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阶列式算法
㈠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各行均加至第一行,可得
10
10
10
10
2
3
4
1
3
4
1
2
4
1
2
3
提出第一行公因数10,得
1
1
1
1
10*
2
3
4
1
3
4
1
2
4
1
2
3
然后按常规方法化为上三角行列式,即
1
1
1
1
10*
0
1
2
-1
0
0
-4
0
0
0
0
-4
最后可得行列式结果为
10*1*1*(-4)*(-4)=160
㈡ 三阶行列式计算方法
三阶行列式可用对角线法则:
D = a11a22a33 + a12a23a31 + a13a21a32- a13a22a31 - a12a21a33 - a11a23a32。
矩阵A乘矩阵B,得矩阵C,方法是A的第一行元素分别对应乘以B的第一列元素各元素,相加得C11,A的第一行元素对应乘以B的第二行各元素,相加得C12,C的第二行元素为A的第二行元素按上面方法与B相乘所得结果,N阶矩阵都是这样乘,A的列数要与B的行数相等。
三阶行列式性质:
性质1:行列式与它的转置行列式相等。
性质2:互换行列式的两行(列),行列式变号。
推论:如果行列式有两行(列)完全相同,则此行列式为零。
性质3:行列式的某一行(列)中所有的元素都乘以同一数k,等于用数k乘此行列式。
推论:行列式中某一行(列)的所有元素的公因子可以提到行列式符号的外面。
性质4:行列式中如果有两行(列)元素成比例,则此行列式等于零。
性质5:把行列式的某一列(行)的各元素乘以同一数然后加到另一列(行)对应的元素上去,行列式不变。
㈢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总结
第一、行列式的计算利用的是行列式的性质,而行列式的本质是一个数字,所以行列式的变化都是建立在已有性质的基础上的等量变化,改变的是行列式的“外观”。
第二、行列式的计算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通过行列式的性质把一个普通的行列式变化成为一个我们可以口算的行列式(比如,上三角,下三角,对角型,反对角,两行成比例等)
第三、行列式的计算最重要的两个性质:
(1)对换行列式中两行(列)位置,行列式反号
(2)把行列式的某一行(列)的倍数加到另一行(列),行列式不变
对于(1)主要注意:每一次交换都会出一个负号;换行(列)的主要目的就是调整0的位置,例如下题,只要调整一下第一行的位置,就能变成下三角。
(3)行阶列式算法扩展阅读
矩阵的加法与减法运算将接收两个矩阵作为输入,并输出一个新的矩阵。矩阵的加法和减法都是在分量级别上进行的,因此要进行加减的矩阵必须有着相同的维数。
为了避免重复编写加减法的代码,先创建一个可以接收运算函数的方法,这个方法将对两个矩阵的分量分别执行传入的某种运算。
㈣ 简单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阶数不高的行列式可以直接计算。比如二阶行列式计算:主对角线元素相乘加正号,副对角线元素相乘加负号。
更高阶的行列式可以用按行或列的元素展开,再乘以各自的余子式得。
㈤ 五阶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把各列都加到第一列,再把第一行乘-1加到各行,就化成了上三角行列式,答案是(a+4x)(a-x)^4。
n阶行列式等于所有取自不同行不同列的n个元素的乘积的代数和,逆序数为偶数时带正号,逆序数为奇数时带负号,共有n!项。
拓展资料:
按照一定的规则,由排成正方形的一组(n个)数(称为元素)之乘积形成的代数和,称为n阶行列式。
例如,四个数a、b、c、d所排成二阶行式记为
,它的展开式为a1b2c3+a2b3c1+a3b1c2-a1b3c2-a2b1c3-a3b2c1. 行列式起源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在数学各分支有广泛的应用。在代数上,行列式可用来简化某些表达式,例如表示含较少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的解等。
在1683年,日本的关孝和最早提出了行列式的概念及它的展开法。莱布尼兹在1693年(生前未发表)的一封信中,也宣布了他关于行列式的发现。
㈥ 行列式有什么计算方法呢
一 化成三角形行列式法
先把行列式的某一行(列)全部化为 1 ,再利用该行(列)把行列式化为三角形行列式,从而求出它的值,这是因为所求行列式有如下特点: 1 各行元素之和相等; 2 各列元素除一个以外也相等。
充分利用行列式的特点化简行列式是很重要的。
二 降阶法
根据行列式的特点,利用行列式性质把某行(列)化成只含一个非零元素,然后按该行(列)展开。展开一次,行列式降低一阶,对于阶数不高的数字行列式本法有效。
三 拆成行列式之和(积)
把一个复杂的行列式简化成两个较为简单的。
四 利用范德蒙行列式
根据行列式的特点,适当变形(利用行列式的性质——如:提取公因式;互换两行(列);一行乘以适当的数加到另一行(列)去; ...) 把所求行列式化成已知的或简单的形式。其中范德蒙行列式就是一种。这种变形法是计算行列式最常用的方法。
五 数学归纳法
当 与 是同型的行列式时,可考虑用数学归纳法求之。
六 逆推法
建立起 与 的递推关系式,逐步推下去,从而求出 的值。
有时也可以找到 与 , 的递推关系,最后利用 ,
得到 的值。
七 加边法
要求:1 保持原行列式的值不变; 2 新行列式的值容易计算。根据需要和原行列式的特点选取所加的行和列。加边法适用于某一行(列)有一个相同的字母外,也可用于其第 列(行)的元素分别为 n-1 个元素的倍数的情况。
八 综合法
计算行列式的方法很多,也比较灵活,总的原则是:充分利用所求行列式的特点,运用行列式性质及上述常用的方法,有时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可以更简便的求出行列式的值;有时也可用多种方法求出行列式的值。
九 行列式的定义
一般情况下不用。
㈦ 四阶行列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01四阶行列式计算方法:解法一:将第一行第一个数乘以它的代数余子式,加第一行第二个数乘负一乘它的代数余子式,加上第一行第三个数乘代数余子式,加上第一行第四个数乘负一乘它的代数余子式;解法二:将四阶行列式化成上三角行列式,然后乘以对角线上的四个数。
㈧ 行列式是如何计算的
1、二阶行列式、三阶行列式的计算,楼主应该学过。但是不能用于四阶、五阶、、、
2、四阶或四阶以上的行列式的计算,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
第一是按任意一行或任意一列展开:
A、任意一行或任意一列的所有元素乘以删除该元素所在的行和列后的剩余行列式,
B、将他们全部加起来;
C、在加的过程中,是代数式相加,而非算术式相加,因此有正负号出现;
D、从左上角,到右下角,“+”、“-”交替出现。
上面的展开,要一直重复进行,至少到3×3出现。
3、如楼上所说,将行列式化成三角式,无论上三角,或下三角式,最后的答案都是
等于三角式的对角线上(diagonal)的元素的乘积。
㈨ 三阶行列式简单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
直接计算——对角线法
标准方法是在已给行列式的右边添加已给行列式的第一列、第二列。我们把行列式的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称为主对角线,把右上角到左下角的对角线称为次对角线。这时,三阶行列式的值等于主对角线的三
个数的积与和主对角线平行的三个对角线上的数的积的和减去次对角线的三个数的积与和次对角线平行的对角线上三个数的积的和的差。
任何一行或一列展开——代数余子式
行列式某元素的余子式:行列式划去该元素所在的行与列的各元素,剩下的元素按原样排列,得到的新行列式.
行列式某元素的代数余子式:行列式某元素的余子式与该元素对应的正负符号的乘积.
即行列式可以按某一行或某一列展开成元素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的乘积之和。
举例
结果为 a1·b2·c3+b1·c2·a3+c1·a2·b3-a3·b2·c1-b3·c2·a1-c3·a2·b1(注意对角线就容易记住了)
这里一共是六项相加减,整理下可以这么记:
a1(b2·c3-b3·c2) - a2(b1·c3-b3·c1) + a3(b1·c2-b2·c1)=
a1(b2·c3-b3·c2) - b1(a2·c3 - a3·c2) + c1(a2·b3 - a3·b2)
此时可以记住为:
a1*(a1的余子式)-a2*(a2的余子式)+a3*(a3的余子式)=
a1*(a1的余子式)-b1*(b1的余子式)+c1*(c1的余子式)
某个数的余子式是指删去那个数所在的行和列后剩下的行列式。
㈩ 4阶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四阶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第1步:把2、3、4列加到第1 列,提出第1列公因子 10,化为
1 2 3 4
1 3 4 1
1 4 1 2
1 1 2 3
第2步:第1行乘 -1 加到其余各行,得
1 2 3 4
0 1 1 -3
0 2 -2 -2
0 -1 -1 -1
第3步:r3 - 2r1,r4+r1,得
1 2 3 4
0 1 1 -3
0 0 -4 4
0 0 0 -4
所以行列式 = 10* (-4)*(-4) = 160。
(10)行阶列式算法扩展阅读:
性质
①行列式A中某行(或列)用同一数k乘,其结果等于kA。
②行列式A等于其转置行列式AT(AT的第i行为A的第i列)。
③若n阶行列式|αij|中某行(或列);行列式则|αij|是两个行列式的和,这两个行列式的第i行(或列),一个是b1,b2,…,bn;另一个是с1,с2,…,сn;其余各行(或列)上的元与|αij|的完全一样。
④行列式A中两行(或列)互换,其结果等于-A。 ⑤把行列式A的某行(或列)中各元同乘一数后加到另一行(或列)中各对应元上,结果仍然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