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分区目录
㈠ linux下分区的每个目录都有什么用请详细介绍。比如根分区用途,var分区的用途等等。
根据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文件系统目录标准,简称FHS)中包含的根文件系统官方规则:
bin 必要的用户命令(二进制文件)
boot 引导加载程序所使用的静态文件
dev 设备文件和其他特殊文件
etc 系统配置文件,包括启动文件
home 用户主目录
lib 必要的程序库(例如c程序库)以及内核模块
media 挂载点,用于可移除媒体
mnt 挂载点,用于暂时挂载的文件系统
opt 附加的软件套件
proc 用于提供内核与进程信息的虚拟文件系统
root root用户的主目录
sbin 必要的系统管理员命令
sys 系统信息与控制(总线、设备以及驱动程序)的虚拟文件系统
tmp 暂时性的文件
usr 在第二层包含了对大多数用户游泳的大量应用程序和文件,包括X服务器
var 用于存放监控程序和工具程序的可变的数据
当然这不是必须的,只是一个标准。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去添加和删除
㈡ linux存储如何分区
您好,方法
1
我们先fdisk -l看看,所有的存储设备。
可以看到/dev/sdb设备,没有分区表,那么肯定就是我们那块新的硬盘了。
2
我们fdisk /dev/sdb,可以看到最后面一行的提示,m for help。
m是more更多的意思,更多帮助输入m。
3
我们输入n,n是new新的意思。意思就是新建分区。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e是extend扩展的意思,就是说建立扩展分区。
p是primary partition主分区的意思,就是说建立主分区。
我们这里建立扩展分区。
4
设置分区号,设置为1
开始柱面号,直接回车默认
结束柱面号也是直接回车默认,也就是所有柱面都被分成扩展分区。
5
输入p然后回车查看一下。
6
在用n新建一个分区,这时候可以看到logical,逻辑的意思。
7
l之后,和建立扩展分区一样,它会让你设置开始柱面和结束柱面。
我们在结束柱面输入+10g,也就是自动计算,从柱面1开始计算,计算到10G后为结束标志。
我们给逻辑分区分10g。
8
用p查看一下结果。ok,接着分剩下的10G。
n新建分区,l选择逻辑分区。
柱面开始位置,回车选择默认。
柱面结束位置,回车选择默认。
p再看下结果。
w保存起来。
这时需要等待,等待分区完成。
fdisk -l看一下,存储器和分区信息。
教你怎么在linux下分区
这时我们需要给它设置文件系统并进行格式化。
mkfs -t ext3 /dev/sdb5
mkfs -t ext3 /dev/sdb6
给它们设置ext3的文件系统,并格式化。
我们在新建两个目录,用来挂载这两个分区。
mkdir /data1 ; mkdir /data2
然后我们挂载这两个分区。
mount /dev/sdb5 /data1 ; mount /dev/sdb6 /data2
ok,这样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可是重启之后又要手动挂载怎么办?
很简单,我们只要配置一下就OK了。
vim /etc/fstab
编辑/etc/fstab文件
文件字段含义如下:
第一个字段,标识符,可以是UUID或者设备文件名
第二个字段,挂载点
第三个字段,文件系统类型
第四个字段,挂载参数,例如设置读写这些权限等等
第五个字段,分区是否被mp备份,0代表不备份,1代表每天备份,2代表不定期备份。
第六个字段,分区是否被fsck检查,0代表不检查,其他非负数代表检测优先级,1比2的优先级大,数越大,优先级越小,
wq保存退出之后,我们分别复制两个文件到我们的挂载点,为了等会测试。
cp /etc/issue /data1 ; cp /etc/virc /data2
然后重启。
开机过程中,可以看到在挂载两个存储器。
登录之后,我们mount看看是不是自动挂上去了?
再看看/data1 和 /data2的文件是否在?
㈢ linux分区类型有哪几种
linux的常见的分区类型:
1、引导分区:挂载点/boot,分区格式ext4,500M以内即可。
2、交换分区:无挂载点,分区格式选择交换分区(swap)最大不建议超过真实内存大小,除非内存小于2G,内存大于4G,推荐2G即可。
3、主目录:挂载点/,分区格式ext4,大小大约20-40G。
4、家目录:挂载点/home,分区格式ext4,剩下的所有空间。
(3)linux分区目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实际上,不建议用户将硬盘分为4个主分区。这是因为,假如一个20GB的硬盘,若4个主分区占据了15GB的空间,则剩下的5GB空间完全不能使用,因为已经没有多余的分区表可以记录这些空间了。
2、考虑到磁盘的连续性,一般建议将扩展分区放在最后面的柱面内。
3、理论上允许一个硬盘只有1个主分区,其它空间都分配给扩展分区。
㈣ linux目录分区疑问
linux系统是按照文件系统来管理存储的
一个文件系统可以建立一个硬盘上,也可以建立在一个硬盘分区上
一个文件系统所能容纳的文件的大小只受文件系统大小的限制
但是每一个用户所能使用的文件系统空间的大小受系统给用户分配的空间限额的限制;即,如果系统管理员给用户的空闲限制是20G,那么这个用户最大只能使用20G空间。
㈤ linux环境下怎么修改分区的挂载目录
linux下查看目录的挂载分区命令如下:
1、使用df
-h命令
2、第一列是磁盘分区,最后一列是挂载目录,中间还有分区使用率等。
㈥ 在安装linux分区时,哪些目录最好和根目录同分区,哪些目录最好不和+根目录同
linux分区主要有有三个必须要分的区,分别为:boot、swap、/根分区,其它的根据自己的需求分配即可。
㈦ Linux系统如何看目录属于哪个磁盘分区
这个好像没有专门的命令,不过我有一个笨办法,就是用df命令后面跟一个目录的全路径,就像下面的形式:
df
-h
/var
在显示结果中的Filesystem和Mounted
on这两列就是这个目录所属的磁盘分区。
为什么要用df命令呢,因为Linux是树形文件系统,目录属于哪个磁盘分区取决于挂载磁盘时的挂载点,所以要想知道目录在哪个分区,就要借助显示磁盘信息(特别能显示挂载点)的命令。df命令是显示磁盘容量的,但是以目录作为参数,可以显示目录所在磁盘的信息。所以这个笨办法也算是个好办法吧。
㈧ linux系统分区最常见的是分哪些区如果是服务器的话最好怎么分区!
在WEB服务器中几个需要单独分区的目录:/var
/tmp
/usr
/home,其中/var和/tem分区是数据变化频繁的,前者有许多系统日志,还有一些版本的LINUX把WEB目录放在了这里这些都要注意,后者对一些大站来说有大量的临时文件和碎片,一些大型站点和多硬盘服务器给这二位配上单独的硬盘也是可以的,/home目录更不必说,现在大部分的发行版本都要求这个尽可能的大,/usr的目录下安装了大部分的软件,所以要考虑软件安装的大小进行分区。以下只是一个建议。
/
2G
LINUX的服务器,尽量不要安装桌面环境,会影响运行速率的。
/boot
(200MB)
swap
一般是内存的2倍
/tmp
(20G)
/var
(200G)
如果WEB目录在这儿的,可以考虑再增大。
/usr
(20G)
建议不要把所有软件都安装到/usr目录中,因为这是系统的专用分区,太多的小文件,会把服务器的速度拖慢,可以自己再建一个/opt分区,应用程序自己编译安装到这儿。如果软件不多,直接安装在这儿也是可以的,大小自己考虑。
/home
(剩下的所有空间)
㈨ linux下的分区和目录有何关系
没有什么关系
系统分区的目录只是为了你装系统时候需要,而目录你可以随意创建。
分的时候记得
/boot //100M以上
swap //给你设置的内存倍以上。但是不要超过2G
/ //根目录越大越好
在LIUNX下面所以东西都看成是文件,只通过权限来区分是普通文件还是可执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