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考勤算法
A. 工资表里出勤天数怎么算考勤怎么算
1、工资表里出勤天数就是你实际上了多少天班,按照具体上班天数计算。
2、正常出勤天数为21.75天不正确,应是平均出勤天数。
3、21.75天只是用来计算加班工资的。
4、实际每月工资按当月实际工作日天数计算。
B. 考勤表1.5个班怎么算工资的
考勤表1.5个班工资的算法是:日工资=月薪÷(应出勤天数-法定假日)×(实际出勤天数),日工资*1.5,这样就算出来考勤表1.5个班的工资。劳动保障部于2008年1月10日公布了《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制度计薪日”即用于日工资的计算的月计薪天数,在工资发放的时候与许多考勤项目相关,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资,加班费计算,工作不足一个月时的工资计算等等,都与“制度计薪日”及日工资数相关。
C. 合法合规的工资应该怎么算考勤
合法合规的工资计算考勤方法
1:适用双休企业。
举例:员工A的应发工资为5500元,标准出勤天数21.75天,应出勤天数22天。核算月实际工资=应发工资/标准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标准天数/(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第一种情况是当月无节假日,无请假事项,则月实际工资=应发工资/标准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标准天数/(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即5500/21.75*22*(21.75/22)=5500
第二种情况是有节假日1天,无请假事项,则月实际工资=5500/21.75*(22+1)*(21.75/(22+1))=5500
第三种情况是有节假日1天,请假1天,则月实际工资=5500/21.75*(22-1+1)*(21.75/(22+1))=5260.86
第四种情况是无节假日,请假1天,则月实际工资=5500/21.75*(22-1)*(21.75/(22))=5250
以上不同情况用正反算法均可得出一样的数据。
2:适用26天制/单休制企业。
举例:员工A应发工资5000,月应出勤天数27天(假设8月有31号,一共4个星期天,则应出勤天数为31-4=27天)。核算标准=月应发工资/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
第一种情况是无节假日,无请假事项,则月实际工资=5000/27*27=5000。
第二种情况是无节假日,请假一天,则月实际工资=5000/27*(27-1)=4814.81。
第三种情况是有节假日一天,无请假事项,则月实际工资=5000/(27-1)*26=5000
第四种情况是有节假日一天,请假一天,则月实际工资=5000/(27-1)*(27-1-1)=4807。
不能以21.75的标准核算26天制公司的工资。
D. 出勤工资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方式一: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应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或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月标准工资。
计算方式二: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
计算方式三:实际出勤天数/21.75×月标准工资。
月平均工资规定:月平均工资按照规定,如果是用来计算社保基数,月平均工资应是上年该职工所有能够纳入工资总额范围内的的收入总和。
工资计算注意事项
劳动者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应当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本条第150%项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节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本条300%的规定支付工资。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节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本条300%的规定支付工资。
E. 考勤扣款工资怎么算才是正确的
如果劳动者付出劳动后不能得到到工资,则法定的劳动权就会在现实中落空,劳动者的劳动目的也从根本上得不到实现。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考勤扣款工资的计算 方法 ,希望能帮到你。
考勤扣款工资怎么算
当月应发工资=月薪*(当月实际上班天数/当月应上班天数)
工资的大陆情况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发布)的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运动员体育津贴。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工会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物价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工资多少要交税
2014年的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即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目前,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2017年多省公布平均工资,北京工资最高
这次主要排名了34个主要城市,在这34个城市中,平均工资排名前十的城市基本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依旧牢牢占据工资排名的前五名,平均工资水平较以往也有所提升。北京平均月资最高,为9240元。
沈阳、哈尔滨、长春作为东北三省省会,其工资水平在34个城市中排名靠后,尤其是哈尔滨和长春,排在最后两位,继续反映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困局,最新公布全国主要省市平均工资排名见下图。
猜你喜欢:
1. 工资请假扣款怎么算
2. 法定工作日时间及工资如何计算
3. 六日制工资计算公式
4. 请假扣工资算法
5. 计时工资的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6. 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
7. 考勤打卡管理规定范文3篇
8. 考勤打卡管理规定3篇
F. 考勤统计出勤天数的计算公式
除了公休日即周六周日,还有法定节假日春节、国庆等,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公休日上班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上班三倍工资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如:出勤20天,规定的月工作日为23天,则,20÷23×100%。
个人出勤率为:86.9%。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当月加班6个小时,当月总工作时数为184小时(23天*8小时)。则,8÷184×100%。
加班强度比率为:3.2%。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当天出勤员工98人,当天企业总人数102人,则:98÷102×100%。
人员出勤率为:96%。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当天缺勤人数4人,当天企业总人数102人,则:4÷102×100%。
人员缺勤率为:3.9%。
法定节假日不能包含在应出勤天数里,如果法定节日出勤,应按3倍工资计算,这3倍的工资计算基数应该是正常月份工资计算的日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G. 考勤按多少天算工资
法律分析:工资算法,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算法,有些按自然月算(一个月是按30或31来计日工资),有些是按实际出勤天数算(也就是周六周日不带薪),大部分还是按国家规定的算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H. 出勤工资怎么算
出勤工资算法如下:
1、法定假日算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出勤的工资按照平时的三倍来计算。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的长假中,并不是所有的假日都是法定节假日,比如国庆节,只有10月1日至3日,这三天是法定的节假日,按日工资的300%计算。其余4日,是正常周末调休,这4天,单位不安排补休的,则应当按日工资的200%计算;
2、法定节假日休假,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3、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4、员工因私事请假,没有为用人单位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在休假期间可以不支付任何工资待遇;
5、女职工休产假,参加生育保险的,依法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支付工资;
6、女职工休哺乳假的,哺乳假时间算作劳动时间,正常支付工资;
7、男职工休陪产假,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其工资;
8、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I. 考勤发工资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考勤发工资计算方法:1、(应发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实际工资 ;2、应发工资—(应发工资/21.75)*缺勤天数=实际工资 ;3、(应发工资/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实际工资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J. 工资考勤按30天计算还是实际出勤
法律分析:实际出勤。月工资的算法不是按30天算,也不是31天算,而是计为21.75天。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