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dvhop算法

dvhop算法

发布时间: 2022-09-11 04:36:20

⑴ 距离-向量算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RIP路由表是怎样进行寻址工作的与OSPF路由比较有什么特点

distance-vector 相对简单,自然问题也多,适用范围也很局限
它的原理,就是定期(rip是30s)相互通告完整的路由表,以此达到全网路由器都拥有完整的“地图”。简单地说这就是它的原理。
在每个路由器收到来自其他路由器的路由表,会进行一些计算(rip为例):
1.如果没有,就添加到自己的路由表中
2.如果有,比较自己的metric(rip是以hop来计算的,16跳不可达)。如果比自己的大,扔掉;反之,加上1,添加到路由表。
这里面有很严重的实现问题,就是环路!rip有水平分割、毒性逆转、最大跳数、抑制计时器、触发更新等来防环,但注意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上面是你前两问的回答,具体的不清楚的话,你可以查阅相关书籍-------------------
ospf有什么特点?
相对官方的说法有八大特点(来自CCNA学习指南中文版(第六版))
但不要教条于此,特点说白了是与其他路由协议相比而言,无比较就无特点可言。
也不要以为 ospf就这个八大特点就没了其他内容,ospf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有兴趣可以看看RFC文档,比如RFC2328。

1.ospf抛弃了rip以跳数来计算metric的方式,ospf的开销计算与BW有关,ospf称开销为COST,其实是一样的东西。
2.支持VLSM。
实际上ripv2支持
3.收敛较rip快速
4.ospf提出了一个新的网络架构。而不像rip是平面式的,即hierarchy(等级制度)。
它对网络进行分级,backbone area和regular area(骨干区域和常规区域)
还有细分,比如stub,nssa等
这种分级以后你在学网络甚至生活中就会发现其优势和重要的地方,(关于ospf划分区域的优点这里不细说了,你可以上网或看书),华为的第一篇RFC文档说的就是mpls的分级。
5.运用SPF算法,形成树状路径。摒弃了rip的dv算法产生路由自换带来的麻烦。这点根本上防环!
其实现与LSA有关。
这一点是ospf的重中之重!!
6.支持路由验证
实际上ripv2也支持
7.OSPF对负载分担支持较好
8.组播发送报文
DR/BDR 224.0.0.5
DRother 224.0.0.6
实际上ripv2也是 224.0.0.9

以上是我根据书上的总结,不是照搬书上的,所以具体的要看书。
说了上面这些rip和ospf的大框架就出来了。记住只是大框架,有很多细的东西,要看书,或上网查资料。ospf是与rip完全不一样的协议,讲起来,光比较是不行的,很多东西是rip涉及不到的。比如邻接,spf,area,flood等等。
其实你也发现,ospf是可以说是解决rip的缺陷。当初制定ospf也是这个目的。
你很好,注意协议间的比较,这很重要!
加油!

⑵ 请问有无线传感器网I加权质心算法matlab代码吗

[capture-of-moving.rar] -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视频图像的基础上用!"#$ & ’(( )*+ 实现运动目标形心捕获的具体程序"从而可以实现运动 目标的位置检测 程序运用改进的形心算法计算目标图形 的中心坐标"并使用了计时器函数实时显示坐标变化值
[codebook.rar] - 实现了基于码书的运动检测,并有与其他的检测算法做对比,例如MOG,Bayes,三帧差分等。
[xin.rar] - 无线传感器网络加权质心自定位算法中加权质心算法仿真

[qq1_2.rar] - 3种定位算法(多边:3 边及4边 最小二乘 质心)的主程序
[802.11opnet.rar] - 802.11opnet,802.11在OPNET中的仿真代码
[rssic.rar]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加权质心算法,用matlab编程的,需要的可以参考
[Simulation1.rar] - 本程序先使用RSSI中对数常态模型来测距离,然后用三边测量法来计算未知节点的坐标。
[RSSIxin.rar] - 基于RSSI测距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改进质心定位算法
[xinsuanfa2.rar]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质心算法,并有锚节点比例和误差分析
[myDVHOP.rar] - 一种基于RSSI的DV-HOP加权算法,该算法基于节点接收信标节点位置元组时的信号强度(RSSI)对邻居节点间跳数进行加权处理,将节点间的跳数与距离相关联,仿真试验结果证明该加权算法可大大提高定位精度。

⑶ EIGRP 和RIPv2 哪方面的功能不同

1.使用算法不同,EIGRP(DUAL算法),RIPv2(Bellman-Ford的DV算法);
2.度量值不同,EIGRP采用复合度量值(带宽,时延,可靠性,负载,MTU),RIPv2仅采用跳数作度量,而且有最大跳数(16跳)的限制;
3.组播地址不同,EIGRP(224.0.0.10),RIPv2(224.0.0.9);
4.管理距离不同,EIGRP为90(当然EIGRP summary为5),RIPv2为120,也即EIGRP计算的路由条目可信度要比RIPv2高;
5.工作层次不同,EIGRP可以看作工作在网络层,而RIPv2则是使用UDP 520的应用层(由于RIP使用UDP的关系也导致了其数据包的发送可靠性的保证相对较低,而EIGRP则有重传等可靠性机制);
6.EIGRP支持非等价负载均衡(通过修改variance值),RIPv2仅为等价负载均衡;
7.EIGRP能够定义不同的EIGRP AS,RIPv2不能且也不支持多进程;
8.根据算法及运行原理的不同,EIGRP与RIPv2的timer也会有所不同,EIGRP主要为hello(5s/60s),holddown(15s/180s);RIPv2为Update(25.5~30s),invalid(180s),flush(240s),holddown(180s);而且EIGRP可根据拓扑表的后备路由对路由的失效进行快速的收敛,RIPv2则没有这类表以及这些能力...

暂时总结这些,总的来说,RIP相对于EIGRP来说,应该应用在网络规模较小,扩展性要求不太高的网络..

⑷ 无线网络(Wi-Fi) 毕业设计

相关范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定位算法开题报告

1.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是由许多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的形式组成的一种特殊的Ad-hoc网络,每一个传感器节点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等组成,此外还可能包括与应用相关的其他部分,比如定位系统、动力系统等。借助于内置多样的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湿度、气压、化学等我们感兴趣的物理现象。

2.研究动机:

传感器节点的自身定位是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基础。例如目标监测与跟踪、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许多应用都要求网络节点预先知道自身的位置,并在通信和协作过程中利用位置信息完成应用要求。若没有位置信息,传感器节点所采集的数据几乎是没有应用价值的。所以,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中,节点的定位成为关键的问题。

3.研究意义:

最早期的基于无线网络的室内定位系统,都采用了额外的硬件和设备,如AT&T Cambridge的Active Bat系统,采用了超声波测距技术,定位的物体携带由控制逻辑、无线收发器和超声波换能器组成的称为Bat的设备,发出的信号由安装在房间天花板上的超声波接收器接收,所有接收器通过有线网络连接;在微软的RADAR系统中,定位目标要携带具有测量RF信号强度的传感器,还要有基站定期发送RF信号,在事先实现的RF信号的数据库中查询实现定位;MIT开发了最早的松散耦合定位系统Cricket,锚节点(预先部署位置的节点)随机地同时发射RF和超声波信号,RF信号中包括该锚节点的位置,未知节点接收这些信号,然后使用TDOA技术测量与锚节点的距离来实现定位。

以上系统都需要事先的网络部署或数据生成工作,无法适用于Ad-hoc网络。现阶段研究较多的是不基于测距(Range-free)的定位算法,这样就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还可以减小传感器节点的体积。

4.研究目标:

(1) 较小的能耗

传感器节点所携带能源有限和不易更换的特点要求定位算法应该是低能耗的。

(2) 较高的定位精度

这是衡量定位算法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以误差与无线射程的比值来计算,20%表示定位误差相当于节点无线射程的20%。

(3) 计算方式是分布式的

分布式的定位算法,即计算节点位置的工作在节点本地完成,分布式算法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的传感器网络。

(4) 较低的锚节点密度

锚节点定位通常依赖人工部署或GPS实现。大量的人工部署不适合Ad-hoc网络,而且锚节点的成本比普通节点要高两个数量级。

(5) 较短的覆盖时间。

5.参考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作者:Edgar H. Callaway. Jr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理论及应用》作者:王殊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研究》作者:端木庆敏 Publish: 2007-10-18 Hits:59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究》作者:申屠明2007-07-1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身定位算法的研究(硕士)》来自:中国文档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DV-Hop定位算法的改进》作者:龚思来2007年07月13日

其他相关:

http://www.jianshewang.com/lunwen/cheng/txx/200811/2200.html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⑸ 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4.2.1 概述

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与计算机的研究几乎是同步发展的。1943年心理学家McCulloch和数学家Pitts合作提出了形式神经元的数学模型,20世纪50年代末,Rosenblatt提出了感知器模型,1982年,Hopfiled引入了能量函数的概念提出了神经网络的一种数学模型,1986年,Rumelhart及LeCun等学者提出了多层感知器的反向传播算法等。

神经网络技术在众多研究者的努力下,理论上日趋完善,算法种类不断增加。目前,有关神经网络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多,出版了不少有关基础理论的着作,并且现在仍是全球非线性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神经网络是一种通过模拟人的大脑神经结构去实现人脑智能活动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它具有人脑的基本功能,但又不是人脑的真实写照。它是人脑的一种抽象、简化和模拟模型,故称之为人工神经网络(边肇祺,2000)。

人工神经元是神经网络的节点,是神经网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有关神经元的模型种类繁多,最常用最简单的模型是由阈值函数、Sigmoid 函数构成的模型(图 4-3)。

储层特征研究与预测

以上算法是对每个样本作权值修正,也可以对各个样本计算δj后求和,按总误差修正权值。

⑹ dvhop 算法中,定位误差跟信标节点的个数与通信距离关系 我仿真出来的结果不太正确 哪位大侠指点下

你运行下这个程序,应该是正确的。
%~~~~~~~~~~ DV-Hop算法 ~~~~~~~~~~ ~~~~~~~~~~ ~~~~~~~~~~
% BorderLength-----正方形区域的边长,单位:m
% NodeAmount-------网络节点的个数
% BeaconAmount---信标节点数
% Sxy--------------用于存储节点的序号,横坐标,纵坐标的矩阵
%Beacon----------信标节点坐标矩阵;BeaconAmount*BeaconAmount
%UN-------------未知节点坐标矩阵;2*UNAmount
% Distance------未知节点到信标节点距离矩阵;2*BeaconAmount
%h---------------节点间初始跳数矩阵
%X---------------节点估计坐标初始矩阵,X=[x,y]'
% R------------------节点的通信距离,一般为10-100m
clear,close all;
BorderLength=100;
NodeAmount=100;
BeaconAmount=8;
UNAmount=NodeAmount-BeaconAmount;
R=50;
% D=zeros(NodeAmount,NodeAmount);%未知节电到信标节点距离初始矩阵;BeaconAmount行NodeAmount列
h=zeros(NodeAmount,NodeAmount);%初始跳数为0;BeaconAmount行NodeAmount列
X=zeros(2,UNAmount);%节点估计坐标初始矩阵
%~~~~~~~~~在正方形区域内产生均匀分布的随机拓扑~~~~~~~~~~~~~~~~~~~~
C=BorderLength.*rand(2,NodeAmount);
%带逻辑号的节点坐标
Sxy=[[1:NodeAmount];C];
Beacon=[Sxy(2,1:BeaconAmount);Sxy(3,1:BeaconAmount)];%信标节点坐标
UN=[Sxy(2,(BeaconAmount+1):NodeAmount);Sxy(3,(BeaconAmount+1):NodeAmount)];%未知节点坐标
%画出节点分布图
plot(Sxy(2,1:BeaconAmount),Sxy(3,1:BeaconAmount),'r*',Sxy(2,(BeaconAmount+1):NodeAmount),Sxy(3,(BeaconAmount+1):NodeAmount),'k.')
xlim([0,BorderLength]);
ylim([0,BorderLength]);
title('* 红色信标节点 . 黑色未知节点')
%~~~~~~~~~~~~~~~~~~~~~~~~~~~~初始化节点间距离、跳数矩阵~~~~~~~~~~~~~~~~~~~~~~
for i=1:NodeAmount
for j=1:NodeAmount
Dall(i,j)=((Sxy(2,i)-Sxy(2,j))^2+(Sxy(3,i)-Sxy(3,j))^2)^0.5;%所有节点间相互距离
if (Dall(i,j)<=R)&(Dall(i,j)>0)
h(i,j)=1;%初始跳数矩阵
elseif i==j
h(i,j)=0;
else h(i,j)=inf;
end
end
end
%~~~~~~~~~~~最短路经算法计算节点间跳数~~~~~~~~~~~~~~~~~~~~
for k=1:NodeAmount
for i=1:NodeAmount
for j=1:NodeAmount
if h(i,k)+h(k,j)<h(i,j)%min(h(i,j),h(i,k)+h(k,j))
h(i,j)=h(i,k)+h(k,j);
end
end
end
end
h
%~~~~~~~~~~~~~求每个信标节点的校正值~~~~~~~~~~~~~~~~~~~~~~~~~~
h1=h(1:BeaconAmount,1:BeaconAmount);
D1=Dall(1:BeaconAmount,1:BeaconAmount);
for i=1:BeaconAmount
dhop(i,1)=sum(D1(i,:))/sum(h1(i,:));%每个信标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
end
D2=Dall(1:BeaconAmount,(BeaconAmount+1):NodeAmount);%BeaconAmount行UNAmount列
for i=1:BeaconAmount
for j=1:UNAmount
if min(D2(:,j))==D2(i,j)
Dhop(1,j)=D2(i,j);%未知节点从最近的信标获得校正值
end
end
end
Dhop
%~~~~~~~~~~~~~~~~用跳数估计距离~~~~~~~~~~~~~~~~~~~
hop1=h(1:BeaconAmount,(BeaconAmount+1):NodeAmount)%未知节点到信标跳数,BeaconAmount行UNAmount列
for i=1:UNAmount
hop=Dhop(1,i);%hop为从最近信标获得的校正值
Distance(:,i)=hop*hop1(:,i);%%Beacon行UN列;
end
% %~~~~~~~~~~~~~~~~~最小二乘法求未知点坐标~~~~~~~~~~~~~~~~~~~~~~~~
d=Distance;
for i=1:2
for j=1:(BeaconAmount-1)
a(i,j)=Beacon(i,j)-Beacon(i,BeaconAmount);
end
end
A=-2*(a');
% d=d1';
for m=1:UNAmount
for i=1:(BeaconAmount-1)
B(i,1)=d(i,m)^2-d(BeaconAmount,m)^2-Beacon(1,i)^2+Beacon(1,BeaconAmount)^2-Beacon(2,i)^2+Beacon(2,BeaconAmount)^2;
end
X1=inv(A'*A)*A'*B;
X(1,m)=X1(1,1);
X(2,m)=X1(2,1);
end
UN
X
for i=1:UNAmount
error(1,i)=(((X(1,i)-UN(1,i))^2+(X(2,i)-UN(2,i))^2)^0.5);
end
figure;plot(error,'-o')
title('每个未知节点的误差')
error=sum(error)/UNAmount
Accuracy=error/R

⑺ 利用rssi测量距离的精度高吗

在基于测距技术的定位方法中,TOA和TDOA的精;测量方法RSSI、TOA、AOA、TDOA各有利;近几年随着制造技术和工艺的改进,RSSI技术在抗;3基于WSN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算法;在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算法的相关研究领域,许多的节点;在这此定位算法中质心算法和DV-Hop算法属于非;

在基于测距技术的定位方法中,TOA和TDOA的精度较高,而AOA能提供方位信息,但是他们都对硬件和功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RSSI的定位相比较而言具有硬件成本低、易于实现、功耗小等优点,这很好的符合了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的需求。目前,在通用的射频芯片中大部分中都集成了计算RSSI的模块,这使得利用RSSI进行定位可以避免了额外的硬件和通信开销,同时利用RSSI进行定位不需要网络的同步,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功耗。

测量方法RSSI 、TOA、 AOA、 TDOA各有利弊。RSSI功耗低、成本低、实用性高,但有可能产生50%的测距误差, TOA、TDOA需要节点间精确的时间同步,硬件要有高精度的电波到达检测电路;AOA需要高精度的天线阵列,因此成本较高。

近几年随着制造技术和工艺的改进,RSSI技术在抗干扰和稳定性方面大大提高,是目前能够大规模应用的技术,特别是Chipcon推出的含有定位引擎模块的CC2431芯片更是推动RSSI在无线定位领域的应用。CC2431能达到3m的准确度和0.25 m的精度。节点距离测量在数据传送过程中自动完成,并加入到数据包中,非常易于定位的实现。

⑻ 什么是ad hoc 计算方法

http://ke..com/view/28428.htm
Ad hoc Ad hoc网络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Ad hoc网络的特点和应用领域。然后对Ad hoc网络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结点和网络的几种组织结构。最后对Ad hoc网络面临的特殊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这些问题的影响及引发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Ad hoc网络 自组织 多跳 体系结构
1 引言
我们经常提及的移动通信网络一般都是有中心的,要基于预设的网络设施才能运行。例如,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要有基站的支持;无线局域网一般也工作在有AP接入点和有线骨干网的模式下。但对于有些特殊场合来说,有中心的移动网络并不能胜任。比如,战场上部队快速展开和推进,地震或水灾后的营救等。这些场合的通信不能依赖于任何预设的网络设施,而需要一种能够临时快速自动组网的移动网络。Ad hoc网络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
Ad hoc网络的前身是分组无线网(Packet Radio Network)。对分组无线网的研究源于军事通信的需要,并已经持续了近20年。早在1972年,美国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就启动了分组无线网(PRNET,Packet Radio NETwork)项目,研究分组无线网在战场环境下数据通信中的应用。项目完成之后,DAPRA又在1993年启动了高残存性自适应网络(SURAN,SURvivable Adaptive Network)项目。研究如何将prnet的成果加以扩展,以支持更大规模的网络,还要开发能够适应战场快速变化环境下的自适应网络协议。1994年,DARPA又启动了全球移动信息系统(GloMo,Globle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项目。在分组无线网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能够满足军事应用需要的、可快速展开、高抗毁性的移动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一直持续至今。1991年成立的IEEE802.11标准委员会采用了“Ad hoc网络”一词来描述这种特殊的对等式无线移动网络。
在Ad hoc网络中,结点具有报文转发能力,结点间的通信可能要经过多个中间结点的转发,即经过多跳(MultiHop),这是Ad hoc网络与其他移动网络的最根本区别。结点通过分层的网络协议和分布式算法相互协调,实现了网络的自动组织和运行。因此它也被称为多跳无线网(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自组织网络(SelfOrganized Network)或无固定设施的网络(Infrastructureless Network)。
2 Ad hoc网络的特点和应用
2.1 Ad hoc网络的特点
Ad hoc网络是一种特殊的无线移动网络。网络中所有结点的地位平等,无需设置任何的中心控制结点。网络中的结点不仅具有普通移动终端所需的功能,而且具有报文转发能力。与普通的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1.无中心:Ad hoc网络没有严格的控制中心。所有结点的地位平等,即是一个对等式网络。结点可以随时加入和离开网络。任何结点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具有很强的抗毁性。
2.自组织:网络的布设或展开无需依赖于任何预设的网络设施。结点通过分层协议和分布式算法协调各自的行为,结点开机后就可以快速、自动地组成一个独立的网络。
3.多跳路由:当结点要与其覆盖范围之外的结点进行通信时,需要中间结点的多跳转发。与固定网络的多跳不同,Ad hoc网络中的多跳路由是由普通的网络结点完成的,而不是由专用的路由设备(如路由器)完成的。
4.动态拓扑:Ad hoc网络是一个动态的网络。网络结点可以随处移动,也可以随时开机和关机,这些都会使网络的拓扑结构随时发生变化。
这些特点使得Ad hoc网络在体系结构、网络组织、协议设计等方面都与普通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通信网络有着显着的区别。
2.2 Ad hoc网络的应用领域
由于Ad hoc网络的特殊性,它的应用领域与普通的通信网络有着显着的区别。它适合被用于无法或不便预先铺设网络设施的场合、需快速自动组网的场合等。针对Ad hoc网络的研究是因国事应用而发起的。因此,军事应用仍是Ad hoc网络的主要应用领域,但是民用方面,Ad hoc网络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它的应用场合主要有以下几类:
2 Ad hoc网络
1.军事应用:军事应用是Ad hoc网络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因其特有的无需架设网络设施、可快速展开、抗毁性强等特点,它是数字人战场通信的首选技术。Ad hoc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美军战术互联网的核心技术。美军的近期数字电台和无线互联网控制器等主要通信装备都使用了Ad hoc网络技术。
2.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是Ad hoc网络技术的另一大应用领域。对于很多应用场合来说传感器网络只能使用无线通信技术。而考虑到体积和节能等因素,传感器的发射功率不可能很大。使用Ad hoc网络实现多跳通信是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法。分散在各处的传感器组成Ad hoc网络,可以实现传感器之间和与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这在爆炸残留物检测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3.紧急和临时场合:在发生了地震、水灾、强热带风暴或遭受其他灾难打击后,固定的通信网络设施(如有线通信网络、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等网络设施、卫星通信地球站以及微波接力站等)可能被全部摧毁或无法正常工作,对于抢险救灾来说,这时就需要Ad hoc网络这种不依赖任何固定网络设施又能快速布设的自组织网络技术。类似地,处于边远或偏僻野外地区时,同样无法依赖固定或预设的网络设施进行通信。Ad hoc网络技术的独立组网能力和自组织特点,是这些场合通信的最佳选择。
4.个人通信:个人局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是Ad hoc网络技术的另一应用领域。不仅可用于实现PDA、手机、手提电脑等个人电子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还可用于个人局域网之间的多跳通信。蓝牙技术中的超网(Scatternet)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5.与移动通信系统的结合:Ad hoc网络还可以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相结合,利用移动台的多跳转发能力扩大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均衡相邻小区的业务、提高小区边缘的数据速率等。
在实际应用中,Ad hoc网络除了可以单独组网实现局部的通信外,它带可以作为末端子网通过接入点接入其他的固定或移动通信网络,与Ad hoc网络以外的主机进行通信。因此,Ad hoc网络也可以作为各种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入手段之一。
3 Ad hoc网络的体系结构
3.1 结点结构
Ad hoc网络中的结点不仅要具备普通移动终端的功能,还要具有服文转发能力,即要具备路由器的功能。因此,就完成的功能而言可以将结点分为主机、路由器和电台三部分。其中主机部分完成普通移动终端的功能,包括人机接口、数据处理等应用软件。而路由器部分主要负责维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路由信息,完成报文的转发功能。电台部分为信息传输提供无线信道支持。从物理结构上分,结构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单机机单电台、单主机多电台、多主机单电台和多主机多电台。手持机一般采用的单主机单电台的简单结构。作为复杂的车载台,一个结点可能包括通信车内的多个主机。多电台不仅可以用来构建叠加的网络,还可用作网关结点来互联多个Ad hoc网络。
3.2 网络结构
Ad hoc网络一般有两种结构:平面结构和分级结构。
在平面结构中,所有结点的地位平等,所以又可以称为对等式结构。
分级结构中,网络被刈分为簇。每个簇由一个簇头和多个簇成员组成。这些簇头形成了高一级的网络。在高一级网络中,又可以分簇,再次形成更高一级的网络,直至最高级。在分级结构中,簇头结点负责簇间数据的转发。簇头可以预先指定,也可以由结点使用算法自动选举产生。
分级结构的网络又可以被分为单频分级和多频分级两种。单频率分级网络中,所有结点使用同一个频率通信。为了实现簇头之间的通信,要有网关结点(同时属于两个簇的结点)的支持。而在多频率分组网络中,不同级采用不同的通信频率。低级结点的通信范围较小,而高级结点要覆盖较大的范围。高级的结点同时处于多个级中,有多个频率,用不同的频率实现不同级的通信。在两级网络中,簇头结点有两个频率。频率1用于簇头与簇成员的通信。而频率2用于簇头之间的通信。分级网络的每个结点都可以成为簇头,所以需要适当的簇头选举算法,算法要能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重新分簇。
平面结构的网络比较简单,网络中所有结点是完全对等的,原则上不存在瓶颈,所以比较健壮。它的缺点是可扩充性差:每一个结点都需要知道到达其他所有结点的路由。维护这些动态变化的路由信息需要大量的控制消息。在分级结构的网络中,簇成员的功能比较简单,不需要维护复杂的路由信息。这大大减少了网络中路由控制信息的数量,因此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由于簇头结点可以随时选举产生,分级结构也具有很强的抗毁性。分级结构的缺点是,维护分级结构需要结点执行簇头选举算法,簇头结点可能会成为网络的瓶颈。
因此,当网络的规模较小时,可以采用简单的平面式结构;而当网络的规模增大时,应用分级结构。美军在其战术互联网中使用近期数字电台(NTDR,Near Term Digital Radio)组网时采用的就是双频分级结构。
[编辑本段]Ad Hoc类问题
个性化问题,就是那些不能用一种已经被充分研究的算法来解决的问题。每个个性化问题都是不同的;没有具体的或者一般的算法能够解决这类问题。
当然,这使得问题个个有趣,而后让每个人面对一个新的挑战。解决此问题可能需要一种新的数据结构或者一套不寻常的循环或条件的组合。有时候,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解决方案是十分罕见的,或至少很少遇到的。
个性化问题通常需要认真审题,有时候做题者会因要将题目中的细枝末节仔细联系起来而放弃此题。
个性化问题仍然需要合理的优化和某种程度上的分析,例如避免使用五层嵌套的循环。
[编辑本段]Ad Hoc网络中的关键技术
1. 信道接入技术:Ad Hoc网络的无线信道是多跳共享的多点信道,所以不同于普通网络的共享广播信道、点对点无线信道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由基站控制的无线信道。该技术控制节点如何接入无线信道。信道接入技术主要是解决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影响比较大的有MACA协议,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分裂的双信道方案和基于定向天线的MAC协议,以及一些改进的MAC协议。
2.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主要是为数据业务设计的,没有对体系结构做过多考虑,但是当Ad Hoc网络需要提供多种业务并支持一定的QoS时,应当考虑选择最为合适的体系结构,并需要对原有协议栈重新进行设计。
3. 路由协议:Ad Hoc路由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传统的保存在结点中的分布式路由数据库如何适应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Ad Hoc网络中多跳路由是由普通节点协作完成的,而不是由专用的路由设备完成的。因此,必须设计专用的、高效的无线多跳路由协议。目前,一般普遍得到认可的代表性成果有DSDV、WRP、AODV、DSR、TORA和ZRP等。至今,路由协议的研究仍然是Ad Hoc网络成果最集中的部分。
4. QoS保证:Ad Hoc网络出现初期主要用于传输少量的数据信息。随着应用的不断扩展,需要在Ad Hoc网络中传输多媒体信息。多媒体信息对时延和抖动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即需要提供一定的QoS保证。Ad Hoc网络中的QoS保证是系统性问题,不同层都要提供相应的机制。
5. 多播/组播协议:由于Ad Hoc网络的特殊性,广播和多播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它们需要链路层和网络层的支持。目前这个问题的研究己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6. 安全性问题:由于Ad Hoc网络的特点之一就是安全性较差,易受窃听和攻击,因此需要研究适用于Ad Hoc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和安全技术。
7. 网络管理:Ad Hoc网络管理涉及面较广,包括移动性管理、地址管理和服务管理等,需要相应的机制来解决节点定位和地址自动配置等问题。
8. 节能控制:可以采用自动功率控制机制来调整移动节点的功率,以便在传输范围和干扰之间进行折衷;还可以通过智能休眠机制,采用功率意识路由和使用功耗很小的硬件来减少节点的能量消耗。

⑼ 路由器的路径选择算法是什么

是一种动态的路由选择算法,就是通过各种参数(例如跳数,成本,带宽等等)作为度量值来决定应该选择哪条路径作为到达目的网络的线路。
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有不同的参考值,例如RIP就是跳数(hop),IGRP,EIGRP是带宽,延迟等等,OSPF是路径成本
路由器是接到网络供应商(ISP)的路由器上的啊!然后他们又会通过路由器连接其他网络的路由器的!所以其实Internet就是不同的网络组成的,也就说说Internet是由多个路由组成的网络!所以就必须进行路径的选择
而且动态路由协议主要用于LAN和WAN网络的,Internet自己会利用外部网关协议(BGP)来进行路由选择

热点内容
怎么下载压缩包 发布:2024-05-19 04:47:47 浏览:9
二嫂水仙ftp 发布:2024-05-19 04:47:42 浏览:160
云隙服务器下载 发布:2024-05-19 04:33:22 浏览:315
德国C语言 发布:2024-05-19 04:13:40 浏览:961
音频管理器没有文件夹 发布:2024-05-19 04:13:36 浏览:667
qq邮箱端口993服务器怎么填 发布:2024-05-19 04:07:05 浏览:204
javaapi框架 发布:2024-05-19 04:06:59 浏览:361
与存储结构无关的术语 发布:2024-05-19 04:05:41 浏览:500
编译路由器固件选择 发布:2024-05-19 03:56:28 浏览:41
手机f加密 发布:2024-05-19 03:28:47 浏览: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