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关系的属性
‘壹’ 数据库中域、元组、属性的关系
域----自定义的数据(属性或字段)类型
元组----即记录(数据表的行)
属性----即字段(数据表的列)
‘贰’ 数据库一个基本关系应该具有哪些性质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实际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特点:有一定的结构,有型与值之分,如整型、实型、字符型等。而数据的值给出了符合定型的值,如整型值15。
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并存放于统一的存储介质内,是多种应用数据的集成,并可被各个应用程序共享。
数据库存放数据是按数据所提供的数据模式存放的,具有集成与共享的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是数据库的核心。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
(1)数据模式定义:即为数据库构建其数据框架;
(2)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为数据模式的物理存取与构建提供有效的存取方法与手段;
(3)数据操纵:为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数据提供方便,如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等以及简单的算术运算及统计;
(4)数据的完整性、安生性定义与检查;
(5)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
(6)数据的服务:如拷贝、转存、重组、性能监测、分析等。
为完成以上六个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以下的数据语言:
(1)数据定义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
(2)数据操纵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如查询与增、删、改等;
(3)数据控制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
数据语言按其使用方式具有两种结构形式:交互式命令(又称自含型或自主型语言)宿主型语言(一般可嵌入某些宿主语言中)。
数据库管理员:对数据库进行规划、设计、维护、监视等的专业管理人员。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硬件平台(硬件)、软件平台(软件)五个部分构成的运行实体。
数据库应用系统:由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及应用界面三者组成。
文件系统阶段:提供了简单的数据共享与数据管理能力,但是它无法提供完整的、统一的、管理和数据共享的能力。
层次数据库与网状数据库系统阶段 :为统一与共享数据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系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数据的集成性 、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 、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1)概念模式: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
(2)外模式:也称子模式与用户模式。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
(3)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
数据库系统的两级映射:
(1)概念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射;
(2)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
‘叁’ 数据库属性是什么意思
数据库属性即是数据库字段,指数据库中表的列。
我们把表中的每一行叫做一个“记录”,每一个记录包含这行中的所有信息,就像在通讯录数据库中某个人全部的信息,但记录在数据库中并没有专门的记录名,常常用它所在的行数表示这是第几个记录。
字段是比记录更小的单位,字段集合组成记录,每个字段描述文献的某一特征,即数据项,并有唯一的供计算机识别的字段标识符。
(3)数据库关系的属性扩展阅读
数据库属性的数据类型介绍(以mysql为例):
1、数值类型,例如int、SMALLINT、MEDIUMINT、double、float等。
2、日期和时间类型,例如DATE、TIME、TIMESTAMP、DATETIME、YEAR等。
3、字符串类型,例如char、VARCHAR、blob、text、MEDIUMBLOB、MEDIUMTEXT等。
‘肆’ 关系数据库中表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最基本的属性 列和行
‘伍’ 数据库中属性组究竟是什么含义
属性组的含义就是一组具有相互联系的属性组合而成的。
属性是比如一张表格中的学号和姓名等。一个事物(实体)有多个属性。学生有学号、姓名、班级、性别、年龄等属性。属性组就是几个属性的集合。
关系数据库中“属性”的意思是表中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字段),每列都有属性名,也称之为列来或字段名,例如学号、姓名和专业码都是属性名。
Mysql数据库中表格属性的含义如下:
null:表示该列是否可以存储null。
key: 表示该列是否已编制索引。pri表示该列是表主键的一部分;uni表示该列是unique索引的一部分;null表示在列中某个给定值允许出现多次。
default:表示该列是否有默认值。如果有的话值是多少。
extra:表示可以获取的与给定列有关的附加信息,例如auto_increment等。
(5)数据库关系的属性扩展阅读
数据库中标称属性的特点:标称属性的值是一些符号或事物的名称。
每个值代表某种类别、编码、状态,因此标称属性又被看做是分类的(categorical)。
标称属性的值不具有有意义的序,而且不是定量的。(也就是说,给定一个对象集,找出这种属性的均值没有意义。
标称属性的注意事项:
这些值不必具有有意义的序,在计算机科学中,这些值也被看做是枚举的(enumeration)。
尽管标称属性的值是一些符号或“事物的名称”,但也可以用数表示这些符号或名称,如 hari_color,可以用 0 表示黑色,1 表示黄色
例子:hair_color(头发颜色)、marital_status(婚姻状况)、occupation(职业)。
‘陆’ 数据库的关系模型允许有多值属性(一个属性中可以有有多个值)吗
这句话是不对的,数据库中每一列的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所以说是不允许有多值的属性的。可以认为是必须符合第一范式,属性是不可能再分的。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以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其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它由表名,表头和表体三部分构成。
关系模型,分量。每一行对应的列的属性值,即为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6)数据库关系的属性扩展阅读:
关系模型中常用的关系操作包括:
选择(select)、投影(project)、连接(join)、除(Divide)、并(Union)、交(Intersection)、差(Difference)等查询(Query)操作和增加(Insert)、删除(Delete)、修改(Update)操作两大部分。查询的表达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关系模型允许定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体现了具体领域中的语义约束。
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实体完整性规则规定基本关系的所有主属性都不能取空值,而不仅是主码整体不能取空值。
实体完整性规则是针对基本关系而言的。一个基本表通常对应现实世界的一个实体集。例如学生关系对应于学生的集合。
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是可区分的,即它们具有某种唯一性标志。
相应地,关系模型中以主码作为唯一性标志。
主码中的属性即主属性不能取空值。所谓空值就是“不知道”或“无意义”的值。如果主属性取空值,就说明存在某个不可标识的实体,即存在不可区分的实体。
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对于基本关系S的主码K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的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柒’ 数据库中的非主属性和主属性、以及候选码和关键码分别指什么
1、非主属性
不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非主属性是相对与主属性来定义的。
2、主属性
在一个关系中,如果一个属性是构成某一个候选关键字(候选码)的属性集中的一个属性,则称它为主属性(Primeattribute)。
3、候选码
若关系中的一个属性或属性组的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且他的真子集不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这个属性或属性组做候选码。
4、关键码
关键码在数据结构中关键码指的是数据元素中能起标识作用的数据项,例如,书目信息中的登陆号和书名等。其中能起唯一标识作用的关键码称为“主关键码”,如登陆号;反之称为“次关键码”。
(7)数据库关系的属性扩展阅读
求解候选码基本算法的具体步骤:
第1 步,求关系模式R< U,F > 的最小函数依赖集F。
第2步,按照上面的定义,分别计算出UL,UR,UB(UL表示仅在函数依赖集中各依赖关系式左边出现的属性的集合;UR表示仅在函数依赖集中各依赖关系式右边出现的属性的集合;另记UB=U-UL-UR)。
第3步,若UL≠Φ,计算UL的闭包,若UL+=U,则UL为R的唯一的候选码,算法结束;若UL+≠U,转第4步,若UL=Φ,转第5步。
第4步,将UL依次与UB中的属性组合,利用上述的定义4判断该组合属性是否是候选码;找出所有的候选码后,算法结束。
第5步,对UB中的属性及属性组合利用上述的定义4依次进行判断;找出所有的候选码后,算法结束.。
‘捌’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的一个属性是什么
关系数据库必须是二维表,即必须满足一范式,其他的可以不满足
‘玖’ 关系的六个性质
1.关系中每列的数据属于同一个域,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列名被称为属性名,每一列的值被称为属性值,同一关系中的所有属性名必须是可区分的,即互不相同,同一属性所有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不同列允许对应同一个域,此时列名不能同时直接采用域名,当一个列唯一对应一个域时,其列名即可以直接采用域名,也可以重新命名.
3.一个关系中属性的次序在理论上可以任意,这表明一个关系只与属性,属性个数及元组内容在前,而与属性次序无关,但在一般实际数据库系统中,认为属性是先后有序的.
4.一个关系中的任意两个元组不允许完全相同,即不允许邮现重复元组,这与集合的概念是一致的,由此可知关系就是集合,当然这两个元组中,只要有一个分量值不同则这两个元组就不同.
5.一个关系中元组的次序可以任意,这表明具有相同元组而具有不同排列的每个关系为同一关系.
6.一个元组中的每个属性值都必须是单值,即不可再分,这就要求这个关系的结构不允许出现嵌套.
‘拾’ 关系 数据库中的复合属性和计算属性是什么意思啊求简单例子……
数据库属性即是数据库字段,指数据库中表的列。
把表中的每一行叫做一个“记录”,每一个记录包含这行中的所有信息,就像在通讯录数据库中某个人全部的信息,但记录在数据库中并没有专门的记录名,常常用它所在的行数表示这是第几个记录。
字段是比记录更小的单位,字段集合组成记录,每个字段描述文献的某一特征,即数据项,并有唯一的供计算机识别的字段标识符。
数据库的生命周期: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运行阶段、进一步修改阶段。
需求分析常用结构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结构化分析(简称SA)方法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用数据流图表达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对数据库设计来讲,数据字典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
(10)数据库关系的属性扩展阅读: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管理数据库而设计的电脑软件系统,一般具有存储、截取、安全保障、备份等基础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依据它所支持的数据库模型来作分类,例如关系式、XML;或依据所支持的计算机类型来作分类,例如服务器群集、移动电话;或依据所用查询语言来作分类,例如SQL、XQuery;或依据性能冲量重点来作分类,例如最大规模、最高运行速度;亦或其他的分类方式。不论使用哪种分类方式,一些DBMS能够跨类别,例如,同时支持多种查询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