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master
⑴ linux 磁盘分区详解
Linux 系统中所有的硬件设备都是用文件的形式来表示和使用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使用某个硬件设备首先你就需要将其挂载到某个目录下面,通过对这个目录的操作来操作设备;如果不挂载,通过Linux系统中的图形界面系统可以查看找到硬件设备,但命令行方式无法找到。
并不是根目录下任何一个目录都可以作为挂载点,由于挂载操作会使得原有目录中文件被隐藏,因此根目录以及系统原有目录都不要作为挂载点,会造成系统异常甚至崩溃,挂载点最好是新建的空目录
磁盘也是一样的,磁盘的文件是存放在 /dev 目录下,磁盘设备文件的命名规则为:
常见的主设备号有:sd,hd;它们是代表的不同的磁盘类型: sd 代表的 IDE 硬盘, hd 代表的是 SCSI 硬盘
次设备号就是同一类型设备的次序,用 [a-z] 来表示, /dev/sda 表示第一块 IDE 类型的磁盘, /dev/sdb 表示第二块 IDE 类型的磁盘
磁盘分区编号,每一块磁盘都会被划分为多个磁盘分区(这个下面会介绍),每一个分区都会有一个编号,比如: /dev/sda1 表示这是该磁盘的第一个分区,以此类推
在 Linux 中,每一个硬盘设备都只能划分四个主分区;若是划分了一个扩展分区那最多可以划分三个主分区;可以表示为:
主分区加扩展分区最多只有四个;可以全部划分为主分区,也可以之划分一个主分区;但是扩展分区最多只有一个;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还有进一步划分为逻辑分区才能使用;一个扩展分区可以划分为多个逻辑分区;
主分区的分区编号是:1,2,3,4;从扩展分区划分出来的逻辑分区的编号是从 5 开始,以次累加
这跟系统启动有关系;当你启动电脑时,首先就会加载 BIOS 信息,这里面包含了 Cpu 和其他硬件设备的信息;找到它计算机就知道怎么启动了
接下来,它会去找 MBR(Master Boot Record) ,也就是主引导记录;为了方便 BIOS 的查找,所以就会把它放在磁盘上第0磁道上的第一个扇区中,磁盘中每个扇区有 512 字节;虽然只有这么大一点,但是要存三部分信息:
磁盘分区表总共只有 64 字节,而每个分区信息占 16 个字节,所以就只能有四个主分区了
这应该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了,一开始只有四个分区,后来发现四个分区不够用,就引入了扩展分区,而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它必须再划分为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的数量可以是任意多个。
对用户而言,主分区和逻辑分区使用起来没有任何的区别,同时还能够达到无限分区的目的
我想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再了解了之后才发现磁盘分区还是有很多的好处的。具体例子:
现在给你一个仓库,你打算存放快递,一开始你一股脑的把所有的快递直接放进去,等到别人来取快递的时候你就发愁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快递得找到啥时候啊
所以你打算开始分区管理,因为你代理了中通,圆通,百世等好几个快递,所以你打算按照不同的快递分为三个货架;
过一段时间发现同一种快递如果量大的时候还是会混乱;因此你又想了个办法就是按照日期给快递编号,然后按照不同的日期将货架分为多层,每一层存放某一天的快递,同时你又找了个表记录了每个分区快递存放的位置,这大大增加了存取的效率
磁盘分区的目的,
Linux 常见目录:
一般要是新手,可以只建立两个分区:
这种分区方式比较简单,如果只是测试可以用这种;要是想当成一个常用的系统,就需要更细一点划分了,常用的分区方案如下(假如有磁盘有100G):
⑵ linux如何让master当名称节点
1、首先打开电脑,并点击主页面上的虚拟机。
2、其次点击虚拟机上的Linux,打开命令行,输入linuxshell命令。
3、最后将master放在linuxshell命令的前边即可。
⑶ 如何将linux master 进程改为slave
mysql中实现master-slave同步:
第一步:分别在两台机子上各装一个mysql (本人测试机系统为unbutu,mysql5.5),如只有一台机器,需使mysql的端口不同(3306,3307)。
第二步:找到mysql 的my.cnf文件。
$cd /etc/mysql 进入该目录。
$ vim my.cnf 如是只读,且不允许修改。需用$ sudo vim my.cnf
第三步:修改my.cnf 中的配置项:
1 需做如下操作:
将bind-address=127.0.0.1 改为 bind-address=0.0.0.0
将#server-id=1
#log_bin=/var/log/mysql/mysql-bin.log
的注释(#)去掉。
添加:character-set-server=utf-8 #保证编码一致。
填加完成后,保存并退出即可。
第四步:
用root权限登录并创建slave数据库服务器用户:
$mysql -uroot -p
mysql>grant replication slave,replication client on *.* to liang@'192.168.10.21' indntified by 'liang';
mysql>grant replicatin slave on *.* to liang@'192.168.10.21' indntified by 'liang';
第五步:重启mysql服务。
$ sudo /etc/init.d/mysql restart #如不能正常启动,请检查my.cnf配置项以及mysql 的错误日志。
错误日志位置:/var/log/mysql/error.log
到此已将master配置完毕。
slave配置。
第六步:修改slave的my.cnf配置文件。
如下:
bind-address=0.0.0.0
server-id = 2
master-host = 192.168.10.24
master-user = liang
master-password = liang
master-port = 3306
log_bin = /var/log/mysql/mysql-bin.log
log-slave-updates
skip-slave-start
character-set-server=utf8
⑷ linux master是什么进程
linux也是一种操作系统,也叫小红帽和企鹅,不太适合PC机,一般都是用于小规模的公司和很大规模的公司。因为小规模用他是为了它是免费的。大规模的公司用他是因为他的安全性比较高,毕竟现在用它的不是很多 所以针对它的病毒也就很少了。
⑸ linux中怎样进入master节点
用LINUX SHELL命令。 用法: cd “你想要进的目录” //当目录名称中含有空格、中文或其它特殊字符时请用双引号包括 以下是最常用的几个目录的写法: 1、/ 代表根目录 2、. 当前目录 3、.. 上级目录 4、~ 当前用户的默认工作目录。
⑹ linux集群中怎样选举master
inux系统架构师是Linux的高级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理解系统的业务需求。 并创建合理、完善的系统体系架构,架构师也负责通过软件架构来决定主要的技术选择。 这典型的包括识别和文档化系统的重要架构方面,包括系统的需求、设计、实现和部署"视图"...
⑺ 在linux下安装hadoop时怎样将自己的主机设置为master
hadoop有三种配置,一种是单机配置;一种是伪分布式配置;第三种是完全分布式配置; 所以看你的需求和机器数量情况。关键是注意版本匹配和ssh无密码访问。其他的都是细心就好。
⑻ 如何设置linux系统服务器的slave master
linux下配置mysql主从同步的步骤
一、主机环境
主机:
master操作系统:rhel6.0
IP:172.16.0.100
MySQL版本:5.1.47
从机:
slave操作系统:rhel6.0
IP:172.16.0.200
MySQL版本:5.1.47
二、创建数据库
分别登录master机和slave机的mysql:mysql –u root –p
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repl;
三、master机和slave机的相关配置
1、修改master机器中mysql配置文件my.cnf,该文件在/etc目录下
在[mysqld]配置段添加如下字段
server-id=1
log-bin=mysql-bin
binlog-do-db=repl //需要同步的数据库,如果没有本行,即表示同步所有的数据库
binlog-ignore-db=mysql //被忽略的数据库
在master机上为slave机添加一同步帐号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replication'@'172.16.0.200' identified by '123456';
重启master机的mysql服务:service mysqld restart
用show master status 命令看日志情况
⑼ Linux IDE2 的 master 之第二个 logical 磁盘中,其装置代号(文件名称)为 。
linux的磁盘文件名格式为:/dev/[type][disk][partiton]
[type]即硬盘的通讯接口类型,hd表示磁盘是IDE的,sd表示磁盘是SATA/SCSI的。
[disk]即磁盘序号,是小写英文字母,第一个磁盘就是“a”,第二个磁盘就是“b”,第三个是“c”,以此类推。无论磁盘是master还是slave,都是从a开始递增的。
[partiton]:分区的序号,是数字。其中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序号是1-4中的一个,无论有几个主分区,逻辑分区号一律从5开始递增。就算硬盘只分了一个分区,只要这个分区是逻辑分区那么都是从5开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MBR格式的磁盘分区表最多只有4个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在内)。
例如:
“/dev/hda1”,表明:这是第一个IDE磁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dev/hda5”,表明:这是第一个IDE磁盘的第一个逻辑分区;
”/dev/sdb6“,表明:这是第二个SATA/SCSI磁盘的第二个逻辑分区。
所以你的问题答案是/dev/hd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