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编译源代码
‘壹’ linux 怎么编译c的源程序的gcc,编译命令是什么
在Linux下面,如果要编译一个c语言源程序,我们要使用gcc编译器。
先将源文件编译成目标文件:gcc - c hello.c
生成hello.o文件,再将目标文件编译成可执行文件:gcc -o hello hello.o
如: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printf("Hello Linux ");
}
(1)linux编译源代码扩展阅读:
在使用GCC编译器的时候,我们必须给出一系列必要的调用参数和文件名称。GCC编译器的调用参数大约有100多个,这里只介绍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参数。具体可参考GCC Manual。
GCC最基本的用法是∶gcc [options] [filenames]
其中options就是编译器所需要的参数,filenames给出相关的文件名称。
网络_gcc
‘贰’ linux怎样编译git源码包
方法/步骤1
用git --version命令检查是否已经安装
2
在CentOS5的版本,由于yum源中没有git,所以需要预先安装一系列的依赖包。在CentOS6的yum源中已经有git的版本了,可以直接使用yum源进行安装。
3
yum -y install git
但是yum源中安装的git版本是1.7.1,Github等需要的Git版本最低都不能低于1.7.2 。所以我们一般不用上面的方法,而是下载git源码编译安装。
END
编译安装git
1
首先更新系统
yum -y update
更新完成之后有6.5变成6.7了
‘叁’ 如何在linux下编译,执行c程序
1.编译单个源文件
[例如]在屏幕上打印"Hello,Linux."
[源代码]#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printf("Hello,Linux.\n");exit(0);}将源文件保存为hello.c,开始进行编译
$gcc -o hello hello.c
编译成功完成后,在当前路径下,生成一个名为hello的文件,然后执行
$./hello在屏幕上,你将会看到打印结果:Hello,Linux.
说明:在默认情况下,编译成功完成后,会在当前路径下,生成一个名为a.out的文件,然后执行$./a.out便可打印结果,但通常可以通过选项-o来指定自己的可执行程序名称;
2.编译多个源文件
3.使用外部函数库
4.使用共享函数库和静态函数库5.gcc选项详细描述
‘肆’ Linux内核源码如何编译
首先uname
-r看一下你当前的linux内核版本
1、linux的源码是在/usr/src这个目录下,此目录有你电脑上各个版本的linux内核源代码,用uname
-r命令可以查看你当前使用的是哪套内核,你把你下载的内核源码也保存到这个目录之下。
2、配置内核
make
menuconfig,根据你的需要来进行选择,设置完保存之后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config配置文件,以后的编译会根据这个来有选择的编译。
3、编译,依次执行make、make
bzImage、make
moles、make
moles
4、安装,make
install
5、.创建系统启动映像,到
/boot
目录下,执行
mkinitramfs
-o
initrd.img-2.6.36
2.6.36
6、修改启动项,因为你在启动的时候会出现多个内核供你选择,此事要选择你刚编译的那个版本,如果你的电脑没有等待时间,就会进入默认的,默认的那个取决于
/boot/grub/grub.cfg
文件的设置,找到if
[
"${linux_gfx_mode}"
!=
"text"
]这行,他的第一个就是你默认启动的那个内核,如果你刚编译的内核是在下面,就把代表这个内核的几行代码移到第一位如:
menuentry
'Ubuntu,
with
Linux
3.2.0-35-generic'
--class
ubuntu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
recordfail
gfxmode
$linux_gfx_mode
insmod
gzio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set
root='(hd0,msdos1)'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root
9961c170-2566-41ac-8155-18f231c1bea5
linux/boot/vmlinuz-3.2.0-35-generic
root=UUID=9961c170-2566-41ac-8155-18f231c1bea5
ro
quiet
splash
$vt_handoff
initrd/boot/initrd.img-3.2.0-35-generic
}
当然你也可以修改
set
default="0"来决定用哪个,看看你的内核在第几位,default就填几,不过我用过这种方法,貌似不好用。
重启过后你编译的内核源码就成功地运行了,如果出现问题,比如鼠标不能用,usb不识别等问题就好好查查你的make
menuconfig这一步,改好后就万事ok了。
最后再用uname
-r看看你的linux内核版本。是不是你刚下的那个呢!有没有成就感?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伍’ 如何在linux环境下编辑一个c语言源程序并将其编译为可执行文件
打开安装好的Linux系统(ubuntu18.04)
1.安装编辑器
使用语句:sudo apt-get install vim安装vim,可以在安装前查看是否安装vim编辑器。(特别提示:在安装vim前最好将软件更新,使用指令sudo apt-get update.)之所以要加sudo的原因是这些安装和更新软件的时候需要使用管理员权限才可以进行。
2.安装gcc编译器
和安装vim类似使用sudo apt-get install gcc,安装完成后可以使用cc-v来查看编译器版本信息等。cc -v界面如下:
‘陆’ Linux内核源码如何编译Ubuntu源代码在哪里呢
编译linux内核步骤:
1、安装内核
如果内核已经安装(/usr/src/目录有linux子目录),跳过。如果没有安装,在光驱中放入linux安装光盘,找到kernel-source-2.xx.xx.rpm文件(xx代表数字,表示内核的版本号),比如RedHat linux的RPMS目录是/RedHat/RPMS/目录,然后使用命令rpm -ivh kernel-source-2.xx.xx.rpm安装内核。如果没有安装盘,可以去各linux厂家站点或者www.kernel.org下载。
2、清除从前编译内核时残留的.o 文件和不必要的关联
cd /usr/src/linux
make mrproper
3、配置内核,修改相关参数,请参考其他资料
在图形界面下,make xconfig;字符界面下,make menuconfig。在内核配置菜单中正确设置个内核选项,保存退出
4、正确设置关联文件
make dep
5、编译内核
对于大内核(比如需要SCSI支持),make bzImage
对于小内核,make zImage
6、编译模块
make moles
7、安装模块
make moles_install
8、使用新内核
把/usr/src/linux/arch/i386/boot/目录内新生成的内核文件bzImage/zImage拷贝到/boot目录,然后修改/etc/lilo.conf文件,加一个启动选项,使用新内核bzImage/zImage启动。格式如下:
boot=/dev/hda
map=/boot/map
install=/boot/boot.b
prompt
timeout=50
linear
default=linux-new ### 告诉lilo缺省使用新内核启动linux ###
append="mem=256M"
image=/boot/vmlinuz-2.2.14-5.0
label=linux
read-only
root=/dev/hda5
image=/boot/bzImage(zImage)
label=linux-new
read-only
root=/dev/hda5
保留旧有的启动选项可以保证新内核不能引导的情况,还可以进入linux进行其他操作。保存退出后,不要忘记了最重要的一步,运行/sbin/lilo,使修改生效。
9、重新生成ram磁盘
如果您的系统中的/etc/lilo.conf没有使用了ram磁盘选项initrd,略过。如果您的系统中的/etc/lilo.conf使用了ram磁盘选项initrd,使用mkinitrd initrd-内核版本号,内核版本号命令重新生成ram磁盘文件,例如我的Redhat 6.2:
mkinitrd initrd-2.2.14-5.0 2.2.14-5.0
之后把/etc/lilo.conf中的initrd指向新生成的initrd-2.2.14-5.0文件:
initrd=/boot/initrd-2.2.14-5.0
ram磁盘能使系统性能尽可能的优化,具体参考/usr/src/linux/Documents/initrd.txt文件
10、重新启动,OK!
‘柒’ linux中源码编译需要哪些软件
一、程序的组成部分
Linux下程序大都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二进制文件:也就是可以运行的程序文件
库文件:就是通常我们见到的lib目录下的文件
配置文件:这个不必多说,都知道
帮助文档:通常是我们在Linux下用man命令查看的命令的文档
二、Linux下程序的存放目录
Linux程序的存放目录大致有三个地方:
/etc, /bin, /sbin, /lib :系统启动就需要用到的程序,这些目录不能挂载额外的分区,必须在根文件系统的分区上
/usr/bin,/usr/sbin,/usr/lib:操作系统核心功能,可以单独分区
/usr/local/bin,/usr/local/sbin,/usr/local/lib,/usr/local/etc,/usr/local/man:这个用于安装第三方程序,分别对应了二进制文件、库文件、配置文件、帮助文档的目录
通常来说我们安装程序就安装在 /usr/local目录下
三、编译安装源程序
1、使用如下命令查看当前是否安装了gcc编译器,没有可以先用yum安装gcc
gcc --version #查看是否安装gcc
2、解压源码包,例如:
tar -xvf nginx-1.7.7.tar.gz #解压源码包
3、进入解压好的源码包:
cd nginx-1.7.7 #进入源码包
4、执行configure文件,此文件有两个功能:1、让用户选定编译特性;2、检查编译环境。configure执行后将生成MakeFile文件。例如: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nginx --conf-path=/etc/nginx/nginx.conf
其中我们通过--prefix制定了安装路径,通过--conf-path制定了配置文件的具体位置。注意:不是所有的程序的configure参数都是一样的 可以使用 ./configure --help查看详细参数说明。如果该程序所依赖的库在当前系统中没有安装,则会导致configure最后报错,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你先安装依赖库。
5、执行make命令,编译程序
make
6、编译成功后就可以安装了,执行如下命令
make install
到此程序就算安装完成了,但是不要忘了还有后续的配置哦
四、配置程序
1、修改PATH环境变量,以能够识别此程序的二进制文件路径;
修改/etc/profile文件,在文件中 添加
export PATH=$PATH:/path/to/somewhere#记得是可执行文件所在的目录,路径中不要包含可执行文件。
然后执行 :
source /etc/profile #是我们的修改生效
2、默认情况下,系统搜索库文件的路径/lib, /usr/lib; 要增添额外搜寻路径(注意:有的程序不提供库文件,那就不需要此设置了)
在/etc/ld.so.conf.d/中创建以.conf为后缀名的文件,而后把要增添的路径直接写至此文件中;然后执行如下命令使其生效
ldconfig
3、如果程序提供了库文件,也会相应的提供头文件,一般在安装目录的include目录下,系统默认扫描头文件的路径是:/usr/include。我们可以在/usr/include下用链接连接到我们安装程序的头文件。
ln -s /usr/local/nginx/include /usr/include/yourname
4、可能程序还提供了帮助文档,一般是安装目录下的man目录,为了我们可以使用man命令查看我们程序的帮助文档,我们需要:在/etc/man.config中添加一条MANPATH,指向我们的文档目录
‘捌’ linux终端下如何进行C语言编译
1、首先在linux下判断是否安装gcc编译器,直接执行:gcc -v,判断是否安装gcc。
‘玖’ linux下如何编译源码包或者说是安装
1、安装编码源码的编译工具,一般是需要安装gcc
yum install gcc
2、把源码解压
tar zxvf uname.tar.gz
3、进入解压的目录执行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完成编译安装
‘拾’ “linux”怎么编译c的源程序的“gcc”编译命令是什么
格式 gcc [option] [sourcefilename]
介绍一些常用的选项:最简单的是:gcc hello.c
默认的情况下将生成a.out的可执行性文件,你只需要在终端上输入./a.out就可以看到执行的结果.
如果你想指定生成目标文件的名字那么你可以加上 -o选项,命令如下:
gcc -o hello hello.c
命令如下:
gcc -c hello hell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