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物理图
‘壹’ 数据库体系结构分为三级:外部级、概念级和什么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成三级:外部级、概念级和内部级。
1、外部级
外部级最接近用户是单个用户所能看到的数据特征,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外模式”。
2、概念级
概念级涉及到所有用户的数据定义,也就是全局性的数据视图,全局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概念模式”。
3、内部级
内部级最接近于物理存储设备,涉及到物理数据存储的结构。物理视图的描述称为“内模式”。
拓展资料: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数据库在三个级别(层次)上的抽象,使用户能够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物理表示和存储。
实际上 ,对于一个数据库系统而言一有物理级数据库是客观存在的,它是进行数据库操作的基础,概念级数据库中不过是物理数据库的一种逻辑的、抽象的描述(即模式),用户级数据库则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它是概念级数据库的一个子集(外模式)。
‘贰’ 在 数据库范式中逻辑图和物理图有什么区别
简单说来,逻辑图不考虑存储和分布,物理图=逻辑图+存储和分布,一般表现为实体-对象模型或者ER图
‘叁’ 数据库课程设计实例 JSP ER 逻辑图 物理图 流程图
JSP文件---------- Servlet ------ JAVABean -----------SQL---------------- Servlet------------JSP
‘肆’ 数据库概念图和数据库物理图
数据库概念图图是让你或者其他开发人员更直观的了解数据库中各个表的关系。
可以从数据库概念图生产数据库物理图。当然生成的物理图还需要设计补充各种详细的字段信息。数据库物理图是可以直接生成数据库的(如果你是用的数据库受到当前PowerDesigner支持的话)。
E-R也应该给出,那个是说明系统中各个实体之间关系的,虽然某种一定程度上会跟数据库概念图重复,不过这是描述系统的不同角度。
‘伍’ 物理图是怎样绘制的呢
首先,科学家从人类的DNA中鉴定出15000种单一的遗传标记——序列标签位点STS。这些STS各约300个碱基大小,在基因组中仅出现一次,然后,通过筛选含有人基因组DNA片段的酵母人工染色体库(YAC)来确定这些STS标记在基因组上的顺序。YAC库就是一个含有人类染色体约1MbP大小片段的酵母人工染色体克隆群,约三万个克隆。如果2个STS标记间距小于1Mb,它们将可能存在于同一个YAC克隆中。这样,利用自动的机器,分别以STS片段为标记探针对每个YAC染色体DNA进行PCR扩增,接着将反应产物转移至一种可吸附DNA的支持物上,鉴定出阳性克隆,然后将结果输入数据库中,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就可确定这些STS的顺序。如果要更精确地确定STS之间的准确距离,还可结合利用称之为BAC和MAC的技术。BAC是细菌人工染色体的简称,可克隆长度为80~200Kb的异源DNA片段,确定距离较近的STS标志。MAC则是以哺乳动物细胞作为宿主细胞的人工染色体技术,作为异源DNA片段的载体,MAC所装载的异源DNA片段长度可达10Mb左右,比YAC容量大,这样,间隔较大的STS标记间的距离也可以确定了。最终,以STS为物理标志的物理图谱就绘制成功了。
人类基因组物理图的问世是基因组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被遗传学家誉为20世纪的“生命(生物学)周期表”。与门捷列夫在100多年前所发现的元素周期表相比,意义同样重大和深远。利用一张遗张图,研究人员可将一种特定的遗传病的遗传模式同标记顺序的遗传模式进行比较,迅速确定引起该遗传病的基因的位置。然后,计算机把数据固定在物理图框架内。遗传图与物理图结合在一起,就能迅速确定与疾病有联系的基因。物理图问世标志着离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仅有一步之遥了。
‘陆’ 数据库中 概念模型,数据结构模型和物理模型三大类的典型代表分别是什么
概念模型:只是一种设计思想,设计E_R图的思想
数据结构模型
:就是画
E-R图物理模型:就是做数据库啦
‘柒’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指的是什么
Log File物理结构
log block结构分为日志头段、日志记录、日志尾部
Block Header,占用12字节
Data部分
Block tailer,占用4字节
Block Header
这个部分是每个Block的头部,主要记录的块的信息
Block Number,表示这是第几个block,占用4字节,是通过LSN计算得来的,占用4字节
Block data len,表示该block中有多少字节已经被使用了,占用2字节
First Rec offet,表示该block中作为第一个新的mtr开始的偏移量,占用2字节
Checkpoint number,表示该log block最后被写入时的检查点的值,占用4字节
‘捌’ 数据库表的物理结构是什么
Log File物理结构
log block结构分为日志头段、日志记录、日志尾部
Block Header,占用12字节
Data部分
Block tailer,占用4字节
Block Header
这个部分是每个Block的头部,主要记录的块的信息
Block Number,表示这是第几个block,占用4字节,是通过LSN计算得来的,占用4字节
Block data len,表示该block中有多少字节已经被使用了,占用2字节
First Rec offet,表示该block中作为第一个新的mtr开始的偏移量,占用2字节
Checkpoint number,表示该log block最后被写入时的检查点的值,占用4字节
‘玖’ 数据库中物理层、逻辑层、视图层的区别
数据库中物理层、逻辑层、视图层的区别为:层数不同、主要功能不同、媒介不同。
一、层数不同
1、物理层:物理层位于三层构架的最下层,与用户直接接触,将操作结果反馈到逻辑层。
2、逻辑层:逻辑层在三层构架中位于视图层与物理层中间位置,同时也是视图层与物理层的桥梁,实现三层之间的数据连接和指令传达。
3、视图层:视图层位于三层构架的最上层,与用户直接接触。
二、主要功能不同
1、物理层:物理层实现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
2、逻辑层:逻辑层对具体问题进行逻辑判断与执行操作。
3、视图层:视图层是实现系统数据的传入与输出。
三、媒介不同
1、物理层:物理层的媒介为数据库系统。
2、逻辑层:逻辑层的媒介为BBL 系统。
3、视图层:视图层的媒介为Web浏览页面。
‘拾’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一般可将数据库结构设计分为四个阶段,即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把概念模型,例如E-R图转换成所选用的具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在设计关系模型时,为了将来查询统计的需要,也有些是为了标准化的需要,对于某些属性要采用代码。
对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求取与应用需要相适应的物理结构的过程称为数据库物理设计。这种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对于关系数据库系统,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由DBMS决定并自动实现,我们物理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在网络环境下数据库的分布及索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