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安装at
❶ 远程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方法
远程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方法
Linux这个词本身只表示Linux内核,但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 工程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操作系统。下面是我收集的关于远程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方法,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引言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利用软驱或光驱引导Linux后,再通过本地的光驱安装Linux。但是,这种安装方法在以下的几种情况下就不能适用:
无软驱和光驱:很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计算机一般都不带光驱或软驱,这样就无法通过本地安装Linux;
非标准的软驱和光驱:虽然笔记本都会配置光驱,但是并不一定都是标准的IDE设备,有些是通过USB接口,有些是通过1394接口(例如Samsung的Q10)。在Linux安装时所引导的Linux内核一般都不会带这些接口的驱动,所以也无法通过本地安装Linux;
另外,在一些场合,如机房中,有大量的计算机需要同时安装Linux,如果通过光驱的方式一个个安装,不仅效率低,也不利于维护。
笔者在工作过程中,就遇到过第二种情况。一台Samsung的Q10笔记本需要安装Redhat Linux 8.0,但是通过光驱引导后发现,安装程序无法访问光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和摸索,找到了在Q10上安装Linux的方法。在下面的讨论中,如不做特别声明,都将以Q10为例,介绍如何通过PXE Bootrom来远程安装Linux。
二、基本原理
1) 什么是PXE
PXE(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是由Intel设计的协议,它可以使计算机通过网络启动。协议分为client和server两端,PXE client在网卡的ROM中,当计算机引导时,BIOS把PXE client调入内存执行,并显示出命令菜单,经用户选择后,PXE client将放置在远端的操作系统通过网络下载到本地运行。
PXE协议的成功运行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既然是通过网络传输,那么计算机在启动时,它的IP地址由谁来配置;
通过什么协议下载Linux内核和根文件系统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DHCP Server解决,由DHCP server来给PXE client分配一个IP地址,DHCP Server是用来给DHCP Client动态分配IP地址的协议,不过由于这里是给PXE Client分配IP地址,所以在配置DHCP Server时,需要增加相应的PXE特有配置。
至于第二个问题,在PXE client所在的ROM中,已经存在了Tftp Client。PXE Client使用TFTP Client,通过TFTP协议到TFTP Server上下载所需的文件。
这样,PXE协议运行的条件就具备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PXE协议的工作过程。
在上图中,PXE client是需要安装Linux的计算机,TFTP Server和DHCP Server运行在另外一台Linux Server上。Bootstrap文件、配置文件、Linux内核以及Linux根文件系统都放置在Linux Server上TFTP服务器的根目录下。
PXE client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三个二进制文件:bootstrap、Linux 内核和Linux根文件系统。Bootstrap文件是可执行程序,它向用户提供简单的控制界面,并根据用户的选择,下载合适的Linux内核以及Linux根文件系统。
三、步骤
有了前面的背景知识,接下来就可以正式操作了,下面按照顺序给出了操作步骤:
1) 配置DHCP Server
选用ISC dhcp-3.0,DHCP Server的配置文件是/etc/dhcpd.conf,配置文件的内容如下:
option space PXE;
option PXE.mtftp-ip code 1 = ip-address;
option PXE.mtftp-cport code 2 = unsigned integer 16;
option PXE.mtftp-sport code 3 = unsigned integer 16;
option PXE.mtftp-tmout code 4 = unsigned integer 8;
option PXE.mtftp-delay code 5 = unsigned integer 8;
option PXE.discovery-control code 6 = unsigned integer 8;
option PXE.discovery-mcast-addr code 7 = ip-address;
class "pxeclients" {
match if substring (option vendor-class-identifier, 0, 9) = "PXEClient";
option vendor-class-identifier "PXEClient";
vendor-option-space PXE;
# At least one of the vendor-specific PXE options must be set in
# order for the client boot ROMs to realize that we are a PXE-compliant
# server. We set the MCAST IP address to 0.0.0.0 to tell the boot ROM
# that we can't provide multicast TFTP (address 0.0.0.0 means no
# address).
option PXE.mtftp-ip 0.0.0.0;
# This is the name of the file the boot ROMs should download.
filename "pxelinux.0";
# This is the name of the server they should get it from.
next-server 192.168.0.1;
}
ddns-update-style interim;
ignore client-updates;
default-lease-time 1200;
max-lease-time 9200;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92.168.0.255;
option routers 192.168.0.254;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92.168.0.1,192.168.0.2;
option domain-name "mydomain.org";
subnet 192.168.0.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0.10 192.168.0.100;
}
host q10 {
hardware ethernet 00:00:F0:6B:38:5B;
fixed-address 192.168.0.22;
}
dhcpd.conf配置文件中几个关键部分说明如下:host q10{…}定义了笔记本Q10网卡的MAC地址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表明DHCP Server为Q10分配一个固定的IP:192.168.0.22;filename ""指定bootstrap的文件名;netx-server指定TFTP Server的地址。其它的配置请读者参考DHCP Server的手册。
2) 配置TFTP server
选用tftp-hpa,TFTP Server的配置文件是/etc/xinetd.d/tftp,配置文件的内容如下:
service tftp
{
socket_type = dgram
protocol = udp
wait = yes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ftpd
server_args = -u nobody -s /tftpboot
disable = no
per_source = 11
cps = 100 2
}
这里制定了/tftpboot为TFTP Server的根目录位置。
3) 配置bootstrap
bootstrap文件在dhcpd.conf中被指定为pxelinux.0文件,放置在/tftpboot。Linux内核以及Linux根文件系统也放置在/tftpboot。pxelinux.0在执行过程中,要读配置文件,所有的配置文件都放在/tftpboot/pxelinux.cfg/目录下。由于PXElinux具有为不同的PXE Client提供不同的Linux内核以及根文件系统的功能,所以要通过不同的配置文件名来区分出不同的PXE Client的需求。比如一个PXE Client由DHCP Server分配的IP地址为192.168.0.22,那么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名为/tftpboot/pxelinux.cfg/C0A80016(注:C0A80016为IP地址192.168.0.22的十六进制表示)。如果找不到,就按照顺序C0A80016-> C0A8001-> C0A800-> C0A80-> C0A8-> C0A-> C0-> C->default查找配置文件。
/tftpboot/pxelinux.cft/C0A80001配置文件的具体内容如下:
DEFAULT install
PROMPT 1
LABEL install
KERNEL vmlinuz
APPEND initrd=initrd.img devfs=nomount ramdisk_size=16384
此配置文件指定了Linux内核以及根文件系统的名称,并给内核传递了一些参数,其中ramdisk_size参数要非常注意,它指定Linux内核启动后建立ramdisk的大小,如果设置太小,Linux的安装过程就可能无法进行。
4) 制作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
因为需要通过网络安装,所有选择Redhat Linux 8.0安装盘(disk #1)中E:imagesootnet.img(光驱的盘符为E:)。bootnet.img包括Linux内核、Linux根文件系统(有安装程序在内)。用bootnet.img制作一张引导软盘,方法在DOS命令行运行E:dosutils awrite E:imagesootnet.img,根据提示制作。制作完毕后,将引导软盘中的vmlinuz(Linux内核)和initrd.img(Linux根文件系统)拷贝到Linux Server的/tftpboot下。
5) 启动DHCP Server/TFTP Server
在Linux Server上,运行service dhcpd start和service xinetd restart。
6) 启动Q10
Q10加电后,在出现Samsung公司徽标时,在左下角会提示用户按F12进入网络引导。按F12后,Q10进入网络引导过程。首先通过DHCP Server获得了IP地址,然后下载并执行bootstrap文件pxelinux.0;在执行中,读入配置文件/tftpboot/pxelinux.cfg/C0A80016。此时屏幕上出现boot:,敲入install,就进入了Redhat Linux 8.0的网络安装界面,一切OK!
四、结束语
虽然以上的讨论是针对Samsung Q10笔记本,但是工作原理和安装方法对于其它类型的计算机也是适用的,不过要记住,计算机的网卡中必须要有BootROM--PXE Client。同时,PXE协议也可作为无盘Linux技术,用于引导放置在远程的Linux。实际上,只要根据需要,在Pxelinux的配置文件的APPEND选项中,为Linux内核传进需要mount的文件系统的位置参数即可。
;❷ linux安装at命令不成功显示无法获取一些存档
摘要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2442555/article/details/113375399?share_token=f8ffb63a-4643-4a75-96f5-5874a26aa372
❸ 在Linux环境下用at命令让系统在当前时间5分钟后将/root目录下的install.log文
at now + 5 minutes cp /root/install.log /home/
at是命令
now是现在
+5 minutes就是加5分钟后
cp 是复制的命令
写是这样写,在shell中一般
at now + 5 minutes 直接按回车,写入代码
ctrl+d退出
❹ 如何在Linux系统上安装Android 4.4
第一步:在Linux上安装VirtualBox
1、大多数的Linux发行版中,官方源都有VirtualBox,例如在Ubuntu中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virtualbox
第二步:下载并在VirtualBox中安装Android 4.4 kitkat
2、这步挺简单的,只是需要去androud Sourceforge.net项目下载Android 4.4 x86 Kit Kat文件(地址)
3、要想安装Android 4.4 kitkat,首先,你需要启动刚刚下载.iso文件,打开VirtualBox,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然后按照下面图片设置:
4、接下来,它会询问你新设备的内存大小,Android 4.4 kikat需要1G内存才能完美运行,但是由于我的电脑只有1G内存,我只能选择512MB。
5、选择“现在创建虚拟硬盘”(“Create a virtual hard drive now”)来创建一个新的硬盘。
6、它现在会询问你新虚拟硬盘的类型,选择VDI
7、现在设置虚拟硬盘大小,你可以按照你的所需来设置任何大小,但是除了将来安装Apps所用的空间,至少需要4G来保证系统正确安装。
8、现在你的新虚拟设备创建好了,可以启动下载的.iso文件了,从左边的列表选择创建的虚拟机,点击设置->存储,如下图,选择android 4.4 kitkat RC2的镜像文件。
9、点击OK,打开机器,启动.iso镜像,选择“安装”开始在虚拟机上安装系统。
10、请选择一个分区来安装Android-x86
11、如下图,你可以看见cfdisk界面,cfdisk是一个分区工具,我们将要使用它来创建一个新的硬盘分区,用来安装Android 4.4,现在,点击“New”
12、选择“Primary”作为分区类型
13、接下来,设置分区大小
14、现在我们必须给硬盘创建新的引导使其能够写入新的分区表,点击“Bootable”给引导标记新的分区,你不会注意到有任何变化,但是引导标记将会自己给选中分区。
15、完成之后,点击“Write”对硬盘写入新的分区。
16、它会询问你是否确认,输入“yes”并点击Enter
17、现在我们的新硬盘已经创建,点击Quit你就可以看来类似下图的显示,选中刚刚创建的用来安装Android的分区,点击Enter
18、选择“ext3”作为硬盘文件系统并格式化
19、它将会询问你是否需要安装GRUB启动器,当然选择Yes,如果不这样,你将不能启动新系统,所以选择Yes并点击Enter
20、最后,它会问你是否设置/system分区能写入,选择yes,它会在安装完系统后帮助你减少很多麻烦。
21、安装将会开始它的任务,安装器结束工作后,选择重启,在我做测试的时候,“Run-Android x86”不起作用,所以你不得不重启。
22、我们已经完成安装Android 4.4 KitKat RC2,问题是VirtualBox将会继续加载.iso镜像文件而不是从虚拟硬盘驱动启动,所以为了修正这个问题,选择设置->存储->移除iso文件
23、你可以启动你的虚拟设备,运行你的Android系统了
❺ 如何在Linux系统上安装tomcat
一、制作ISO
将需要安装的jdk和tomcat安装包做成ISO,可利用UltraISO等软件。
jdk的后缀名是.bin,这里把它叫做jdk.bin
tomcat的后缀名是tar.gz,这里把它叫做tomcat.tar.gz
二、点击“虚拟机”—>“设置”—>找到刚刚制作的安装包,点击确定
三、挂载,输入命令 mount /mnt/cdrom/
这样cd /mnt/cdrom/ ,然后 ls -l,可以看到两个安装包
四、安装jdk
1、将jdk安装包复制到/home/ 目录
cp jdk.bin /home/
2、到/home/目录
cd /home/
3、运行安装包
./jdk.bin
会发现home目录中有一个名为jdk1.X的文件夹,即安装成功
五、安装tomcat
1、将tomcat安装包复制到/home/ 目录
cp tomcat.tar.gz /home/
2、到/home/目录
cd /home/
3、运行安装包
tar -zxvf tomcat.tar.gz
会发现home目录中有一个名为tomcat的文件夹,即安装成功
六、配置环境变量
1、利用vi编辑器编辑文件 vi /etc/profile/
2、在最后追加后保存即可,这样环境变量也配置完成了。
JAVA_HOME=/home/jdk
PATH=$PATH;/home/jdk/bin
CLASSPATH=.;/home/jdk/lib/rt.jar
CATALINA_HOME=/home/tomcat
export JAVA_HOME PATH CLASSPATH CATALINA_HOME
七、遇到问题
在linux下安装好tomcat启动时报如下错误:
Neither the JAVA_HOME nor the JRE_HOME environment variable is defined
At least one of these environment variable is needed to run this program
原因:找不到jdk或者jre路径。
解决办法:在setclasspath.bat的开头声明环境变量,打开tomcat的bin目录下面的setclasspath.sh,添加红色部分,路径修改为自己机器jdk和jre路径即可。
# -----------------------------------------------------------------------------
# Set CLASSPATH and Java options
#
# $Id: setclasspath.sh 795037 2009-07-17 10:52:16Z markt $
# -----------------------------------------------------------------------------
export JAVA_HOME=/home/jdk
export JRE_HOME=/home/jdk/jre
# Make sure prerequisite environment variables are set
❻ 在Linux里使用at命令,提示未安装,怎么用sudo apt install安装啊
sudoaptinstallat
❼ linux下定时任务at原理哪儿找
1 在命令行上敲 man at命令就会有at命令的具体使用方法
2 《鸟哥的linux私房菜》这本书上讲的有
❽ 在linux上怎样操作at at+cfun=1
1、常用操作
1.1 AT
命令解释:检测 Mole 与串口是否连通,能否接收 AT 命令;
命令格式:AT
命令返回:OK (与串口通信正常)
(无返回,与串口通信未连通)
测试结果:AT
OK
1.2 AT+CSQ
命令解释:检查网络信号强度
命令格式:AT+CSQ
命令返回:+CSQ: **,##
其中**应在 10 到 31 之间,数值越大表明信号质量越好,##为误码
率,值在 0 到 99 之间。
否则应检查天线或 SIM 卡是否正确安装
测试结果:AT+CSQ
+CSQ: 20,5
1.3 AT+CPIN?
命令解释:检查登入移动设备(ME)的密码.
命令格式:AT+CPIN?
命令返回:+CPIN: 状态
其中状态值可能是:
READY(表示 SIM卡正常,同时不需要登入密码),
SIM PIN (表示 ME等待提供 SIM卡的 PIN 码)
SIM PUK (表示 ME等待提供 SIM卡的 PUK码)
SIM PIN2 (表示 ME等待提供 SIM 卡的 PIN2 码)
SIM PUK2 (表示 ME等待提供 SIM卡的 PUK2 码)
PH-SIM PIN (表示设备被锁 SIM卡,ME等待提供从手机到 SIM卡的密码)
PH-NET PIN (表示设备被锁网络,ME等待提供提供网络个性化密码)
ERROR (表示 SIM卡失败或没有插入 SIM卡)
测试结果:AT+CPIN?
+CPIN: READY
表示SIM卡正常,同时不需要登入密码。
1.4 AT+COPS?
命令解释:查询运营商选择状态.
命令格式:AT+COPS?
命令返回:+COPS: ,,
的值为0 到 4, 默认值是 0
的值为 0 到 2, 默认值是 2
的值为运营商代码, 中国移动的代码是 46000, 联通的代码是 46001
测试结果:AT+COPS? Tech-Link T&E Limited 常用 AT 命令手册
- 2 -
+COPS: 0, 2, 46000
1.5 AT+WOPEN=2
命令解释:查询模块支持 Open AT 的 Library 版本及是否有 Open AT Application 在模块中.
命令格式:AT+ WOPEN=2
命令返回:+WOPEN: 2, “ Open AT Library version” ,” Open AT Application version”
Open AT Library version 代表的是模块支持 Open AT 的 Library 版本,通常显示的
值为” AT v04.1x” 或 ” AT v04.2x”
Open AT Application version 代表的是模块支持 Open AT 的 Library 版本,通常显
示的值为” AT v04.1x” 或 ” AT v04.2x”
注: “ Open AT Library version” 和” Open AT Application version” 两个值必须是一个
一致(除最后一位外),否则会导致 Open AT 程序不稳定.
如果返回值” Open AT Application version” 中没有数据,仅显
示+WOPEN: 2,” AT v04.10” 则表示模块中没有 Open AT Application 程序.
测试结果:AT+WOPEN=2
+WOPEN: 2,” AT v04.10” ,” AT v04.11”
OK
1.6 AT+WOPEN=0
命令解释:停止 Open AT Application 程序.
命令格式:AT+ WOPEN=0
命令返回:OK 或 ERROR
测试结果:AT+WOPEN=0
OK
1.7 AT+WOPEN=4
命令解释:删除 Open AT Application 程序.
命令格式:AT+ WOPEN=4
命令返回:OK 或 ERROR
测试结果:AT+WOPEN=4
OK
注: 删除 Open AT Application 程序前,必须先使用 AT+WOPEN=0 停止 Open AT 程序.
1.8 AT+WOPEN=1
命令解释:开启 Open AT Application 程序.
命令格式:AT+ WOPEN=1
命令返回:OK 或 ERROR
测试结果:AT+WOPEN=1
OK
1.9 AT+WIPCFG=3
命令解释:查询 WIP 软件版本.
命令格式:AT+ WIPCFG=3
命令返回: 或 ERROR
测试结果:AT+WIPCFG=3
WIP Soft v201 on Open AT OS v411
OK Tech-Link T&E Limited 常用 AT 命令手册
- 3 -
注意: 使用 AT+WIPCFG=3 命令前,必须确保 Open AT 程序是开启状态(即 AT+WOPEN=1).
WIP Soft v201 代表 WIP 的软件版本是 V201, on Open AT OS v411 代表前面 v201 的
WIP 软件是基于 v411的 Opean AT 开发平台上开发的.
WIP 软件就是TCP/IP 协议站
1.10 AT+CSCS?
命令解释:查询终端适配器(TE)的字符集.
命令格式:AT+ CSCS?
命令返回:<字符集编码格式>
返回值通常是下列中的一项.
“ GSM” ----- GSM缺省符号集(参考 GSM 03.38 第 6.2.1 节).
“ PCCP437” ---- PC字符集代码页 437.
“ CUSTOM” ---- 用户自定义.
“ HEX” ---- 十六进制: (取值范围:00 到 FF。比如:052FE6 表示 3 个 8bit 字
符,转换为十进制,分别为 5、47、230,禁止转换为 ME原始字符集).
测试结果:AT+CSCS?
+CSCS: “ PCCP437”
OK
1.11 AT+CGSN
命令解释:查询模块的 IMEI 号码.
命令格式:AT+ CGSN
命令返回:
测试结果:AT+CGSN
012345678901234
OK
注意: 如果显示 012345678901234 表示模块没有写IMEI 号码,有 IMEI 号码的话
应该显示是 35xxxxxxxx (共 15 位数字).
1.12 ATI7
命令解释:查询语音编码特性
命令格式:ATI7
命令返回:SPEECH CODINGS: FR,EFR,HR,AMR
1.13 A TZ
命令解释:恢复默认设置
命令格式:ATZ
命令返回:OK
1.14 AT+CGMR (此命令功能同等于 ATI3)
命令解释:查询模块版本;
命令格式:AT+CGMR
命令返回:
+CMEERROR
测试结果:AT+CGMR
661_09gg.Q2686H 1925236 100506 11:13
OK Tech-Link T&E Limited 常用 AT 命令手册
- 4 -
解释:模块的 Firmware 版本号为 661
1.15 AT+IPR
命令解释:修改串口 1 波特率;
命令格式:AT+IPR=
命令返回:ERROR
OK
测试结果:AT+IPR=115200
OK
注意:串口波特率修改为 115200 后要把串口调试工具的波特率设为相应波
特率后模块才会有返回.
1.16 AT&W
命令解释:保存模块设置;
命令格式:AT&W
命令返回:OK
ERROR(保存不成功)
测试结果:AT&W
OK
1.17 ;&W
命令解释:连续保存命令
命令格式:ATxxx;&W (AT xxx 代表要设置的命令,紧跟;&W 表示执行此设置的
同时保存该设置)
命令返回:OK
例如要将模块的波特率设置成 115200 并保存它,则可以直接按如下操作:
测试结果:AT+IPR=115200;&W
1.18 AT+CGMI
命令解释:查询模块厂商的标识;
命令格式:AT+CGMI
命令返回:WAVECOM MODEM
测试结果:AT+CGMI
WAVECOM MODEM
1.19 AT+CGMM
命令解释:获取模块支持的频带;
命令格式:AT+CGMM
命令返回:MULTIBAND 900E 1800
900E
1800
1900
G850
MULTIBAND G850 1900
测试结果:AT+CGMM
MULTIBAND 900E 1800 (表示模块支持多频带,首选频带为 900E 1800)
Tech-Link T&E Limited 常用 AT 命令手册
- 5 -
1.20 A/
命令解释:重复上次命令;
命令格式:A/
命令返回:上一次 AT 命令返回的值
这命令重复前一个执行的命令
1.21 AT+CPOF
命令解释:关机;这个特殊的命令可停止 GSM软件堆栈和硬件层
命令格式:AT+CPOF
命令返回:OK
测试结果:AT+CPOF
OK
注: AT+CPOF用于停止 GSM软件堆栈,这命令的功能与 AT+CFUN=0 相同,
执行 AT+CFUN=1即可重新运行 GSM软件堆栈.
A T+CPOF=1用于停止 GSM硬件层,运行此命令后 AT 将失去回应,必需
对模块进行硬件复位模块方可重新工作.
❾ Linux中的at命令有什么用
at命令用来安排一个程序在未来的做一次一次性执行。所有提交的任务都被放在 /var/spool/at 目录下并且到了执行时间的时候通过atd守护进程来执行。还有不会的请参考《linux就该这么学》,针对各种linux疑难杂症,帮助linux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