和制片厂制度在好莱坞盛行,因此电影公司出于启用明星来保证票房收入的考虑,于是决定不让《魂断蓝桥》中的任何一场戏直接表明费雯·丽饰演的女主角玛拉是一个妓女。
(3)编译改译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芭蕾舞演员玛拉和军官罗伊在滑铁路桥上邂逅倾心,然而由于战争无情,在两人决定结婚之时,罗伊应招回部队参加战事。为见爱人最后一面,玛拉错过了芭蕾舞团演出,失去工作。
不久,罗伊被误登上阵亡名单,失去工作的玛拉几欲崩溃,沦为妓女。
再次遇到生还的罗伊,玛拉对生活又有了希望,可是面对罗伊家族的荣誉和家人的信任,善良的玛拉不愿继续欺骗他,于是在婚礼前一天悄然离去,在两人初次见面的滑铁卢大桥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D. 常见的30种翻译方法
《翻译方法论》作者是黄忠廉。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翻译实践方法论和翻译研究方法论。
内容简介:翻译方法可分为全译方法和变译方法,全译方法包括对译、增译、减译、转译、换译、分译、合译,变译方法包括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译写、改译、阐译、参译、仿作。翻译研究方法论包括“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写充分和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和“语-思-文”大三角)的研究思路和“从方法到学科”的研究路径。
来源于网络。
E. 改译,编译,节译等分类在翻译中属于翻译策略还是翻译实践的分类,除此外还有其他什么类别
这是按翻译的处理方式分类
还可以根据:
1、根据翻译作品在译入语言文化中所预期的作用,分为工具性翻译和文献性的翻译。
2、根据翻译所涉及的语言的形式与意义。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准确再现原作上下文的意义,交际翻译追求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3、根据译者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与观察的角度,分为文学翻译和语言学翻译。文学翻译寻求译文与原文之间文学功能的对等,其理论往往主张在不可能复制原文文学表现手法的情况下,译文只能更美而不能逊色,缺点是不重视语言结构之间的比较和关系问题。语言学翻译寻求两者之间的系统转换规律,主张把语言学研究的成果用于翻译,同时通过翻译实践促进语言学的发展。
4、根据翻译目的与原语在语言形式上的关系,分为直译与意译。
5、根据翻译媒介分为口译、笔译、视译、同声传译、机器翻译和人机协作翻译。
参考资料:http://wenku..com/view/538479e9b8f67c1cfad6b874.html
希望能帮到你。
F. 我想知道int *p与int* p有什么不同
一、意思不同
int *p和int* p后者比前者更好理解为指针。int *p;可能会被理解为一个变量,名为*p,int* p;很直观的被理解为一个指针,名为p。
二、强调类型不同
*p是一个int’这里*和p绑在了一起——这就是C的风格,这种风格强调的是语法。而一个典型的C++程序员会写“int*p”,并告诉你“p是一个指向int的指针,p的类型是int*”。这种风格强调的是类型。
三、用法不同
int* p, p1; // probable error: p1 is not an int*
这里,把*放得离p近一点也同样不能澄清问题:
int *p, p1; // probable error
为了保险起见,只好一次声明一个变量了——特别是当声明伴随着初始化之时。
int* p, p1; // probable error: p1 is not an int*
而
int* p = &i;
int p1 = p; // error: int initialized by int*
它会报错。
G. 英语翻译技巧
翻译类题在初中英语试题中出现的频率极高,试题形式主要有翻译填空、翻译句子、英汉词组互译、选择正确译句等,而中考翻译类题采用最多的还是“翻译填空”这种形式。下面就谈谈翻译填空题解题技巧。
先说这类题的出题形式吧!这类题一般采用根据给出的汉语句子完成英语句子的形式,一般空出几个空,空格内有时限填一个词,有时不限制词数。要求同学们补全空格从而使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整。还有一种出题形式是给出汉语句子和几个英语单词,要求把这几个词按照汉语意思排列正确的顺序,有时还需要加上几个词。
那么翻译填空题常把哪些部分空出来呢?即它常考查哪些内容呢?先看几道题吧!
1.多喝水,这对你的健康有好处。
Drinkmorewater.I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ourhealth.
2.外面正下着大雨,你最好呆在家里。
It\'srainingheavilyoutside.You\'d
__________________athome.
3.这个故事和那个故事一样有趣。
thisstory,is,interesting,thaton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各题不难看出翻译填空题所考查的主要内容:(1)一些常用词组和短语。如:begoodfor等。(2)一些常用词语的用法。如:hadbetter后接动词原形等。(3)一些常用句型、句式。如:as...as等。这类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呢?
第一步,先读一下汉语句子,了解这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第二步,跳过空格读一下已给出的那部分英文内容,然后再仔细分析一下要求翻译的英语。
第三步,观察一下要求翻译的汉语,然后联想一下相关词汇和句型,再考虑语态、时态、词形变化、主语与主谓一致等问题。
第四步,试填空格。不要一看空格就填,有的同学一看“照顾”就填lookafter,实际上根据情况还可填takecareof或takegoodcareof。若对第一个空格要填的词没有把握时,可试看从下文中得到启示?
第五步,将已填好的句子再读一遍,从时态、语态、词形、数的一致等方面检查一下,若一切没问题,该题就OK了。
解题步骤掌握了,做题时还要注意可以缩写的词汇。因为这类题的空格是一定的,多填或少填都是不对的,即使意义相符也不合乎答题要求。填空时一定要灵活。
看看上面几个题的答案吧!第一题考查的是词组begoodfor,应填isgoodfor;第二题考查hadbetter后用动词原形,填betterstay;第三题答案为:.
要做好这类题,平时应怎样做呢?
1.熟练掌握常用词和词组。2.熟练掌握各种句型结构。3.掌握语法知识。4.熟读课文,因为有些题可能会出自课文原文。5.平时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
词类转换是英汉翻译很重要的手段之一,运用得当,可使译文通顺流畅,否则译文可能生硬晦涩。下面将英汉互译中最常见的词类转换现象介绍如下。
1.汉语中的动词转换成英语中的名词
汉语中动词用的较多,除了动宾结构外,还有连动式、兼语式等两个动词以上连用的现象。英语则不然,一句话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但英语中的名词比汉语中的名词用的多。基于两种语言的这一特点,在汉译英时常把汉语中的动词转换为英语中的名词。如:
你必须好好地照顾病人。.
他善于观察。Heisagoodobserver.
在上述两句中,\"照顾\",\"观察\"都是动词,但译成英语,则用的是名词care和observer。
不过,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也要把汉语中的名词转换成英语的动词。如:
他的演讲给我们的印象很深。Hisspeechimpressesdeeply.
2.汉语中的动词转换为英语的形容词
汉语中一些表示知觉、情感的动词,往往可以转译成英语形容词,通常用\"be+形容词......\"的结构来表达。如:
我为他的健康担忧。Iamworriedabouthishealth.我们对她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Wearesatisfiedwithwhatshedid.
3.汉语中的动词转换成英语的介词或介词短语
与汉语相比,英语用介词较多,而且有一些英语介词本身是由动词演变而来,具有动词的特征。因此,在汉译英时,汉语中的动词常可用英语中的介词或介词短语来翻译。
露西和莉莉上同一个学校。LucyandLilyareinthesameschool.
我反对这项法律。Iamagainstthelaw.
4.汉语中的形容词转化为英语中的名词。如:
你说他傻不傻?Don\'tyouthinkheisanidiot?
他的生日宴会很成功。.
5.英语中的形容词转化为汉语中的名词。如:
.罗宾汉经常劫富济贫。
6.英语中的副词转化为汉语名词。如:
WhatisthefaretoNanjingandback?去南京一个来回车费是多少?
.她体质差但头脑健全。
当然,英汉互译中的词类转换远不止这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翻译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
H. 《魂断蓝桥》的一种版本的歌词 急!!!
《魂断蓝桥》歌词:
恨今朝,相逢已太迟。
今朝又别离,流水呜咽。
花落如雨,无限惜别离。
白石为凭,明月作证。
我心早相许,今后天涯。
愿常相忆,爱心永不移。
为君断肠,为君断魂。
谅君早知矣,恨重如山。
命薄如絮,白首更难期。
原曲:《Auld lang syne》
背景:这首歌曾被不少经典电影引用,如在由费雯丽主演的经典电影《魂断蓝桥》中,此曲被用作为主旋律。这首歌的译名很多,有称之为《骊歌》,有的根据原题译为《忆往日》、《过去的时光》。
有的根据词意取名为《友谊之歌》或《友谊地久天长》,也有根据《魂断蓝桥》在乐队领班说的“一路平安”这句话,和玛拉送别劳宁时说的“一路平安”而取名为《一路平安》。
(8)编译改译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魂断蓝桥》改编自罗伯特·E·舍伍德的同名舞台剧。影片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由于明星制和制片厂制度在好莱坞盛行,因此电影公司出于启用明星来保证票房收入的考虑,于是决定不让《魂断蓝桥》中的任何一场戏直接表明费雯·丽饰演的女主角玛拉是一个妓女。
在对剧本重新改编之后,男女主角罗伯特·泰勒和费雯·丽所饰演的角色都成为了优雅端庄的代名词 《魂断蓝桥》的英文原名是《Waterloo Bridge》,直译的意思是“滑铁卢桥”。后来有人改译为《断桥残梦》,“断桥”寓意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意思到了,感觉却不美。
于是编译组为该片举行了征名活动,一位女士寄去了“魂断蓝桥”的名字,获得了编译组的一致通过,并最终成为影片的中文片名。
I. 旅游翻译分类为哪些
国际旅游促销或旅游信息服务都离不开翻译。“旅游翻译,由于其特殊性、多样性与复杂性,仍不为我们翻译工作者所熟悉和掌握。”(黄友义, 2007)旅游业具有带动、促进众多行业发展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承担着建立跨文化沟通和理解的历史使命,开展旅游翻译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特殊的学术意义。
一、旅游翻译:定义与实践
陈刚教授对旅游翻译作了以下定义:旅游翻译应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专业翻译。概括地说,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它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际特点上表现的更直接、更为突出、更为典型、更为全面(2004: 59)。这个定义较为准确、全面体现了旅游翻译实践的特点和理论依托。依据旅游翻译自身的特点,陈刚教授对这个“专业翻译”进行了以下分类:
1.翻译手段分类:导译;口译(视传、交传、同传);笔译;机器翻译。
2.语言和符号分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
3.译出语/译出文本和译入语/译入文本分类:本族语—外族语;外族语—本族语。
4.翻译题材分类:专业翻译;一般性翻译;文学翻译。
5.翻译方式分类:全译;部分翻译:节译、摘译、阐译、改译、编译、参译、译述、综述/译、译写等。
6.旅游翻译者分类:7.职业性质分类;机构翻译;旅行社职业翻译;旅行社全职导游;旅行社兼职导游;自由职业导游。工作区域(或业务范围)分类:旅行社职业翻译;地方导译;全程导译;定点导游;国际导游。(2004: 60-63)
对于旅游翻译题材、体裁分类,陈刚教授重点指出了导游翻译所涉及导译内容与形式,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从宏观层面来看旅游翻译的功能、方法、工作业态、文本类别,不难发现他们都是事实存在于旅游促销和信息服务的大系统中,共存互动,相辅相成。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促销和信息服务无不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为指导。“整合营销传播是指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进行的一元化整合。整合营销传播一方面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于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以整合的形式最有效地传达给目标消费群体或个人。其主旨是以通过企业与顾客的多渠道、多层面、多形式沟通满足顾客信息需求,确定企业统一的促销策略,协调使用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优势,从而使企业实现促销宣传的低成本化,以高强冲击力形成促销高潮,实现企业促销和营销战术和战略目标。”(跃驰咨询网, 2007)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旅游业的应用不仅影响了“文本”内容、语言风格的选择,还使原本联系相对比较疏远的印刷和广电媒介为载体的文本内容与功能在企业营销大目标前提下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协调一致,构成疏而不漏的立体传播网络体系。全球化语境下的旅游翻译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指导下关注的不再是个别语句、语篇,还高度关注实现旅游信息服务、共同的营销大目标,关注不同功能的动态旅游信息和静态旅游信息系统,及其内部的各个语篇的功能和具体目的间的关联。构成旅游业的促销或信息服务系统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
1.动态旅游信息(口译):导游、谈判、解说、咨询、导购、会议口译(交传、同传)、演出、人员推销、咨询、旅游顾问、乘务、电话、专题活动、形象代言、驾驶员等。
2.静态旅游信息(笔译):导游图、交通图、旅游指南、景点介绍、画册、产品目录、活动宣传品、广告、新闻、菜单、招贴/海报、纪念品、交通工具、公示语、城市导向、商场导购、国情、音带、录象带、影片、幻灯片、网络、会展、节事/专题、电子邮件、直邮、BBS、博客、手机短信、专栏、专刊、杂志、电子导游、电子显示(屏)、光盘、游客中心等。
旅游业的属性包括:依据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具体功能,分为1.启迪性; 2.教育性; 3.信息性; 4.休闲性; 5.促销性; 6.公关性。
依据旅游促销信息服务提供的区域/目标市场分为1.海外/客源地; 2.国内/目的地。
依据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分为1.国际机构;2.区域机构; 3.国家机构; 4.省市机构; 5.地区机构;6.企业机构; 7.景区机构; 8.行业机构; 9.媒体机构;10.旅游者等。
依据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行业类别分为1.政府;2.组织; 3.企业; 4.个人。
依据信息服务的对象类别分为1.直接为旅游者服务; 2.间接为旅游者服务。
依据信息服务的周期类别分为1.长期; 2.中长期; 3.中期; 4.中近期; 5.近期; 6.短期; 7.瞬时。
依据信息服务内容的精确度类别分为1.高度精准; 2.精准; 3.基本准确; 4.宽泛; 5.泛泛。
依据信息服务方式分为1.公开, 2.隐蔽。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内部类别的细分遵循了这样
一个原则就是以服务对象———旅游者为核心。正是这个特定的消费群体的构成呈多元性,需求呈多样性,旅游信息的题材和体裁形式几乎包括了翻译实践者接触的绝大多数形式。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采用也就不会是某种,或某几种。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旅游信息两大系统分支,各功能信息载体,各信息提供机构依据旅游市场发展程度和旅游者需求特点提供信息服务;动态和静态旅游信息两大系统分支之间,各功能信息载体之间,各信息提供机构之间协调互补,构成旅游信息服务的宏观和微观网络体系,满足不同文化背景、消费取向、消费阶段的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文化和信息需求。在旅游产业运作和经营过程中企业间、政府间、企业和政府间、行业间、国际组织间的交流都需要翻译人员前赴后继。既然“旅游”的内涵和外延有继续不断扩大的趋势,旅游翻译的实践领域也会越来越宽广。
二、旅游翻译:地位与角色
既然何谓“翻译”的辩论仍在进行,那么“旅游翻译”的地位和角色自然也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旅游翻译”完全可以同文学翻译一样继续其“自由职业”的生涯。“旅游翻译”也可以占据一隅,在旅游经营机构或政府组织中接受上司的安排、差遣,在本族语———外族语,外族语———本族语,译出语/译出文本和译入语/译入文本间继续笔耕口播。“旅游翻译”还可以受雇于专门翻译服务公司,直接服务于特定旅游企业或机构。旅游翻译人员的业态可以是“自己说了算”,但是在全球化经济条件下,他们实际都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方式服务于一个系统———旅游信息服务系统。这个系统因参与者个人的素质、企业管理水平、国家发达程度不同而效率不同。负责任,懂营销的旅游翻译不仅在这个大系统中从字句、篇章层面进行具体的文本转换,还从全球市场格局、国家和企业发展目标、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旅游者认知和消费特点、不同形式的旅游服务信息的互补协调角度审时度势,进行跨文化交际旅游传播。
“旅游翻译”的理想业态应是旅游信息服务提供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应当参与到整合营销传播从策划提出到评估总结的每一步运作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无私”,“忘我”,还要忽略“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食人主义”、操纵、阐释等理念的影响,实时、实事求是。只有这样,翻译的作品才可能符合整体促销或信息服务的预设目的,适应目标市场通行题材规范,高度关注受众或特定旅游者群体的文化、思维和消费习惯,“旅游翻译”才能实现跨文化精准传播。
目前,在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传播公司工作的翻译人员正以不同以往的方式参与广告文案策划,品牌的转换,新闻的译写,宣传卡的编译。旅游的国际促销推广和信息服务投入极大,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所期待的市场回报也就极高;旅游的国际促销推广和信息服务广泛使用大众传播媒介,信息覆盖迅速且广大,为此,积极的和消极的反馈也就迅速而强烈;旅游的国际促销推广和信息服务跨地区、跨文化、跨国家进行,对文化的敏感度和适应度要求等同本族文化;旅游的国际促销推广和信息服务在竞争激烈的异地市场和本土市场同时进行,既要运筹帷幄,用兵千里,也要统筹全局,决胜城前;翻译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双语素质、组织与协调水平、单兵作战与团队合作能力都应是上上乘的。“委托人”聘请旅游翻译人员进行“翻译”完全是基于自己对异域文化、语境、消费群体的了解有限,对“形象目标”和“利润目标最优化的追求,并不刻意要求翻译人员“转达”或“阐释”他们的只言片语。旅游翻译人员要为企业的“形象目标”、“利润目标”最优化的追求和旅游消费者的最大满足尽心竭力,传播沟通。
三、旅游翻译:原则与标准
方梦之教授最近撰文提出了“达旨�6�1循规�6�1共喻———应用翻译三原则”,从理论层面深入研究应用翻译的原则和标准,是近几年来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一大进步。林克难教授对实用翻译提出“看、易、写”的翻译原则,丁衡祁教授对公示语翻译提出“模仿—借用—创新”的翻译模式,杨清平提出“目的指导下的功能原则与规范原则”。这些翻译模式或原则的提出都有积极的意义及其适用性。方教授受到以上研究和严复翻译思想的启示,提出应用翻译的“达旨—循规—喻人三原则”,以在更大范围上提高对应用翻译实践和研究的适用性,提高理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循规———遵循译入语规范;共喻———使人明白畅晓.三者各有侧重,互为因果。”(方梦之, 2007)
方教授提出应用翻译的“达旨—循规—喻人”三原则把目前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所应关照的几大要素聚合在一起,“三者各有侧重,互为因果。”实际就是动态管理翻译实践和质量的基本原则。旅游翻译实践的多样性,翻译人员背景的多样性,促销和传播目标的多样性、交际传播目标的具体精确性要求不仅有原则性的翻译标准,还需要可操作性的实施标准。旅游翻译实践不同于单一的文学翻译,或科技翻译,或时政翻译,或外事翻译,译文质量因委托方期待高低,资金投入多寡,时间周期长短,译者资历深浅,管理水平高低,支持条件优劣,受众特点变化等要素决定翻译的质量检验标准是动态的,是与市场的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另外,值得认真思考的是应用于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的翻译标准可以是相对恒定的,划一的;而翻译实践中,现实中采用的翻译标准则是动态的,可操作的,定性定量的,以客户/委托者或受众/消费者/旅游者满意度为评估尺度的。借鉴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策划模式,遵循应用翻译的“达旨—循规—喻人”三原则,旅游翻译标准可以细化为有可操作性的Translation Brie,f将经整合营销传播调研了解到的目标市场的宏观、微观文化、语境因素,特定目标受众文化特点、心理状态、语言风格,可实现的具体的项目、策划的目的约定,各具体的项目、策划之间的关系、联系,不同文本使用的传播媒介的优势特点等呈献给译者,在严格的程序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措施保障下,使译者精确锁定“目标”,生产出市场需要的、受众满意的、委托者期待的译作来;承担起MatchMaker,Mediator和Communicator的多重角色。
四、结语
中国翻译协会近年来曾先后两次举办研讨会,定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最佳译文。吴伟雄教授的参赛译稿“East or West ,Guilin Landscape is best”获大赛金奖。此后中国翻译协会再次组织专家献计献策,提出了“By water, bymountains, most lovely, Guilin.”这些译法如果用于教育性的旅游文本,诗意盎然,形象传神,文学色彩浓厚;但如果应用于海外旅游促销,就可能出现针对性、形象性和时尚性疏离的问题。
29届奥运会的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同一世界同一梦想”的翻译充分考虑了“全球化”、和平与发展这个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共同需求这个语境因素,翻译处理也是严谨对应。游记、旅游影视片翻译文学意味浓郁,旅游合同、保险协议接近“法律翻译”,旅游广告、产品目录涉及“商务翻译”,旅游新闻、旅游公关联系新闻和媒体翻译,公示语和菜单翻译又是一个“出神入化”新领域,需要新思维,新视角。旅游翻译不应因服务旅游者和旅游行业就一定要有一整套“奇门绝技”;翻译也不应因涉及旅游就以为谁都是旅游者而“自以为是”。旅游翻译研究对翻译研究整体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纵观世界翻译研究史,不难发现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体系和流派,相对完善和成熟;而近年来翻译理论研究的突破是在应用翻译领域。鉴于旅游翻译理论研究历史相对短暂,涉及广泛,需求殷切,特点鲜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理论创新和突破的空间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作者:吕和发周剑波 资料来源:上海翻译)
J. “全译,节译,改译,编译,译要,综译”怎么翻译成英文啊
1 Full translation
2 Abridged translation
3 semi-translation -- not true translation, but a kind of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some creation
4 Edition/Compilation-oriented translation
5 译要(什么意思?还望告知!)
6 Overview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