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器工作怎么样
㈠ 编译器是什么意思,是做什么的
编译器
编译器是一种特殊的程序,它可以把以特定编程语言写成的程序变为机器可以运行的机器码。我们把一个程序写好,这时我们利用的环境是文本编辑器。这时我程序把程序称为源程序。在此以后程序员可以运行相应的编译器,通过指定需要编译的文件的名称就可以把相应的源文件(通过一个复杂的过程)转化为机器码了。
下面我们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首先编译器进行语法分析,也就是要把那些字符串分离出来。然后进行语义分析,就是把各个由语法分析分析出的语法单元的意义搞清楚。最后生成的是目标文件,我们也称为obj文件。再经过链接器的链接就可以生成最后的可执行代码了。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把多个文件产生的目标文件进行链接,产生最后的代码。我们把一过程称为交叉链接。
有一个称为LCC的编译器,还挺不错的;还有一个用于分析其规则的小工具;
㈡ 编译器做什么工作
1. 词法分析 词法分析器根据词法规则识别出源程序中的各个记号(token),每个记号代表一类单词(lexeme)。源程序中常见的记号可以归为几大类:关键字、标识符、字面量和特殊符号。词法分析器的输入是源程序,输出是识别的记号流。词法分析器的任务是把源文件的字符流转换成记号流。本质上它查看连续的字符然后把它们识别为“单词”。 2. 语法分析 语法分析器根据语法规则识别出记号流中的结构(短语、句子),并构造一棵能够正确反映该结构的语法树。 3. 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器根据语义规则对语法树中的语法单元进行静态语义检查,如果类型检查和转换等,其目的在于保证语法正确的结构在语义上也是合法的。 4. 中间代码生成 中间代码生成器根据语义分析器的输出生成中间代码。中间代码可以有若干种形式,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与具体机器无关。最常用的一种中间代码是三地址码,它的一种实现方式是四元式。三地址码的优点是便于阅读、便于优化。 5. 中间代码优化 优化是编译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编译器将源程序翻译成中间代码的工作是机械的、按固定模式进行的,因此,生成的中间代码往往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大浪费。当需要生成高效目标代码时,就必须进行优化。 6. 目标代码生成 目标代码生成是编译器的最后一个阶段。在生成目标代码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计算机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寄存器的分配以及内存的组织等。编译器生成的目标程序代码可以有多种形式:汇编语言、可重定位二进制代码、内存形式。 7 符号表管理 符号表的作用是记录源程序中符号的必要信息,并加以合理组织,从而在编译器的各个阶段能对它们进行快速、准确的查找和操作。符号表中的某些内容甚至要保留到程序的运行阶段。 8 出错处理用户编写的源程序中往往会有一些错误,可分为静态错误和动态错误两类。所谓动态错误,是指源程序中的逻辑错误,它们发生在程序运行的时候,也被称作动态语义错误,如变量取值为零时作为除数,数组元素引用时下标出界等。静态错误又可分为语法错误和静态语义错误。语法错误是指有关语言结构上的错误,如单词拼写错、表达式中缺少操作数、begin和end不匹配等。静态语义错误是指分析源程序时可以发现的语言意义上的错误,如加法的两个操作数中一个是整型变量名,而另一个是数组名等。
㈢ 什么是编译器
简单讲,编译器就是将“一种语言(通常为高级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通常为低级语言)”的程序。一个现代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源代码 → 预处理器 → 编译器 → 目标代码 → 链接器→ 可执行程序。
㈣ 做编译器有前途吗
有,只要你能做个能用编译器,那就是高级软件工程师了,大多数高级工程师都没这水平,其实做编译器根本没有意义,因为你做出来的不会有人用。。。只有大型软件公司诸如苹果,微软,intel推出新新型软硬件开发环境,或者用新语言包装开发组件的才会去做编译器,你是要去这些公司工作吗???????普通人做的编译器根本无法推广,质量保证不了,还有就是非常麻烦,编译器是非常复杂的,最低也要精通目标环境的汇编,被编译的语言(可以自己开发新的,也可以沿用旧的诸如C++等),还有就是令人头疼的正则表达式,这些是最基本要求,这还牵扯不到编译原理。。。。。
㈤ 在国内从事C/C++编译器的开发有发展前景吗
我给你讲讲我的经历。 我大概十年工作经验,大概五年c++编译器前端经验(在两家500强做静态分析),四五年项目管理和品质过程改善经验。其他主流语言都会用,实现的大概方式也明白。 前一段时间找工作,投了二十几个c++职位一个电话都没有。唯一的面试是朋友内推的阿里的项目管理专家。跑去面试,悲催,直接换岗成p5-p6的测试来面试,问了几个测试问题直接让我回家了(顺便吐槽一下,他们对于测试过程感觉还没问到点上) 最后的结局就是,没人要,转行去制造加工业了。我总结一下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可能只是我偏颇的认识:一是这行需求太少,二是hr根本不知道你是干嘛的,三是做这行的根本不好意思写精通c++。
㈥ 编译器有什么用
简单讲,编译器就是将“一种语言(通常为高级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通常为低级语言)”的程序。一个现代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源代码 (source code) → 预处理器 (preprocessor) → 编译器 (compiler) → 目标代码 (object code) → 链接器(Linker) → 可执行程序 (executables)
高级计算机语言便于人编写,阅读交流,维护。机器语言是计算机能直接解读、运行的。编译器将汇编或高级计算机语言源程序(Source program)作为输入,翻译成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机器代码的等价程序。源代码一般为高级语言 (High-level language), 如Pascal、C、C++、Java、汉语编程等或汇编语言,而目标则是机器语言的目标代码(Object code),有时也称作机器代码(Machine code)。
对于C#、VB等高级语言而言,此时编译器完成的功能是把源码(SourceCode)编译成通用中间语言(MSIL/CIL)的字节码(ByteCode)。最后运行的时候通过通用语言运行库的转换,编程最终可以被CPU直接计算的机器码(NativeCode)。
㈦ 编译器的功能是什么
1、编译器就是将“一种语言(通常为高级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通常为低级语言)”的程序。一个现代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源代码 (source code) → 预处理器 (preprocessor) → 编译器 (compiler) → 目标代码 (object code) → 链接器(Linker) → 可执行程序 (executables)。
2、工作方法:
1)、首先编译器进行语法分析,也就是要把那些字符串分离出来。
2)、然后进行语义分析,就是把各个由语法分析分析出的语法单元的意义搞清楚。
3)、最后生成的是目标文件,也称为obj文件。
4)、再经过链接器的链接就可以生成最后的EXE文件了。
5)、有些时候需要把多个文件产生的目标文件进行链接,产生最后的代码。这一过程称为交叉链接。
㈧ 编译器的工作原理
编译 是从源代码(通常为高级语言)到能直接被计算机或虚拟机执行的目标代码(通常为低级语言或机器语言)的翻译过程。然而,也存在从低级语言到高级语言的编译器,这类编译器中用来从由高级语言生成的低级语言代码重新生成高级语言代码的又被叫做反编译器。也有从一种高级语言生成另一种高级语言的编译器,或者生成一种需要进一步处理的的中间代码的编译器(又叫级联)。
典型的编译器输出是由包含入口点的名字和地址, 以及外部调用(到不在这个目标文件中的函数调用)的机器代码所组成的目标文件。一组目标文件,不必是同一编译器产生,但使用的编译器必需采用同样的输出格式,可以链接在一起并生成可以由用户直接执行的EXE,
所以我们电脑上的文件都是经过编译后的文件。
㈨ 编译器是什么
简单讲,编译器就是将“一种语言(通常为高级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通常为低级语言)”的程序。一个现代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源代码 (source code) → 预处理器 (preprocessor) → 编译器 (compiler) → 目标代码 (object code) → 链接器 (Linker) → 可执行程序 (executables)
高级计算机语言便于人编写,阅读交流,维护。机器语言是计算机能直接解读、运行的。编译器将汇编或高级计算机语言源程序(Source program)作为输入,翻译成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机器代码的等价程序。源代码一般为高级语言 (High-level language), 如Pascal、C、C++、Java、汉语编程等或汇编语言,而目标则是机器语言的目标代码(Object code),有时也称作机器代码(Machine code)。
对于C#、VB等高级语言而言,此时编译器完成的功能是把源码(SourceCode)编译成通用中间语言(MSIL/CIL)的字节码(ByteCode)。最后运行的时候通过通用语言运行库的转换,编程最终可以被CPU直接计算的机器码(NativeCode)。
编译是从源代码(通常为高级语言)到能直接被计算机或虚拟机执行的目标代码(通常为低级语言或机器语言)的翻译过程。然而,也存在从低级语言到高级语言的编译器,这类编译器中用来从由高级语言生成的低级语言代码重新生成高级语言代码的又被叫做反编译器。也有从一种高级语言生成另一种高级语言的编译器,或者生成一种需要进一步处理的的中间代码的编译器(又叫级联)。
典型的编译器输出是由包含入口点的名字和地址, 以及外部调用(到不在这个目标文件中的函数调用)的机器代码所组成的目标文件。一组目标文件,不必是同一编译器产生,但使用的编译器必需采用同样的输出格式,可以链接在一起并生成可以由用户直接执行的EXE,
所以我们电脑上的文件都是经过编译后的文件。
㈩ 编译器的工作分为哪几个阶段
编译器就是一个普通程序,没什么大不了的
什么是编译器?
编译器是一个将高级语言翻译为低级语言的程序。
首先我们一定要意识到编译器就是一个普通程序,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没有弄明白编译器如何工作之前你可以简单的把编译器当做一个黑盒子,其作用就是输入一个文本文件输出一个二进制文件。
基本上编译器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等等,这句话教科书上也有,但是我相信很多同学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几个步骤到底在说些什么,为了让你彻底理解这几个步骤,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解。
假定我们有一段程序:
while (y < z) {
int x = a + b;
y += x;
}
那么编译器是怎样把这一段程序人类认识的程序转换为CPU认识的二进制机器指令呢?
提取出每一个单词:词法分析
首先编译器要把源代码中的每个“单词”提取出来,在编译技术中“单词”被称为token。其实不只是每个单词被称为一个token,除去单词之外的比如左括号、右括号、赋值操作符等都被称为token。
从源代码中提取出token的过程就被称为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
经过一遍词法分析,编译器得到了以下token:
T_While while
T_LeftParen (
T_Identifier y
T_Less <
T_Identifier z
T_RightParen )
T_OpenBrace {
T_Int int
T_Identifier x
T_Assign =
T_Identifier a
T_Plus +
T_Identifier b
T_Semicolon ;
T_Identifier y
T_PlusAssign +=
T_Identifier x
T_Semicolon ;
T_CloseBrace }
就这样一个磁盘中保存的字符串源代码文件就转换为了一个个的token。
这些token想表达什么意思:语法分析
有了这些token之后编译器就可以根据语言定义的语法恢复其原本的结构,怎么恢复呢?
原来,编译器在扫描出各个token后根据规则将其用树的形式表示出来,这颗树就被称为语法树。
语法树是不是合理的:语义分析
有了语法树后我们还要检查这棵树是不是合法的,比如我们不能把一个整数和一个字符串相加、比较符左右两边的数据类型要相同,等等。
这一步通过后就证明了程序合法,不会有编译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