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剧情剧脚本

剧情剧脚本

发布时间: 2022-05-20 16:12:38

‘壹’ 什么是电视剧脚本

电视剧脚本是通过导演对原作的详细阅读
利用程序或人工将原作内容切分为小的单元

例如以场景划分、以艺人档期划分等

即时“统筹方法”

就是把在同一场景的所有镜头都拍完(不论是哪个镜头,只要是这个场景的就拍)

然后在转战到下一个场景 以此类推

‘贰’ 短片剧本怎么写.

1、开头

第 几 集(幕)

主要有以下两种场次开头。

第几场(幕), 地点,时间,人物。

如:第一场,小湖边,晨,张颖、王静

场(幕)次号,外景/内景与室内/室外,地点,时间

如:23-1(有时把一场分若干个小场,有时不分),外,武当山玄岳门,日

2、景象

该场景外貌与人物所在,可介绍,也可不介绍,根据情况做决定,如需介绍,简单的以画面形象说明即可。

3、动作

动作说明,在大陆早期许多用三角形,在动作前加三角形,后来流传到了港台,港台许多剧本也用三角形。大陆,有用中括号,也有用大括号,有时候也不添加符号,直接在相应的位置。

4、对白

对白主要有间断性对白与连续性对白。人物的表情、视角等提示可用括号表示。

间断性对白:

如:

方可可(有点不乐):抱不动也要抱。

化雨:呵呵,好,可可说要抱多久就抱多久。

方可可(得意):这还差不多。

婶婶:可可,这么大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一样,你哥都抱不动了还不下来。

连续性对白:

如:

方可可(不乐意):知道了。(小声嘀咕)啰嗦。

化雨(对婶婶):没事。(对方可可)刚才没发现,可可都长的和我差不多高了,估计以后就变成可可保护我了。

(2)剧情剧脚本扩展阅读:

短片起源:

2010年以前,我们称作短片的分别有实拍剧情片、动画剧情片、学生剧情片作业、网络视频。时长一般低于电影。网络短片从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再到天使投资人甘健出品的最伤爹短片《我爸》《线索》。逐渐变化成“微电影”这个词。

电影专业院校毕业生由于需要实际操作。电影的投资巨大,短片相比之下不论是拍摄设备,资金,团队,流程,都有很大的偏差。

2009年网上开始有了网络连续剧,网络短片。DV、单反相机等数码产品的诞生扩大了视频的圈子,不少电影爱好者已经不再只爱好。学习剧作、剪辑、导演。

随着电影方面教育教学系统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作品诞生于互联网。电视平台的“爱拍电影”“华夏微电影”“幸福微剧场”也会征集一些优秀短片播放。此外还有国内最具权威的两个短片节:中国新媒体短片节“金鹏奖”。九分钟原创电影锦标赛。

合并方法:

这很容易实现的,有很多多媒体软件,不如最常见的Adobe公司的premiere软件就可以,这是一个很专业的多媒体软件,可以支持多种格式输入,能进行诸如合并输出,文字编辑,效果处理,通过安装不同的插件,能完成多种格式的输出文件类型,该软件对电脑的配置要求比较高;

内存最好在256以上,显卡最好是独立AGP显卡。其它也有很多类似的软件可以完成任务,比如超级解霸,在安装源程序的时候选择完全安装,里面有个合并软件,可以对你拍摄的短片进行合并,但不可以进行编辑,另外还有WINPACK,绘声绘影等等。

‘叁’ 一款RPG游戏中的剧情脚本应该怎么实现

对于脚本系统工程师,需要实现若干工具,包括不限于:
脚本编辑器……记事本磕碜了点
脚本编译器……生成脚本二进制文件
脚本加载器……将脚本文件加载入内存,并完成解析,准备后序执行
脚本解释器……这部分是最复杂的,维护所有脚本指令到实际程序函数的映射,维护全局脚本变量(一个最重要的变量是当前脚本行标),根据当前脚本所在行,调用对应函数,并打入参数,最好还有一定的错误追踪功能,便于脚本策划使用

脚本工程师需要提供给脚本策划,一套工具,包括不限于:
脚本编辑器……记事本磕碜了点
脚本编译器
脚本指令列表
脚本参数列表
场景编辑器最好支持触发器编辑,没有太磕碜

最好还有,带有上下文的脚本调用范例
因为很多指令是需要按顺序调用,以及需要一定的上下文

脚本指令是核心
大概分成如下几类:
抓取类指令:抓取游戏各种状态,抓取游戏对象,抓取游戏对象状态,这些是脚本执行对象和判断条件
判断类指令:判断对象状态,数值,触发器等
“动作”类指令:执行动画,切换游戏状态,执行对象位移,删东西加东西等
变量类指令:设置变量,清除变量,便于进行任务管理

原则上讲,游戏开发的所有代码都有可能转化为脚本指令,这取决于策划有多大脑洞

一些有趣的东西:
脚本触发战斗切换及返回
战斗中执行脚本再返回战斗
脚本指令包装,生成复合指令
AI脚本
脚本嵌套调用
……

有一套书叫《游戏脚本高级编程
但是玩的太复杂了,不是大厂,单一项目很难有那么多资源搞
简单就好

‘肆’ 脚本和剧本有什么区别,脚本怎么写

一、写作上的区别:

脚本可以根据故事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而进行的修改。只有在脚本确定之后,则才进行剧本的编写工作。剧本编写完成之后,则才是分镜的确定。场景,角色确定。

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搬上舞台表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说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

脚本:

二、用途上的区别:

脚本是指表演戏剧、拍摄电影等所依据的底本又或者书稿的底本。脚本可以说是故事的发展大纲,用以确定故事的发展方向。

剧本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它是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三、内容性质上的区别:

脚本可以说是故事的发展大纲,用以确定故事的发展方向。之后,确定故事到底是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有哪些角色,角色的对白,动作,情绪的变化,等等,这些细化的工作都是剧本上所要清楚确定下来的。

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伍’ 很纠结,正在写剧情片的分镜脚本

按照你所说的 你应该是在写剧本 而不是分镜。
如果你是导演,那你们每个镜头的衔接 构图 节奏 走位 调度 寓意 剪辑 你都要考虑进去。如果是丢个摄影师剪辑师,那就是烂片的批量生产,打渔的导演。我们不做评论。
剧本是不需要把拍摄写的那么详细 ,以为你那样是在越线。
如果是个简单的微电影 或者文戏,也没必要考虑那么多的镜头和衔接 就3角机位 肥皂剧的形式就OK

‘陆’ 日剧里的脚本是什么意思

脚本就是编剧的意思啦,就是电视剧中演员的台词啊,剧情铺设啊,就是脚本来完成的。但是像爱情白皮书,漫画原作是柴门文,可是电视剧的脚本就是北川悦吏子,所以可以说脚本是把好的素材怎样完美但又不失原汁原味地制成电视剧去的这么个工作的写手吧!!!

柴门文:东京爱情故事 P.S.俊平 这就是工作
北川悦吏子:悠长假期 是谁偷走我的心 美丽人生 爱情白皮书
浅野妙子:神啊,请多给我一些时间 恋爱世纪 最后的朋友 大奥第三部
野岛伸司:101次求婚 半熟卵 高校教师 人间失格 美人 世纪末的诗 未成年 唇膏 同一屋檐下 在爱的名义下 圣者的行进 蛋糕上的草莓 黄金保龄球 新高校教师 冰上悍将
游川和彦:八郎一马力争上游 魔女的条件 女王的教室 白昼之月 GTO
野泽 尚:沉睡森林 美味关系 冰之世界 青鸟 恋人啊 相逢何必曾相识

希望这些答案能让楼主满意啊!!!

‘柒’ 请问动漫剧情的剧本和脚本有什么区别 有些从小说改编过来的 怎么改编就是负责剧本那个人的工作吗

剧本是故事整体大纲,脚本是描述每一张画稿的场景(简略描写事情,地点什么的)

‘捌’ 电视剧的剧本(范文)

第一场
时:日
地:社区综合办公室
人:郭二林,杨大妈,上官丽莎

¤杨大妈正在听中波里的新闻,上官丽莎在照镜子,梳头。
¤郭二林拎包进门
杨:呦,二林子来拉。
郭二林:哎!老主任,(冲上官丽莎)早!
上官丽莎:(抬起头)您也早!昨的球儿您看了嘛,
¤郭二林走到自己的桌子前,坐下,
郭二林:咳,看什么球啊,挨户收咱那个管理费,一家儿看上两眼,对了,(起身)杨主任,先把昨儿个我收的那钱给您吧,(掏出一纸袋子,递上)我点了三遍了,您再点点。
杨大妈:(把钱从袋子里取出):林子,都收完啦?
郭二林:啊。
杨:多少啊?
郭二林:(正要从暖瓶倒水,抬头)两千三百五。
杨大妈:哦(做点钱状)。
上官:(把镜子往桌子上一合):老主任我点吧。(接过)
郭二林:(抖落报纸):哎!杨主任,咱们该收的都收齐了吧?
杨大妈:东区都齐了,铺面的也齐了,(抬头轻声自言自语状)清洁费和停车费上礼拜也齐了,就差你这一块儿了。
上官丽莎:(把钱往桌子上啪的一磕):两千三百五(半埋怨状嘟嘟囔囔):老主任,咱这是不是也得弄一台点钞机了(起身递过去),每月这么弄费神费力还不说,要是有了假钞都不知道。
杨大妈:(边点边说),丽莎啊,小心驶得万年船,用什么机器呀,也比不上人,假钞?哼,别以为我都老眼昏花了,一张也逃不了!
¤上官丽莎坐下,挑着眉毛点了点头,那意思仿佛是“呵呵,是吗?”
郭二林:(喝水,看着报纸头也不抬接话茬):咱这儿也出不了假钞。
杨大妈:哎呀!
郭二林:噗!(一口水全喷出来,连忙擦干净嘴边的水)我说老主任你这是干嘛呢?
杨大妈:(慢慢拿起一张钞票)假钞。。。

如上
一集40分钟左右的标准电视剧大概有40场左右的戏
每场开始前写清楚场次,时,景,人
有场景的大体描写,人物对话,要强调的语气和动作需要标出
电视剧本基本格式就是这些东西

‘玖’ 怎么写好一个情景剧剧本

【A点】下笔前一定问自己:这个剧本你非写不可吗?什么让你如鲠在喉?也许是一个愤怒、一段思念、一个画面、一场高潮戏、一个流泪片段,甚至可能是一次委屈。总之,找到这个动力源,把它作A点确定下来。有了A,才能推演出B,由B再推演C和D。也许往下推演不顺而回过头来调整A,但是,写剧本必须找到A。
【编剧秘笈】影视剧是正着看:从头看到尾;却是倒着写:从尾往头写。观众不知道结局,可有一万个猜测,增加观看乐趣;编剧不知结局,也会有一万个可能,那就让自己迷失而无法前行。不仅倒着写,还要反着写,结局是和解,前面就是误会;结局是顿悟,前面就是迷瞪,拧巴。总之,想好了最后一个高潮再下笔!
【寻找首先出拳的人】无论一部电影、一个短片,还是一个戏剧段落,开场3—5分钟,必须有人出拳,就是第一块骨牌,第一个撞击,第一次危机。这第一拳最好足够的狠,才能激起强烈反响,被撞击方和观众才能被打懵,才能引起足够大的波澜,才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才能吊起观众的胃口、好奇心:后来呢?
【什么是编剧】有个年轻朋友自诩为编剧,于是招来非议,说他自不量力。其实,编剧是一种职业,正如木匠、铁匠、厨师、开锁匠等一样,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在我看来,只要打算、正在、已经靠写剧本为生,或者可以把剧本卖出去的,都可以自称“编剧”,这不丢人,也没有什么高贵。不就木匠而已吗?
【逻辑力】对于做一个编剧的要求,与其说需要想象力,不如说更需要逻辑力。想象力像孩子,逻辑力才是成人。你听一个孩子讲他漫无边际的幻想,最多赞许他天真烂漫,但不会为他的“故事”着迷,不会探究,不会好奇,不会较真,不会期待,不会震撼,不会深思,而这些感受的形成,需要一个逻辑缜密的创作才能达成。
【熟识角色】谁是主角?他出场前在做什么?家庭状况体貌特征?学历教育?优点缺点个人喜好人际关系……认识他非一次性完成,反复琢磨并与其他角色相互砥砺,仿佛在生活中遇见人,对他身世背景的了解不断深化。最重要,人物设计为你写他的目的服务。结论:人物小传须反复多次完成,并服从于剧本主题。
【关于题材1】什么是题材?回答“你的剧本是讲什么”的答案,就是题材。讲教育、讲抗战、讲父爱、讲复仇……。题材重要吗?重要,许多题材不能拍,有些题材太难搞,还有些题材被人写烂了,制片人拒绝,是因为哪怕你作为观众也拒绝。听劝,不要动笔。有些题材一下让人感到有亮点,会有人鼓励你写。重要!
【关于题材2】题材也不重要,太泛,无实质意义。除了某些特定题材被禁止之外,理论上没有冷题材和热题材之分。即便是制片人出品人,也仅仅是把题材作为交谈的第一句话,接下来还是要看编剧怎样去写某个题材。从什么角度、挖掘到什么深度、表达什么思想和情怀、反映什么问题、何处有升华,这些才重要。
【关于明星】如今明星片酬过高已让电影电视剧不堪重负。为什么明星涨价?因为明星不够用。明星为什么不够用?因为缺乏造星机制。其实,每一个明星都是从非明星小演员变幻而来,靠什么变?靠一部好戏。好剧本,好导演,好的班底。但如今的电视台和出品公司似乎忘记了这一切,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可否主题先行】可以!编剧常接到命题作文,主题先行也出过经典作品。关键:1.不求主题深刻,所有的主题都是大路货;2.不能直奔主题,越曲折越好;3.主题不重要,用什么故事去说明它才重要;4.弱化主题的存在,隐藏它,主题是观众品出来的;5.主题是有意义,故事是有意思,首先有意思,而后有意义。
【动作】编故事的关键是找到角色动作。动作分两种:主动动作和被动动作。前者是我想干嘛。想考研,出击准备,迎接挑战。被动动作是路上走得好好的,一个花盆从天而降砸在头上,流血抢救、血型不对、没带钱,医生不在…编剧的任务就是给角色动作设置障碍,他克服重重障碍达到目的或转危为安,就是故事。
【事件】用简略方式将观众带入角色所处的规定情景后,必须发生事件。只有事件才能让人物活起来并让观众感同身受。事件要件:1.有足够的冲击力,让人物动起来;2.须引起观众的关注和期待;3.能引起连锁反应;4.能造成人物冲突(外部)和纠结(内在);5.有想象空间。一部电影需要3—5个相互关联的事件。
【拐点】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转折。人物动作带领观众朝某个方向走,或达到目的或出现意外使得人物动作方向改变的那个点,就叫拐点。拐点特征:1.逻辑的必然;2.关注和情绪的小高峰;3.拐的方向出人意料(需要编剧挖坑给观众跳);4.具有节奏调节功能;5.体现变化与多元特征;6.起到转承启合的作用。
【下狠手】故事产生于动作,动作来源于人物,人物发力源于编剧给他的压力。我称之为压弹簧。编剧压弹簧越给力,人物的动作发力越大。所以,老好人当不了好编剧。编剧对心爱的主人公不能太好,你得让他受苦,被凌辱,遭打击,让他危机重重、走投无路、苦不堪言、生不如死……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也。
【生活质感】什么是剧本的生活质感:1.人物鲜活,2.故事贴近生活,3.对话生动有趣,4.细节丰富,5.平和但有张力……如何变成剧本?大概:1.善于观察;2.保持敏感;3.准确截取;4.学会提炼;5.大胆推理;6.坚持积累;7.复合表达。这些大体属于技术层面,其实功夫在诗外,保持和培养自身人文情怀最重要。
【个性化对白】编剧困惑之一,总不能千人一面,千口一腔吧。但语言又有极大的同一性,我们都说人话,不说鸟语,过于特别会造作。人物个性化对白应该是:1.不能违背人物性格;2.尽量有一些个性化标志(口头禅、用词);3.说话的方式比用词更重要;4.人物内在依据大于外在形似;5.强化亮点避免刻意。
【和观众谈恋爱】写剧本好比和观众谈场恋爱。观众是美女,你首先必须爱她,然后挑逗、讨好、诱惑她,弄清楚她想什么,她要什么,然后给予、付出,满足她。可一味地附和,无原则的让步也不行,你得有坚守。你不能过分宠她,对她的弱点你得抑制、教训、警告、恐吓,随后(高潮时)征服她,方抱得美人归。
【戏剧任务】是一场戏、一个段落甚至整个剧本中编剧想要完成的任务。它可以同时是角色的任务,也可分开。攻打无名高地,角色任务是战胜敌人,戏剧任务却是展现战争的残酷或兄弟情。要点:1.必须提前明确;2.与角色任务同步;3.指挥角色动作的真正灵魂;4.角色任务包裹戏剧任务;5.全剧戏剧任务=主题。
【可恨的编剧】编剧是什么?编剧是无中生有的人(虚构),是无事生非的挑拨者(冲突),是狠心郎负心汉(让人流泪),是杀父奸妻不共戴天的仇敌(激怒),是唯恐天下不乱的贼子(高潮)……从前有个帅哥巧遇一个美女,他们一见钟情,坠入爱河,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一帆风顺的故事谁看呀?
【合理与奇特】写剧本设置人物和事件时常纠结,因为合理与奇特注定相互矛盾,处处合理则易平淡,过分奇特又难免违背逻辑。我的经验首先考虑奇特,先出奇招,然后将其合理化。如果费老劲也没能使其合理,弃之。然后重新再寻找并设置一个奇特。即便没有奇特的事件,也尽量换一个奇特的角度。总之要奇。
【小高潮】相对大高潮而言的,在电影里突出,因电影一次观赏,结尾前定有最大高潮出现,之前的小危机及解决(拐点)被称为小高潮。电视剧太长,难找大高潮(多次观影),加之电视剧分集实际由导演最后任意切割,更难准确设置拐点,所以只能模糊。经验:以故事段落为标准,3到6个拐点配一个段落高潮。
【首三集】电视剧约定俗成为长篇评书,在漫长观影过程中,观众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关注,于是首三集成为观众决定是否继续看的关键,也成为购片者和电视台(搜集收视率)评判依据,至关重要。英雄三板斧新官三把火:1.信息量大(人物场面风格视觉动作);2.节奏紧凑;3.冲突迭起;4.戏剧张力强。玩命!5.制造大悬念(让人觉得后续有大戏要唱);6.有趣(台词、机关设置、细节)。总之,编剧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剧本标准】罗伯特·麦基曾在好莱坞当剧本编辑,他常写下评语说某剧本场景诙谐、感觉敏锐、文笔通顺、用词恰当,但故事令人失望。他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评语:该剧本语法糟糕、拼写错误、对白拗口、方位杂乱、打印格式不规范,但它故事精彩、动人心魄、人物深邃、高潮迭起。前者坏剧本,后者好剧本。
【交代戏】虽然对故事背景、人物关系、事件来龙等需要必要的交代,但应尽量避免纯粹、单独的交代戏,好的交代应该是:1.非一次性在不同场景和对话中泄露出来;2.留下可补充的残缺让观众自己去概括或推理;3.符合场景和人物自身逻辑自然流露;4.尽量用交代带出人物性格特种;5.尽量对情节发展有推动。
【过场戏】为衔接两场戏设置的过度段落,特点是游离于剧情之外。不好的剧本通篇都是过场戏,而写得好的过场戏应该是:1.逻辑的一环,因而不可或缺(虽本身不推动剧情,但拿掉则破坏剧情);2.节奏调节器(不从剧情上起作用但为下一个高潮做情绪情感铺垫);3.可玩味的闲笔,展现抒情幽默风格趣味风情。
【高潮】指文艺作品中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及其解决。电影中主角贯穿始终的动作不断遇到阻碍(冲突),阻碍来自敌对方(人、自然、有形或无形势力、甚至自身等),并越来越大,主角危机四伏。结尾前最后一个危机越不过去,酿成遭灭顶之灾,主人公用尽全力反败为胜战胜对手(正剧喜剧)或失败(悲剧)。要点:1.最后的危机须做到极致(将主人公置于死地);2.一定要形成拐点(顶点急转直下);3.必须有意想不到的解决因素形成转机(能被观众猜到的解决方案形不成高潮);4.必须靠主人公自身完成整个动作(战胜或战败)。写高潮大忌:致命危机时,突然一声霹雳,一道闪电,把强大的敌人给电死了。
【出位与缺陷】一号人物最不讨好。常见现象是反面角色和正面配角给人印象深刻,甚至导致演主角的演员不易红。原因是编剧太喜欢自己的主人公,使其完美到不真实和不可亲。建议根据需要有意给主角赋予一些出位和缺陷。出位指语言、动作和行为突破常规常情(外部),缺陷指性格内核上的弱点瑕疵(内在)。
【规律与技巧】好剧本的规律是什么?题目太大,无法回答,但肯定有规律。笼统的说,所有的编剧及理论家都在苦苦寻找观众观看电影的心理需求,并设法满足这个需求。找到了这个需求并把它们罗列出来,贯穿在一起,就是规律。想方设法用文字的形式去刺激、煽动并满足这些需求,就是技巧,或者叫技术。
【伏笔】剧本前段为后段重要拐点预埋的提示,作用是让该拐点既突然(意料之外)又必然(情理之中)。要点:1.埋伏笔点既明显(留下印象)又隐蔽(加干扰);2.必要时可加强或重复;3.适度放大假伏笔误导观众;4.伏笔不宜过多;5.设置方法多为倒置,先确定结果(重大拐点),倒回去看什么地方适合安放。
【潜台词】来源于人的口是心非特征,剧中适合表达人物内心复杂的规定情景,也是电影对白最耐人玩味的魅力所在,而它的难点在于写出来的只能是台词。要点:1.从文字上写出弦外之音;2.从性格和情景琢磨潜台词并根据人物间关系的微妙与隔膜写出台词;3.从表演角度来写,演员说的是台词,演的是潜台词。
【新编剧功课】想当编剧,是否科班毕业,以前职业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热爱。须做功课:1.多看好影片电视剧;2.试着写;3.适当读几本经典的编剧理论书;4.分析经典影片;5.多和写剧本的朋友多交流;6.把自己写的剧本当故事讲给别人听,征求反馈意见;7.有条件的请教一下老编剧或老师。8.继续写。
【悬念1】影片中能引起观众紧张期待的事物。其实是危机的触发、发展、解决的过程。一般的技巧:1.设悬,强烈和突然(迅速触发);2.放空挡,自然滑行,不踩油门(太监急皇帝不急);3.注入强化因素,危机渐显;4.故意拖延(干扰与抑制),造成最强烈紧张感;5.释悬,突转(顺转或逆转)解决危机。
【巧合】偶然性事件或人物遭遇。无巧不成书!剧本写巧合因为:1.虽为偶然却是人生经常性体验;2.能刺激观众注意力;3.加强戏剧性;4.能引起观众的参与和探究;5.恰当的巧合可出人意料解决危机。注意:1.巧合必须带有逻辑的必然;2.一部戏里不能过多使用(喜剧除外);3.切忌用于解决最后危机(高潮)。
【误会】误读、误解、错怪、错位等,剧本中常用的制造矛盾冲突手段,也是常见生活现象,来源于人和人之间的差异、距离。冲突源于差异,误会源于差异,但误会不等于冲突,有时误会就是假冲突,因为误会冲突的解决是靠消除误会,而不是矛盾的一方战胜另一方。误会真冲突:误会的消除达到了某个戏剧目的。
【戏剧性】影片中与日常生活不一样,比生活更凝炼、更强烈、更奇特、更有趣、更巧妙、更出位、更深厚、更感人、更耐人寻味、更好看的内容。影片有戏没戏好不好看耐不耐看,怎样写出戏剧性,不仅仅是技巧问题,因为戏剧性没有客观标准和技术指标。方法:1.训练悟性;2.客观检验,把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闲笔】编剧有意识安排的对故事发展无明显推动作用的段落、细节或台词等。功能:1.调整节奏;2.烘托气氛;3.增加生活般真实感;4.平添情趣;5.协助刻划人物。设置闲笔应注意:1.自然不刻意;2.生动而个性化的表达;3.打破连贯性和紧张感;4.闲笔不能闲;5.不宜过长。例:肖申克救赎主角监狱播放歌剧。
【一句话梗概】布莱克·斯奈德把它叫做故事线。要素:1.意外,出人意料;2.影像感,从中必须能看见整部影片;3.观众和成本,感知市场定位和投资大小;4.片名,吸引人并激发想象。好电影都能一句话概述,写好故事线就能卖出你的创意和作品。例:一个富商爱上了雇来参加周末聚会的妓女,《风月俏佳人》。
【感同身受】罗伯特·麦基说,经典电影都让人乍一看是全新的,细一看处处皆熟悉。其实编剧永远都在追寻通过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故事,激发起人人熟悉的共同感受。那是什么?难以准确表述,但一定包含生离死别、爱恨情仇、家仇国辱、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声色犬马、富贫荣辱…记住:以最新鲜刺激最熟悉。
【真实与可信】长期困扰编剧的问题。其实,我们追求的真实(通常被称为艺术真实)应理解为:可信并传神。要素:1.符合逻辑(前提可以是假的,但逻辑无懈可击);2.充满生活细节;3.与人类共有的感情和体验相吻合;4.排除生活中非本质的干扰因素(垃圾);5.截取甚至强化生活中体现本质的特征和要素。总之就是@姜伟导演说的“像不像”,而非“是不是”。
【负面人物】必须有坏蛋(称反面人物带政治性)!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戏非常难写,也非常难看!有坏蛋是生活常态更是戏剧的需要。坏蛋须写得:1.足够的坏(尤其对好人主角);2.坏得有缘有故(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和坏);3.多面体(不一定写成善人);4.必须是人(写成魔鬼是推卸责任);5.有攻击性。
【拷问主角】开写之前先确定主角并提问:1.为什么写他(主题)?2.他想干嘛结果怎样(动作与结局)?3.他最大的危机(高潮)?4.他的敌人和朋友?5.他的常态?6.性格与众不同?7.致命的软肋?8.最大梦想?9.最大恐惧?10.最珍惜的人和物?11.原始动力(内心不可抗冲动);12.他有趣吗?13.是否让人意外?
【常态与非常态】生活常态无故事,编剧任务是讲人生常态中发生的一个或数个非常态段落。其线性走向为:1.开场常态(交代信息引入情景认识人物营造氛围确定风格);2.触发事件或因素打破常态(第一拐点,激发观众期待);3.推波助澜非常态;4.激化危机并解决之(高潮,最后拐点);5.恢复常态(结局)。
【神奇的如果】写作是编剧发挥想象力(发散性思维)和推理力(逻辑思维)的过程。逻辑即推理:1.如果我是他(以他为主我站他立场);2.如果他是我(以我为主我控制他);3.如果观众是他(利用观众入戏造意外);4.如果他是观众(刺激观众感同身受)。记住:我一定比他更(至少同等)高明,必须控制他。
【儿童片】严格说不属一类题材,但概念明确,为儿童拍的电影。多年儿童片稀缺究原因一个字:难!建议注意:1.浅显易懂(避深奥艰涩线索复杂);2.天真童趣;3.想象力(无边无际无拘无束);4.小爱大爱结合(小爱本真大爱动人);5.极端条件中的儿童(生死冒险疾病灾难输赢犯罪);6.须同时受成人欢迎。
【微博剧本】1.何时何地的谁?2.某天什么事打破宁静?3.使他非做什么不可?4.他经历了哪些困难?5.谁是他朋友和敌人?6.他内心有何矛盾、困惑、纠结和恐惧?7.什么帮助他克服了退却?7.什么使他一步步接近目标?8.幸福即将来临又是何物出现使一切陷入绝境?9.什么使他终于战胜敌人度过危机获得全胜?
【灵感从何而来】灵感很神奇,你走在路上,天降一滴雨珠,无端掉到你上,渗透进你的脑子。于是有了一首诗,一幅画,一篇小说,一个剧本。灵感也不神奇,它是长期积累、阅读、观察、思考之后,忽然遇到某个客体的碰撞产生的火花,它使你感觉灵光闪现,点燃了创作激情。提醒:灵感不是写剧本的必要条件。
【故事从何而来】除了摹写,不存在现成故事。故事是编的!它来源于你自己,来源于你内心深处!故事是你根据亲历的、读到的、看见的、听说的、思考的、感悟的、积累的、想象的、体验的、推测的,用技巧将其重新组织和排序,按照观众所能接受的方式写出或讲出来的。故事基础是存在于你个体内的人类共性。
【展示与告知1】电影的局限和魅力都在于它和生活一样:看得见的明确,看不见的模糊、暧昧和难以捉摸,需要猜测。我们永远看不见人的思想,只能通过看得见的和听得见的(包括有可能口是心非的语言)去揣摩它。定律:九分展示一分告知。用尽浑身解数调动一切可能去展示,语言的告知越少越好而且靠不住。
【展示与告知2】两者是有机结合体,不可分割。可展示的包括:表情、形体动作、语气、音量、节奏,甚至化妆、服装、道具、环境、光影气氛等;告知就是语言,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以及字幕。几种情况:1.展示和告知一致;2.展示和告知错位;3.展示和告知矛盾;5.展示掩盖告知;6.展示拆穿告知。
【文艺片1】相对商业片而言。到底有没有所谓文艺片?假定有,它有什么特点?几个方面揣摩它可能是:1.反高潮电影(是否遵从讲高潮故事规律);2.做负面价值评价的电影(故事结尾的社会价值评判);3.知识分子电影(服务人群);4.讲究艺术品位的电影(侧重);5.到国际电影节上去拿奖的电影(去向)。
【文艺片2】反高潮电影,即不遵守编故事的规律和技巧(开场,引爆矛盾,展开,加剧,危机,高潮,解决危机,结尾)的电影。也被称为生活流电影,就是像生活一样平淡中讲述。人们喜欢看有高潮的故事,但不等于没有高潮就缺乏吸引力。纪录片就是随即截取生活,一样有精品并引人入胜。像纪录片的故事片。
【编剧是最好的演员】每个电影节最佳表演奖应该颁发给编剧!多不容易呀,面对一张白纸或者闪着蓝光的显示屏,我们要凭空想象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然后钻到他们的身体里,躲在他们灵魂后面,去表演他们的音容笑貌,去用不同的语气说话,去愤怒、去温柔,去悲伤,虽然我们表演不用面部、身体和声音。
【找到永动机】世界上没有永动机,编剧却在苦苦寻找。找不到,那在屋子里烦躁得来回走动的就不是人物而是编剧自己!一旦找到编剧就像一只吃饱喝足的猫,安静地坐在电脑前,剧中的人物在动,永不停息,无论剧本是40分钟,还是90分钟,无论是30集还是50集,人物自己在动,牵动着编剧的手指在键盘上奔跑。
【编剧意图角色意图】尽量不要让角色意图和编剧意图重合了,那样戏会单薄。主人公要谈恋爱,编剧就认认真真地写泡妞;主人公要造飞机,编剧就老老实实地写他去克服技术难关,多没劲啊!假如主人公恋爱,你却写忠诚与背叛;主人公造飞机你却表现的是孤独,这叫复合表达!让角色的意图服从编剧的意图吧。
【细节】别嫌问题简单,真不好解释剧本的细节。场景细节是美术和置景的事,动作细节归演员,肖像细节找化妆,心理细节属小说家。还有什么?语言?算吗?对白算细节?不知道。想来想去,只能关注细节的细字了。剧本的细节就是很细小很细小并且能展示的东西,要仔细听,仔细看,轻轻摸,细心体味的东西。
【找到永动机2】你找到了吗?剧本主题是灵魂是航船的舵,最后一场高潮戏加结局是终点站是目的地,动作线是人物的方向和航线,矛盾冲突是波涛是暗礁,动作是竖起的风帆,可风呢?永动机在哪儿?人物关系!没有纠葛没有张力没有因果没有恩怨没有情仇没有主从没有是非的人物关系是摆设,反之就是永动机!
【如何做到一段梗概吸引人】1.确定要吸引的人是投资人、制片公司、剧本经纪人,他们是内行,所以故事梗概应该专业些,不是一般的文学读物。2.吸引专业人士的主要是故事线、故事拐点、高潮、主角设置,人物关系设置;3.重点突出:人物性格鲜明有趣,故事清晰符合逻辑,有意外,有张力的高潮。
【人物关系怎么架更有戏】1.差异性,人物性格特征尽量拉开,重合和接近的删除或合并;2.对立性,让人物在剧中产生对立和冲突;3.互补性,同一阵营的人物性格互补;4.关联性,让人物产生关联,家族、姻缘、同学等;5.丰富性,高矮胖瘦,美丑强弱,三教九流;6.机巧性,增加戏剧性的关联,邂逅重逢奇遇。
【一部剧几条线,怎么交织】线是指人物贯穿始终的动作轨迹。一部戏可以一条线,也可以多条(增加丰富性复杂性)。线索不宜太多,超过三条会影响理解剧情。几种情况:1.完全平行不交织;2.点式交织,在某几个点上碰撞;3.分叉,一条线中间分成几条线;4.合并,若干线合并为一条线。一部戏只有一条主线。
【起承转合的转怎么写】起承转合是个很文学的表达,其含义是三个:1.起落,即故事情节给观众造成的情绪跌宕;2.变化,是故事发展的逆转和拐点;3.节奏,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快慢。有内在节奏(拐点密度)和外在节奏(视觉听觉造成的)两种。注意: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急缓协调,静动相连,唉,只可意会。
【什么样的结局更有力度】有力度是高潮+结局。高潮:1.最后危机到极致(将主人公置于死地);2.形成拐点(顶点急转直下);3.意想不到的因素促成转机(观众猜不到);4.靠主人公自身完成(战胜或战败)。结局:1.松口气;2.唏嘘感叹;3.所有所思;4.拍案叫绝;5.哲学升华;6.怅然若失;7.义务宣传。
【做分场要注意什么/大场时如何调度】做分场要注意节奏,适当考虑拍摄成本(场数越多节奏越快,成本越高)。大场?是不是分量很重的场次?占时间很长的场次?人物众多的场次?不太明白。一般情况:人物不多的大场重点在写戏,写冲突;人物众多的适当考虑场面调度(其实是对白的处理),突出重点即可。
【对白和日常对话的区别】相同:1.像生活一样自然;2.符合生活逻辑;3.符合人物性格。不同:1.对白必须有戏剧任务(是编剧有目的安排的);2.对白是最精彩的生活语言;3.除特殊处理外,避免废话和语言垃圾;4.须符合戏剧规定情境需要;5.必要时,可以强调表现对白的美感;6.可以根据需要做适当的夸张。
【交代剧情用画面还是对白好】最好不要用对白。我在【坏对白】里提到的一条就是说情节。主要是不真实,不自然,即便你故意写了一段交代戏,也不高明。也不仅用画面,必须交代的剧情,可以用画面、肢体动作、道具、眼神、表情、场面、声音、冲突等,自然地流露出来。即便用对白,也不是直接说,而是漏。

‘拾’ 剧情脚本是什么意思

电影脚本一般会列出镜头的长度、景别、构图、配乐等等很详细的信息,拿到它之后你的脑子里就会象看到真正剪辑好的电影一样。脚本一般是用在正式拍摄时导演和摄像,后期编辑时编辑师看的,而剧本只是提供给你一个故事梗概,是提供给导演和演员以及编剧看的。通俗一点说,电影脚本是连环画,电影剧本则是小小说。

热点内容
不用internet打开ftp 发布:2025-05-15 23:06:00 浏览:153
sql字符串取数字 发布:2025-05-15 22:57:45 浏览:124
推荐编程课 发布:2025-05-15 22:34:12 浏览:618
表拒绝访问 发布:2025-05-15 22:29:37 浏览:978
电脑怎样解压文件 发布:2025-05-15 22:25:32 浏览:439
dns服务器怎么看 发布:2025-05-15 22:17:27 浏览:151
3dm的压缩包 发布:2025-05-15 22:09:23 浏览:662
和存储字长 发布:2025-05-15 21:54:09 浏览:515
用什么写c语言 发布:2025-05-15 21:35:56 浏览:418
linux读取u盘 发布:2025-05-15 21:32:13 浏览: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