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气泡算法

气泡算法

发布时间: 2022-09-08 02:38:05

Ⅰ 谁能讲一下冒泡排序原理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1,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2,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3,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2,算法稳定性:

冒泡排序就是把小的元素往前调或者把大的元素往后调。比较是相邻的两个元素比较,交换也发生在这两个元素之间。

所以,如果两个元素相等,是不会再交换的;如果两个相等的元素没有相邻,那么即使通过前面的两两交换把两个相邻起来,这时候也不会交换,所以相同元素的前后顺序并没有改变,所以冒泡排序是一种稳定排序算法。



    Ⅱ 计算机中冒泡排序是怎么回事

    冒泡排序你可以把一个数组的元素看成是一串气泡,每次都要比较相邻的两个气泡的大小,大的放下面,轻的放上面,
    第一轮比较完,所有气泡中最重的(也是最大的)放最下面,
    第二轮比较完后,第二大的气泡放倒数第二个位置
    依此类推,直到最轻的气泡在最上面,所有气泡从轻到重排放好,共比较n-1次(n是数组中元素个个数)

    给你个最常规的算法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a[10];
    int i,j;
    int temp=0;
    for(i=0;i<10;i++)//输入10个数组元素
    {
    printf("input %d number: ",i+1);
    scanf("%d",&a[i]);
    }

    printf("排序前数组元素:\n");//冒泡排序前输出10个数组元素
    for(i=0;i<10;i++)
    printf("%d\n",a[i]);
    printf("\n");

    for(i=0;i<9;i++)//冒泡排序算法,共9轮比较
    for(j=0;j<9-i;j++)//每一轮比较完,剩下的没有排序的元素就少一个
    if(a[j]>a[j+1])
    {
    temp=a[j];
    a[j]=a[j+1];
    a[j+1]=temp;
    }

    printf("排序后数组元素:\n");//冒泡排序后输出10个数组元素
    for(i=0;i<10;i++)
    printf("%d\n",a[i]);
    printf("\n");
    }

    Ⅲ 一个C气泡排序算法代码的读问题

    是说如果a[i]的值大于a[i+1] 执行大括号里的内容,用t做一个中间量,将a[i]的值和a[i+1]的值互换,由此推断是要求升序排列 ,先比较,再决定是否互换

    c语言冒泡算法!!!

    冒泡排序的算法分析与改进
    交换排序的基本思想是:两两比较待排序记录的关键字,发现两个记录的次序相反时即进行交换,直到没有反序的记录为止。
    应用交换排序基本思想的主要排序方法有: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冒泡排序

    1、排序方法
    将被排序的记录数组R[1..n]垂直排列,每个记录R[i]看作是重量为R[i].key的气泡。根据轻气泡不能在重气泡之下的原则,从下往上扫描数组R:凡扫描到违反本原则的轻气泡,就使其向上"飘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最后任何两个气泡都是轻者在上,重者在下为止。
    (1)初始
    R[1..n]为无序区。

    (2)第一趟扫描
    从无序区底部向上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气泡的重量,若发现轻者在下、重者在上,则交换二者的位置。即依次比较(R[n],R[n-1]),(R[n-1],R[n-2]),…,(R[2],R[1]);对于每对气泡(R[j+1],R[j]),若R[j+1].key<R[j].key,则交换R[j+1]和R[j]的内容。
    第一趟扫描完毕时,"最轻"的气泡就飘浮到该区间的顶部,即关键字最小的记录被放在最高位置R[1]上。

    (3)第二趟扫描
    扫描R[2..n]。扫描完毕时,"次轻"的气泡飘浮到R[2]的位置上……
    最后,经过n-1 趟扫描可得到有序区R[1..n]
    注意:
    第i趟扫描时,R[1..i-1]和R[i..n]分别为当前的有序区和无序区。扫描仍是从无序区底部向上直至该区顶部。扫描完毕时,该区中最轻气泡飘浮到顶部位置R[i]上,结果是R[1..i]变为新的有序区。

    2、冒泡排序过程示例
    对关键字序列为49 38 65 97 76 13 27 49的文件进行冒泡排序的过程

    3、排序算法
    (1)分析
    因为每一趟排序都使有序区增加了一个气泡,在经过n-1趟排序之后,有序区中就有n-1个气泡,而无序区中气泡的重量总是大于等于有序区中气泡的重量,所以整个冒泡排序过程至多需要进行n-1趟排序。
    若在某一趟排序中未发现气泡位置的交换,则说明待排序的无序区中所有气泡均满足轻者在上,重者在下的原则,因此,冒泡排序过程可在此趟排序后终止。为此,在下面给出的算法中,引入一个布尔量exchange,在每趟排序开始前,先将其置为FALSE。若排序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则将其置为TRUE。各趟排序结束时检查exchange,若未曾发生过交换则终止算法,不再进行下一趟排序。

    (2)具体算法
    void BubbleSort(SeqList R)
    { //R(l..n)是待排序的文件,采用自下向上扫描,对R做冒泡排序
    int i,j;
    Boolean exchange; //交换标志
    for(i=1;i<n;i++){ //最多做n-1趟排序
    exchange=FALSE; //本趟排序开始前,交换标志应为假
    for(j=n-1;j>=i;j--) //对当前无序区R[i..n]自下向上扫描
    if(R[j+1].key<R[j].key){//交换记录
    R[0]=R[j+1]; //R[0]不是哨兵,仅做暂存单元
    R[j+1]=R[j];
    R[j]=R[0];
    exchange=TRUE; //发生了交换,故将交换标志置为真
    }
    if(!exchange) //本趟排序未发生交换,提前终止算法
    return;
    } //endfor(外循环)
    } //BubbleSort
    4、算法分析
    (1)算法的最好时间复杂度
    若文件的初始状态是正序的,一趟扫描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关键字比较次数C和记录移动次数M均达到最小值:
    Cmin=n-1
    Mmin=0。
    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O(n)。

    (2)算法的最坏时间复杂度
    若初始文件是反序的,需要进行n-1趟排序。每趟排序要进行n-i次关键字的比较(1≤i≤n-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
    Cmax=n(n-1)/2=O(n2)
    Mmax=3n(n-1)/2=O(n2)
    冒泡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2)。

    (3)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
    虽然冒泡排序不一定要进行n-1趟,但由于它的记录移动次数较多,故平均时间性能比直接插入排序要差得多。

    (4)算法稳定性
    冒泡排序是就地排序,且它是稳定的。

    5、算法改进
    上述的冒泡排序还可做如下的改进:
    (1)记住最后一次交换发生位置lastExchange的冒泡排序
    在每趟扫描中,记住最后一次交换发生的位置lastExchange,(该位置之前的相邻记录均已有序)。下一趟排序开始时,R[1..lastExchange-1]是有序区,R[lastExchange..n]是无序区。这样,一趟排序可能使当前有序区扩充多个记录,从而减少排序的趟数。具体算法【参见习题】。

    (2) 改变扫描方向的冒泡排序
    ①冒泡排序的不对称性
    能一趟扫描完成排序的情况:
    只有最轻的气泡位于R[n]的位置,其余的气泡均已排好序,那么也只需一趟扫描就可以完成排序。
    【例】对初始关键字序列12,18,42,44,45,67,94,10就仅需一趟扫描。
    需要n-1趟扫描完成排序情况:
    当只有最重的气泡位于R[1]的位置,其余的气泡均已排好序时,则仍需做n-1趟扫描才能完成排序。
    【例】对初始关键字序列:94,10,12,18,42,44,45,67就需七趟扫描。

    ②造成不对称性的原因
    每趟扫描仅能使最重气泡"下沉"一个位置,因此使位于顶端的最重气泡下沉到底部时,需做n-1趟扫描。

    ③改进不对称性的方法
    在排序过程中交替改变扫描方向,可改进不对称性。

    Ⅳ 冒泡排序法是什么

    冒泡排序的英文Bubble Sort,是一种最基础的交换排序。

    大家一定都喝过汽水,汽水中常常有许多小小的气泡,哗啦哗啦飘到上面来。这是因为组成小气泡的二氧化碳比水要轻,所以小气泡可以一点一点向上浮动。而我们的冒泡排序之所以叫做冒泡排序,正是因为这种排序算法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像小气泡一样,根据自身大小,一点一点向着数组的一侧移动。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 具体如何来移动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栗子: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Ⅵ 气泡法的算法示例

      49 13 13 13 13 13 13 13
      38 49 27 27 27 27 27 27
      65 38 49 38 38 38 38 38
      97 65 38 49 49 49 49 49
      76 97 65 49 49 49 49 49
      13 76 97 65 65 65 65 65
      27 27 76 97 76 76 76 76
      49 49 49 76 97 97 97 97
      Procere BubbleSort(Var R : FileType) //从下往上扫描的起泡排序//
      Begin
      For I := 1 To N-1 Do //做N-1趟排序//
      begin
      NoSwap := True; //置未排序的标志//
      For J := N - 1 DownTo 1 Do //从底部往上扫描//
      begin
      If R[J+1]< R[J] Then //交换元素//
      begin
      Temp := R[J+1]; R[J+1 := R[J]; R[J] := Temp;
      NoSwap := False
      end;
      end;
      If NoSwap Then Return//本趟排序中未发生交换,则终止算法//
      end
      End; //BubbleSort//
      该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为O(n^2),算法为稳定的排序方

      Ⅶ c语言中的气泡法是怎么回事啊

      又称冒泡排序法。
      基本思路:对尚未排序的各元素从头到尾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是否逆序(与欲排顺序相反),若逆序就交换这两元素,经过第一轮比较排序后便可把最大(或最小)的元素排好,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把剩下的元素逐个进行比较,就得到了你所要的顺序。可以看出如果有 n 个元素,那么一共要进行 n-1 轮比较,第 i 轮要进行 j=n-i 次比较。(如:有5个元素,则要进行5-1轮比较。第3轮则要进行5-3次比较)

      下面使用c++语言编写
      #include<iostream.h>
      void main()
      {
      int a[n],i,j,temp;
      cout<<"请输入数字:"<<endl;
      for(i=0;i<=n;i++)
      cin>>a; //依次输入n个整数
      for(i=0;i<n;i++)
      {
      for(j=i+1;j<n;j++)
      if(a<a[j]) //利用临时变量temp交换顺序
      { temp=a[j];
      a[j]=a;
      a=temp;
      }
      cout<<a<<' '; //依次输出结果
      }

      Ⅷ 什么是冒泡法[详细的讲下]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Sort
      基本概念
      冒泡排序的基本概念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重复以上过程,仍从第一对数开始比较(因为可能由于第2个数和第3个数的交换,使得第1个数不再大于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一直比较到最小数前的一对相邻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第二趟结束,在倒数第二个数中得到一个新的最小数。如此下去,直至最终完成排序。
      由于在排序过程中总是小数往前放,大数往后放,相当于气泡往上升,所以称作冒泡排序。
      用二重循环实现,外循环变量设为i,内循环变量设为j。外循环重复9次,内循环依次重复9,8,...,1次。每次进行比较的两个元素都是与内循环j有关的,它们可以分别用a[j]和a[j+1]标识,i的值依次为1,2,...,9,对于每一个i, j的值依次为1,2,...10-i。
      产生
      在许多程序设计中,我们需要将一个数列进行排序,以方便统计,常见的排序方法有冒泡排序,二叉树排序,选择排序等等。而冒泡排序一直由于其简洁的思想方法和比较高的效率而倍受青睐。
      排序过程
      设想被排序的数组R[1..N]垂直竖立,将每个数据元素看作有重量的气泡,根据轻气泡不能在重气泡之下的原则,从下往上扫描数组R,凡扫描到违反本原则的轻气泡,就使其向上"漂浮",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最后任何两个气泡都是轻者在上,重者在下为止。
      算法示例
      49 13 13 13 13 13 13 13
      38 49 27 27 27 27 27 27
      65 38 49 38 38 38 38 38
      97 65 38 49 49 49 49 49
      76 97 65 49 49 49 49 49
      13 76 97 65 65 65 65 65
      27 27 76 97 76 76 76 76
      49 49 49 76 97 97 97 97
      Procere BubbleSort(Var R : FileType) //从下往上扫描的起泡排序//
      Begin
      For I := 1 To N-1 Do //做N-1趟排序//
      begin
      NoSwap := True; //置未排序的标志//
      For J := N - 1 DownTo 1 Do //从底部往上扫描//
      begin
      If R[J+1]< R[J] Then //交换元素//
      begin
      Temp := R[J+1]; R[J+1 := R[J]; R[J] := Temp;
      NoSwap := False
      end;
      end;
      If NoSwap Then Return//本趟排序中未发生交换,则终止算法//
      end
      End; //BubbleSort//
      该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为O(n2),算法为稳定的排序方
      冒泡排序c++代码
      #include <iostream.h>
      void BubbleSort(int* pData,int Count)
      {
      int iTemp;
      for(int i=1;i<Count;i++)
      {
      for(int j=Count-1;j>=i;j--)
      {
      if(pData[j]<pData[j-1])
      {
      iTemp = pData[j-1];
      pData[j-1] = pData[j];
      pData[j] = iTemp;
      }
      }
      }
      }
      void main()
      {
      int data[] = {10,9,8,7,6,5,4};
      BubbleSort(data,7);
      for (int i=0;i<7;i++)
      cout<<data[i]<<" ";
      cout<<"\n";
      }
      冒泡排序Ruby代码
      def bubble(arr)
      (arr.length-1).downto(1) do |j|
      a1 = arr.p
      j.times do |i|
      if arr > arr[i+1]
      arr,arr[i+1] = arr[i+1],arr
      end
      end
      break if a1 == arr
      end
      arr
      end
      冒泡排序Java代码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 []){
      int temp=0;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 i++) {
      for (int j = 0; j < a.length - i - 1; j++){
      if (a[j]>a[j + 1]){ //把这里改成大于,就是升序了
      temp=a[j];
      a[j]=a[j + 1];
      a[j + 1]=temp;
      }
      }
      }
      }
      冒泡排序Visual Basic代码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a, c As Variant
      Dim i As Integer, temp As Integer, w As Integer
      a = Array(12, 45, 17, 80, 50)
      For i = 0 To UBound(a) - 1
      If (a(i) > a(i + 1)) Then '若是递减,改为a(i)<a(i+1)
      temp = a(i)
      a(i) = a(i + 1)
      a(i + 1) = temp
      End If
      Next
      For Each c In a
      Print c;
      Next
      End Sub
      冒泡排序Pascal代码
      <i id="bks_9tjbxut2">program bubblesort;
      const
      N=20;
      MAX=10;
      var
      a:array[1..N] of 1..MAX;
      temp,i,j:integer;
      begin
      randomize;
      for i:=1 to N do a:=1+random(MAX);
      writeln('Array before sorted:');
      for i:=1 to N do write(a,' ');
      writeln;
      for i:=N-1 downto 1 do
      for j:=1 to i do
      if a[j]<a[j+1] then
      begin
      temp:=a[j];
      a[j]:=a[j+1];
      a[j+1]:=temp
      end;
      writeln('Array sorted:');
      for i:=1 to N do write(a,' ');
      writeln;
      writeln('End sorted.');
      readln;
      end.
      冒泡排序C#代码
      publ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ay) {
      int length = array.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 2; i++) {
      for (int j = length - 1; j >= 1; j--) {
      if (array[j] < array[j - 1] ) {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 - 1];
      array[j - 1] = temp;
      }
      }
      }
      }
      冒泡排序Python代码
      #algo
      def bubble(list):
      count = len(list) -1
      while count > 0 :
      i = 0
      onceflag = True
      while i < count :
      if int(list) > int(list[i+1]) :
      tmp = list
      list = list [i+1]
      list[i+1] =tmp
      onceflag = False
      i = i + 1
      if onceflag : return list
      count = count - 1
      return list
      #test
      li = [1,9,8,5,4,3,6,7,0,2]
      print bubble(li)
      冒泡排序法的改进
      比如用冒泡排序将4、5、7、1、2、3这6个数排序。在该列中,第二趟排序结束后,数组已排好序,但计算机此时并不知道已经反排好序,计算机还需要进行一趟比较,如果这一趟比较,未发生任何数据交换,则知道已排序好,可以不再进行比较了。因而第三趟比较还需要进行,但第四、五趟比较则是不必要的。为此,我们可以考虑程序的优化。
      为了标志在比较中是否进行了,设一个布尔量flag。在进行每趟比较前将flag置成true。如果在比较中发生了数据交换,则将flag置为false,在一趟比较结束后,再判断flag,如果它仍为true(表明在该趟比较中未发生一次数据交换)则结束排序,否则进行下一趟比较。
      性能分析
      若记录序列的初始状态为"正序",则冒泡排序过程只需进行一趟排序,在排序过程中只需进行n-1次比较,且不移动记录;反之,若记录序列的初始状态为"逆序",则需进行n(n-1)/2次比较和记录移动。因此冒泡排序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n)。

      Ⅸ 起泡排序和冒泡排序是不是一个概念

      C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最简单的排序方法是冒泡排序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的元素看作是竖着排列的“气泡”,较小的元素比较轻,从而要往上浮。 在冒泡排序算法中我们要对这个“气泡”序列处理若干遍。所谓一遍处理,就是自底向上检查一遍这个序列,并时刻注意两个相邻的元素的顺序是否正确。如果发现两个相邻元素的顺序不对,即“轻”的元素在下面,就交换它们的位置。显然,处理一遍之后,“最轻”的元素就浮到了最高位置;处理二遍之后,“次轻”的元素就浮到了次高位置。在作第二遍处理时,由于最高位置上的元素已是“最轻”元素,所以不必检查。一般地,第i遍处理时,不必检查第i高位置以上的元素,因为经过前面i-1遍的处理,它们已正确地排好序。 这个算法可实现如下。

      C语言程序:(TC 2.0通过) void doit(float* in,int count) { int x; int y; float temp; for(y=0;y<count-1;y++) { for(x=1;x<count-y;x++) { if((*(in+x))>(*(in+x-1))) { temp=(*(in+x-1)); (*(in+x-1))=(*(in+x)); (*(in+x))=temp; } } } }

    热点内容
    随机启动脚本 发布:2025-07-05 16:10:30 浏览:519
    微博数据库设计 发布:2025-07-05 15:30:55 浏览:20
    linux485 发布:2025-07-05 14:38:28 浏览:300
    php用的软件 发布:2025-07-05 14:06:22 浏览:751
    没有权限访问计算机 发布:2025-07-05 13:29:11 浏览:428
    javaweb开发教程视频教程 发布:2025-07-05 13:24:41 浏览:690
    康师傅控流脚本破解 发布:2025-07-05 13:17:27 浏览:235
    java的开发流程 发布:2025-07-05 12:45:11 浏览:681
    怎么看内存卡配置 发布:2025-07-05 12:29:19 浏览:279
    访问学者英文个人简历 发布:2025-07-05 12:29:17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